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什么是人文科学?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9-54,共6页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在于它们对“人”的研究有各自的内涵。自然科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及人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科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区分,在于它们对“人”的研究有各自的内涵。自然科学探讨的是人的自然生命及人与自然的联系,社会科学探讨的是人与社会的联系,而对人的文化生命的研究,则形成了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探讨人的本质,建立价值体系,塑造精神家园。人文科学的构成要素包括人文学者、人文精神、人文方法和人文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科学 文化生命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探索培养世界史专业高质量人才的新模式——武汉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试验班”教改情况简介 被引量:4
2
作者 严双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768-770,共3页
关键词 武汉大学 历史系 世界史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试验班 教学改革 师资队伍 国际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院系资料室建设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珞红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82,共2页
本文联系实际 。
关键词 高校 文科院系 资料室建设 藏书特色 学科建设 教学科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部分先秦遗址考古土壤中的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顾延生 蔡述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167-172,共6页
运用植硅石分析新方法对武汉周边先秦遗址考古土壤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其中植硅石含量丰富 ,且具有一定的组合分带性 ,结合考古年代与文化期研究 ,揭示出武汉地区新石器中晚期 ( 50 0 0 - 2 70 0 a BP)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即先后经历了温... 运用植硅石分析新方法对武汉周边先秦遗址考古土壤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其中植硅石含量丰富 ,且具有一定的组合分带性 ,结合考古年代与文化期研究 ,揭示出武汉地区新石器中晚期 ( 50 0 0 - 2 70 0 a BP)气候环境变化信息 ,即先后经历了温湿期、温凉期、干冷期、暖湿期、温湿期。气候环境的演变于区域上具有可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遗址 考古土壤 植硅石组合 室内分析 武汉地区 暖湿期 环境演变 新石器中晚期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学下移与游士之风——先秦士人文化的发展道路(三) 被引量:7
5
作者 程二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330-337,共8页
春秋战国之际 ,社会政治的急剧变革 ,造成了“礼崩乐坏”的文化变迁。官学下移 ,私学兴起 ,大比兴贤之制成为历史遗迹 ,导致士人群体发生质变。首先 ,“士”不再是“有职之人”或“有爵之称”,而是沦为“四民”之首。他们的入仕方式由... 春秋战国之际 ,社会政治的急剧变革 ,造成了“礼崩乐坏”的文化变迁。官学下移 ,私学兴起 ,大比兴贤之制成为历史遗迹 ,导致士人群体发生质变。首先 ,“士”不再是“有职之人”或“有爵之称”,而是沦为“四民”之首。他们的入仕方式由官方的挑选变为双向选择 ,从而游说之风大起。其次 ,急剧兼并造成的人才渴求状态 ,以及僭国大夫笼络人心形成的礼士之风 ,为士人的活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主、客两大因素的相互催发 ,时至战国 ,士人心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是克服厌学 ,埋头苦读以改变生存环境 ,朝为田舍郎暮为侯王相的仕途迷幻成为当时士人社会的流行风。二是傲睨人主 ,倡言士贵 ,以道自任 ,舍我其谁的自我意识弥漫士林。这种自我意识的高扬与自身价值的确认 ,正是士人文化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心态 自我意识 官学 私学 游士 客卿 士人文化 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化学的原子论和电子论 被引量:5
6
作者 桂起权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34-439,共6页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原子论纲领的核心 ,该纲领拥有应付反常情况的一整套策略性措施 ,它在化学史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化学键的电子理论是在原子论纲领下的一个子纲领 ,而共价健与离子键理论则分别是其富有启发力的辅助假说。纲领方法... 玻尔的原子模型是现代原子论纲领的核心 ,该纲领拥有应付反常情况的一整套策略性措施 ,它在化学史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化学键的电子理论是在原子论纲领下的一个子纲领 ,而共价健与离子键理论则分别是其富有启发力的辅助假说。纲领方法论是评价化学理论的一种通用的概念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MSRP 玻尔 共价键 离子键 托卡拉斯 原子论 化学键 电子论 化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复杂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素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36-41,共6页
宗教与科学是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认识路线。从宗教与科学的相融、磨擦、分离、对话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 ,二者的关系极其复杂 ,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科学不是万能的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向度... 宗教与科学是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认识路线。从宗教与科学的相融、磨擦、分离、对话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 ,二者的关系极其复杂 ,复杂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科学不是万能的 ,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向度。宗教与科学各有其自己的问题域 ,二者是影响人类的两股作用不同的最强大的普遍力量。随着历史的发展 ,二者的关系会呈现新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与科学 关系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国学”的启示──访问爱知大学有感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31-34,共4页
关键词 东亚同文书院 日本中国学 东亚同文会 中国现状 社会调查 根津一 清华国学研究院 中国问题 启示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性的边界 被引量:2
9
作者 周祝红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史蒂芬·霍金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奇点证明”和“虚时间假说”是新的世纪之交物理学和宇宙学最重要的成就。奇点预言了时间的起点和终结,那是科学规律失去规定性的地方,而虚时间假说却又否定时空奇点,... 史蒂芬·霍金被认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奇点证明”和“虚时间假说”是新的世纪之交物理学和宇宙学最重要的成就。奇点预言了时间的起点和终结,那是科学规律失去规定性的地方,而虚时间假说却又否定时空奇点,试图在量子不确定的前提下重新恢复科学预见性,这使得霍金的科学思想极富思辨特质。借助思辨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关“世界”、“时间”、“存在”的思想对霍金思想的思辨特质敞开一种可能的理解或说理解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历史 虚时间 人择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精神的不懈追寻——评冯天瑜先生《人文论衡》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贵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 冯天瑜 《人文论衡》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天瑜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武汉早期现代化”可从一般、特殊、个别三个级次展开讨论,即从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武汉早期现代化逐层辨析。现代化可区分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除西欧少数国家外,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化都是后发外生型的,... “武汉早期现代化”可从一般、特殊、个别三个级次展开讨论,即从现代化、中国早期现代化、武汉早期现代化逐层辨析。现代化可区分为“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和“后发外生型现代化,除西欧少数国家外,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化都是后发外生型的,我国也不例外。从19世纪中叶以降,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充满坎坷。武汉的早期现代化,晚于广东、上海、天津,早于内地多数城市,在全国处在中上级次,至19世纪20世纪初,武汉后来居上,发展成为超过广州、与天津争胜、直追上海的全国最大的现代工商文教中心之一。了解武汉早期现代化的历史,对于建设武汉美好的未来,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早期现代化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用主义科学知识观的演进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树峰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9-42,85,共5页
