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系统萎缩患者神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
1
作者 查云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包括纹状体-黑质区、橄榄-脑桥-小脑区和中枢自主神经结构)的神经元丢失和胶质增生及少突胶质细胞质包涵体的形成。临床上,典型MSA...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MSA)是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中枢神经系统多个区域(包括纹状体-黑质区、橄榄-脑桥-小脑区和中枢自主神经结构)的神经元丢失和胶质增生及少突胶质细胞质包涵体的形成。临床上,典型MSA诊断依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锥体外系体征、小脑体征。但是早期或不典型者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有时难以鉴别。神经影像标志物为MSA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磁共振成像 生物标记 结构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增强MRI评价1型糖尿病兔骨髓H型血管
2
作者 雷浩然 王克军 +2 位作者 李亮 刘昌盛 查云飞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索基于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nano-iron oxide,USPIO)增强MRI联合离体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微血管成像定量可视化靶向评价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兔骨... 目的探索基于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nano-iron oxide,USPIO)增强MRI联合离体显微CT(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微血管成像定量可视化靶向评价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兔骨髓H型血管结构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于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开展,从40只2~3月龄日本大耳白兔中随机选取20只兔耳缘静脉注入四氧嘧啶构建T1DM兔,其余兔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于造模成功4个月后分别取T1DM组和对照组兔的胫骨干骺端和骨干部位样本进行骨髓H型血管内皮细胞分选与鉴定、H型血管免疫荧光检测、骨髓血管内皮细胞体外与体内USPIO标记与MRI以及离体骨髓Micro-CT微血管成像,并分别测量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MRI的T2值及血管体积分数(vessel volume/tissue volume,VV/TV)和血管数量(vessel number,VN)等定量参数结果。结果T1DM组兔相较于对照组兔,骨髓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VV/TV、VN都存在明显降低(P<0.05),骨髓T2值在USPIO注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对照组干骺端H型血管内皮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T2值最大改变和最快时段速率、VV/TV、VN相较于骨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USPIO增强MRI联合离体Micro-CT微血管成像定量可视化靶向评价T1DM兔骨髓H型血管结构是可行的,为探索糖尿病骨髓微血管病变提供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兔 骨髓微血管 内皮细胞 超小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放射性骨髓损伤微血管渗透性变化的MRI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克军 查云飞 +5 位作者 刘昌盛 邢栋 闫力永 龚威 胡磊 王娇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采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探索X线照射后大鼠股骨骨髓微血管渗透性变化。方法:36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辐射组(n=18)和对照组(n=18),辐射组大鼠接受6.0Gy高能量X线全身照射,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照射处理。分别在X线... 目的:采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探索X线照射后大鼠股骨骨髓微血管渗透性变化。方法:36只6-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辐射组(n=18)和对照组(n=18),辐射组大鼠接受6.0Gy高能量X线全身照射,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照射处理。分别在X线照射前后各时间点行股骨DCE-MRI灌注成像检查,测量股骨兴趣区微血管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血浆容积分数(Vp)和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大鼠股骨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辐射组在辐射前后各时间点DCE-MRI灌注参数Ktrans、Kep、Vp、Ve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9.097,P<0.01;F=21.349,P<0.01;F=27.059,P<0.01;F=32.061,P<0.01)。Ktrans值逐渐增加,在辐射后第7天达到峰值;Vp值逐渐减小;Kep值照射后第4天减小(P<0.01),第7天较第4天增大(P<0.01);Ve值照射后第4天增大(P<0.01),第7天与第4天无明显变化(P>0.05)。相应时间节点对照组各渗透性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辐射组大鼠MVD与Ktrans、Kep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36、-0.8055,P值均<0.05)、与Vp呈正相关(r=0.6451,P<0.05)、与Ve值无相关性(r=0.1426,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可评价早期放射性骨髓损伤的微血管渗透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骨髓 微血管密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重建的卵巢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MRI在卵泡计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仁杰 邹宇洁 +4 位作者 刘薇音 刘昌盛 文之 李亮 查云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0-55,61,共7页
