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近年来我国对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冰
-
机构
武汉大学人口研究室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4年第5期23-26,30,共5页
-
文摘
我国对适度人口理论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停顿了整整二十年。直到粉碎了“四入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项研究工作才得以复苏。一批新的人口学家,冲破各种思想束缚,对适度人口理论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分析研究,与不同见解和意见展开了正常的争呜。他们还和自然科学家协作,运用最新的现代自然科学成就,以我国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食品及粮食资源的计算为依据,预测我国未来的适度人口数,取得了新的可喜的成果,使我国对适度人口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对适度人口的研究,大致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
关键词
人口理论
适度人口论
社会发展
适度增长
建设服务
人口数量
人口学
经济发展
人口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我国解放前及建国后五十年代对适度人口的研究
- 2
-
-
作者
王冰
-
机构
武汉大学人口研究室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4年第2期40-44,共5页
-
文摘
从本世纪三十年代适度人口理论开始传入我国,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个时期内,我国人口理论界的一些学者将国外资产阶级提出的适度人口理论,向国内知识界进行了宣传,并用这种理论,分析我国当时的经济和人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当时适度人口初步探索的理论和观点。
-
关键词
资产阶级
适度人口论
历史条件
人口理论
社会学家
五十年代
建国后
三十年代
社会发展
统治阶级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再论马克思的过剩人口理论——兼答刘长茂同志
- 3
-
-
作者
王冰
-
机构
武汉大学人口研究室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4年第3期25-31,共7页
-
文摘
马尔萨斯为了掩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贫困、失业、饥饿的真正根源,从而转移工人阶级斗争的目标,就必然要给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人口过剩披上“自然规律”的外衣。马尔萨斯的反动的过剩人口理论,不仅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也遭到了一些资产阶级学者的批驳。马克思。
-
关键词
资本主义制度
资产阶级
再论
阶级斗争
人口理论
过剩人口
马克思
马尔萨斯
相对过剩
社会形态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科技进步与扩大劳动就业
- 4
-
-
作者
徐云鹏
-
机构
武汉大学人口研究室
-
出处
《人口学刊》
1984年第3期42-46,共5页
-
文摘
马克思早在1857年就指出:“随着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旦应用于生产实践,就是张大的、活跃的生产力。因此,我们建设四化,振兴经济,实现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必将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捉进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
关键词
科学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
扩大劳动就业
社会劳动生产率
就业人数
生产力
生产部门
继续发展
长足发展
宏伟目标
-
分类号
C9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一个公社的家庭、婚姻、生育调查
- 5
-
-
-
机构
湖北省宜昌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
武汉大学人口研究室
-
出处
《西北人口》
1984年第2期46-55,共10页
-
文摘
宜都县红花套公社地处长江南岸,属于长江流域进入太湖区域的平原和丘陵地带。全社拥有总人口五万三千六百六十一人,人平耕地一点一三亩,主产水稻、小麦、棉花;八二年实行联产记酬,八三年实行包干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八二年人平总收入三百九十四元;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县属于中等水平。根据地理经济、人口分布、工作基础等特征,我们划类选择了杨家畈、陈家岗、红花套三个大队为调查点(简称“三村调查”)作非饱和调查。
-
关键词
生育期
家庭规模
育龄妇女
生育子女
计划生育工作
农业生产责任制
地理经济
社会控制
生育观念
调查
-
分类号
C924.2
[社会学—人口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