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识别研究——以B站为例
1
作者 樊舒 吴丹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7,共12页
[目的/意义]全球化发展驱动了社交媒体中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用户的在线信息分享和交互,关注多语言用户的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多向传播。[研究设计/方法]以哔哩哔哩网站的跨文化信息分享视频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法和... [目的/意义]全球化发展驱动了社交媒体中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用户的在线信息分享和交互,关注多语言用户的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多向传播。[研究设计/方法]以哔哩哔哩网站的跨文化信息分享视频为例,利用统计分析法和LDA主题模型识别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特征。[结论/发现]通过探究内容输出特征发现,多语言用户视频发布呈现时效短、频率高、输出快的特征。其分享最多的视频主题为美食体验类、探访揭秘类、挑战测试类、语言文化类、新闻时事类和娱乐互动类。围绕平台支持特征分析发现,官方认证的多语言用户具有更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内容推荐机制有助于扩大跨文化信息分享覆盖面。此外,围绕交互反馈趋势、情感和内容特征,有效识别了波动型、成长型和活跃型三种主要交互反馈类型。[创新/价值]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出发,融合内容、平台和交互三个维度揭示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新规律,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分享行为 社会化分享 多语言用户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组态研究
2
作者 樊舒 孙晓蓓 吴丹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4,共14页
探究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组态,有助于提升其跨文化信息分享意愿,促进跨文化信息资源流动。文章以多语言用户为对象,围绕信息主体、内容、技术和环境四个维度提取研究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模糊... 探究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组态,有助于提升其跨文化信息分享意愿,促进跨文化信息资源流动。文章以多语言用户为对象,围绕信息主体、内容、技术和环境四个维度提取研究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识别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的关键组态。研究发现,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为社交环境,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语言环境、文化环境、社交环境、系统质量,且核心影响因素组态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多元环境导向型、文化环境沉浸型和语言环境敏感型。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信息分享行为多维度因果结构的基本稳定性,而且揭示了其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特定因素的可变性和情境依赖性特征。这些发现既丰富了对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信息分享行为影响机制的理论认识,也为制定跨文化传播策略提供了实践参考依据,可针对性地强化或调整干预措施以优化多语言用户的信息分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多语言用户 信息分享行为 定性比较分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APP用户的移动搜索行为研究:情境、策略与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少博 陈韵怡 任檐雨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意义]从搜索情境、搜索策略和行为路径三个方面探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时的移动搜索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这一垂直类APP上的信息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招募40名用户作为实验被试,通过结构化日志的方法,获取用户... [目的/意义]从搜索情境、搜索策略和行为路径三个方面探究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时的移动搜索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这一垂直类APP上的信息行为特征。[研究设计/方法]招募40名用户作为实验被试,通过结构化日志的方法,获取用户在20天内使用社交媒体APP移动搜索时的行为数据、情境信息等,揭示用户使用社交媒体APP进行移动搜索的行为特征。[结论/发现]用户使用社交媒体进行移动搜索的时长总体较短,搜索地点分布较为集中。在社交媒体使用情境下,用户的移动搜索任务以信息类为主,移动搜索动机的分布较为平均,不同搜索任务、搜索动机、搜索主题间存在不同的关联。社交媒体用户在初始搜索后,会发生继续搜索、分享搜索结果等行为,并伴随着APP交互路径的转移。[创新/价值]聚焦了用户在社交媒体APP上的搜索行为,是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社会化搜索行为研究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搜索 社交媒体 信息行为 搜索策略 用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行为领域选择性暴露研究:视角、方法、动向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丹 樊舒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41,共10页
[目的/意义]选择性暴露在信息行为领域受到了新的关注,对其内容的梳理有利于丰富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设计/方法]以国内外会议、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归纳法,梳理选择性暴露在信息行为领域的... [目的/意义]选择性暴露在信息行为领域受到了新的关注,对其内容的梳理有利于丰富信息行为的相关研究,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设计/方法]以国内外会议、期刊发表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归纳法,梳理选择性暴露在信息行为领域的研究进展。[结论/发现]通过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纳了信息行为领域选择性暴露的研究方法,并从信息选择行为、信息获取行为、信息分享行为三个方面揭示了该主题的研究动向。[创新/价值]构建对于选择性暴露这一交叉学科概念的系统认知体系,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暴露 信息行为 信息选择 信息获取 信息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用户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 被引量:7
5
作者 贾宇婷 吴丹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3,共11页