目的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US)以及常规算法重建(conventional reconstruction,CR)的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和螺旋桨(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目的与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US)以及常规算法重建(conventional reconstruction,CR)的高分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和螺旋桨(periodically rotated overlapping parallel lines with enhanced reconstruction,PROPELLER)T2WI图像进行比较,评估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的高分辨SSFSE图像在卵泡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临床确诊或疑似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卵巢MRI检查,无性生活史的患者同时接受TVUS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三平面高分辨PROPELLER和SSFSE序列,SSFSE序列同时采用DLR和CR,分别生成SSFSE-DLR和SSFSE-CR图像。SSFSE-DLR、SSFSE-CR以及PROPELLER图像间定性指标(模糊伪影、主观噪声、卵泡清晰性)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法进行卵泡计数的重复性评估,同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SSFSE-DLR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差异的绝对值与SSFSE-CR和PROPELLER之间的显著性。基于SSFSE-DLR和TVUS的卵泡计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4例患者接受了MRI检查,其中18例同时接受了TVUS检查。除SSFSE-DLR和PROPELLER的主观噪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观察者1对SSFSE-DLR的定性评价均优于SSFSE-CR和PROPELLER(P<0.05)。观察者2对SSFSE-DLR的定性评价均优于SSFSE-CR和PROPELLER(P<0.05)。SSFSE-DLR具有最高的ICC、最窄的95%一致性限度以及最小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差异的绝对值(P<0.05),表现出最佳的卵泡计数可重复性。而且,SSFSE-DLR相比TVUS可以检出更多的卵泡(P<0.001)。结论深度学习重建的SSFSE图像能够显著改善卵泡显示的清晰性,从而提高卵泡计数的可重复性,可以作为识别多囊卵巢形态的更可靠的成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 卵泡计数 深度学习重建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的心肌延迟强化在未识别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5
作者 陆雪芳 闫玉辰 +3 位作者 龚威 权光南 刘薇音 查云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4,49,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算法的心肌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提高临床未识别心肌梗死(unrecognized myocardial infarction,UMI)患者识别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深度学习重建(deep learning reconstruction,DLR)算法的心肌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提高临床未识别心肌梗死(unrecognized myocardial infarction,UMI)患者识别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年4月至2023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可疑UMI并完成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的患者98例,分析常规重建的原始LGE(original LGE,LGE_(O))及通过DLR算法获得的LGE(DLR LGE,LGE_(DL))短轴位图像。测量两组图像心肌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采用2~5倍标准差(2SD~5SD)法以及全宽半高(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FWHM)法进行强化面积百分比(percentage of enhanced area,P_(area))分析。评估心肌整体各测量值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以临床诊断UMI为金标准计算LGE_(DL)和LGE_(O)的诊断效能。结果SNR_(DL)和CNR_(DL)均较SNR_(O)和CNR_(O)提高超过2倍(P<0.001)。LGE_(DL)序列心肌、强化灶及背景噪声SDDL较SD_(O)均显著减低(P均<0.001)。不同阈值法分析,P_(area-DL)较P_(area-O)序列升高,以2SD法为著(P<0.001),但FWHM法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心肌SNR、CNR、不同阈值法P_(area)测量值组内及组间一致性好[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0.600,P均<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_(O)C)曲线分析显示,每种SD方法在检测UMI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中以5SD P_(area-DL)法最优(P<0.001)。结论DLR能显著提高LGE的图像质量。当LGE_(DL)和LGE_(O)的信号阈值与参考平均值(signal threshold versus reference mean,STRM)分别≥4SD和≥3SD时,对UMI的诊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识别心肌梗死 诊断效能 深度学习重建 钆延迟强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联合脂肪酸代谢组学评价兔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骨髓内皮祖细胞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费紫嫣 高宇凡 +2 位作者 李亮 刘昌盛 查云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 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微血管渗透性参数和脂肪酸代谢组学评价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兔股骨上段骨髓内皮... 目的 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微血管渗透性参数和脂肪酸代谢组学评价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重症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兔股骨上段骨髓内皮祖细胞(bone marrow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BMEPCs)功能。材料与方法 36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中随机选取18只兔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构建DM模型兔,其中造模成功的DM兔12只,6只DM造模失败兔处以安乐死。12只DM兔和12只非DM兔行右侧股动脉结扎术分别作为DM合并CLI(DM+CLI)组和单纯CLI组,术后两组各存活10只。6只非DM兔手术暴露右侧股动脉不结扎作为假手术对照(Control)组(n=6),全部存活。