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能力对郑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基于中介和调节作用分析
1
作者 李晓芳 丁天 +1 位作者 万荔 闫生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索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机制,对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支持满意度的作用进行分析,为预防和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7~8月,采用自编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对郑州市辖区内的1290... 目的:探索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程度的影响机制,对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支持满意度的作用进行分析,为预防和干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7~8月,采用自编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问卷对郑州市辖区内的129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数据分析中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使用PROCESS程序中模型4和模型5进行中介效应和调节作用分析,并使用偏差矫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日常生活能力是有效预测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程度的危险因素(β=0.68,P<0.001),而且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产生影响(β=-0.95,P<0.00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6.56%。除此之外,家庭支持满意度可以有效调节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程度的预测作用(β=-0.30,P<0.05)。结论:日常生活能力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程度,且家庭支持满意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提高个人健康意识,增强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减少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的负面影响,同时也需重视家庭支持潜在的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慢性病 抑郁 自我效能 家庭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骨骼肌中蛋白激酶B表达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妍 毕会民 甘佩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 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模型大鼠骨骼肌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B(PKB/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 3 0只SD大鼠 ,随机设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应用高脂饮食制备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在 8wk后将其分为葛根素组 ... 目的 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模型大鼠骨骼肌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B(PKB/Akt)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 3 0只SD大鼠 ,随机设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应用高脂饮食制备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在 8wk后将其分为葛根素组 (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 10 0mg·kg- 1·d- 1)及病理对照组。实验结束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检测葛根素组骨骼肌中PKB的表达水平。结果  (1)高脂饮食喂养后 8wk ,模型组出现腹型肥胖 ,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升高 ,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下降 (P <0 0 1) ,表现为胰岛素抵抗 ;(2 )葛根素治疗后 4wk与病理对照组相比 :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 ,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 ,内脏脂肪重量及占体重百分比下降 ,骨骼肌中PKB表达水平提高 (P <0 0 1)。结论 葛根素可增加PKB表达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该作用可能与其增强胰岛素生物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胰岛素抵抗 动物模型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丽锋 毕会民 +1 位作者 毕欣 王蜀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组(...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10只,常规饲料喂养,模型组20只,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模型形成,模型组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抵抗组、葛根素干预组,每组10只),继以高脂饲料喂养,葛根素干预组同时给予葛根素注射液100mg·kg-1·d-1腹腔注射。干预6周后,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附睾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分析对比各组的表达差异;定期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升高(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下降(P<0.01),胰岛素抵抗模型诱导成功;葛根素干预6周后,与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比较,脂肪组织中GSK-3β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葛根素显著下调脂肪组织GSK-3β的表达,并且可能参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分布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易波 文重远 +1 位作者 孙永林 蔡玉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0-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腹部脂肪、臀部脂肪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BMD仪和医用身高体重测量仪测定393名正常体检人群腰椎松质骨密度、腹部脂肪含量、臀部脂肪含量、全身其他部位脂肪含量和身高、体重、腰围...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腹部脂肪、臀部脂肪对不同年龄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能X线BMD仪和医用身高体重测量仪测定393名正常体检人群腰椎松质骨密度、腹部脂肪含量、臀部脂肪含量、全身其他部位脂肪含量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BMI和腰臀比。然后将人群按不同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析骨密度与不同部位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 (1)体内脂肪含量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比男性的变化趋势更明显(P<0.05);(2)在中年患者中,BMI与骨密度成正相关(男性组r=0.237,P=0.018;女性组r=0.279,P=0.024);(3)老年男性患者腹部脂肪含量和臀部脂肪含量与骨密度成正相关(P<0.05)。而老年女性患者腹部脂肪含量与骨密度成负相关(r=0.263,P<0.05)。结论脂肪分布对骨密度的影响是复杂的,其中腹部脂肪和臀部脂肪可能是影响老年男性骨密度的主要因素,腹部脂肪是中老年女性骨密度的重要负调节因素。因此对中老年患者需注意减肥方式,以避免骨量的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体质指数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40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亚蓉 李竞 +1 位作者 赵湜 王红祥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81-483,共3页
