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外科手术 被引量:30
1
作者 廖华 虞幼军 侯昭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鉴于传统耳内镜手术方式的一些缺陷,一种新型的持续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外科手术模式得以形成和发展。镜头需要反复擦拭、单手操作限制、术中磨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持续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外科手术模式... 鉴于传统耳内镜手术方式的一些缺陷,一种新型的持续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外科手术模式得以形成和发展。镜头需要反复擦拭、单手操作限制、术中磨骨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持续灌流模式下的耳内镜外科手术模式的应用原理、使用方法、技术优点、临床应用场景和技术不足,有助于学习和开展该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手术 持续灌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世界耳内镜外科大会纪要
2
作者 杨希林 廖华 徐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196,共2页
国际耳内镜外科协作组(IWGEES)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球大会,旨在促进耳内镜在世界范围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自2015年在迪拜举办第一届大会以来,历经欧洲的博洛尼亚、美洲的波士顿的第二、三届大会,第四届大会终于来到了亚洲... 国际耳内镜外科协作组(IWGEES)每两年举办一次全球大会,旨在促进耳内镜在世界范围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自2015年在迪拜举办第一届大会以来,历经欧洲的博洛尼亚、美洲的波士顿的第二、三届大会,第四届大会终于来到了亚洲。本届大会于2022年12月5~8日在日本京都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570名学者年会,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注册会议代表共18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洛尼亚 日本京都 全球大会 波士顿 第四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大鼠耳蜗代谢组学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万桓志 陈惠东 +2 位作者 杨冰倩 张园园 华清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应用大鼠耳蜗代谢组学技术探索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月龄(年轻组)和14月龄(老年组)SD大鼠各15只,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各组大鼠听觉功能;利用HE染色观察两组耳蜗组织形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耳蜗组织氧... 目的应用大鼠耳蜗代谢组学技术探索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月龄(年轻组)和14月龄(老年组)SD大鼠各15只,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各组大鼠听觉功能;利用HE染色观察两组耳蜗组织形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耳蜗组织氧化应激状态。每组选取5只采用非靶向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耳蜗组织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分析衰老耳蜗代谢差异。结果相较于年轻大鼠,老年大鼠ABR检测8、16、32 kHz纯音及click声反应阈值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耳蜗衰老相关血管纹萎缩(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5)。代谢组学检测老年组耳蜗中共鉴定出12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包括鞘氨醇、全反式维生素甲酸、油酰胺在内的16种代谢物显著上调,而嘌呤、牛磺酸、硫胺素、脯氨酸及其衍生物等108种代谢物水平明显降低;提示蛋白质合成与分解、鞘脂代谢、嘌呤代谢、氧化应激相关信号转导、细胞死亡、辅酶生物合成等生理病理机制可能与耳蜗衰老有关。结论细胞衰老和耳蜗代谢功能失调可能是导致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代谢组学 耳蜗衰老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听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国家标准《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发布
4
作者 郗昕 曹永茂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助听器验配是对听障者最主要的干预措施之一,对提高交流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有显著作用[1]。依托系统性、专业化的验配服务,大多数助听器潜在用户有望从中获益[2]。20年前我国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已经注意到助听器专业验配... 助听器验配是对听障者最主要的干预措施之一,对提高交流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参与社会生活有显著作用[1]。依托系统性、专业化的验配服务,大多数助听器潜在用户有望从中获益[2]。20年前我国相关机构和学术团体已经注意到助听器专业验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分别发布了若干行业规范:2005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中国小儿助听器验配程序指南》[3]、2006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的《助听器验配工作指南(试行)》[4]、《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编委会助听器验配专业学组的《助听器验配指南》[5]、GB/T 14199-2010《电声学助听器通用规范》[6]、2010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听力学组等的《助听器验配技术指南(草案)》[7]、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的《GZB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助听器验配师(2020年版)》[8]、2021年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的《助听器验配服务规范》团体标准(T/CARD 019-2021)[9]、2024年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助听行业分会等撰写的《助听器与辅听设备基本性能及使用建议的专家共识》[10]、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等的《儿童助听器验配临床实践指南(202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验配 中华医学会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临床实践指南 专业学组 团体标准 学术团体 潜在用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廖华 杨希林 +3 位作者 汪雷 王文静 任杰 张志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灌流耳内镜手术模式(CIM-EES)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Ⅲ、Ⅳ型鼓室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3-2020.9对17例(21耳)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患者,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采用外嵌法,一期行Ⅱ型鼓室成形术,观察分析手术时间,鼓... 