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手术后胃肠减压负压吸引器的最佳压力值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开梅 曹玉刚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6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使用过程中的适当压力值。方法将21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术后患者回病房即常规接负压吸引器,观察组压力值调整为-7~-5kPa,对照组为-14~-8kPa。结果两组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在胃肠道术后患者使用过程中的适当压力值。方法将21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术后患者回病房即常规接负压吸引器,观察组压力值调整为-7~-5kPa,对照组为-14~-8kPa。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胃内容物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后患者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压力值调整为-7~-5kPa,不仅能有效引流胃内容物,且能避免引流管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 胃肠减压 压力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起搏器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朱开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3期147-147,150,共2页
目的:观察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胃肠起搏器进行胃肠起搏治疗。结果:两组首次肛... 目的:观察泰士WCH型胃肠起搏器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2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加用胃肠起搏器进行胃肠起搏治疗。结果:两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7.52±12.08)h和(47.09±21.49)h,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胃肠起搏器治疗可促进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起搏器 腹部手术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术后应激指标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开梅 丁瑜 朱郭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分析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指标和肠道功能的影响。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15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1μg/kg静脉注射... 分析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指标和肠道功能的影响。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150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5例。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1μg/kg静脉注射1 min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给予等量0.9%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对比麻醉诱导后(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结束时(T2)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等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手术前后两组胃肠激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变化,评估两组术后胃肠蠕动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肠道功能指标以及出血、感染、腹痛、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各时间点NE、Ang-Ⅱ、Cor等应激指标,术后胃肠激素水平以及肠道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结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改善其术后认知功能及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结肠肿瘤 诱导麻醉 应激指标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炭用于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朱郭婷 周旋 朱开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 目的:探究纳米炭在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术前给予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与对照组,每组48例。术后记录清扫的淋巴结数目,检测其中的黑染淋巴结数目,并行病理检测明确各淋巴结发生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检获淋巴结平均数目(18.46±3.52 vs 10.63±1.95)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出淋巴结发生转移率(12.19%)高于对照组(9.41%)(P>0.05)。黑染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率(88/611,14.40%)明显高于未黑染(20/275,6.18%)与对照组(48/510,9.41%)(χ^(2)=9.007、6.495,P=0.003、0.011)。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混悬注射液,能够提高行单孔腹腔镜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淋巴结检获数目以及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可确保病理分期的准确性,在直肠癌临床治疗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纳米炭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余茴香 刘樱 +3 位作者 胡保红 蔡忠香 郑勇斌 王语嫣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设计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期提高肠内营养输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专家函询,设计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比较该核查单应用于临床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管道堵塞、管道移位/滑脱、误... 目的:设计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期提高肠内营养输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专家函询,设计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比较该核查单应用于临床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管道堵塞、管道移位/滑脱、误吸、血糖异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应用核查单后,患者的管道堵塞、管道位移/滑脱、血糖异常发生率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时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的应用可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提高护士决策能力和工作质量,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良事件和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管 安全 堵管 喂养不耐受 核查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延续护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肖文霞 刘艳 +4 位作者 朱开梅 杨淑红 张银萍 李珍珍 朱郭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2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 :总结1例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体会。