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心脏超声“心”征程——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马宁 周青 +1 位作者 张小杉 袁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3-1316,共4页
过去40年,我国小儿心脏超声技术从起步探索到成为儿科心脏病学的核心诊断手段,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对我国小儿心脏超声在设备技术迭代、临床应用拓展及基层推广规范等方面的发展历程进行述评。
关键词 儿童 心脏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CT图像的心脏影像融合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思楷 周青 +4 位作者 周燕翔 宋宏宁 邓倾 杨远婷 陈金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10-1314,共5页
目的应用多模态心脏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动物实验,获取超声-CT心脏影像融合方法和检验指标,并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采集6只比格犬心脏CT增强图像和超声心脏瓣膜容积图像,使用Mimics innovationsuite 19.0及3-Matic11.0软件将各... 目的应用多模态心脏影像融合技术进行动物实验,获取超声-CT心脏影像融合方法和检验指标,并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采集6只比格犬心脏CT增强图像和超声心脏瓣膜容积图像,使用Mimics innovationsuite 19.0及3-Matic11.0软件将各配准点及瓣环平面对齐,将超声心脏瓣膜图像融合至CT心脏腔室上,于融合图像和心脏标本中测量配准指标:二尖瓣前外侧联合点(ALC)、后内侧联合点(PIC)、主动脉瓣闭合口(AVC)到心尖部的最大径(D-ALC、D-PIC、D-AVC)及二尖瓣环平面与主动脉瓣环平面夹角(AMA)。对41例心房颤动患者行CT和经食管超声检查,采用同样方法处理图像,并测量基于CT图像和基于CT-超声融合图像的配准指标。结果动物实验中,超声-CT心脏影像融合成功,融合图像与心脏标本中测量D-ALC、D-PIC、D-AVC和AM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4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超声-CT心脏影像融合配准,临床融合组与临床CT组间D-ALC、D-PIC、D-AVC和AMA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融合后AMA差值在5°以内者占92.68%(38/41),D-ALC、D-PIC、D-AVC差值百分比均在5%以内者占87.80%(36/41)。结论采用以瓣环为解剖定位标志的内部特征法进行心脏CT-超声影像融合可行且准确;AMA和瓣环平面与心尖部距离差值可作为检测配准准确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图像融合 动物实验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英 郝力丹 +2 位作者 郭瑞强 陈金玲 周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9-802,共4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正常人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方法选取27例DCM患者(DCM组)与29名正常人(对照组)的标准心尖位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两腔心切面及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得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Q波起始点距离16节段和12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间隔的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用STI分别测量其左心室心肌各节段心电图Q波起始点到组织速率收缩峰值(Ts-SD)、应变率收缩峰值时间的标准差(Tsr-SD)。结果DCM组左心室心肌的组织速率、应变率及RT-3DE的容积-时间曲线交错紊乱,同步性差;DCM组Tmsv16-SD、Tmsv12-SD、Tmsv16-Dif、Tmsv-12Dif、Ts-SD、Tsr-S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RT-3DE和STI两种方法均能够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同步性。STI是通过检测多个心动周期,而RT-3DE则是在同一心动周期检测,更加快速、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 心室 心肌病 扩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早衰的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潘长穿 陈文卫 +3 位作者 石华 杨菁 徐望明 孙有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55-456,共2页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卵巢功能衰退 临床应用价值 血供 卵巢血流 患者 动力学 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 被引量:13
5
作者 贾妍 郭瑞强 +1 位作者 陈金玲 初洪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0例(心梗组,其中陈旧性前壁心梗14例)及20名正常人(正常组)...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并探讨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对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组30例(心梗组,其中陈旧性前壁心梗14例)及20名正常人(正常组)行RT-3DE检查,通过脱机软件分析整体及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获取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参数、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心梗组左心室ESV、EDV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LVEF显著小于正常组(P<0.001)。心梗组左心室16及12节段收缩同步性参数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1),且均与LVEF呈负相关,其中Tmsv-16-SD%、Tmsv-16-Dif%相关性最高,r值分别为-0.755、-0.747。前壁心梗组梗死节段及邻近节段rEF、rgEF显著减低(P<0.05),Tmsv%明显延长(P<0.05),部分未梗死节段Tmsv%出现不同程度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前壁心梗组Tmsv%明显延长的节段与rEF、rg-EF明显减低的节段基本呈对应关系。结论RT-3DE能定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及收缩功能,左心室不同步运动可影响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联合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宏宁 陈金玲 +3 位作者 秦真英 曹省 胡波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资料与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收集105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最终纳入75例,根据CAG结果分为狭窄组(n=33)与对照组(n=42)。