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吸入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龙鼎 喻莉 +3 位作者 武晓灵 胡波 项辉 许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25-3228,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幼猪吸入一氧化氮(N0)后心脏指数(CI)与氧合指数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导脓毒症幼猪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O组(n=8)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80 ppmNO 30 min;对照组(... 目的:研究脓毒症幼猪吸入一氧化氮(N0)后心脏指数(CI)与氧合指数的变化。方法:静脉注入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LPS)诱导脓毒症幼猪模型。随机分为两组:NO组(n=8)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在容量控制通气基础上持续吸入80 ppmNO 30 min;对照组(n=4)为脓毒症模型建立后单纯容量控制通气,观察30min以确定模型的稳定性并与NO组比较。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0)技术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肺气体交换。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脓毒症幼猪模型。该模型血气分析指标p H、HCO3-、股动脉血氧分压(Pa 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脏指数(CI)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1)。NO组Pa O2及CI均较吸入前和同时点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NO组及对照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及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NO气体可以改善脓毒症幼猪的心功能及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一氧化氮 PICCO 血流动力学 心脏指数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评估吸入一氧化氮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喻莉 武晓灵 +3 位作者 张远超 胡波 项辉 许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观察脓毒症幼猪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16只脓毒症幼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浓度为10cm3/m3和80cm3/m3的NO气体,利用PICCO监护仪监测心脏指数(CI)、全心舒... 目的利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技术观察脓毒症幼猪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16只脓毒症幼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吸入浓度为10cm3/m3和80cm3/m3的NO气体,利用PICCO监护仪监测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同时抽血作血气分析。结果静脉注入内毒素能够诱导稳定的幼猪脓毒症模型。该模型的血气指标pH、HCO3-、PaO2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下降(均P<0.01)。吸入NO气体后10cm3/m3组CI及SVRI较吸入前明显升高(均P<0.01),PaO2较吸入前显著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而中心静脉压(CVP)、GEDI及ITBI无明显变化。80cm3/m3组各项指标变化趋势同10cm3/m3组,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NO气体可改善脓毒症幼猪氧合功能和心脏指数。吸入10cm3/m3和80cm3/m3的NO气体对脓毒症幼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一氧化氮 脓毒症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生物被膜和抗真菌药物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5-240,共6页
由于各种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微生物产生了多种耐药机制以保持物种的延续,而形成生物被膜就是一种重要的耐药机制。生物被膜是指大量微生物黏附于某些物体的表面形成的一种膜样聚集,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和功能[2]。随着现代... 由于各种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病原微生物产生了多种耐药机制以保持物种的延续,而形成生物被膜就是一种重要的耐药机制。生物被膜是指大量微生物黏附于某些物体的表面形成的一种膜样聚集,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和功能[2]。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体植入物和移植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病原微生物可附着于植入性医疗器材(如各种人工假体、支架、血管内插管、各种类型导管等)的表面形成生物被膜,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并抵制抗菌药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生物被膜 抗真菌药物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现况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香 黎轶丽 +4 位作者 张依婷 洪芳 章艳婷 柯瑶 张春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9-112,共4页
目的 调查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现状,为管理者建立和实施促进安宁疗护转诊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613名非肿瘤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问卷进行... 目的 调查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现状,为管理者建立和实施促进安宁疗护转诊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选取613名非肿瘤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态度得分(90.80±16.73)分,行为总分(42.29±12.06)分,所在单位有终末期患者相关转诊制度及性别分别是其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非肿瘤科医护人员安宁疗护分级诊疗认知存在差异,态度、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建议管理者重视对非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分级诊疗培训,以促进安宁疗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医护人员 安宁疗护 分级诊疗 知识 态度 行为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