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程斯辉 李汉学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6,123,共6页
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对实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思想统领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考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其突出的特征是他们秉持系统的教育质量观。这种系统的... 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对实现大学的办学质量具有思想统领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校长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就可能办出什么质量的大学。考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其突出的特征是他们秉持系统的教育质量观。这种系统的教育质量观是由学校质量观、人才质量观、教师质量观、学生质量观、课程质量观、管理服务质量观、校园环境质量观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学校质量观和人才质量观是纲领,学生质量观是核心,教师质量观是关键,课程质量观是基础,管理服务质量观与校园环境质量观是保障。近代著名大学校长的教育质量观及其实践,对当下中国高校提升办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大学校长 教育质量观 学校质量观 人才质量观 教师质量观 学生质量观 课程质量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管理史研究百年历程与未来愿景
2
作者 程斯辉 刘宇佳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年第4期114-129,共16页
中国教育管理史作为教育管理学学科的重要史学基础,对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管理学、丰富中国教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教育管理史研究的百年学术史,经历了"起步—停滞—重启—发展—沉淀"五个阶段,展现出从管理制度到管理人物... 中国教育管理史作为教育管理学学科的重要史学基础,对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管理学、丰富中国教育史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教育管理史研究的百年学术史,经历了"起步—停滞—重启—发展—沉淀"五个阶段,展现出从管理制度到管理人物的研究侧重,形成了以史论为主导的诠释型研究范式。未来中国教育管理史研究还需转换研究视角,以教育管理学学科视角研究中国教育管理史;创新研究思路,关注教育管理现实问题,挖掘教育管理史学智慧;扩展研究范围,均衡教育管理史研究偏好,补足教育管理史研究短板;更新研究方法,借鉴学习多学科研究方法以形成综合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管理学 中国教育管理史 学科建设 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研究生教育的示范性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斯辉 高晓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6,共6页
研究生教育的"示范性"是指研究生教育主体及其实践活动具有其他类型教育活动可以学习、借鉴的特性。这种示范性具体表现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对其他大学具有示范性、大学内部研究生教育对本科生教育具有示范性、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的"示范性"是指研究生教育主体及其实践活动具有其他类型教育活动可以学习、借鉴的特性。这种示范性具体表现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对其他大学具有示范性、大学内部研究生教育对本科生教育具有示范性、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对其他教师具有示范性、研究生群体对高校本专科生群体具有示范性、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示范性。在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出现了"示范偏离现象",因而有必要认识和彰显研究生教育的示范性,根据示范性的要求对研究生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调整,如合理控制发展规模、严格学位授予标准、严格导师选拔条件与指导要求、重视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全面素质教育、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等,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示范性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自信与教育史学科建设 被引量:7
4
作者 程斯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37,共6页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教育自信。坚定教育自信,需要教育科学自信,教育科学自信离不开教育史学科自信,教育史学科自信不仅是教育科学自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育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自信是指学科研... 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坚定教育自信。坚定教育自信,需要教育科学自信,教育科学自信离不开教育史学科自信,教育史学科自信不仅是教育科学自信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育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自信是指学科研究者、学习者、应用者对所从事的学科之价值、地位、前景有着一种充分的信任,并保持有在这个学科领域学习、研究、工作能够有所作为的信心,能够取得成功的心理状态。学科自信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科人应具有的可贵精神品质。当下,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教育史学科的发展迫切需要学科自信的支撑。试想如果教育史学科缺乏学科自信,从事教育史学科研究、教学、学习的学者、教师、学生对教育史学科的价值滋生怀疑,对教育史学科的前景心生暗淡,教育史学科的建设发展将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要在坚持学科自信中、提振教育史学科信心中不断推进教育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自信 教育史学科自信 教育史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管理育人在学校育人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被引量:9
5
作者 程斯辉 刘宇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66-68,共3页
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应明确和重视管理育人在学校育人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管理育人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轻视或忽视管理育人而要求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协同育人等,很难取得良好的... 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应明确和重视管理育人在学校育人体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管理育人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具有引领性、示范性、全局性、关键性的作用。轻视或忽视管理育人而要求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协同育人等,很难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与素养低下乃至违纪违法带来的不良示范,会给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协同育人等带来极大的危害。提高学校管理育人水平,需要从加强管理者自我教育、完善管理制度育人、确保管理过程育人、营造管理环境育人和实现管理效果育人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立德树人 管理育人 主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师必备的“人性”“人道”“人权”意识
6
作者 程斯辉 刘宇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5,共3页
"四有"好教师的核心要义是秉承了"人性向善"的"人性"意识,怀有着"仁而爱人"的"人道"情怀,拥有维护"受教育权"的"人权"理念。"性恶"或秉持"性恶... "四有"好教师的核心要义是秉承了"人性向善"的"人性"意识,怀有着"仁而爱人"的"人道"情怀,拥有维护"受教育权"的"人权"理念。"性恶"或秉持"性恶论"者、没有"人道"情怀或无爱心者、不尊重"受教育权"或无人权观者不可为师。当下本应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些地方变得紧张与疏离,与教师缺乏正确的"人性""人道""人权"意识及由此带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冷"有关。基于教师培养、个体反思、学校管理和社会风尚四个层面,从接纳到认同到践行再到维系四步着手,不断唤醒和提升教师的"人性""人道""人权"意识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关键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素养 人性意识 人道情怀 人权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著名中学的管理特色初探
7
作者 程斯辉 代小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5,共4页
"民国时期"出现过一些著名中学,追寻这些著名中学的办学治校经验,总结其学校管理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启示现实的价值。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考察,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学实际形成了以下八个方面的特色:校长学高身正;机构设置精... "民国时期"出现过一些著名中学,追寻这些著名中学的办学治校经验,总结其学校管理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启示现实的价值。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考察,民国时期的著名中学实际形成了以下八个方面的特色:校长学高身正;机构设置精兵简政;教学管理遵循规律;教师管理以师为本;学生管理严慈相济;经费管理开源节流;危机管理沉着坚韧;对外关系多方拓展。这些学校管理特色不仅标志着民国著名中学的管理水平,也深刻地影响着其后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著名中学 管理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