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式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柯剑娟 吴云 +1 位作者 饶艳 王焱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23-724,共2页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对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患者2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测定两组患者...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对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结石患者2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测定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4、12h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两组血浆IL-6、IL-10水平在术后4h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2hT组血浆IL-6水平显著低于I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增强抗炎细胞因子反应,有利于减轻手术应激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和慢性应激加重孕期乙醇暴露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紊乱
2
作者 黄鹤归 熊颖 +2 位作者 张顶梅 何正 汪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2-443,共12页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HFD)和慢性应激(UCS)加重孕期乙醇暴露(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EE 4 g·kg^(-1)组,1 d 1次,并于孕第11 d ig至分娩。出生后第4周(PW4),将对照组仔鼠...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HFD)和慢性应激(UCS)加重孕期乙醇暴露(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EE 4 g·kg^(-1)组,1 d 1次,并于孕第11 d ig至分娩。出生后第4周(PW4),将对照组仔鼠和PEE组仔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HFD组和HFD-UCS组(n=20,雌雄各半);各组仔鼠给予相应饮食至PW24,HFD-UCS组于PW21开始给予3周UCS。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皮质酮(COR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肾上腺中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急性调节蛋白(Star)、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21-羟化酶(P450c21)、11β-羟化酶(P450c11)、1型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11β-Hsd2、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受体(Igf1r)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PEE组HFD雄性子代血清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Star和P450scc、3β-Hsd及P450c11 mRNA表达显著降低,11β-Hsd1 mRNA表达降低、11β-Hsd2 mRNA表达升高、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降低,Igf1和Igf1r mRNA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HFD-UCS雄性子代血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P450scc、3β-Hsd和P450c11 mRNA表达显著升高,11β-Hsd1和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升高;Igf1 mRNA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EE组HFD雌性子代血ACTH水平显著降低,Igf1、Akt1基因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HFD-UCS雌性子代血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Sf1和Star、P450scc及P450c11 mRNA表达显著增加,11β-Hsd1和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升高,Igf1和Igf1r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HFD和UCS可加重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肾上腺“GC-IGF1轴”作为一种内分泌负反馈轴,其失代偿可能增加GC相关的多种成年慢性疾病易感性,如糖尿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乙醇暴露 肾上腺甾体合成 宫内编程 糖皮质激素活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心力对麻醉期间手术病人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李汉贵 王焱林 王成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94-494,共1页
关键词 美心力 麻醉 心肌缺血 疗效 血氧饱和度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4
作者 方清 王焱林 +3 位作者 张宗泽 王洪雨 罗欢 宋学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1-974,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6例,年龄≥75岁,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组,n=233)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n=333)。采用倾向评分将患...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8年10月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6例,年龄≥75岁,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G组,n=233)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组,n=333)。采用倾向评分将患者按1∶1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样本。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转入ICU例数和住院时间。结果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匹配后,G组和S组各纳入患者225例。与G组比较,S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心血管并发症、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术后谵妄、术后恶心呕吐、转入ICU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头痛、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改善术后转归,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裂早产低体重儿产后即刻手术麻醉处理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红波 封享兰 +2 位作者 张宗泽 王焱林 吴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26-726,共1页