目的探讨采用持续灌流耳内镜手术模式(CIM-EES)一期鼓室成形术治疗Ⅲ、Ⅳ型鼓室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3-2020.9对17例(21耳)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患者,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采用外嵌法,一期行Ⅱ型鼓室成形术,观察分析手术时间,鼓膜愈合成功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气、骨导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 gap)。结果17例患者(21耳)术后鼓膜均一期完全愈合。手术时间平均为60.6±7.0min,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70±10.38 dB HL,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听阈35.24±11.66 dB H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及术后6个月平均气骨导差分别为34.93±9.30 dBHL和15.65±7.07 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骨导平均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患者出现皮瓣缺血坏死及外耳道狭窄。未出现感音神经性耳聋、面瘫及眩晕并发症。结论CIM-EES可以针对性解决传统耳内镜手术出血起雾污染镜头、热损伤等缺陷,提高手术流畅性及安全性。尤其对于Ⅲ、Ⅳ型鼓室硬化症手术,在持续灌流模式下可以抵近观察并精细清理镫骨周围硬化灶,有助于一期完成听骨链重建。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相对于内植法和外植法,外嵌法是一种新的技术改良,可以最大程度维持鼓室腔容积,减少粘连及听骨链移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症 耳内镜外科 持续灌流模式 鼓室成形术 外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华 杨希林 +3 位作者 王文静 汪雷 徐勇 任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价耳内镜持续灌流模式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79耳)行鼓膜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外耳道皮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微型皮瓣组(43例,45耳)和常规皮瓣组(32例,34耳)。两组均采用持续灌... 目的评价耳内镜持续灌流模式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75例(79耳)行鼓膜成形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按外耳道皮瓣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微型皮瓣组(43例,45耳)和常规皮瓣组(32例,34耳)。两组均采用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手术(continuous irrigating mode of ear endoscopic surgery,CIM-EES),以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为鼓膜修复材料,外植法完成鼓膜成形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鼓膜均一期修复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微型皮瓣组和常规皮瓣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6±6.5和39.1±9.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前0.5~4 kHz平均听阈分别为40.16±10.79和41.58±9.23 dB HL,气骨导差分别为21.86±5.44和23.02±6.15 dB;术后6个月平均听阈分别为25.56±11.21和26.47±10.59 dB HL,气骨差分别为7.33±2.79和8.09±5.73 dB,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灌流模式耳内镜下微瓣外植法鼓膜成形术的手术成功率极高,临床疗效好,微型皮瓣通过缩小剥离皮瓣的体积和范围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皮瓣 持续灌流模式 鼓膜成形术 外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性中耳炎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志坚 任杰 +6 位作者 曹永茂 廖华 杨希林 徐勇 汪雷 王文静 华清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OMAAV)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检索以分泌性中耳炎...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血管炎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OMAAV)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中,检索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血管炎临床病例,结合1例经治的OMAAV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结果检索到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血管炎相关文献5篇病例7例,加上本研究的1例(简称“本例”)共8例患者,均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症状,其中3例继发耳痛,3例继发鼓膜紧张部穿孔,1例出现面瘫。除本例患者外,其余7例均在出现发热、肺部结节等耳部以外表现后方得以确诊,确诊时间1月~3年,平均10.3月,其中5例确诊依据是耳部以外组织活检加ANCA血清学检查,2例是临床表现加ANCA血清学检查;2例死于ANCA相关血管炎,其余5例经治疗后病情缓解。本例患者根据日本耳科学会最近提出的OMAAV诊断标准确诊并及时给予激素和硫唑嘌呤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以分泌性中耳炎、周围性面瘫及耳痛等耳部症状为首发症状的ANCA相关血管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建议根据OMAAV相关诊断标准早期进行规范诊治,减少误诊漏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相关血管炎 ANCA相关血管炎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周围性面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廓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Ⅱ、Ⅲ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汪雷 廖华 +5 位作者 杨希林 徐勇 王文静 任杰 张志坚 舒婧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耳廓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II、Ⅲ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廓全层整片软骨为移植材料采用外嵌法(将整片软骨置于纤维鼓环外侧,并将部分软骨... 