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 目的探讨临床资料与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收集105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最终纳入75例,根据CAG结果分为狭窄组(n=33)与对照组(n=42)。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值、E峰减速时间(E-DT)、等容舒张时间(IVRT),DT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峰值;应用4D-Auto LVQ功能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末期球形指数(SpI);以二维斑点自动功能成像(AFI)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平均值(GLPSS)。结果狭窄组与对照组间E/e、E-DT、GLPSS及二型糖尿病(2DM)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E/e(0.715)>E-DT(0.667)>GLPSS(0.649)>2DM(0.609),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P=1/[1+e-(-5.505+0.431×E/e+0.021×E-DT+0.127×GLPSS+2.141×2DM)]。P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以P≥0.4509为截值预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8.8%和69.0%。结论联合应用临床及超声心动图多个参数能够显著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眼眶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柏刚 武犁 +2 位作者 李蓬 陈辽 陈文卫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8-1032,共5页
背景眼眶肿瘤因其复杂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上鉴别诊断相对困难,亟需利用新的诊断学技术鉴别其良恶性。目的分析眼眶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比较眼眶良性肿瘤和眼眶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及增强类型的差异,评价超声造影对眼眶肿瘤的... 背景眼眶肿瘤因其复杂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临床上鉴别诊断相对困难,亟需利用新的诊断学技术鉴别其良恶性。目的分析眼眶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特点,比较眼眶良性肿瘤和眼眶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及增强类型的差异,评价超声造影对眼眶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确诊的眼眶恶性肿瘤患者24例和眼眶良性肿瘤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在口头知情同意下采用MyLabTwice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患者由肘静脉注射2.0ml Sono Vue造影剂,收集眼眶肿瘤造影的静态和动态图像,用SonoLiver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参考《超声造影临床应用指南》中关于肝脏超声造影的增强水平和增强模式的分类方法对眼眶肿瘤超声造影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组织学类型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增强类型特点,利用SonoLiver软件定量分析法获得时间一强度曲线(TIC)和动态血管模式(DVP)参数,比较眼眶恶性肿瘤与眼眶良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影像学特征。结果按照增强强度分型法发现,眼眶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中病灶出现高增强者百分比分别为62.5%(15/24)和27.5%(14/51),等增强者百分比分别为20.8%(5/24)和49.0%(25/51),眼眶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的增强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0,P〈0.01)。按照增强模式分型法发现,眼眶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病灶非均匀性增强者百分比分别为75.0%(18/24)和25.5%(13/51),均匀性增强者百分比分别为25.0%(6/24)和47.1%(24/51),眼眶恶性肿瘤病灶的非均匀增强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40,P〈0.01)。眼眶恶性肿瘤中58.3%的病灶TIC形态表现为快升快降型,75.0%的DVP曲线形态表现为正负双相波型,眼眶良性肿瘤中78.7%的TIC形态表现为快升慢降型,74.5%的DVP曲线形态表现为正向波型,不同曲线形态的眼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IC:Z=-3.130,P=0.002;DVP:Z=-4.730,P=0.000)。结论超声造影检查显示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眼眶肿瘤增强方式及曲线形态不同,超声造影有助于眼眶恶性肿瘤与眼眶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超声检查法 影像增强/方法 对比剂 超声检查/方法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超声对Molt-4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潘长穿 陈文卫 +2 位作者 石华 郭瑞强 孙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1期1670-1672,共3页
目的 研究低频超声对Molt 4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评价低频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低频超声 ( 2 0kHz ,0 .2W /cm2 )持续辐照Molt 4肿瘤细胞 1分钟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形态学改... 目的 研究低频超声对Molt 4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评价低频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研究低频超声 ( 2 0kHz ,0 .2W /cm2 )持续辐照Molt 4肿瘤细胞 1分钟后的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 ,以及细胞凋亡增殖比 (APR)的变化。结果 对照和辐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 2 .5 6± 0 .61) %和 ( 11.0 6± 1.99) % (P <0 .0 1)。细胞凋亡具有特征性形态学改变 ,APR上调。结论 低频超声在体外可诱导Molt 4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 细胞凋亡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造影时强曲线诊断盆腔肿块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勤 陈文卫 +10 位作者 张玉国 盛余敬 徐英 付文瑾 陈孝义 孙彬 张蔚 王岳 洪莉 史玉霞 许学先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时强曲线在盆腔良恶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盆腔肿块患者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结果24例中,良性肿块15例,恶性9例。