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吴猛 郑齐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12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治疗,RFA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均进行肝脏CEUS检查。结果:RFA术后出现胆漏2例、出血2例、胸腔积液3例;20例出现术后发热等症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120个肝脏恶性肿瘤接受了RFA治疗,RFA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均进行肝脏CEUS检查。结果:RFA术后出现胆漏2例、出血2例、胸腔积液3例;20例出现术后发热等症状,常规超声对RFA后疗效评价的准确性为60.5%,CEUS准确性为9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增强CT(CECT)准确性为93.4%,与常规超声比较,两者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5),与CEUS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7.54,P>0.05)。结论:CEUS在RFA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能够准确的引导进行RFA治疗,对RFA治疗后的灭活也有重要的评估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射频 超声检查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中的临床应用(附7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雄 周立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23-1724,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变中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7例脐尿管囊肿患者均经超声检查 ,其结果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超声能显示脐尿管囊肿的形态、大小及范围 ,囊壁的厚度及囊内不均质的变化。结论 超声显像在...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变中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7例脐尿管囊肿患者均经超声检查 ,其结果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超声能显示脐尿管囊肿的形态、大小及范围 ,囊壁的厚度及囊内不均质的变化。结论 超声显像在脐尿管囊肿病变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脐尿管囊肿 临床研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肝双模超声造影改良呼吸运动校正法
3
作者 王薇 张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目的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模型的改良呼吸运动校正法用于肝双模超声造影(CEUS)图像,并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1例肝内肿瘤患者,采集肝肿瘤CEUS图像,将所获肝内肿瘤CEUS视频转换为图像序列,基于灰阶子图像序列建立PCA模型,以其主... 目的提出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模型的改良呼吸运动校正法用于肝双模超声造影(CEUS)图像,并观察其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1例肝内肿瘤患者,采集肝肿瘤CEUS图像,将所获肝内肿瘤CEUS视频转换为图像序列,基于灰阶子图像序列建立PCA模型,以其主成分合成最佳呼吸运动曲线;选取CEUS峰期段与呼吸曲线均值相位处最近的图像作为参照图,并于呼吸周期间隔内选取与参照图相位处最近的图像作为校正后的灰阶图像序列;观察校正前、后图像质量,分析改良呼吸运动校正法的价值。结果校正后,从CEUS图像序列ROI中提取的时间-强度曲线(TIC)较校正前更为平滑,且图像序列平均图像结构相似度(MSSIM)和平均相关系数(MCC)均明显大于校正前(P均<0.05),而偏差值(DV)明显小于校正前(P<0.05)。结论基于PCA模型的改良呼吸运动校正法无需参数即可选择参照图,用于肝双模CEUS图像序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主成分分析 呼吸运动 运动校正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超声诊断泄殖腔外翻综合征2例
4
作者 郭小惠 卢丹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病例1,孕妇26岁,孕23周,孕1产0。超声发现胎儿下腹壁宽2.05 cm回声连续性中断,下腹部至会阴部见3.86 cm×2.75 cm包块向外突起(图1A),内见肠管、肝脏、胆囊回声,膀胱未显示;右侧脐动脉可显示,左侧脐动脉未显示;左足姿势异常,呈马蹄... 病例1,孕妇26岁,孕23周,孕1产0。超声发现胎儿下腹壁宽2.05 cm回声连续性中断,下腹部至会阴部见3.86 cm×2.75 cm包块向外突起(图1A),内见肠管、肝脏、胆囊回声,膀胱未显示;右侧脐动脉可显示,左侧脐动脉未显示;左足姿势异常,呈马蹄内翻状;脊柱骶尾段表面皮肤完整,骶尾段椎体横切面呈“V”字形,并见1.08 cm×0.91 cm无回声包块稍向外突起,骶尾段椎体骨化中心显示欠清晰;外生殖器显示不清。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腹壁缺损,隐性脊柱裂,左侧足内翻,膀胱未显示,单脐动脉(考虑泄殖腔外翻综合征)。行中期引产术,娩出后大体病理(图1B)所见支持超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泄殖腔外翻 超声检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弱晶态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
作者 祝超 张铁 +7 位作者 张旗 胡丽 邱迪 张利攀 马晓丹 吴猛 李小雅 黄爱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通过制备一种纳米弱晶态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与国内同类产品对比,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成骨性能的影响,探讨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脱脂、去蛋白以及煅烧等工序制备煅烧骨修复材料,并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生物相容性;通过... 