孕妇,29岁,孕15+1周时B超发现双胎之一胎儿B腹裂,孕35周时B超提示胎儿B腹壁正中偏右侧可见范围约9.6 cm × 8.8 cm × 5.7 cm 的肠管疝出。术前诊断:G1P0孕35+2周双胎待产;双胎之一胎儿腹裂。拟产后即刻行腹裂儿修补术。孕妇入... 孕妇,29岁,孕15+1周时B超发现双胎之一胎儿B腹裂,孕35周时B超提示胎儿B腹壁正中偏右侧可见范围约9.6 cm × 8.8 cm × 5.7 cm 的肠管疝出。术前诊断:G1P0孕35+2周双胎待产;双胎之一胎儿腹裂。拟产后即刻行腹裂儿修补术。孕妇入室后吸氧及心电监护,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新生儿之一脐部正中偏右侧可见一腹裂口,约10 cm × 8 cm范围的肠管暴露于腹壁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裂 早产低体重儿 术前诊断 脐部 手术麻醉 心电监护 剖宫产术 可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对维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影响
6
作者 郑胜利 陈锋 +1 位作者 冯晓波 王焱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维库溴铵肌松 时效 影响 监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体重早产儿出生后即刻手术的麻醉管理个案分析
7
作者 邓红波 邹高锐 +1 位作者 封享兰 吴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93-494,共2页
低体重新生儿指出生1 h内体重不足2500 g的新生儿,早产儿是指孕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中,早产儿占69.6%[1]。低体重早产儿心肺、食管等脏器的解剖与功能发育不完善,且动脉导管保留着左向右分流的胎儿式循环,容易并发肺动脉高... 低体重新生儿指出生1 h内体重不足2500 g的新生儿,早产儿是指孕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低体重新生儿中,早产儿占69.6%[1]。低体重早产儿心肺、食管等脏器的解剖与功能发育不完善,且动脉导管保留着左向右分流的胎儿式循环,容易并发肺动脉高压、呼吸窘迫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等,出生后即刻手术的麻醉风险大,术中和术后意外的发生率高,而目前临床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左向右分流 胃食管反流 麻醉管理 麻醉风险 低体重新生儿 低体重早产儿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儿童重复肾治疗中的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云凯 高贺云 +7 位作者 张文 宋学敏 赵国艳 余山桢 胡涛 李庚 杜国伟 骆明双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0-856,共7页
目的探讨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儿童重复肾手术中的应用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于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行单孔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0例重复肾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 目的探讨第四代达芬奇(Xi)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儿童重复肾手术中的应用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小儿外科于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行单孔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0例重复肾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9例, 年龄22天至83个月。完全性重复肾畸形8例, 不完全性(Y型输尿管)重复肾畸形2例。临床表现为发热5例, 反复泌尿系感染7例, 尿道口溢尿2例, 腹痛3例。患儿术前均行泌尿系B超、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 MRU)或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 CTU), 8例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核素肾动态显像(diethyl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DTPA)。2例肾功能≤10%, 1例为发育不良肾, 1例为复发性上组肾积水;3例行排尿性膀胱尿路造影(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 VCUG)。手术方式包括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5例, 半肾切除术2例,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 肾盂成形术1例。术后1、3、6个月复查彩超、尿常规及尿培养, 观察有无输尿管扩张或狭窄、输尿管反流及泌尿系感染。随访6~42个月。结果手术均在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下完成, 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手术时间(134.4±24.8)min, 住院时间(7.0±2.7)d;半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62.5±53.0)min, 住院时间(7.5±0.7d);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手术时间(114.5±21.9)min, 住院时间(5.5±0.7)d;肾盂成形术手术时间141 min, 住院时间6 d。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患儿中, 1例出现吻合口漏, 经抗感染、充分引流后症状好转出院, 复查无输尿管狭窄;1例出现尿路感染伴发热, 经足量应用抗生素后症状消失;1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儿术后2年行B超引导下输尿管造影, 提示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2级, 无泌尿系感染, 未予特殊处理。结论单孔机器人手术安全、可行, 但对医师、助手、麻醉师及器械护士的团队配合及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麻醉后患儿应采取合适体位, 以方便术中操作, 减少手术时间。术后手术瘢痕隐藏于肚脐, 腹部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肾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检查 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注预热液体防治老年患者术中低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光俊 陈敏 +2 位作者 黎笔熙 宋晓阳 王焱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观察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对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乳酸(LA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术中输注预热至40℃的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B组输注室温的同样... 目的观察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对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体温、凝血功能及乳酸(LAC)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腹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术中输注预热至40℃的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B组输注室温的同样液体。患者入室输注6%羟乙基淀粉5 ml/kg后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再输注6%羟乙基淀粉5 ml/kg后切皮,随后输注6%羟乙基淀粉至1 000 ml,最后输注复方乳酸钠。记录入室时、CSEA时、切皮时及切皮后30、60、90及120 min的鼻咽温度(NT)及腋部与手指温差(△T)、LAC值,同时记录术前、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手术失血量及寒颤发生率。结果麻醉后A组各时点NT明显高于B组(P<0.05),△T明显小于B组(P<0.05)。