良、恶性肿块在造影剂进入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时强曲线在盆腔良恶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盆腔肿块患者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结果24例中,良性肿块15例,恶性9例。良、恶性肿块在造影剂进入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块以周边先增强为主,恶性肿块以中央先增强为主(P<0.01);造影后恶性肿块内造影剂信号上升斜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2),且恶性组增强时间短(15.22svs25.89s,P=0.049)、造影剂信号绝对强度增加值高(19.1,15.25,P=0.022)、相对强度增加值高(0.26vs0.23,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块在始增时间、始增强度、峰值时间、峰值强度指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在盆腔良恶性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盆腔肿瘤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金娥 陈文卫 +2 位作者 张玉国 盛余敬 刘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个卵巢肿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结果:卵巢恶性肿瘤造影增强模式多表现为离心性增强,超声造影离心性增强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个卵巢肿瘤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结果:卵巢恶性肿瘤造影增强模式多表现为离心性增强,超声造影离心性增强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100%、96.00%、100%及94.44%;卵巢良性肿瘤造影增强模式多表现为环状增强,环状增强对卵巢良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2%、87.50%、86.00%、88.00%及84.00%。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离心性增强及环状增强分别对卵巢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同步性及其与收缩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姜凤霞 郭瑞强 陈金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98-2201,共4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比较心功能严重损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差异,分析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CHF患者20例(病例组)和正常人22名(对照组)。采集所有入选者的...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比较心功能严重损害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与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差异,分析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CHF患者20例(病例组)和正常人22名(对照组)。采集所有入选者的全容积三维图像。用QLab软件获取左心室时间-容积曲线,测量左心室各个节段自心电图Q波起点至收缩期最小容积时间(Tmsv),推算左心室3个短轴水平(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12节段和16节段同步性参数:达收缩期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SD)和最大时间差(Tmsv-Dif)。系统自动计算出12节段和16节段以心率标化的参数(Tmsv-SD%、Tmsv-Dif%)。比较两组各同步性参数,并分析病例组由RT-3DE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左心室3个短轴水平、12节段及16节段同步性参数均显著增大(P均<0.01)。病例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3个短轴水平、12节段、16节段同步性参数均呈显著线性负相关(r=-0.511~-0.839,P均<0.01),16节段参数相关性最高,标化的同步性参数相关性均高于非标化参数(r=-0.730~-0.839vs r=-0.626~-0.683)。结论 RT-3DE能定量评价室壁机械运动同步性。心功能严重损害的CHF患者左心室内存在机械运动不同步,将进一步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左心室 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立明 周青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33-173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运用TTE选择出适于封堵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6例,并配合X线指导封堵过程,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并观察随访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运用TTE选择出适于封堵术的继发孔型ASD患者36例,并配合X线指导封堵过程,选择合适型号的封堵器并观察随访疗效。结果TTE引导封堵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封堵完全闭合率91.7%(33/36),1个月为94.4%(34/36),3个月以上为100%。TTE所测房缺的最大直径明显小于球囊伸展径(P<0.01),但二者高度相关(r=0.93),为封堵器型号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本组36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封堵器结构断裂、移位、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TTE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心导管封堵继发孔房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近中期疗效可靠。较之经食管超声运用范围更广,操作更简便、安全,更易掌握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胸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医学影像学的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宋宏宁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5-380,共6页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3D打印模型的制作有多种方式,不同的成型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病变、心律失常的诊疗过程中3D打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医学影像...