方法 :按照延续性护理服务流程,通过综合评估将该患者纳入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开展居家护理。主要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和伤口局部情况,分析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以患者为中... 目的 :总结1例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体会。方法 :按照延续性护理服务流程,通过综合评估将该患者纳入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开展居家护理。主要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和伤口局部情况,分析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以患者为中心制定护理方案,运用湿性愈合理念对伤口进行有效的管理,强调采用知识、态度、行为(KAP)模式进行基于主要照顾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庭自我照护能力。结果 :该患者家庭自我照护能力得到提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压力性损伤伤口痊愈。结论 :开展延续性伤口护理,使患者受益。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愈合关键在于积极正确的创面处理、家庭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和有效的康复训练,另外人文关怀与多学科合作也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居家失能 伤口护理 湿性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清秀 朱开梅 +2 位作者 王腾 刘英 谢菲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经外周静脉置管进行静脉高营养或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再将预防组分为对照1组和观察1组各50例;治疗组分为对照2组和观察2组... 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防治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例经外周静脉置管进行静脉高营养或输注化疗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再将预防组分为对照1组和观察1组各50例;治疗组分为对照2组和观察2组各50例。预防组中观察1组从输液开始即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覆盖穿刺点及穿刺血管近心端静脉走向皮肤,对照1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治疗组中观察2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覆盖在患有静脉炎的血管上,对照2组常规使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结果观察1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P<0.05);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2组(P<0.01)。结论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防治静脉留置针引起的静脉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及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郝志楠 郑勇斌 +1 位作者 肖高春 李盛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3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分正常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0.1%DMSO),实验组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及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分正常组和二甲基亚砜(DMSO)组(0.1%DMSO),实验组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LY294002及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PD98059(实验组设4个浓度梯度),比较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在不同抑制剂浓度(2.5、5、10、20μmol/L)作用下在Matrigel胶上管道形成的情况,6 h后观察并取每个孔上、下、左、右、中5个区域中的图片,测其管道形成的总长度,每组均设3个复孔,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中正常组与DMSO组两者管道形成总长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6±0.26)mm比(4.17±0.18)mm],而实验组管道形成总长度较对照组都有明显减少(P<0.05)。其中LY294002浓度在2.5、5、10、20μmol/L管道形成的长度分别为(3.08±0.51)、(2.65±0.24)、(2.02±0.18)、(1.08±0.13)mm,而PD98059管道形成的长度分别为(3.39±0.18)、(2.98±0.12)、(2.53±0.18)、(1.88±0.12)mm,随着浓度的增加,管道形成长度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与PD98059相比,在相同浓度下,LY294002管道形成长度较PD98059减少(P<0.05)。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及ERK/MEK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的管道形成,且随着抑制剂浓度的升高,管道形成能力进一步降低,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管道形成的能力比ERK/MEK信号通路抑制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AKT抑制剂(LY294002) ERK MEK抑制剂(PD98059) 结直肠癌血管内皮细胞 管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肿瘤血管新生的关系 被引量:11
9
作者 郝志楠 郑勇斌 +1 位作者 肖高春 李盛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肿瘤的生长需要新生血管的维持,肿瘤血管的生成需要血管内皮细胞的参与,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作为Ras/Raf/MEK/ERK途径是该网络信号...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肿瘤的生长需要新生血管的维持,肿瘤血管的生成需要血管内皮细胞的参与,包括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作为Ras/Raf/MEK/ERK途径是该网络信号的核心,本文就MAPK/ERK信号通路中各环节与肿瘤血管新生的联系做一综述,进一步研究其在抑制肿瘤生长方面做出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ERK信号通路 肿瘤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丹 肖旷 郑勇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0期28-31,共4页
