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β2微球蛋白浓度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宗玮 丁国华 石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6-852,共7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肾性贫血和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肾性贫血提供新的观点和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肾性贫血和血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肾性贫血提供新的观点和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终末期肾病、病情稳定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和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资料。使用SPSS 22.0软件包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贫血组血清β2-MG显著升高,患者血红蛋白与白细胞、总蛋白、白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β2-MG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低血白蛋白、高β2-MG水平是MHD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血清β2-MG水平升高与血红蛋白降低相关,低血白蛋白、高血清β2-MG是患者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因此在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时,需要尤其注意患者营养状态和β2-MG等大分子炎性毒素的清除,必要时先纠正营养不良和使用β2-MG吸附柱可能对纠正肾性贫血更为有利,从而进一步减少MH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Β2微球蛋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与分泌型磷脂酶A2-ⅠB及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雪芬 潘阳彬 +3 位作者 丁国华 万建新 马屹茕 杨红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8-1022,1028,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分泌型磷脂酶A2-ⅠB(s PLA2-ⅠB)、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 A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成人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分泌型磷脂酶A2-ⅠB(s PLA2-ⅠB)、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Anti-PLA2R A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肾活检证实的成人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共30例,其中IMN 20例、SMN 10例,另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5例为对照组。根据24 h尿蛋白总量分为低蛋白尿组7例、中蛋白尿组11例、高蛋白尿组17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s PLA2-ⅠB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s PLA2-ⅠB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ti-PLA2R AB表达。结果 IMN组和SMN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MN组与SMN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和SMN患者血清s PLA2-ⅠB水平与年龄、24 h尿蛋白总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5和0.581,P值分别为0.008和0.002),与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7和-0.473,P值分别为0.009和0.01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 h尿蛋白总量与血清s PLA2-ⅠB水平呈独立正相关(P<0.05)。高蛋白尿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s PLA2-ⅠB阳性区域面积占肾小球区域面积比例高于低蛋白尿组和中蛋白尿组,中蛋白尿组血清s PLA2-ⅠB水平、s PLA2-ⅠB阳性区域面积占肾小球区域面积比例高于低蛋白尿组(P<0.05)。IMN组Anti-PLA2R AB表达阳性率60%(12/20)高于SMN组的20%(2/10)(P=0.039)。结论年龄、24 h尿蛋白总量与血清s PLA2-ⅠB水平呈独立正相关,血清s PLA2-ⅠB水平可能与IMN病情有一定相关性;IMN患者血清Anti-PLA2R AB阳性率高于SMN患者,提示Anti-PLA2R AB可能是IMN的特异性抗体,且有助于IMN与SMN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ⅠB型磷脂酶A2 受体 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余堂宏 贾汝汉 +2 位作者 丁国华 熊燕 陈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15mg·kg-1·d-1)治疗。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15mg·kg-1·d-1)治疗。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血胰岛素;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胶原(ColI、ColⅢ)的表达。结果霉酚酸酯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减轻早期肾小球肥大,且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CTGF表达及ColI、ColⅢ的沉积。结论霉酚酸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霉酚酸酯降低肾组织中CTGF的表达,减少系膜外基质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糖尿病肾病 系膜外基质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陈星华 丁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3083-3086,共4页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血尿酸水平男>420μmol/L(7mg/dl),女>357μmol/L(6 mg/dl)则称为高尿酸血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如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急...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尿酸的产生和排泄基本上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血尿酸水平男>420μmol/L(7mg/dl),女>357μmol/L(6 mg/dl)则称为高尿酸血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如糖尿病肾病、IgA肾病、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等。关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有多项指南,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疗的基础及核心,降尿酸治疗应达目标值<6 m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肾病 IGA肾病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灌注大鼠模型肾小球足细胞损伤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梁伟 丁国华 +2 位作者 贾俊亚 朱吉莉 陈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复制AngⅡ致肾脏损伤模型,初步观察在高浓度AngⅡ和高血压状态下足细胞损伤改变。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A、B组分别皮下埋置渗透性微泵,以200ng/(kg·min)、400ng/(kg·min)浓度持续灌注AngⅡ,C组为对照组,由生... 目的:复制AngⅡ致肾脏损伤模型,初步观察在高浓度AngⅡ和高血压状态下足细胞损伤改变。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A、B组分别皮下埋置渗透性微泵,以200ng/(kg·min)、400ng/(kg·min)浓度持续灌注AngⅡ,C组为对照组,由生理盐水代替AngⅡ。每周测量体重、收缩压、24h尿蛋白,并用podocalyxin标记的间接免疫荧光法计数尿液足细胞,于第2和第4周末处死动物,留取电镜和光镜标本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A、B组大鼠在植入微泵后收缩压和尿蛋白在第1周时即增高,后持续增加。第2周肾小球光镜病理改变不明显,第4周可见系膜基质增多等病理变化;电镜观察2周时部分足突融合,4周时足突广泛融合,足突间隙狭窄。第1周开始A、B组部分大鼠尿液可检测到足细胞,随实验进展逐渐增多,尿足细胞排泄与收缩压和24h尿蛋白成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26、0.721,P<0.05)。