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3D打印模型的制作有多种方式,不同的成型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病变、心律失常的诊疗过程中3D打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医学影像学的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心血管疾病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主动脉瓣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初洪钢 苏丽华 +3 位作者 郭瑞强 孙彬 姜霞 孙有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A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明确AV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方法对214例AVC患者及182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AV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VC...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钙化(A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明确AVC能否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方法对214例AVC患者及182例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无AVC对照者的颈动脉进行了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VC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AVC组患者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MT明显增厚(P<0.05);③AVC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39%对18.13%,P=0.000);④AVC组颈动脉狭窄程度≥20%、≥40%、≥60%及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20%、≥40%、≥6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AVC组无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50%对42.86%,P=0.000);⑤AVC组患者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的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I(P<0.01)和RI(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VC是颈动脉狭窄≥40%惟一有意义的预测因子(P=0.004)。结论:A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AVC的检测,能够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及其程度,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于有AVC的患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沉着症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妍 蒲欢 +2 位作者 彭娟 刘娜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对37例经病理确诊乳腺癌患者行乳腺超声造影,追踪显像淋巴管,观察SLN增强模式,评价CEUS对SLN的检出率及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采用VTIQ测...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CEUS)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诊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价值。方法对37例经病理确诊乳腺癌患者行乳腺超声造影,追踪显像淋巴管,观察SLN增强模式,评价CEUS对SLN的检出率及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率;采用VTIQ测量CEUS所见SLN的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 mean)。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VTIQ诊断SLN的效能;观察2种方法联合诊断SLN的价值。结果CEUS对乳腺癌SLN的检出率为91.89%,判断其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0.91%,特异度为51.72%,准确率为62.50%。SWV mean诊断SLN的AUC为0.848,截断值取1.79 m/s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0.91%、68.97%及75.00%。CEUS和VTIQ联合诊断SLN良恶性淋巴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为90.91%、75.86%及80.00%。结论CEUS及VTIQ联合诊断乳腺癌SLN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动力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抗癌领域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李周畅(综述) 周青 邓倾(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8-663,共6页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与长期控制。声动力治疗(SD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时空精准且具有深度组织穿透性的新兴肿瘤治疗手段,能够通过低强度超声波激活在肿瘤部位富集的声敏感剂,从而生成活性氧物质,... 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难以实现肿瘤的精准治疗与长期控制。声动力治疗(SD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时空精准且具有深度组织穿透性的新兴肿瘤治疗手段,能够通过低强度超声波激活在肿瘤部位富集的声敏感剂,从而生成活性氧物质,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且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在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SDT还能诱导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激活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启动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然而,由于复杂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SDT单独应用时产生的免疫效应有限,难以有效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远处转移。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将SDT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这种联合疗法通过其协同机制增强了抗肿瘤免疫效应,同时减少了免疫治疗所产生的脱靶毒性,已成为一种突破现有治疗局限的新型治疗策略。本综述将探讨SDT的作用机制、其引发的免疫效应、以及SDT与免疫治疗的多种联合模式,并对当前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动力治疗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立明 周青 +1 位作者 郝力丹 郭瑞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比较2DU及CDFI两种超声检查法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2DU诊断为视网膜脱离的83只患眼进行CDFI检查,并与临床检眼镜诊断对照。