Smad4作为抑癌基因,其编码的Smad4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各类信号传导过程中共同需要的介质,调控着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据文献报道,Smad4在结直肠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低表达与肿瘤的发展呈负相关。国内外对Smad4在结直... Smad4作为抑癌基因,其编码的Smad4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各类信号传导过程中共同需要的介质,调控着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据文献报道,Smad4在结直肠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低表达与肿瘤的发展呈负相关。国内外对Smad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的研究有很大进展,本文就目前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MAD4 抑癌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的伤口护理及健康教育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开梅 朱郭婷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2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伤口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合并造口回缩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开梅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总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皮肤黏膜分离并造口回缩的护理经验。方法行肠造口手术患者64例中,5例术后发生皮肤黏膜分离合并造口回缩,予以积极的全身治疗及心理护理,正确的伤口评估与处理以及营养和健康教育。结果 4例术后18~28d伤口愈合出... 目的总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皮肤黏膜分离并造口回缩的护理经验。方法行肠造口手术患者64例中,5例术后发生皮肤黏膜分离合并造口回缩,予以积极的全身治疗及心理护理,正确的伤口评估与处理以及营养和健康教育。结果 4例术后18~28d伤口愈合出院;1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于术后14d行造口重建,重建后14d愈合出院。结论术后需严密观察造口血运及周围皮肤状况,及时发现和早期处理患者皮肤黏膜分离及造口回缩等并发症,以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皮肤黏膜分离 造口回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XP-DsRed-LOXP系统的构建及其应用
13
作者 宋丹 郑勇斌 +4 位作者 童仕伦 肖旷 杨超 孙伟 秦凯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4-8,F0004,共6页
目的构建荷载LOXP-Ds Red-LOXP系统的细胞,并探索该系统在体内外检测Cre酶活性中的应用。方法构建稳转株MCA38^(LOXP-Ds Red-LOXP)并体外验证检测Cre酶效能。将Balb/c裸鼠随机分为两组(n=10),分别在结直肠黏膜下移植MCA38^(Cre-Lucifera... 目的构建荷载LOXP-Ds Red-LOXP系统的细胞,并探索该系统在体内外检测Cre酶活性中的应用。方法构建稳转株MCA38^(LOXP-Ds Red-LOXP)并体外验证检测Cre酶效能。将Balb/c裸鼠随机分为两组(n=10),分别在结直肠黏膜下移植MCA38^(Cre-Luciferase)与MCA38^(Luciferase)细胞株,两周后取灌肠液作用于MCA38^(LOXP-Ds Red-LOXP),验证该系统体内检测Cre酶效能。APC^(LOXP/LOXP)小鼠随机分为两组(n=20),分别使用可表达Cre酶及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慢病毒颗粒(CL组)与仅表达Luciferase的慢病毒颗粒(L组)行小鼠结直肠黏膜下注射,感染后第3天及第3周末取灌肠液检测Cre酶活性及表达情况,同时行小鼠活体成像检测Luciferase表达情况,验证该系统在判断Cre酶活性与预测基因修饰成功率中的应用。结果 Cre重组酶作用于MCA38^(LOXP-Ds Red-LOXP48) h后,红色荧光明显减弱。裸鼠灌肠液作用于MCA38^(LOXP-Ds Red-LOXP)细胞株48 h后,MCA38^(Cre-Luciferase)组红色荧光明显减弱。CL组模型鼠病毒注射后第3天检出16只小鼠荧光素酶及灌肠液Cre酶阳性,第3周末8只小鼠荧光素酶及灌肠液Cre酶阳性。L组模型鼠病毒注射后第3天检出17只小鼠荧光素酶阳性而灌肠液Cre酶均阴性,第3周末检出8只小鼠荧光素酶阳性,灌肠液Cre酶均阴性。结论成功构建Cre酶检出系统MCA38^(LOXP-Ds Red-LOXP),实现了体内、外无创性检测Cre酶活性及表达情况,并以此评价APC^(LOXP/LOXP)小鼠结直肠黏膜基底干细胞病毒感染效率及基因修饰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酶 DsRed荧光蛋白 LOXP-DsRed-LOXP系统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局部免疫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凯迪 童仕伦 +3 位作者 郑勇斌 孙伟 肖旷 宋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28-30,共3页
构建结直肠癌的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癌组织局部免疫状态的动物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局部免疫基因工程模型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在突变结肠干细胞成瘤... 构建结直肠癌的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结直肠癌的预防与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而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癌组织局部免疫状态的动物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局部免疫基因工程模型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在突变结肠干细胞成瘤以及解决因原发肿瘤生长而导致的肠梗阻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由此,一种未来理想局部免疫基因工程模型已展露雏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局部免疫状态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 结肠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前期临床护理教学的赏识教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卫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6期89-90,共2页
为提高前期临床护理教学质量,通过分析现代护生的特点,提出加强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结合护生和当前的临床护理教学现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前期临床教学 护理 赏识教育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33在克罗恩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科明 孙华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36-38,共3页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介素-33(IL-33)是近期发现的白介素-1(IL-1)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受体是ST2,IL-33/ST2途径在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胃肠道疾病,近年来我国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白介素-33(IL-33)是近期发现的白介素-1(IL-1)家族中的新成员,其受体是ST2,IL-33/ST2途径在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其与克罗恩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简述了IL-33在克罗恩病中的研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3 ST2 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17
作者 李锦貌 童仕伦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浆D-乳酸水平、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48h腹内压水平、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免疫球蛋白A水平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腹内压,还能保护其肠黏膜的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内压 肠黏膜功能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