A组术后PT、APTT较B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输注预热胶体及晶体液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的鼻咽温度,减少外周血管的痉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寒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低温 胶体 晶体 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泼尼松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的影响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晓荣 詹大兴 王成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氢化泼尼松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的影响。方法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胸科手术患者16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四组,气管插管后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0ml(C组)、氢化泼尼松20mg(H... 目的探讨氢化泼尼松联合帕瑞昔布钠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的影响。方法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胸科手术患者160例,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四组,气管插管后分别静注生理盐水20ml(C组)、氢化泼尼松20mg(H组)、帕瑞昔布钠40mg(P组)或氢化泼尼松20mg+帕瑞昔布钠40mg(HP组)。记录拔管后1、6、12、24hPOST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拔管后6h四组POST发生率达高峰,但H组(35%)、P组(40%)与HP组(20%)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65%)(P<0.05),且HP组明显低于H组和P组(P<0.05)。各组未见与注射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氢化泼尼松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有效降低POST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泼尼松 帕瑞昔布钠 术后咽喉痛 双腔支气管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本静 王焱林 王成夭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保护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 ,再灌注6 0min。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组;参附注射液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保护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 ,再灌注6 0min。2 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 再灌注组;参附注射液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 )浓度,免疫印记法测心肌核转录因子- κB(NF -κB)活性水平,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缺血 再灌注组心肌NF -κB的活性,血浆TNF- a、IL -6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 <0 .0 1)。参附注射液组中上述指标与缺血 再灌注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 <0 .0 1) ,电镜下参附注射液组中心肌超微结构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并接近正常。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缺血心肌中NF- κB的活性,降低促炎因子水平,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成夭 夏颖 +3 位作者 咸淑悦 马敏 李心怡 刘晓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54只,体重600~700g,月龄12月左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和Egb干预+手术组(E组),每组18只...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54只,体重600~700g,月龄12月左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C组)、手术组(O组)和Egb干预+手术组(E组),每组18只。E组于手术前连续5d腹腔注射Egb 100mg/kg,C组和O组分别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行肝叶部分切除术建立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观察各组大鼠认知功能变化。三组大鼠于术前5d行定位航行实验训练,记录大鼠逃避潜伏期。于术后第3、5、7天行空间探索实验测试,记录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台次数。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缝隙连接结构,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海马缝隙连接蛋白Cx36的表达水平。结果大鼠术前定位航行实验第1天到第5天各组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5、7天E组和O组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穿台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E组大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明显长于O组(P〈0.05),穿台次数明显多于O组(P〈0.05)。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之间的缝隙连接部分正常;O组大鼠术后3、5、7天海马CA1区神经元之间缝隙连接细胞膜结构不连续,通道间距不规则增宽,中间有空泡状结构。E组海马CA1区神经元之间细胞膜密度较高,至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与C组相似。术后第3、5、7天O组大鼠海马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E组大鼠海马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O组(P〈0.05)。术后第3、5天E组大鼠海马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第7天E组大鼠海马Cx36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可改善大鼠术后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影响海马缝隙连接结构及Cx36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认知功能 缝隙连接 Cx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缩宫素对丙泊酚无痛人流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成夭 王焱林 +1 位作者 刘晓荣 李翠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43-244,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丙泊酚无痛人流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200例ASAⅠ级早期妊娠人流患者,年龄19~45岁,体重40~75kg,随机分成五组(每组40例):A组,有痛人流组;B组,有痛人流加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组;C组,单纯丙泊酚... 目的观察应用丙泊酚无痛人流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200例ASAⅠ级早期妊娠人流患者,年龄19~45岁,体重40~75kg,随机分成五组(每组40例):A组,有痛人流组;B组,有痛人流加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组;C组,单纯丙泊酚组;D组,丙泊酚加静脉注射缩宫素10单位组;E组,丙泊酚加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组。应用惠普78352C多功能监护仪进行ECG、MAP、HR、SpO2监测,经鼻导管给氧2.0L/min。C、D和E组患者经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1.5~2.0mg/kg,待患者入睡后进行手术,术中麻醉维持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1.0mg·kg-1·h-1。手术进行至胎囊吸出时,D组患者经静脉缓慢推注缩宫素10单位,B和E组患者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分别于注射缩宫素前和注射缩宫素后1、2、3、4和5min记录MAP和HR。结果D组在注射缩宫素后MAP开始下降,1、2min下降明显(P<0.01),HR有显著增快的趋势,在4min内MAP和HR恢复到注射缩宫素前水平。E组MAP有下降的趋势,HR呈上升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A、B和C组HR和MAP变化不明显。结论丙泊酚无痛人流时静脉注射缩宫素可导致患者的MAP短暂严重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缩宫素 丙泊酚 无痛人流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4