结论:外源性灌注AngⅡ可成功复制AngⅡ致肾脏损伤模型,在此模型中足细胞主要在超微结构水平发生改变,尿液足细胞检测可以作为足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反映体内足细胞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球 蛋白尿 渗透性微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在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红燕 贾汝汉 +1 位作者 丁国华 黄从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变化与脂质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化法检测血脂、尿蛋白、尿及肾皮质中一氧化氮含量 ,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法检测肾组织中i NOS的表达强度及水平。TUNEL法...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变化与脂质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化法检测血脂、尿蛋白、尿及肾皮质中一氧化氮含量 ,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法检测肾组织中i NOS的表达强度及水平。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结果 :8周时高脂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 4h尿蛋白定量及尿一氧化氮量、肾皮质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P <0 0 5 )。肾皮质iNOSmRNA表达上调 (P <0 0 1)。肾皮质一氧化氮量与 2 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 (P <0 0 5 )。肾皮质iNOS积分光度与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 (P <0 0 5 )。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与 2 4h尿蛋白含量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iNOS表达增强与脂质肾损害有关 ,可能通过引起细胞凋亡导致脂质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蛋白尿 肾损害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大鼠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司晓芸 贾汝汉 +3 位作者 黄从新 丁国华 刘红燕 薛存宽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大鼠肾小球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Wistar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 (高脂组 )、宽叶缬草组 (缬草组 )和正常组各 8只 ,高脂组和缬草组饲喂由含 4%胆固醇和 1%胆酸钠... 目的 :探讨宽叶缬草对高脂血症大鼠肾小球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Wistar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高脂血症组 (高脂组 )、宽叶缬草组 (缬草组 )和正常组各 8只 ,高脂组和缬草组饲喂由含 4%胆固醇和 1%胆酸钠组成的高脂饲料 ,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 ,缬草组同时给予宽叶缬草提取物 (缬草挥发油剂量 2 5mg·kg 1 ·d 1 )灌胃 16周。观察大鼠血脂、尿蛋白、血肌酐和肾组织病理改变 ,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α SMA表达。结果 :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高脂组大鼠显著高于缬草组和正常组 (P <0 .0 1) ,缬草组高于正常组 (P <0 .0 1) ;高脂组尿蛋白和血肌酐较缬草组和正常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缬草组尿蛋白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肾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宽叶缬草在降脂同时 ,能减轻肾小球系膜病变和细胞外基质产生 ,降低肾小球α SMA表达。结论 :宽叶缬草有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蛋白和血肌酐的作用 ,并可以保护肾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叶缬草 高脂血症 肾小球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红霞 朱敏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64-1965,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DM)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型DM模型,黄芪组给予5mL/(只·d)灌胃。12周测体重、血糖、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肌酐(Cr),处死大鼠,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 目的:探讨黄芪对糖尿病(DM)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2型DM模型,黄芪组给予5mL/(只·d)灌胃。12周测体重、血糖、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尿肌酐(Cr),处死大鼠,用PAS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Smad7的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UAE及肾重/体重比值、Ccr比值均显著上升(P<0.05/0.01),肾小球系膜及基底膜相对面积、肾间质纤维组织相对面积均显著增大(P<0.01),肾组织TGF-β1和Smad7的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0.01))。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外都被显著抑制(P<0.05/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2型DM大鼠肾组织有保护作用,其疗效可能与下调肾组织TGF-β1表达相关,使TGF-β1诱导的内源性Smad7产生减少,从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DM) 保护作用机制 黄芪注射液 鼠肾组织 TGF-Β1表达 转化生长因子-β1 蛋白质表达 肾重/体重 白蛋白排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对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操轩 杨定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390-2392,2396,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对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96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美国MiniMed Inc生产)监测72h血糖,比较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对尿蛋白排泄及IGF-1、FKN、IL-6、TNF...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血糖波动对尿微量白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96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美国MiniMed Inc生产)监测72h血糖,比较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对尿蛋白排泄及IGF-1、FKN、IL-6、TNF-α、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组血糖平稳者(MAGE<5.0mmol/L)与血糖波动者(MAGE≥5.0mmol/L)相比较,尿蛋白排泄率、1,5-AG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AGE作为因变量对尿蛋白排泄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呈正相关(r=0.759,P=0.009)。本组血糖平稳者(MAGE<5.0mmol/L)IGF-1、FKN、IL-6、TNF-α、hs-CRP等炎症指标水平分别与血糖波动者(MAGE≥5.0mmol/L)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加剧可能通过促进机体炎症水平加重早期糖尿病肾病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糖波动 尿蛋白排泄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定平 贾汝汉 +1 位作者 丁国华 姜诗琴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9期615-618,共4页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大鼠早期实验性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将 3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组 )、糖尿病模型组 (D组 )、糖尿病 +氯沙坦 (T组 ) ,每组 10只。于第 4,8周末测定 3组大鼠的肌酐清除率 (Ccr)...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大鼠早期实验性糖尿病肾病的肾保护作用。