目的:通过制备一种纳米弱晶态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与国内同类产品对比,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成骨性能的影响,探讨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脱脂、去蛋白以及煅烧等工序制备煅烧骨修复材料,并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生物相容性;通过与市场上的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二者理化性能的差异,以及差异对成骨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和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的主要成分均为弱结晶态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均为纳米级,孔径范围和分布基本一致,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的比表面积为91.96 m2/g,长针状晶型,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2.51 m2/g,圆形晶型,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较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保留了更多的碳酸盐;生物学试验结果显示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和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都能够有效抑制拔牙后的牙槽骨萎缩以及促进骨组织的修复,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为一种纳米弱晶态的骨修复材料,保留骨组织无机盐的成分和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比格犬动物试验中,能够有效抑制牙槽骨萎缩,促进骨组织修复,有望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弱晶态 纳米 羟基磷灰石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余露 颜梦然 +4 位作者 罗文婷 蔡宇翔 刘欢 李志强 田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检测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P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 目的检测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P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A,9例PMA及205例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结果PA/PMA中,SOX10的阳性率为100%,且均为强阳性,在不同年龄组及解剖部位SOX10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室管膜肿瘤中,仅6%(12/205)SOX10呈阳性,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室管膜肿瘤中SOX10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SOX10在PA/PMA与室管膜肿瘤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OX10选择性高表达于PA/PMA,对其诊断及与室管膜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肿瘤 SOX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球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雄 李北平 周立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血管球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及CDFI检查 11例血管球瘤患者 ,其结果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血管球瘤直径均小于 18mm ,类圆形 ,轮廓清晰 ,包膜完整、内部多呈低回声 ,CDFI示其周边...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血管球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高频超声及CDFI检查 11例血管球瘤患者 ,其结果均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结果 血管球瘤直径均小于 18mm ,类圆形 ,轮廓清晰 ,包膜完整、内部多呈低回声 ,CDFI示其周边及内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 ,呈圆球状或花篮状。结论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血管球瘤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FI 血管球瘤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蹼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晗沛 李思睿 +4 位作者 李欢 吴祥波 梅斌 汪迎晖 徐海波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探索颈动脉蹼(carotid web,CaW)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 MRI)的信号及形态特点。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的10例颈动... 目的探索颈动脉蹼(carotid web,CaW)的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vessel wal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VW MRI)的信号及形态特点。材料与方法选取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的10例颈动脉蹼的患者,从多序列多方位分析颈动脉蹼磁共振的信号及形态特点。结果颈动脉蹼的磁共振信号特点为T1WI表现为均匀等信号,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抑脂序列信号不减低,增强后明显强化。10例颈动脉蹼患者中出现等信号管壁增厚10例(100%),突向管腔10例(100%),管腔内分隔9例(90%),双腔征8例(80%),瓣膜征6例(60%),对比剂瘀滞3例(30%)。结论颈动脉蹼与既往无明显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缺血性卒中事件具有很高的相关性。VW MRI在颈动脉蹼的影像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特征的影像表现,有利于为颈动脉蹼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蹼 高分辨率 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CT血管成像在卵圆孔未闭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曾莹婷 熊莉 +5 位作者 史延斌 宋璐 龚晓明 李逸攀 张笑春 鲁植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分析冠脉CTA观察复杂型PFO的能力。方法:纳入冠脉CTA检查提示存在房间隔通道患者229例,其中34例两周内同时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对患者冠状动脉CTA进行以下方面...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卵圆孔未闭(PFO)的诊断价值,分析冠脉CTA观察复杂型PFO的能力。方法:纳入冠脉CTA检查提示存在房间隔通道患者229例,其中34例两周内同时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对患者冠状动脉CTA进行以下方面评估:分流的存在及程度,通道长度及直径,房间隔膨出瘤(ASA)、左房多出口或其他心脏形态的改变。结果:34例行TEE检查的患者中,33例结果为阳性,诊断符合率达97.1%。229例患者中,91例(39.7%)患者可观察到左向右分流,1级分流66例(占比72.5%)。通道长度≥8 mm在无分流患者中(87例,占63.0%)占比超过有分流者(38例,占41.8%),7例(3.1%)发现ASA,其中有分流者6例,1例同时合并房间隔缺损(ASD),12例发现左房多出口,16例出现左房憩室。结论:冠脉CTA能准确诊断PFO,可显示房间隔的解剖细节及分流情况,发现复杂型PFO的存在,为临床介入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复杂型PFO 冠状动脉CTA 左向右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