结果:CDFI诊断符合率97%,明显高于2DU(80%),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检测... 目的:比较2DU及CDFI两种超声检查法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2DU诊断为视网膜脱离的83只患眼进行CDFI检查,并与临床检眼镜诊断对照。结果:CDFI诊断符合率97%,明显高于2DU(80%),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网脱上分支血流对视网膜脱离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评价糖尿患者微血管病变对心肌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岚 郭瑞强 +3 位作者 孙有刚 陈金玲 姜霞 郝力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索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对心肌的影响方面的价值。方法 应用HPSO NOS 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观测 15例有微血管并发症和 2 0例无微血管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 (DM)人及 2 5例正常人的室间隔(IVS)、左室后壁... 目的 探索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评价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对心肌的影响方面的价值。方法 应用HPSO NOS 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观测 15例有微血管并发症和 2 0例无微血管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 (DM)人及 2 5例正常人的室间隔(IVS)、左室后壁 (LVPW )心肌背向散射参数 ,包括 :标化背向散射积分值 (IB % ) ,背向散射积分值变化幅度 (CVIB) ,背向散射积分值变化幅度的跨壁梯度 (TG CVIB)。结果 两组 2型DM病人的IVS和LVPW的IB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CVIB则低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DM病人之间的IB %和CVIB无显著差异 ;有微血管并发症组的IVS和LVPW的TG CVIB低于无并发症组与正常组 ,无微血管并发症组与正常组的TG CVIB无显著差异。结论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可反映 2型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对心肌的损害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背向散射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预测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娟 刘娜 +1 位作者 蒲欢 贾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6-420,共5页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US)联合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预测新辅助化疗(NAC)对乳腺癌效果的价值。方法对52例接受NAC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1周内(T0)及4个周期化疗结束时(T4)行US及ARFI检查。疗程结束后手术切除肿瘤,获取病理学结... 目的观察常规超声(US)联合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技术预测新辅助化疗(NAC)对乳腺癌效果的价值。方法对52例接受NAC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1周内(T0)及4个周期化疗结束时(T4)行US及ARFI检查。疗程结束后手术切除肿瘤,获取病理学结果,以Miller-Payne(MP)病理反应分级为金标准,将MP3~5级患者归入组织学显著反应组(MHR组)、MP1~2级归入组织学非显著反应组(NMHR组);对比组间T0及T4时病灶最大径(D)、血流分级、弹性评分及平均剪切波速度(V mean),计算最大径缩小率(ΔD)及V mean缩小率(ΔV mean)。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S、ARFI参数评估NAC疗效的效能。结果30例MP3~5级(MHR组),22例MP1~2级(NMHR组)。T0时组间D、血流分级、弹性评分及SW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4时与MHR组相比,NMHR组残余病灶ΔD增加,血流分级0~1级比率增加、2~3级比率减少;弹性评分4~6分比率减少、1~3分比率增加,ΔV mean增加(P均<0.01)。US联合ARFI评估NAC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5。结论US、ARFI定量和定性参数均可预测NAC对于乳腺癌的疗效,二者联合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周世源 李明奇 +1 位作者 郑赛 周青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53-657,662,共6页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于PCI术后第1周及第6月...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参数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2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CI的STEMI患者,所有入选者均于PCI术后第1周及第6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PCI术后STEMI患者分为左心室功能恢复组与未恢复组。应用Qlab软件获取MCE参数:平台期心肌节段增强强度(A)、平均充盈速率常数(β)和微循环血流量(MBF)。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构建Nomogram模型,采用ROC曲线预测模型效能。结果:总计入选78例患者,左心室功能恢复组48例,未恢复组30例。左心室功能恢复组的A((11.21±2.76)dB vs(10.48±2.24)dB,P=0.039)、β(1.28(0.87,1.60)s^(-1)vs 0.97(0.84,1.11)s^(-1),P=0.046)和MBF(11.50(10.52,15.53)dB/s)vs 10.14(8.32,12.43)dB/s,P<0.001)较未恢复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及MBF分别是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的独立保护及危险因素(OR:0.978,95%CI:0.957~1.000,P=0.049)、(OR:1.332,95%CI:1.062~1.670,P=0.013)。基于二者构建的Nomogram模型预测左心室功能恢复的AUC为0.78,敏感度为93.6%,特异度为56.7%。常规超声联合MCE参数定量评估预后预测的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为38%(AUC为0.77,特异度为73.3%,敏感度为83.0%)。结论:MCE检查提供的灌注信息对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功能恢复状况有重要价值,其中MBF和收缩压是预测左心室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室功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