方法 :将 3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组 )、糖尿病模型组 (D组 )、糖尿病 +氯沙坦 (T组 ) ,每组 10只。于第 4,8周末测定 3组大鼠的肌酐清除率 (Ccr)、2 4h尿蛋白。于第 8周末处死大鼠 ,作肾皮髓质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测定 ,同时作光镜、电镜、免疫组化 (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检查。结果 :T组Ccr、2 4h尿蛋白较D组显著降低 ,皮髓质NO、SOD含量明显高于D组 ,肾内TGFβ1 表达明显下降 ,病理变化较D组也明显减轻。结论 :氯沙坦能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内血流动力学紊乱 ,下调TGFβ1的表达 ,增加NO、SOD的含量 ,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饰 胡海云 +1 位作者 王学玉 丁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 N)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的影响。方法:60例D 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测TM、vW F、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 目的:观察杏丁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 N)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的影响。方法:60例D 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杏丁治疗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测TM、vW F、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血黏度。结果:杏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M、vW F、FIB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全血黏度下降(P<0.05),A PTT显著延长(P<0.01),且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D N患者体内存在内皮的损伤,高凝倾向。对D N患者早期使用杏丁治疗,可以有效地保护其血管内皮系统,改善其体内的高凝状态,对延缓疾病的进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银杏素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治疗组 杏丁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肾病(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贾俊亚 丁国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肾脏RAS的新成分及新作用机制不断被发现。转基因动物研究使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血压及水钠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AngⅡ的非血流动力学作... 肾脏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肾脏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肾脏RAS的新成分及新作用机制不断被发现。转基因动物研究使肾脏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血压及水钠平衡调节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AngⅡ的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已经确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Ang 1~7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也已得到认可。肾素/前肾素特异性受体、ACE的信号转导功能,以及AT1受体的转激活功能等,已成为肾脏生理科学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肾脏局部RAS功能,探讨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飞 杨定平 +1 位作者 贾汝汉 丁国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对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且并发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在造影前后12 h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治疗+N-乙酰半胱氨... 目的探讨双倍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对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且并发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在造影前后12 h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治疗+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A组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剂量为600 mg,bid,B组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剂量为1 200 mg,bid,两组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在造影前1 d和造影后48 h使用。比较造影前、造影后48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结果 A、B两组在造影后48 h较造影前SCr、BUN、尿NAG及尿β2-MG都升高,CCr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造影后SCr、BUN、尿NAG及尿β2-MG都降低,CCr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4.8%)明显低于A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倍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比普通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对造影剂肾病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双倍剂量 肾病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谱勒超声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红霞 朱敏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9-59,共1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肾内叶间动脉血流状况,测定尿蛋白、肾功能及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结果: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犤α1微球蛋白(α1-MG)犦、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高血压(EH)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肾内叶间动脉血流状况,测定尿蛋白、肾功能及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结果: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犤α1微球蛋白(α1-MG)犦、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NAG酶犦正常者为EHⅠ组,其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和舒张末期流速(EDV)较正常对照组轻度降低(P<0.05),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较之轻度升高(P<0.05);EHⅡ组为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升高者,其叶间动脉的PSV和EDV较正常对照组、EHⅠ组明显降低(P<0.01),PI和RI较之明显升高(P<0.01)。结论:联合早期肾损害实验室指标,肾内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更能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谱勒超声 早期肾损害 实验室指标 高血压肾损害 正常 升高 轻度 结论 RI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肖厚勤 丁国华 +6 位作者 张建鄂 张永 王晓勋 刘志祥 张庆红 李涛 乐发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对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建立梗阻性肾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另设假手术组作对照。治疗组每日给予塞来昔布100mg/kg,模型组、假手术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造模前1d至造模后14d灌胃,分别于UUO后3d、7d、14d分批处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GF-β1、CTGF的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CTGF、α-SMA、FN的蛋白表达,放免法检测组织内cAMP的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TGF-β1、CTGF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cAMP的水平下降(P<0.001)。