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扶贫方略下的农村弱势群体减贫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万兰芳 向德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3,共8页
农村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农村弱势群体的精准脱贫是打赢整个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文章总结了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特点,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减贫政策的演变及其效果,提出了提高农村弱势群体减贫政策... 农村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农村弱势群体的精准脱贫是打赢整个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文章总结了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特点,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减贫政策的演变及其效果,提出了提高农村弱势群体减贫政策瞄准精度,分类实施农村弱势群体帮扶措施、拓展农村弱势群体收益来源,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健全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精准施策 减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与发展:相对贫困的内涵及治理 被引量:101
2
作者 向德平 向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8,共8页
绝对贫困的治理是生存性议题,相对贫困的治理是多元与发展性议题。由短缺社会到丰裕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贫困认识的“再发现”,带来贫困理论范式、贫困治理实践的革新。由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拓展,能力与权利、制... 绝对贫困的治理是生存性议题,相对贫困的治理是多元与发展性议题。由短缺社会到丰裕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推动贫困认识的“再发现”,带来贫困理论范式、贫困治理实践的革新。由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拓展,能力与权利、制度与文化等要素逐步纳入相对贫困治理的范畴。当代中国的相对贫困主要表现为区域性贫困、城市贫困、农村边缘贫困。相对贫困的有效治理必须建立相对贫困动态识别体系,坚持阶段性与渐进性结合、普惠性与差异性结合、参与性与包容性结合的治理原则,统筹建立相对贫困综合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 绝对贫困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社会扶贫主体参与贫困治理的策略 被引量:28
3
作者 向德平 刘风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47,共7页
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出发,阐述在贫困治理中,社会扶贫主体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选择的原则及效果。研究发现,社会扶贫主体的理性选择不同,贫困治理效果就有区别。社会扶贫主体要实现最优的扶贫效果,必须实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
关键词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社会扶贫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变迁及走向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风 向德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8,共8页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从"控制—依附"关系向"合作—自主"关系,再向"对称性互惠"关系变迁。本文论述... 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社会治理领域的重要议题。在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迁,从"控制—依附"关系向"合作—自主"关系,再向"对称性互惠"关系变迁。本文论述了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特点、原因、影响及效果,探讨了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组织 关系变迁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与治理效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向德平 张坤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6期42-49,共8页
语言扶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方式。语言扶贫参与贫困治理成效显著,可以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促进贫困人口的社会流动和社会融入,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了... 语言扶贫是贫困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方式。语言扶贫参与贫困治理成效显著,可以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促进贫困人口的社会流动和社会融入,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为了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在语言扶贫工作中处理好物质扶贫与扶智扶志的关系、阶段性任务与周期性工作的关系以及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关系,充分发挥语言扶贫的治理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扶贫 理论逻辑 贫困治理 治理效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