各组在术后第0、4周行右侧股骨上段DCE-MRI检查,于术后第4周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和右侧股骨上段BMEPCs数量、BMEPCs迁移和血管生成功能以及骨髓液相色谱-质谱脂肪酸代谢组学,并计算骨髓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与CLI组和Control组相比较,DM+CLI组术后第4周股骨上段骨髓Ktrans、Kep、Ve值增加(P<0.05),骨髓MVD减少,骨髓棕榈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以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活性指数减少(P<0.05),延长酶活性指数增加(P<0.05)。DM+CLI组BMEPCs动员、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受损(P<0.05)。术后第4周右侧股骨上段骨髓Ktrans、Kep、Ve值、骨髓脂肪酸合成代谢相关指标均与BMEPCs迁移和血管生成功能存在相关性(P<0.05),对DM+CLI组和CLI组相关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BMEPCs动员能力与Ktrans、Kep、Ve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DCE-MRI联合脂肪酸代谢组学评价DM+CLI兔骨髓BMEPCs功能是可行的,可以为调脂改善BMEPCs功能和预防截肢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定量影像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重症肢体缺血 内皮祖细胞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代谢组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评价H 2S干预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兔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
7
作者 高宇凡 费紫嫣 +2 位作者 李亮 刘昌盛 查云飞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8-1305,共8页
目的:采用定量DCE-MRI评价外源性硫化氢(H 2S)干预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兔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方法:将15只糖尿病合并重症肢体缺血模型兔随机分为DM+CLI+Saline组(n=7)、DM+CLI+NaHS组(n=8),另设置空白对照组(NC组,n=6)。连续... 目的:采用定量DCE-MRI评价外源性硫化氢(H 2S)干预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兔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方法:将15只糖尿病合并重症肢体缺血模型兔随机分为DM+CLI+Saline组(n=7)、DM+CLI+NaHS组(n=8),另设置空白对照组(NC组,n=6)。连续3周予DM+CLI+NaHS组实验兔耳缘静脉注射NaHS溶液(30μmol/kg/d)。分别于造模后第0、1、2、3周对各组实验兔行MRI右侧股骨斜冠状位DCE-MRI序列扫描,通过后处理计算得到右股骨上段骨髓的血容量转移常数(K trans)、速率常数(K ep)和对比剂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容积(V e)等定量参数。取第3周各组实验兔股骨上段行CD31免疫组化染色,计算骨髓微血管密度(MVD),并检测造模后第3周原代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内活性氧(ROS)水平、骨髓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血管生成素-1(Ang-1)水平和骨髓来源EPCs迁移和成管功能。结果:外源性H 2S干预第2、3周股骨上段骨髓K trans、V e和K ep值较未干预组减低(P<0.05),股骨上段MVD较未干预组增加(P<0.05)。干预第3周骨髓EPCs胞内ROS水平下降,骨髓组织SOD水平升高,血清sICAM-1显著降低,血清Ang-1浓度显著增加,且骨髓来源EPCs迁移和成管功能上调(P<0.05)。第3周股骨上段骨髓MVD与K trans值呈负相关(r=-0.780,P<0.05)、与K ep值和V e值呈正相关(r=0.808、0.889,P<0.05),骨髓内皮祖细胞ROS阳性率与股骨上段骨髓K trans值、K ep值、V e值呈正相关(r=0.714、0.872、0.877,P<0.05),而与骨髓组织SOD水平呈负相关(r=-0.754、-0.856、-0.880,P<0.05)。血清sICAM-1、Ang-1水平与股骨上段骨髓K trans、K ep、V e值之间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利用DCE-MRI定量参数评价外源性H 2S干预兔糖尿病重症肢体缺血骨髓氧化应激水平是可行的,外源性H 2S通过降低骨髓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降低骨髓微血管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硫化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皮层和皮层下听觉区超高场MRI的研究》摘译
8
作者 申丽君 文之(摘译) +3 位作者 曹永茂(审校) Berlot E Arts R Smit 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385,共2页
耳鸣研究的难点之一在于难以将耳鸣感知与其他合并症进行区分,例如听力损失和声音耐受性降低(DST)经常同时出现。在研究耳鸣动物模型时,区分起来尤其困难。对耳鸣患者研究时往往未能充分控制混杂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仔细控制听力损... 耳鸣研究的难点之一在于难以将耳鸣感知与其他合并症进行区分,例如听力损失和声音耐受性降低(DST)经常同时出现。在研究耳鸣动物模型时,区分起来尤其困难。对耳鸣患者研究时往往未能充分控制混杂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仔细控制听力损失和DST后,耳鸣组和对照组之间先前存在的差异消失了。另一个难点是非侵入性测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有限。为了检测诸如内侧膝状体(MGB)和下丘(IC)等皮层下听觉结构的频率响应特异性,需要高空间分辨率。由于这些结构仅为几立方毫米(例如内侧膝状体为4 mm×5 mm×4.5 mm),常规磁场(3T及以下)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空间分辨率为2 mm×2 mm×2 mm,无法检查这些微小结构中频率响应的特异性。7T的超高场(UHF)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灵敏度有足够的分辨率显示微小的听觉皮层下结构的响应,便于详细描述其频率拓扑。本实验研究旨在UHF-MRI应用于耳鸣患者探索耳鸣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膝状体 立方毫米 耳鸣患者 混杂因素 听力损失 皮层下 高空间分辨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8)F-FDG PET/MRI表现
9
作者 涂宁 文之 +2 位作者 冯洪燕 王科 卜丽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5-956,共2页