作者 丁煌 周秒苗 柯剑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2-935,共4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可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多数 TKA 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1],直接对膝关节功能锻炼和康复造成不利影响,也可能发展成慢性疼痛综合征[2]。围术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可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大多数 TKA 患者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1],直接对膝关节功能锻炼和康复造成不利影响,也可能发展成慢性疼痛综合征[2]。围术期疼痛控制不足与不良事件包括心肌缺血和梗死、肺功能受损、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血栓栓塞等密切相关,会延长康复时间,降低患者满意度[3]。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 TKA 术后疼痛控制,包括全身应用药物镇痛、椎管内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冷敷疗法、多模式镇痛等。本文就TKA 术后镇痛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控制 镇痛方法 患者满意度 膝关节功能锻炼 慢性疼痛综合征 麻痹性肠梗阻 外周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组织蛋白酶B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柳 刘强胜 +5 位作者 张彬 何倩雯 李祯 刘安鹏 郑锋 詹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TSB)下调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脓毒症组(n=15)及脓毒症+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CA-074组(脓毒症+CA-074组,n=9)。采用盲肠结...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TSB)下调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脓毒症组(n=15)及脓毒症+组织蛋白酶B抑制剂CA-074组(脓毒症+CA-074组,n=9)。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除不行盲肠结扎及穿孔外,其他操作同脓毒症组。脓毒症+CA-074组于造模后15 min腹腔注射10 mg/kg CA-074。造模后24 h,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白细胞计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8及IL-1β的浓度。收集肺组织,行HE染色及肺组织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采用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中小凹蛋白-1(caveolin-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MCPIP1)、组织蛋白酶B(CTSB)、半胱天冬酶(caspase)-1及成孔效应蛋白D(GSDMD)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组肺组织中CTSB、caspase-1及GSDM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小鼠观察期内无异常,术后24 h存活率100.0%。脓毒症组小鼠术后出现背部竖毛、行动迟缓、饮食不振及精神萎靡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在脓毒症+CA-074组小鼠中有所改善,两组术后24 h存活率分别为40.0%及66.7%。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计数增加,炎性因子IL-18及IL-1β水平上升,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损伤评分增高,肺组织中caveolin-1 mRNA表达量上调,MCPIP1mRNA表达量下调,CTSB、caspase-1及GSDMD蛋白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CA-074组中白细胞计数减少,炎性因子水平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损伤评分降低,caveolin-1 mRNA表达量下调,MCPIP1 mRNA表达量上调,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下降,CTSB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SB mR 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973)。结论脓毒症肺损伤过程中肺组织CTSB表达增高,抑制CTSB的表达可通过减轻肺组织细胞焦亡而改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组织蛋白酶B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手术时低潮气量通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勇攀 刘菊英 +2 位作者 秦成名 许先成 王焱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69-3371,共3页
目的:评价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手术时低潮气量通气的效果。方法:尘肺合并COPD患者30例,年龄25~6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TV组(n=15,VT=10mL/kg)和LV组(n=15,VT=6mL/kg)。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 目的:评价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手术时低潮气量通气的效果。方法:尘肺合并COPD患者30例,年龄25~6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TV组(n=15,VT=10mL/kg)和LV组(n=15,VT=6mL/kg)。监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阻力(Raw)及动态肺顺应性(Cd)。于插管后双肺通气1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术毕双肺通气10min(T3)时取动脉血样,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及呼吸指数(RI);取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与T1时相比,两组T2-3时血清TNF-α及IL-6浓度升高(P<0.05);与TV组相比LV组T2-3时血清TNF-α及IL-6浓度降低(P<0.05),T1-3时Ppeak、Pplat、Raw降低,T2、T3时Cd升高(P<0.05)。T1-3时2组OI、P(A-a)O2及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潮气量通气可通过降低炎性反应,减轻尘肺合并COPD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手术时机械通气诱发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灌洗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婴幼儿心肺转流乳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立文 雷成明 +2 位作者 曾凡玲 王焱林 万德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患者 乳酸浓度 乌司他丁 心肺转流 蛋白酶抑制药 心内直视术 新陈代谢 抑制作用 炎性介质 研究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依曲康唑口服溶液序贯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赤 万德宁 +3 位作者 张声 王焱林 罗华 张卫星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875-878,共4页