目的比较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单用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10~20mg.d-1,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0... 目的比较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单用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10~20mg.d-1,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0.15~0.30g.d-1,联合组给予贝那普利10~20mg.d-1和厄贝沙坦0.15~0.30g.d-1。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压、心率、血清肌酐、尿素氮、血钾、24h尿蛋白、左室射血分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案,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肾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胃康对糖尿病胃轻瘫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万泽 毕会民 +1 位作者 薛青 付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糖胃康 中药治疗 糖尿病 胃排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姚琰 王颖 叶迎春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58例(高血压组),早晨口服厄贝沙坦150 mg,qd,持续3个月,2型糖尿病血压正常患者66例(正常血压组)。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58例(高血压组),早晨口服厄贝沙坦150 mg,qd,持续3个月,2型糖尿病血压正常患者66例(正常血压组)。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根据Homa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高血压组的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正常乙型糖尿病血压组(P<0.05),经厄贝沙坦治疗后,胰岛素抵抗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体内比正常血压患者存在着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厄贝沙坦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2型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心肌能量底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文重远 刘永明 +3 位作者 王腾 张平安 陈小琳 李庚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IR)对心肌能量底物代谢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40%脂肪、42%碳水化合物和18%蛋白)4周及链脲佐菌素(STZ,35mg/kg)1次性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对照组(fat...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IR)对心肌能量底物代谢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喂养(40%脂肪、42%碳水化合物和18%蛋白)4周及链脲佐菌素(STZ,35mg/kg)1次性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对照组(fat-fed/STZ)继续高脂喂养,实验治疗组(fat-fed/STZ/RSG)给予罗格列酮(RSG)3mg·kg-1·d-1治疗2周;正常对照组(chow-fed)为普通饮食喂养(12%脂肪、60%碳水化合物和28%蛋白)。左室插管检测心功能后进行30min等容离体心脏灌注,灌注液含100μU胰岛素、3%BSA、5mmol/L葡萄糖、0.4mmol/L[3H]软脂酸,测定样品葡萄糖摄取量及[3H2O]计数,评估葡萄糖和脂肪酸氧化率。结果:高脂喂养加小剂量STZ所制备模型鼠的血糖、血浆胰岛素及FFA水平均高于正常鼠,与临床2型糖尿病的代谢特征相似。成模2周后,fat-fed/STZ组大鼠与chow-fed组比较,30min心肌葡萄糖总氧化量明显减少[(54.7±6.2vs69.0±5.7)μmol/g干重,P<0.01]。葡萄糖氧化率由25%降至18%,脂肪酸氧化率由75%增加到82%;同时,心功能检查显示左室EDP明显增加[(14.3±1.8vs10.5±1.1)mmHg,P<0.05],-dp/dtmax降低[(550±57vs650±42)mmHg/s,P<0.01],而+dp/dtmax无明显改变。与fat-fed/STZ组比较,fat-fed/STZ/RSG组大鼠的血糖明显改善[(9.0±4.6vs15.1±3.3)mmol/L,P<0.01],血浆胰岛素减少(P<0.05),FFA降低[(2.2±0.8vs3.3±0.8)mmol/L,P<0.05];心肌葡萄糖的总氧化量升高到(63.5±6.4)μmol/g。干重,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氧化率分别为24%和76%,基本达到chow-fed组水平(P>0.05);EDP和-dp/dtmax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IR导致2型糖尿病心肌能量底物代谢的异常和左室舒张功能的降低,早期使用RSG改善IR,不仅能提高心肌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脂肪酸氧化,也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胰岛素抗药性 罗格列酮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蜀鄂 李竞 +3 位作者 甘佩珍 王丹 秦莹 张丽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以及抑制NF-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未干预组(DM组)、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NF-κB活性抑制剂,PDTC)干预组(DP组),每组20只,每组再分为2批,分别为4周批、8周批。以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分别于第4、8周处死大鼠,测肾重指数、24h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肾组织VEGF及NF-κB的表达。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DP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和VEGF的表达较DM组明显下降(P<0.01),但仍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肾组织中VEGF表达量与NF-κB成正相关。结论:抑制NF-κB的表达可降低VEGF的产生,对NF-κB和VEGF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NF-ΚB 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建辉 毕会民 +1 位作者 甘佩珍 汪保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 ,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蛋白 (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给予基础饲料 ;模型组 2 0只 ,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 目的 :在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 ,观察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组织中蛋白激酶B蛋白 (PKB)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 ,给予基础饲料 ;模型组 2 0只 ,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 4周后 ,随机分为 2组 :胰岛素抵抗组 ,继续高脂饮食 ;葛根素治疗组 ,继续高脂饮食同时 ,腹腔注射葛根素注射液 (10 0mg·kg-1·d-1)。干预 6周后 ,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刺激PKB的蛋白表达含量。结果 :4周后 ,高脂喂养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明显升高 ,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下降 ,出现了胰岛素抵抗。葛根素治疗 6周 ,大鼠的血糖、胰岛素及HOMA IR下降 ,ISI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组大鼠脂肪组织中PKB的表达明显减少 ,较对照组下降了 2 3.5 % (P <0 .0 1)。葛根素治疗 6周后 ,大鼠PK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较胰岛素抵抗组增加了 18.7% (P <0 .0 1)。结论 :葛根素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蛋白激酶B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成分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淑玉 文重远 管晓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06,219,共5页
