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什么是人文科学? |
李维武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9 |
17
|
|
|
2
|
努力探索培养世界史专业高质量人才的新模式——武汉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试验班”教改情况简介 |
严双伍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4
|
|
|
3
|
高校文科院系资料室建设的两个问题 |
李珞红
|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0
|
|
|
4
|
武汉部分先秦遗址考古土壤中的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
顾延生
蔡述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5
|
|
|
5
|
官学下移与游士之风——先秦士人文化的发展道路(三) |
程二行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7
|
|
|
6
|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化学的原子论和电子论 |
桂起权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5
|
|
|
7
|
论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 |
刘素民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3 |
9
|
|
|
8
|
日本“中国学”的启示──访问爱知大学有感 |
冯天瑜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
9
|
科学理性的边界 |
周祝红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2
|
|
|
10
|
人文精神的不懈追寻——评冯天瑜先生《人文论衡》 |
谢贵安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11
|
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 |
冯天瑜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2 |
1
|
|
|
12
|
论实用主义科学知识观的演进 |
赵树峰
|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
13
|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诗歌——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
黄晓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3 |
0 |
|
|
14
|
现代宇宙学展现出的科学精神──兼评李洪志“宇宙大法” |
周祝红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
15
|
从微观现象个体性概念到系统目的性范畴──论玻尔科学观念上的“两极相通” |
王贵友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0 |
|
|
16
|
“三个代表”是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 |
韦日平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
17
|
计算与科学哲学 |
宋伟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0 |
|
|
18
|
“回答问题”的说明模型:科学说明还是历史说明? |
陈祖亮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1 |
0 |
|
|
19
|
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 |
顾延生
肖春娥
章泽军
蔡述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
20
|
特权论纲 |
李守庸
彭敦文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