目的评价醋酸卡泊芬净静脉注射后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醋酸卡泊芬净,首日70 mg,次日起50 mg.d-1,加... 目的评价醋酸卡泊芬净静脉注射后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2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根据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给予醋酸卡泊芬净,首日70 mg,次日起50 mg.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时间〉1 h,2~4周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口服液;对照组18例,静脉滴注卡泊芬净,首日70 mg,次日起50 mg.d-1,完成全部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0例,进步3例,无效6例。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7例,进步2例,无效4例。发生不良反应3例。结论两种方案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均有效,卡泊芬净静脉滴注后改用口服伊曲康唑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伊曲康唑 感染 真菌 侵袭性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小鼠miR-146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瑞 许鑫 +5 位作者 陆雅媛 杨茜 孙玲玲 陈畅 张宗泽 彭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观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小鼠术后血清、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miR-146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50只,12~14周龄,体重25~3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麻醉手术组(A... 目的观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小鼠术后血清、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miR-146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50只,12~14周龄,体重25~3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麻醉手术组(AS组),每组25只。AS组在2.1%异氟醚吸入麻醉下行胫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C组不行麻醉和手术处理。于术前24h及术后6、12、24、48h每组分别取3只小鼠进行摘眼球取血,处死后取海马和前额叶皮质,采用RT-PCR法测小鼠血清、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miR-146a表达量。于术后第1、3、7天每组各取10只小鼠,进行场景恐惧记忆实验和声音提示恐惧记忆实验,记录僵直时间百分比。结果与C组比较,AS组场景恐惧记忆实验中僵直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声音提示恐惧记忆实验中两组僵直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清中,与C组比较,术后6、12、24、48h AS组miR-146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2h比较,术后6、24、48hAS组miR-146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在海马中,与C组比较,术后6、12、24、48h AS组miR-146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2h比较,术后6、48h AS组miR-146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在前额叶皮质中,与C组比较,AS组术后24、48h miR-146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24h比较,术后48h AS组miR-146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POCD小鼠血清、海马及前额叶皮质中miR-146a表达升高,miR-146a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与POCD的发病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A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素预处理激活Notch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朝 郭培培 +2 位作者 杨新 王焱林 吴会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鸢尾素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鸢尾素预处理组(C组)、DAPT(Notch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剂)预处理... 目的探讨鸢尾素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鸢尾素预处理组(C组)、DAPT(Notch信号通路选择性抑制剂)预处理组(D组)和鸢尾素复合DAPT预处理组(E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合并低血压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不结扎。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前30 min,C组静脉注射鸢尾素10μg/kg,D组腹腔注射DAPT 100 mg/kg,E组静脉注射鸢尾素10μg/kg后腹腔注射DAPT 100 mg/kg。A组和B组分别于相应时点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NDS)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大脑干湿比重法观察大鼠脑含水量(BWC)变化,HE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坏死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Casepase-3、Notch1、NICD和Hes1蛋白相对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和E组NDS均明显升高,BWC均明显增加,脑组织海马CA1区形态学损伤和神经元凋亡程度明显加重,Caspase-3、NICD、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NDS明显降低,BWC明显减少,脑组织海马CA1区形态学损伤和神经元凋亡程度明显减轻,Caspase-3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NICD、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和E组大鼠NDS明显升高,海马CA1区形态学损伤和神经元凋亡程度明显加重,Caspase-3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NICD、Notch1和Hes1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D组和E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鸢尾素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凋亡,降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otch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海马 NOTCH信号通路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