目的探讨耳廓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II、Ⅲ型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以耳廓全层整片软骨为移植材料采用外嵌法(将整片软骨置于纤维鼓环外侧,并将部分软骨片嵌顿于鼓切迹)行Ⅱ、Ⅲ型鼓室成形术的160例(165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5岁,平均33.5±9.2岁;其中鼓室硬化98耳,上鼓室胆脂瘤47耳,粘连性中耳炎20耳。术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重建听力105耳,采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重建听力60耳,术后随访12~36个月。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纯音听阈,耳内镜图像及并发症,观察部分患者术后颞骨CT显示的鼓室含气腔情况。结果PORP组术前0.5~4 kHz平均气导听阈51.34±10.46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2.88±5.25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0.24±8.66 dB HL、13.60±6.18 dB,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T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4.85±9.48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4.59±6.85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4.24±9.75 dB HL、15.77±7.26 dB,术后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鼓膜移植物存活率98.8%(163/165);70%患者(14/20)术后颞骨CT提示鼓室腔含气良好,术后无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眩晕发生。结论耳廓全层整片软骨是一种良好的鼓膜移植物,结合外嵌技术应用于Ⅱ、Ⅲ型鼓室成形术效果佳,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全层整片软骨 外嵌技术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人工耳蜗植入者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彭惠融 申丽君 +1 位作者 银力 曹永茂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双模式(CI+HA)与单耳人工耳蜗植入模式(CI)的临床效果,明确双模式能否有效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能力。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2022年5月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人工耳蜗植... 目的通过比较双模式(CI+HA)与单耳人工耳蜗植入模式(CI)的临床效果,明确双模式能否有效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及言语能力。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2022年5月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双模式与单耳模式康复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术后采用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单/双音节词言语识别率、安静/噪声条件下言语识别率进行听力和言语评估。CI+HA组和CI组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SIR、单音节词、安静短句、噪声短句的效果差异分别为0.34(0.19,0.50)、3.28(0.19,6.37)、4.25(1.08,7.42)、11.8(5.42,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耳人工耳蜗模式相比,双模式能够更有效提高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听觉及言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双模式 康复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支持力度与听障儿童康复效果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清源 曹永茂 陶泽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5,共4页
听力障碍是儿童主要残疾之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主要听觉补偿手段,但干预效果仍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听觉干预技术的提升和康复教育的发展,全面、精准优化康复结局是听力障碍治疗的重要目标。家庭支持在家庭成员疾病的治疗、管理... 听力障碍是儿童主要残疾之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主要听觉补偿手段,但干预效果仍存在明显差异,随着听觉干预技术的提升和康复教育的发展,全面、精准优化康复结局是听力障碍治疗的重要目标。家庭支持在家庭成员疾病的治疗、管理和整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听力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许多家庭支持因素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康复效果,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参与程度、语言输入情况、书籍接触等,并开发了相关应用量表。本文概述了家庭支持与听力障碍儿童相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 家庭支持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燕 屈季宁 +3 位作者 周涛 明伟 华清泉 雷薇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于局麻下行甲状软骨板开窗,取自体甲状软骨植入(置于甲状软骨内软骨膜与甲状软骨板之间,缝合固定),使患侧声带内移;术前及术后1、3、... 