塞来昔布对梗阻肾TGF-β1的表达无显著改变,但能升高组织内cAMP水平,抑制CTGF的表达,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在梗阻性肾病大鼠中TGF-β1、CTGF的表达均显著升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通过升高组织内clip的水平来抑制TGF-B的下游因子———TGF的表达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GF TGF-β1 梗阻性肾病 基因表达 组织内 塞来昔布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AMP 水平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1整合素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慧敏 贾汝汉 +2 位作者 杨定平 刘红燕 丁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另设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kg·d)。8周后,检测各组尿白蛋白量、肌酐清除率、血...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和β1整合素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另设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kg·d)。8周后,检测各组尿白蛋白量、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肾质量/体质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β1整合素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肾脏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组β1整合素比对照组明显增强,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异常;治疗组较糖尿病组β1整合素表达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显著改善,尿白蛋白量及肾组织病理变化亦改善,血脂、血糖无显著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少糖尿病大鼠尿白蛋白量,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可能部分地通过抗氧化应激、下调肾脏β1整合素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抗原 CD29 氧化应激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红燕 王瑞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期313-315,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CRF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药用炭粉剂15 g及大黄碳酸氢钠片15片加入0.9%氯化钠溶液400 mL中高位灌肠,qd;对照组用含大黄的中药保留灌肠,qd... 目的观察大黄与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CRF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药用炭粉剂15 g及大黄碳酸氢钠片15片加入0.9%氯化钠溶液400 mL中高位灌肠,qd;对照组用含大黄的中药保留灌肠,qd,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测定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尿酸(UA)等指标,并计算eGFR。结果治疗组患者BUN、Scr和UA较治疗前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Hb,TP,Alb较治疗前水平升高(P>0.05)。二氧化碳结合力较治疗前上升(P<0.01)。对照组治疗后BUN、Scr、UA较治疗前水平均明显下降(均P<0.01),Hb,Tp和Alb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及UA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1),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用大黄与药用炭粉灌肠治疗CRF患者有明显效果,是CRF非透析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药用炭 灌肠 肾衰竭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草油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司晓芸 吴小燕 贾汝汉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缬草油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缬草组(缬草油25 mg.kg-1.d-1灌胃)和他汀组(辛伐他汀5 mg.kg-1.d-1灌胃),各8只。第8周和... 目的探讨缬草油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用含4%胆固醇和1%胆酸钠的高脂饲料饲喂)、缬草组(缬草油25 mg.kg-1.d-1灌胃)和他汀组(辛伐他汀5 mg.kg-1.d-1灌胃),各8只。第8周和第16周时检测各组血脂、尿蛋白、肾功能,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小球结蛋白(Desm in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缬草油和辛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脂;8周时缬草组24 h尿蛋白明显降低,而他汀组16周时尿蛋白排泄有所下降。在尿蛋白下降同时,缬草油能明显改善足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少损伤足细胞数量(P<0.01),下调肾小球内Desm in蛋白和mRNA表达(P<0.01),其改善作用较辛伐他汀更明显。结论缬草油可能通过降脂、减轻足细胞损伤、抑制足细胞从基底膜脱落、降低尿蛋白而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油 高胆固醇血症 肾小球足细胞 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阿霉素肾病模型骨调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镇 贾汝汉 王学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4,121,共5页
目的 探讨骨调素 ( OPN)在阿霉素肾病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以及血管紧张素 ( Ang )受体拮抗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C组 ) ,阿霉素肾病组 ( A组 )和厄贝沙坦治疗组 ( IR组 ) ,第2、 4周用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 探讨骨调素 ( OPN)在阿霉素肾病模型中的表达和作用以及血管紧张素 ( Ang )受体拮抗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 C组 ) ,阿霉素肾病组 ( A组 )和厄贝沙坦治疗组 ( IR组 ) ,第2、 4周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内 OPN和单核巨噬细胞抗原 ( ED1)的表达情况。结果 发现在第 2周和第 4周 ,A组和 IR组 OPN与 ED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 P<0 .0 5 ) ,而 IR组 OPN与 ED1表达水平均低于 A组 ( P<0 .0 5 )。在第 2周和第 4周 ,A组 OPN与 ED1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 r=0 .92 2 ,P<0 .0 1;r=0 .80 0 ,P<0 .0 5 )。结论  OPN在阿霉素肾病这种微小病变模型中是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 ,与肾小管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密切相关 ,使用 Ang 受体拮抗剂可使该模型 OPN表达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素 骨调素 阿霉素肾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80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洪俊平 贾汝汉 杨定平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72-773,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使用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连续使用4周。结果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浓度不同程度下降,24h尿蛋白...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使用黄芪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连续使用4周。结果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浓度不同程度下降,24h尿蛋白下降明显,32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肾功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