识别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进行满意度分析,能够助益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文章构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模型,运用mESM移动经验取样法、归纳式内容分析法,以故宫... 识别用户对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进行满意度分析,能够助益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文章构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模型,运用mESM移动经验取样法、归纳式内容分析法,以故宫陶瓷馆三类移动服务平台为例,通过具体实践得到用户理想的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和三种移动服务平台的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识别结果及三种移动服务平台各指标要素的满意度,并进行关联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用户更满意小程序,且平台的美观性和是否能提升个人素养会对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文章从需求和平台两方面提出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移动服务平台 隐性需求 显性需求 KANO模型 移动经验取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理论使用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丹 徐爽 +3 位作者 李秀园 董晶 樊舒 桂丹云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51,2,共11页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近十年来高频使用的图书馆学理论,梳理出图书馆学理论使用的15类研究主题,并通过时序演化分析将这些主题归纳为高频使用、中频使用、低频使用和开发成长四类,最后提出了理论放置、理论对话、理论应用、理论评...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识别出近十年来高频使用的图书馆学理论,梳理出图书馆学理论使用的15类研究主题,并通过时序演化分析将这些主题归纳为高频使用、中频使用、低频使用和开发成长四类,最后提出了理论放置、理论对话、理论应用、理论评估与理论生成等五种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的使用方式。对1703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显示:(1)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探索不足,出现了数字人文、大数据应用、学术交流、信息素养等新兴研究主题,图书馆学要不断夯实理论根基,挖掘新的学科增长点;(2)理论使用方式中理论放置占比最多,理论生成占比较少,要鼓励理论的创新,促进图书馆学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理论 理论使用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科学研究生教育的多学科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丹 孙雅琪 许浩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8-117,共10页
数据科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内外高校纷纷在不同学科领域开设数据科学及相关专业,以应对大数据产业日益增大的人才缺口。文章通过遍历QS图书馆与信息管理专业排名前50的学校官网,对图书情报... 数据科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国内外高校纷纷在不同学科领域开设数据科学及相关专业,以应对大数据产业日益增大的人才缺口。文章通过遍历QS图书馆与信息管理专业排名前50的学校官网,对图书情报、经济与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统计4个学科的数据科学相关硕士专业的开设现状、培养目标、入学要求、课程设置、职业前景进行对比分析。相比其他3个学科,图书情报学科开设的数据科学硕士专业具有浓厚的图情色彩,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但也存在领域和实践类课程开设较少的问题,这是今后图情学科数据科学相关专业努力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情报 数据科学教育 课程研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信息无处不在的连接与交互——2019年ASIS&T年会论文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许浩 桂丹云 吴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2-92,共11页
[目的/意义]通过综述2019年ASIS&T年会论文,梳理与分析当下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发现,为我国相关领域学者把握学科前沿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本届年会论文所反映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意义]通过综述2019年ASIS&T年会论文,梳理与分析当下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发现,为我国相关领域学者把握学科前沿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本届年会论文所反映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归纳总结与提炼。[结论/发现]本届年会在信息组织、信息伦理与隐私安全、信息行为、图书馆服务、数据科学教育、信息计量、数字人文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立足用户,以现实为导向,关注少数群体与弱势人群,与数据科学交叉融合的四大特点。[创新/价值]揭示了当前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 ASIS&T 2019年年会 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 年会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源异构资源融合的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路径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丹 樊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对多源、异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语义层面的内容聚合和知识挖掘,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利用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举措。本文聚焦数据融合、平台融合和服务融合三个层面,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资源融合问题。数据融合是基础... 对多源、异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语义层面的内容聚合和知识挖掘,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利用是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必要举措。本文聚焦数据融合、平台融合和服务融合三个层面,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的资源融合问题。数据融合是基础,要重视整体资源建设的统筹协调,针对性建设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同时,加快数字资源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和推广;平台融合是关键,要基于三大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打造实现移动互联、智慧服务、多语言资源发现的一站式综合平台;服务融合是目标,要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多元合作供给机制,建立面向少数民族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机制和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 数字化 数字文化 资源融合 数据融合 平台融合 服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的数据科学教育:图书情报学科的新发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丹 许浩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0,共9页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图书情报学科视角下数据科学教育的核心特征,有助于图书情报学科向数据科学融入的同时把握学科自身的核心优势,并彰显专业及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归纳分析,凝练了数据科学的学科内涵及其与图书情报学...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图书情报学科视角下数据科学教育的核心特征,有助于图书情报学科向数据科学融入的同时把握学科自身的核心优势,并彰显专业及人才培养特色。[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归纳分析,凝练了数据科学的学科内涵及其与图书情报学科的相关关系,总结了全球图书情报学科开展数据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其核心特征。[结论/发现]数据科学与图书情报为两个独立学科,但交融趋势明显。图书情报学科正成为全球开展数据科学教育的重要力量;“以人为本”是图书情报学科视角下数据科学教育的核心特征,为培养兼具创新技术方法与深厚人文关怀的数据科学人才奠定了基础。[创新/价值]系统总结了图书情报学科视角下数据科学教育的核心特点与优势,为我国图书情报学科在积极融入数据科学过程中把握自身优势、完善数据科学教育体系、提升数据人才培养效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 数据科学教育 以人为本 图书情报 学科展望 人才培养 学科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创新视角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回溯、解读与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丹 张书田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2,共8页