目的分析应用自体甲状软骨植入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对32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于局麻下行甲状软骨板开窗,取自体甲状软骨植入(置于甲状软骨内软骨膜与甲状软骨板之间,缝合固定),使患侧声带内移;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行电子喉镜检查、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结果,分析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声嘶改善,术后一个月时喉镜下见患侧声带不同程度由旁正中位移至或接近中线位,26例患者发声时声门闭合良好,6例患者声门后部遗留1 mm小缝隙;术后3、6个月时喉镜检查结果与术后一个月时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时,32例患者中嗓音恢复正常、明显好转、好转和无改善分别为14、12、4和2例;患者的VHI评分由81.50±11.58分降至28.59±9.05分,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显示,基频微扰(jitter)由4.43%±1.01%降至1.23%±0.85%,振幅微扰(shimmer)由12.65%±1.01%降至4.83%±1.02%,标准化噪声能量(NNE)由-4.59±1.53 dB降至-10.09±1.75 dB,噪谐比(NHR)由0.31±0.02降至0.16±0.01;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上述VHI评估及噪音声学分析指标均保持持续稳定。随访1~4年无一例植入物脱出。结论采用自体甲状软骨作为移植物的改良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能明显提高患者嗓音质量,无排异反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声带麻痹 I型甲状软骨成形术 甲状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带轻瘫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燕 屈季宁 +2 位作者 周涛 陶泽璋 华清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声带轻瘫或声带不全麻痹(vocal fold paresis)是一种复杂的声带运动障碍,以前,耳鼻喉科医生认为声带麻痹是一种全或无现象,表现为声带不动、完全没有神经输入。然而,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声带麻痹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异质化的临床症状。声带... 声带轻瘫或声带不全麻痹(vocal fold paresis)是一种复杂的声带运动障碍,以前,耳鼻喉科医生认为声带麻痹是一种全或无现象,表现为声带不动、完全没有神经输入。然而,电生理学研究表明,声带麻痹是一种异常复杂的异质化的临床症状。声带完全麻痹是声带完全没有神经输入和声带静止,而声带轻瘫包括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声带活动度大体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轻瘫 不全麻痹 诊疗进展 神经损伤 电生理学研究 声带运动障碍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预期使用效果快速自测问卷的开发和验证
13
作者 彭惠融 冯清源 +7 位作者 银力 曹永茂 高珊仙 陈燕妮 张晓强 施巧玲 苏珍 孙明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5年第5期454-459,共6页
目的开发人工耳蜗预期使用效果快速自测问卷(quick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for cochlear implant outcome,QSACI),并验证。方法由听力师、耳科医师、数据分析专家及植入者组成研究小组,建立QSACI的目标、确定测试对象和组成维度... 目的开发人工耳蜗预期使用效果快速自测问卷(quick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for cochlear implant outcome,QSACI),并验证。方法由听力师、耳科医师、数据分析专家及植入者组成研究小组,建立QSACI的目标、确定测试对象和组成维度,通过查阅文献、头脑风暴法形成条目池,对条目进行测评和筛选,确定问卷的框架及答案选项。通过预测试、访谈及专家咨询法完善问卷的可理解性等,并形成最终问卷。招募39例已知稳定效果的语后聋成人完成问卷,分析折半信度及重测信度,并与听觉行为分级(categories auditory performance,CAP)得分比较定量评价QSACI的效度。结果QSACI初始条目池有18条,最终形成的QSACI由沟通情况、听力情况、医学因素、外在/其他因素等四个维度12个问题组成。39例植入者QSACI平均得分为88.81±6.17分,CAP平均得分为6.19±0.94分。问卷信效度良好,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1,重测信度为0.824(P<0.05);校标效度采用QSACI得分和CAP得分的相关性分析,系数为0.512(P<0.0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中度正相关关系。自评与他评相关系数为0.720(P<0.05),相关性显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2(P<0.05),约登指数最大点对应的临界值为82.5及88.6分,取85分为判断效果阈值中位数。结论QSACI能反映人工耳蜗植入者的植入效果,可作为成人语后聋患者和看护者了解是否适合人工耳蜗植入和预期植入效果并建立合理期望值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自测问卷 人工耳蜗植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成刚 汪雷 廖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采用全层整片软骨外嵌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中耳胆脂瘤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共计155例单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采用全层整片软骨外嵌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中耳胆脂瘤接受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共计155例单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71例,平均年龄38.3±4.3岁,病程1~32年,平均7.3±2.3年,全部以全层整片软骨为鼓膜移植物,外嵌法鼓室成形,术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PORP)重建听力113例,采用全听骨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重建听力4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纯音听阈、耳内镜图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两周因感染导致软骨部分坏死外,其余153例患者均于术后6周左右干耳,平均干耳时间45.5±5.0天。P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46.3±10.4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0.1±5.3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0.6±8.3 dB HL、15.4±5.2 dB,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TORP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53.5±8.5 dB HL,平均气骨导差35.9±4.6 dB,术后一年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6.5±7.4 dB HL、18.9±8.6 dB,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153例鼓膜移植物均存活良好,无内陷及外侧愈合;术后无感音神经性聋、面瘫、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层整片软骨结合外嵌技术在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片整层软骨 外嵌法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