批判传统哲学、坚持反基础主义是实用主义的一贯主题,是实现 其“哲学改造”目标的重 要依据。各派实用主义者阐发科学知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具体论述良莠不齐,但他们基本上都注意到了人类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实用性特征。其中... 批判传统哲学、坚持反基础主义是实用主义的一贯主题,是实现 其“哲学改造”目标的重 要依据。各派实用主义者阐发科学知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具体论述良莠不齐,但他们基本上都注意到了人类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实用性特征。其中,新实用主义者的观点新颖而 独特,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价值。深入研究实用主义科学知识观的演进,对于建立更加有效 的辩证知识论体系,富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科学知识观 辩证知识论 新实用主义 普特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诗歌——新时期大学生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黄晓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大学生 诗歌创作 研讨会 综述 武汉大学 诗歌教育 价值观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宇宙学展现出的科学精神──兼评李洪志“宇宙大法”
14
作者 周祝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8-129,共2页
借助现代科学宇宙学的探索进程与最新成就,展现出科学精神的核心内涵是经验检验与理性批判的结合,并以此透视李洪志“宇宙大法”的反科学、伪科学的真面目。
关键词 大爆炸宇宙说 宇宙自足解 宇宙大法 宇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观现象个体性概念到系统目的性范畴──论玻尔科学观念上的“两极相通”
15
作者 王贵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29-34,共6页
玻尔在科学观念上实现了从微观现象个体性概念到系统目的性概念的过渡,实现了还原论与机体论、因果决定论与目的论的“两性相通”。这主要基于他对微观现象个体性之观测条件及量子力学形式系统之操作定义的互补解释。在这里,因果分析... 玻尔在科学观念上实现了从微观现象个体性概念到系统目的性概念的过渡,实现了还原论与机体论、因果决定论与目的论的“两性相通”。这主要基于他对微观现象个体性之观测条件及量子力学形式系统之操作定义的互补解释。在这里,因果分析方法具有根本上的局限性,并与目的论整体方法之间保持特定“张力”,个体性的“定态”与“跃迁”概念同作为目的性概念基础的结构稳定与变换思想具有可通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尔 目的论 互补性 科学观念 生命现象 微观现象个体性 量子论 互补原理 观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代表”是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
16
作者 韦日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
本文在分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如何科学地判断我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指出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十年实践是不断履行“三个代表”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则是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 ,是马克思... 本文在分析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如何科学地判断我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指出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十年实践是不断履行“三个代表”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则是这一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飞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历史方位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与科学哲学
17
作者 宋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40-444,共5页
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计算理论的发展使得计算的观念逐渐影响到当前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 ,同时 ,认知模型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科学哲学家提供了理解理论评价、科学发现等传统科学哲学问题的新方法 ,因此 。
关键词 计算 科学哲学 科学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答问题”的说明模型:科学说明还是历史说明?
18
作者 陈祖亮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1期35-39,共5页
范弗拉森在反驳科学说明的“覆盖律模型”和“统计相关模型”的同时,基于对“为什么-问题”和它的预设及语境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科学说明的语用学模型。它表明了说明是一种活动,是理论、事实和语境的三元关系,而不仅仅是... 范弗拉森在反驳科学说明的“覆盖律模型”和“统计相关模型”的同时,基于对“为什么-问题”和它的预设及语境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科学说明的语用学模型。它表明了说明是一种活动,是理论、事实和语境的三元关系,而不仅仅是理论与事实的符合,它还与认识主体在一定语境下的需要有关。但此模型的诸多特征显示,与其说它是科学说明,还不如说是历史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说明 历史说明 语境 覆盖律模型 统计相关模型 建构经验论 语用学 普遍性 科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红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顾延生 肖春娥 +1 位作者 章泽军 蔡述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7,共9页
中国南方的红土是晚新生代以来重要堆积物,为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为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作者对红土的成因、发育期次、年代学、古气候学、生物学、磁学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 中国南方的红土是晚新生代以来重要堆积物,为特定的气候环境下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为全球变化的良好信息载体,作者对红土的成因、发育期次、年代学、古气候学、生物学、磁学性质等方面的不同观点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从而提出了目前红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土 环境演化信息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权论纲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守庸 彭敦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特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私有财产制度确立后的产物 ;特权在历史上具有多种形态 ,按其性质可分为经济特权、政治特权和文化特权三大类 ;封建社会结束以后 ,特权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地被简化和受到... 特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和私有财产制度确立后的产物 ;特权在历史上具有多种形态 ,按其性质可分为经济特权、政治特权和文化特权三大类 ;封建社会结束以后 ,特权总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地被简化和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社会主义条件下 ,特权现象仍然存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它包括直接原因、体制上的原因和更深层次原因。要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权问题 ,就必须进一步进行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权 特权现象 历史 中国 腐败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民主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