目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探讨体成分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50~60岁在我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测定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利用全自动生化分... 目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探讨体成分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50~60岁在我科住院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测定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 1c),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左股骨大转子骨密度(BMD)及体成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BMD分别为1.12±0.05,1.21±0.07,1.36±0.09,左股骨大转子BMD分别1.12±0.06,1.22±0.08,1.41±0.08,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全身各部位肌肉含量与骨密度成正相关,且大腿〉上肢〉躯干;不同部位脂肪含量对骨密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上肢脂肪和大腿脂肪与骨密度成正相关,而躯干脂肪与骨密度成负相关;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影响,而体重指数、肌肉含量及脂肪含量影响明显。结论体重指数、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有直接影响。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锻炼,减少腹部脂肪含量,增加四肢肌肉含量,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成分 骨密度 2型糖尿病 双能X线骨密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喂养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膜GLUT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春宇 毕会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66-1870,共5页
目的 :检测骨骼肌细胞膜GLUT4含量的改变 ,探讨高脂饮食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受体后机制。方法 :将动物分为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②高脂饮食组 ;③高脂饮食 +饮食控制组。通过 8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随后代以普通饮... 目的 :检测骨骼肌细胞膜GLUT4含量的改变 ,探讨高脂饮食喂养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受体后机制。方法 :将动物分为 3组 :①正常对照组 ;②高脂饮食组 ;③高脂饮食 +饮食控制组。通过 8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随后代以普通饮食继续喂养 4周。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细胞膜表面GLUT4蛋白表达。结果 :在胰岛素刺激下 ,高脂饮食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 (减少约 31% ) ;饮食控制组骨骼肌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脂饮食组 (约 1 14倍 )。结论 :高脂喂养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出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高脂饮食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 ,使胰岛素刺激的GLUT4转位至细胞膜受阻 ,其在膜上的含量也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抗药性 骨骼 葡萄糖转运体4 膳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娟娟 毕会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885-888,共4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 4 (GLUT4 )表达水平及其转位机制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 ,4周后葛...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 4 (GLUT4 )表达水平及其转位机制的影响。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葛根素组 ,每组 10只。模型组和葛根素组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 ,4周后葛根素组大鼠予以葛根素 10 0mg·kg-1·d-1腹腔注射。以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细胞GLUT4的含量 ,定期检测实验大鼠的体质量、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含量较正常组减少 38.72 % (P <0 .0 5 ) ,细胞外膜减少2 1.91% (P <0 .0 5 )。给予葛根素治疗 6周后 ,大鼠脂肪细胞内膜GLUT4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而细胞外膜GLUT4含量增加 2 1.4 6 %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可提高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GLUT4蛋白表达水平 ,且能够改善其转位机制 ,从而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葡萄糖转运蛋白4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细胞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包艳 李竞 甘佩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关系。方法 :根据 2 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 (UAER)水平的不同将 3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3组 :正常蛋白尿组 (NA )、微量蛋白尿组 (MA)、临床蛋白尿组...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CP 1)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关系。方法 :根据 2 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 (UAER)水平的不同将 3 1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3组 :正常蛋白尿组 (NA )、微量蛋白尿组 (MA)、临床蛋白尿组 (ODN) ,1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 )。分别检测各组血、尿MCP 1和TGF β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空腹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血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3组糖尿病患者血清MCP 1无显著性差别 ,但MA及ODN组尿MCP 1/尿Cr较NA及NC组均显著升高。 3组糖尿病患者血TGF β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 :尿MCP 1/尿Cr与血TGF β1成正相关 (r =0 5 4,P <0 0 1)。结论 :糖尿病病程中 ,MCP 1和TGF β1相互影响 ,共同参与肾脏病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P-1 TGF-Β1 对照组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糖尿病肾病 正常 结论 水平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更换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彭劲 刘虹 刘平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在不同季节的更换时间,为临床安全使用留置针提供参考。方法将1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照夏、冬两季各随机分为三组,夏季更换透明敷贴频次为:污染时更换(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C组);D、E、F组则为冬...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透明敷贴在不同季节的更换时间,为临床安全使用留置针提供参考。方法将18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按照夏、冬两季各随机分为三组,夏季更换透明敷贴频次为:污染时更换(A组),每日1次(B组),隔日1次(C组);D、E、F组则为冬季相同更换频次。结果夏、冬两季三组间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F组静脉炎发生率为0。