患者女,27岁,头痛头晕10余天、行走轻微不稳;外院CT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占位,囊壁伴钙化。查体:闭目难立征可疑阳性,皮肤散在咖啡色斑块。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8)F-FDG PET/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团块,实性部分1.7cm×1.2... 患者女,27岁,头痛头晕10余天、行走轻微不稳;外院CT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占位,囊壁伴钙化。查体:闭目难立征可疑阳性,皮肤散在咖啡色斑块。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8)F-FDG PET/MRI示右侧小脑半球囊实性团块,实性部分1.7cm×1.2 cm,囊性部分5.5cm×3.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AL-IQ定量评价兔糖尿病模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胡磊 查云飞 +5 位作者 林苑 邢栋 龚威 王克军 闫力永 王娇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941-946,共6页
目的探索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 sequence,IDEAL-IQ)定量评估兔糖尿病模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 目的探索定量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 sequence,IDEAL-IQ)定量评估兔糖尿病模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2只3月龄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糖尿病组(n=6)和对照组(n=6)。用四氧嘧啶对糖尿病组造模,在造模成功后各时间点(0、4、8、12、16周),对糖尿病组及对照组行腰椎矢状位T1WI、T2WI、IDEAL-IQ检查。在IDEAL-IQ脂肪分数图像测量兴趣区内脂肪含量比值;在16周处死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大白兔,取腰3~7椎体做HE染色脂肪细胞计数;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各时间点的脂肪含量比值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1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IDEAL-IQ测量腰椎体脂肪比参数与HE切片镜下脂肪细胞计数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6周实验组兔腰椎常规矢状位T1WI和T2WI显示诸腰椎椎体信号轻度增高。常规HE染色显示,16周糖尿病组兔椎体终板下骨髓腔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骨髓细胞明显减少。糖尿病组各时间节点椎体骨髓的脂肪含量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50.387,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脂肪含量比值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F=1.477,P〉0.05);16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椎体骨髓脂肪含量比值(F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6,P〈0.01);IDEAL-IQ测量椎体脂肪含量比与脂肪细胞计数高度正相关关系(r=0.925,P〈0.05)。结论 IDEALIQ定量评估兔糖尿病模型椎体骨髓脂肪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骨髓 脂肪定量 磁共振成像 实验动物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扫描对婴幼儿颅脑病变的诊断与防护价值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昌盛 魏文洲 +3 位作者 郑晓华 童世平 殷响林 杨洪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与防护价值。方法 对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婴幼儿患者 36例行常规及低剂量颅脑CT扫描 ,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及其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剂量CT扫... 目的 探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婴幼儿颅脑病变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与防护价值。方法 对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婴幼儿患者 36例行常规及低剂量颅脑CT扫描 ,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及其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 ,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的定量与定性诊断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 低剂量CT扫描技术也适用于婴幼儿颅脑病变的检查 ,有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颅脑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边缘系统异常的MRI和MRS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夏军 陈军 +4 位作者 周义成 杨波 张景峰 夏黎明 王承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856-859,共4页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容积改变特点及海马的1HMRS表现。方法 探讨 2 2例抑郁症患者及 13例健康志愿者两侧海马及杏仁核容积及海马的1HMRS表现。结果 抑郁症患者及志愿者均显示两侧海马容积不对称 (左侧小于右侧 ) ;抑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容积改变特点及海马的1HMRS表现。方法 探讨 2 2例抑郁症患者及 13例健康志愿者两侧海马及杏仁核容积及海马的1HMRS表现。结果 抑郁症患者及志愿者均显示两侧海马容积不对称 (左侧小于右侧 ) ;抑郁症患者两侧海马容积比志愿者有明显减小 ,杏仁核容积明显不对称 (右侧小于左侧 ) ;抑郁症患者海马容积缩小与病程缺乏相关性。双侧海马NAA/Cr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海马及杏仁核容积异常和神经化学的改变可能构成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频谱 抑郁症 海马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昌盛 郑小华 +5 位作者 童四平 魏文洲 潘鄂武 钱葵 唐兴桥 殷响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53-1855,共3页