文章通过对71篇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文本的归纳总结,回溯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发展历程,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划分为共建、共享、融合三个阶段,并从宏观管理、建设实践、运行保障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共建共享阶段... 文章通过对71篇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文本的归纳总结,回溯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发展历程,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划分为共建、共享、融合三个阶段,并从宏观管理、建设实践、运行保障三个方面分析解读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共建共享阶段的政策内容。文章从融合创新的视角为公共数字文化政策制定的未来方向提出了鼓励数字资源价值挖掘与语义融合、重视移动平台建设与移动新媒体渠道推广、提倡多语言资源建设与发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创新 公共文化 公共数字文化 公共数字文化融合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公平、多样、包容、正义与关联——2021年ASIS&T年会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国烨 许浩 吴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72,共11页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2021年ASIS&T年会收录成果,分析当下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与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归纳和提炼2021年ASIS&T年会收录成果中体现的学科热点与前沿。... [目的/意义]通过梳理2021年ASIS&T年会收录成果,分析当下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与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归纳和提炼2021年ASIS&T年会收录成果中体现的学科热点与前沿。[结论/发现]2021年ASIS&T年会在信息公平、数字包容、技术伦理、数据互联、用户信息行为等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反映出关注新冠疫情时期的用户信息行为变化、聚焦信息技术的伦理审视、注重学科交叉中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挖掘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数据关联与价值这四方面的学科研究趋势。[创新/价值]总结了2021年ASIS&T年会的聚焦点,揭示了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 ASIS&T 2021 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 信息公平 数字包容 技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科学教育的信息学科特色之路——《iDSCC报告》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晶 许浩 吴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6,共8页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科学人才的需求吸引了不同学科参与数据科学教育,也引发了信息学科对自身教育特色的反思。iSchools数据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The iSchools Data Science Curriculum Committee,iDSCC)发布的《iField学科领域...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对数据科学人才的需求吸引了不同学科参与数据科学教育,也引发了信息学科对自身教育特色的反思。iSchools数据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The iSchools Data Science Curriculum Committee,iDSCC)发布的《iField学科领域的数据科学课程》报告(简称《iDSCC报告》)给出了iField学科的观点。[研究设计/方法]本研究对《iDSCC报告》的研究方法和发现进行系统梳理,对主要结论和观点进行归纳分析。[结论/发现]《iDSCC报告》认为iField数据科学教育核心特征包括跨学科性、以人为本、视野前瞻和注重方式;数据科学人才的核心能力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数据素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应本同末异;iField数据科学教育未来发展还会面临若干挑战。[创新/价值]受《iDSCC报告》启发,提出国内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应基于中国语境,不忘图情初心,结合课程思政和产学研协同育人,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iField数据科学教育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科学教育 iField学科 信息资源管理 人才培养 以人为本 数据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数据、信息和知识融通——2020年JCDL年会论文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思妤 吴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120,共11页
[目的/意义]通过对2020年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JCDL)的录用论文进行整体回顾,梳理与分析当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发现,为我国相关领域学者把握学科前沿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 [目的/意义]通过对2020年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ies,JCDL)的录用论文进行整体回顾,梳理与分析当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发现,为我国相关领域学者把握学科前沿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本届年会论文所反映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归纳总结与提炼。[结论/发现]本届年会覆盖研究主题广泛,呈现出与数据科学协同合作的趋势,聚焦于用户信息活动的探索、未来图书馆的建设、细粒度化与精准化智慧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具有较明显的跨学科特性,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公共卫生危机下更加关注生物医学信息学的价值。[创新/价值]揭示了当前图书情报与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数字图书馆联合会议 数字图书馆 图书情报学 数据科学 用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