结论夏季应选择污染时随时更换透明敷贴,冬季应隔日1次更换敷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 静脉炎 敷贴 更换时间 夏季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竞 包艳 +3 位作者 叶迎春 秦莹 王丹 崔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其表达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NF-κB抑...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抑制其表达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干预组(DP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8周末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重指数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结果:(1)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显著增高,DP组也有增高但显著低于DM组(均P<0.01);(2)DM组大鼠肾组织NF-κB、MCP-1以及ICAM-1的表达显著高于NC组,DP组的表达显著低于DM组而高于NC组(均P<0.01);(3)NF-κB的表达与MCP-1、ICAM-1、尿白蛋白排泄率、肾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r=0.885,P<0.01;r=0.861,P<0.01;r=0.796,P<0.01;r=0.457,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增加,抑制其活性可减少MCP-1、ICAM-1的表达,减轻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核因子-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迎春 李竞 +2 位作者 甘佩珍 包艳 李芳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866-868,共3页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MCP 1表达的影响 ,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 (NC组 )、糖尿病模型组 (DM组 )、糖尿病模型 +缬沙坦治疗组 (DV组 ) ,于 8周时用免疫组... 目的 :研究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MCP 1表达的影响 ,探讨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 (NC组 )、糖尿病模型组 (DM组 )、糖尿病模型 +缬沙坦治疗组 (DV组 ) ,于 8周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CP 1的表达。结果 :8周时肾组织中MCP 1的表达DM组明显高于DV组、NC组 (P <0 0 1) ,DV组明显高于NC组 (P <0 0 5 ) ,而且与UAER呈明显正相关 (r =0 665 9,P <0 0 1)。结论 :缬沙坦能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CP 1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糖尿病 大鼠 肾脏 MCP-1表达 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元萍 高凌 +1 位作者 宋晓晖 周倩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9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诱导小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快速激活并释放一氧化氮(NO)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趋势。方法采用24孔平底细胞培养板培养BAECs分别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浓度E2诱导BAECs快速激活并释放NO的浓度依赖性趋势及非基因...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诱导小牛胸主动脉内皮细胞(BAECs)快速激活并释放一氧化氮(NO)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趋势。方法采用24孔平底细胞培养板培养BAECs分别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浓度E2诱导BAECs快速激活并释放NO的浓度依赖性趋势及非基因组机制通路。每次实验均重复3次。使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定量测定NO的释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ECs一氧化氮合成酶(e NOS)磷酸化的水平。结果终浓度为100 nmol·L-1的E2分别处理BAECs1,5,10和15 min后,NO的释放量呈现时间依赖性,在10 min达到高峰;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终浓度的E2分别处理BAECs10 min后,NO的释放量和e NOS的磷酸化均显示有剂量依赖性,并在终浓度为100 nmol·L-1时达到高峰;培养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100 nmol·L-1E2和25μg·m L-1放线菌素D(Act-D)处理BAECs 10 min后,NO释放量分别为(5.38±2.35),(10.59±3.28)和(10.68±3.31)nmol·mg-1;e NOS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36±0.03,0.98±0.08和0.99±0.08;与经0.9%氯化钠溶液处理比较,经100 nmol·L-1E2处理后,BAECs的NO释放量和e NOS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终浓度为100 nmol·L-1E2可以通过非基因组机制快速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中e NOS的磷酸化水平,进而可以快速合成和释放NO发挥其生物学作用,10 min即可使此效应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密度检测方法在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毅 文重远 管晓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指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11月在某院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QUS)、双能X线(DEXA...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指标,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11月在某院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QUS)、双能X线(DEXA)、周围骨定量CT(pQCT)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用QUS、DEXA及pQCT测定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提示骨质疏松者分别占45%、51.7%、46.8%。而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指标异常者占51.7%;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指标显著低于男性(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骨质疏松,其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娟 李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hy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HND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hy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影响因素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6例HND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后2周内是否发生MCI为因变量,其他影响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NDC患者并发MC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66例患者中,16例于入院2周内发生MCI,其余50例患者无认知功能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8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4、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16.3 ng/ml、合并休克为HNDC患者发生MCI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中及以上学历、胰岛素持续注射治疗为HNDC患者发生MCI的保护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病程>8年、HOMA-IR>4、NSE水平>16.3 ng/ml、合并休克的HNDC患者,应尽早干预,以避免MCI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