目的 优化鼻窦扫描剂量 ,探讨其辐射防护价值。方法 对常规扫描发现鼻窦病变的 80例青少年及 110例成人患者行低剂量单层追踪扫描 ,观察其成像质量 ,分析低剂量阈值及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 (CTDIW )。结果 青少年组低剂量扫描的... 目的 优化鼻窦扫描剂量 ,探讨其辐射防护价值。方法 对常规扫描发现鼻窦病变的 80例青少年及 110例成人患者行低剂量单层追踪扫描 ,观察其成像质量 ,分析低剂量阈值及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 (CTDIW )。结果 青少年组低剂量扫描的曝光量及单次扫描的CTDIW下降幅度均为 70 .3 8%~ 75 % ,成人组下降幅度均为 68.47%~ 73 .85 %。结论 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正确应用 ,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受照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治疗宫颈妊娠11例效果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黎雪琴 王巧兮 +1 位作者 张建廷 高永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对宫颈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宫颈妊娠伴阴道出血患者11例,急诊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分别灌注氨甲喋呤(MTX),然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或明胶海绵微粒加少量丝线微粒栓塞。结果宫颈妊...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氨甲喋呤灌注加栓塞对宫颈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确诊宫颈妊娠伴阴道出血患者11例,急诊治疗。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分别灌注氨甲喋呤(MTX),然后用明胶海绵微粒或明胶海绵微粒加少量丝线微粒栓塞。结果宫颈妊娠孕囊由子宫动脉供血,部分以一侧为主,8例见对比剂外溢。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完毕,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术后血β-HCG进行性下降。9例胚胎自行排出。2例行宫颈搔刮术,术中出血量不多,刮出物为陈旧性胎盘组织。胚胎排出或刮出后阴道出血完全停止。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妊娠效果良好,达到了预防和终止阴道大出血、保留子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妊娠 子宫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谭慧 陈军 +2 位作者 许启仲 张亮 陆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6-169,174,共5页
目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6个结节,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和IVIM序列扫描。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标准表... 目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拟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56个结节,术前均行常规MRI检查和IVIM序列扫描。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标准表观扩散系数(ADC_(标准))、慢速ADC(ADC_(慢速))、快速ADC(ADC_(快速))、快速ADC分数值(F_(快速));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阈值,评估上述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组ADC_(标准)、ADC_(慢速)、ADC_(快速)值低于良性结节组,而F_(快速)值高于良性结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28、3.827、4.569、5.309,P<0.001);甲状腺恶性结节组F_(快速)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1,诊断阈值为32.04%,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8%、70.0%和76.7%。结论 IVIM序列各参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价值,其中F_(快速)值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A评估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及其与炎症分子、MMPs/TIMPs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文兵 查云飞 +2 位作者 阳朝晖 邢栋 杨仁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1期2929-2932,2936,共5页
目的:研究冠脉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及其与炎症分子、MMPs/TIMP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的ACS组、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的SAP组,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 目的:研究冠脉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价值及其与炎症分子、MMPs/TIMP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的ACS组、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作为研究的SAP组,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冠脉CTA检查判断ACS组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采集三组受试者血清并测定炎症分子、MMPs/TIMPs胶原代谢分子的含量。结果:ACS组、SAP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CP-1、sFGL-2、sCD14、CXCL5、I-CTP、III-CTP、EMMPRIN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IMP1、TIMP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ACS组患者血清中MIP-1α、MCP-1、sFGL-2、sCD14、CXCL5、I-CTP、III-CTP、EMMPRIN的含量显著高于SAP组,TIMP1、TIMP2的含量显著低于SAP组。软斑块、纤维斑块ACS患者血清中MIP-1α、MCP-1、sFGL-2、sCD14、CXCL5、ICTP、III-CTP、EMMPRIN的含量显著高于钙化斑块患者,TIMP1、TIMP2的含量显著低于钙化斑块患者;软斑块ACS患者血清中MIP-1α、MCP-1、sFGL-2、sCD14、CXCL5、I-CTP、III-CTP、EMMPRIN的含量显著高于纤维斑块患者,TIMP1、TIMP2的含量显著低于纤维斑块患者。结论:冠脉CTA对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评估与炎症反应及MMPs/TIMPs胶原代谢的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A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胶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细香 魏文洲 +3 位作者 郑晓华 陈军 李茂进 刘昌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60-1862,共3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且髓内无明显T2高信号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影像表现和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研究...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脊髓型颈椎病(CS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及影像学证实为CSM且髓内无明显T2高信号患者,行颈髓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并分析影像表现和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DTI均可得到颈髓的ADC图及FA图。其中约90%(36/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ADC值较正常部位升高(P=0.015),约70%(28/40)患者脊髓受压部位FA值较正常部位降低(P=0.037)。结论DTI对CSM患者早期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术后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细香 郑晓华 +1 位作者 李茂进 童世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0-652,共3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颅内动脉瘤接受手术治疗病例,术后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容积显示重建及最大密度...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颅内动脉瘤术后复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颅内动脉瘤接受手术治疗病例,术后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层面重建、容积显示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结果对于使用钛制动脉瘤夹病例,64层螺旋CTA可以清楚显示动脉瘤体消失、载瘤动脉与动脉瘤夹之间关系及动脉瘤夹的数量和位置。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作为使用钛制动脉瘤夹病例的术后随访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68
19
作者 谢元亮 郑晓华 +4 位作者 金朝林 张树桐 王俊 陈发祥 王翔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9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运用多时相重建、多点重建、心电图(ECG)编辑等技术的价值。方法:353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75%R-R间期重建图像上存在伪影的202例,进行多时相重建和/或多点重建... 目的:探讨心率对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运用多时相重建、多点重建、心电图(ECG)编辑等技术的价值。方法:353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75%R-R间期重建图像上存在伪影的202例,进行多时相重建和/或多点重建和/或ECG编辑再重建。根据心率及心率变化分组,评价不同心率、不同心率波动时和采用3种重建方法时的图像质量。结果:本组中心率≤65bpm组图像合格率为98.3%,66~70bpm组为94.2%,〉70bpm组为69.2%。心率〉70bpm组和/或心率变化大于10%时图像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59.3%(35/59)不可评价图像经多时相重建和/或多点重建和/或ECG编辑再重建后成为可评价图像。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低于70bpm且波动小于10%能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心率〉70bpm和/或波动〉10%者,应用多时相重建、多点重建和ECG编辑再重建能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图像质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定量MRI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汪洋 查云飞 邢栋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19-824,共6页
目的采用IDEAL-IQ (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技术定量测定椎旁肌肉脂肪含量,评价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招募临床以... 目的采用IDEAL-IQ (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技术定量测定椎旁肌肉脂肪含量,评价椎旁肌肉脂肪含量与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共招募临床以腰背痛或坐骨神经痛患者57名(其中男21例,女36例),行腰椎常规T2WI(T2-weightedimaging)序列矢状位及IDEAL-IQ序列轴位扫描,利用Pfirrmann分级标准对每个腰椎间盘进行分级,在AW 4.6工作站上利用IDEAL-IQ序列轴位图像测量所有L1~S1椎间盘中心层面椎旁肌的脂肪百分比(Fat fraction,FF)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椎旁肌肉根据同层面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相应的分为5组;用ANOVA (Analysis of Variance)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组间相应层面椎旁肌肉FF及CSA差异;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腰椎间盘Pfirrmann退变程度与椎旁肌肉FF及CSA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评估性别、年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是否为腰大肌(psoasmuscle,PS)、竖脊肌(erectorspinaemuscle,ES)、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MF)的FF和CSA的独立影像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组间椎旁肌肉FF及CS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PS、ES和MF的FF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08,0.392,0.433,P值均小于0.001),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PS、ES和MF的CSA均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170,-0.284,0.240,P值分别为0.004、<0.001、<0.001);性别、年龄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PS和MF的FF的独立影响因素,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ES的FF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年龄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PS和MF的CSA独立影响因素,性别和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ES的CSA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ES和MF的脂肪浸润程度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存在中等程度相关性;腰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是PS、ES和MF的FF和CSA独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化 肌肉脂肪浸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