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学兰 万平宝 丁国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2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42例次),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38.10%)。感染组和...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2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2例脑卒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4例(42例次),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38.10%)。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抗生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在3%~8%的规定范围,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成为医护人员重点防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感染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不良事件中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8
2
作者 潘世华 孙慧敏 +2 位作者 陈贵儒 李洁莉 丁晓敏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8-563,共6页
本文针对国外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的5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我国在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发展与构建第二受害者复苏理论模型提供参考,提高相关学者对第二受害者复苏一般规律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和实... 本文针对国外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的5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以期为我国在患者安全文化背景下发展与构建第二受害者复苏理论模型提供参考,提高相关学者对第二受害者复苏一般规律的整体认识,为后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 第二受害者 医疗不良事件 复苏路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的过程管控集束化护理 被引量:21
3
作者 徐丹 童莉 +1 位作者 胡芬 陈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4,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过程管控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历史对照设计,将709例心血管专科老年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365例和观察组3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按过程管控的步骤实施失禁性皮炎预防集... 目的探讨基于过程管控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对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历史对照设计,将709例心血管专科老年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365例和观察组3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按过程管控的步骤实施失禁性皮炎预防集束化管理策略,包括确定管控关键元素、确定管控标准、过程监测、过程改进。结果观察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过程管控的集束化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住院老年失禁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失禁性皮炎 集束化护理 过程管控 过程监测 过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洁莉 潘世华 +3 位作者 陈贵儒 沈霞 丁晓敏 孙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和希望水平量表评估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总分、各维度(除非工作相关支持外)得分显著降低,希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正念冥想干预适用于护士第二受害者人群,能有效降低其经历不良事件后的痛苦体验,提高其支持及希望水平,促进护士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护理不良事件 正念冥想 痛苦体验 组织支持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春薇 王桦 +1 位作者 伍士敏 袁胜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727-730,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岁的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患者96例,分为3组,各32例。A组患有高血压病,B组患有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两组均使用厄贝沙坦150mg,qd,po。C组患有糖尿病并发高...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高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岁的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患者96例,分为3组,各32例。A组患有高血压病,B组患有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两组均使用厄贝沙坦150mg,qd,po。C组患有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2.5或5.0mg,qd或bid,po。12周后观察患者的肾功能变化。结果 B组尿微量清蛋白明显下降(P<0.01)。C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虽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微量清蛋白的水平与体质量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相关(均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选用厄贝沙坦降血压能够有效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糖尿病 高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增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曹萍 李睿 +1 位作者 沈丹 钟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的增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7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48例)及合并糖尿病组(127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浆RBP4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onl 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的增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75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148例)及合并糖尿病组(127例),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浆RBP4水平的变化,了解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对血浆RBP4水平的影响。分析高血压患者增龄变化对血浆RBP4水平的影响。结果单纯高血压组和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高血压组与合并糖尿病组患者血浆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RBP4与TG、LDL-C呈正相关(r=0.347,r=0.229,P<0.01)。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浆RBP4水平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年龄与RBP4、臀围、体重、体重指数、舒张压、平均动脉压、TG、LDL-C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与糖尿病患者一样,体内存在与RBP4水平增高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而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浆RBP4水平逐渐降低,推测胰岛素抵抗因素在中青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占的地位较老年人更加明显和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年龄因素 糖尿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老年高血压及其危险分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沈丹 陈敏 +1 位作者 程梦馨 彭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高血压组,进行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高血压分级1、2、3级分别为22、65、143例;高血压危险分层低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为23...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230例作为高血压组,进行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高血压分级1、2、3级分别为22、65、143例;高血压危险分层低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为23、53、154例;合并症组87例和无合并症组143例。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高血压患者138例作为对照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血尿酸以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比较血清25(OH)D水平差异,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11.73±5.30)μg/L vs(19.02±6.37)μg/L,P<0.01]。随着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的增加,血清25(OH)D水平逐级、逐层显著降低。高血压3级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高血压2级和1级患者[(9.36±3.93)μg/L vs(12.32±3.41)μg/L和(16.62±5.04)μg/L,P<0.01]。高血压极高危患者显著低于高危和低中危患者[(9.49±4.18)μg/L vs(11.66±3.46)μg/L和(18.44±5.04)μg/L,P<0.01]。合并症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无合并症组[(8.69±2.89)U/L vs(16.96±6.02)U/L,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患者血清25(OH)D与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尿酸、hs-CRP、SAA均呈负相关(P<0.05,P<0.01)。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舒张压、hs-CRP和SAA是影响血清25(O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血清25(OH)D下降可能参与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心脑脏器的损害。25(OH)D水平越低,高血压越重,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高血压 C反应蛋白质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评分系统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玲 陈静 +5 位作者 刘雨薇 杜雪蓓 彭利 金雅磊 王皓翔 赵剡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19-4424,共6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全球流行,如何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尚处于摸索阶段。寻找死亡危险因素将有利于优化COVID-19治疗策略。目的探讨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20-01-01至02-29在武汉大学...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全球流行,如何有效治疗、降低病死率尚处于摸索阶段。寻找死亡危险因素将有利于优化COVID-19治疗策略。目的探讨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20-01-01至02-29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COVID-19患者270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入院症状、合并症、入院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根据临床结局即治愈出院和死亡分为痊愈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COVID-19患者死亡预测评分系统。结果最终24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治愈出院212例(痊愈组),死亡33例(死亡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7.177,95%CI(1.715,30.038),P<0.05〕、氧饱和度(SpO2)≤93%〔OR=15.456,95%CI(3.343,71.450),P<0.05〕、血尿素氮(BUN)≥7 mmol/L〔OR=7.115,95%CI(1.550,32.652),P<0.05〕、血降钙素原(PCT)≥0.1μg/L〔OR=23.895,95%CI(4.209,135.639),P<0.05〕是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BP(A:年龄,S:SpO2,B:BUN,P:PCT)评分系统对COVID-19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967(0.931,0.987),CURB-65评分系统对COVID-19患者死亡预测价值的AUC 95%CI为0.885(0.831,0.926)。两种评分系统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16,P<0.01)。选择约登指数最大者作为预测截断值,即ASBP评分系统为5分、CURB-65评分系统2分,相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71、0.903,特异度分别为0.957、0.735。结论年龄≥65岁、SpO2≤93%、BUN≥7 mmol/L和PCT≥0.1μg/L是COVID-19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此构建的ASBP评分系统可用于COVID-19死亡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死亡率 预后 危险因素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沈丹 曹萍 李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在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235例(高血压组),进行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高血压分级1、2、3级分别为21、60、154例。高血压低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为23、51、161例。并选择同...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在老年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235例(高血压组),进行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高血压分级1、2、3级分别为21、60、154例。高血压低中危、高危、极高危分别为23、51、161例。并选择同期住院的非高血压患者128例(对照组)。酶学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时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比较高血压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差异;并对血清肌酸激酶与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增高[(80.18±35.71)U/L vs(40.59±20.01)U/L,P<0.01]。随着高血压级别的增加,血清肌酸激酶逐级明显增高(P<0.05,P<0.01)。高血压极高危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显著高于低中危患者和高危患者[(93.01±38.48)U/L vs(45.08±22.06)U/L,(59.31±25.10)U/L,P<0.01]。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和血尿酸呈正相关(r=0.383,r=0.466,r=0.272,P<0.01)。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体质量指数和血尿酸均是影响血清肌酸激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肌酸激酶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与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高血压 尿酸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呼吸系统致病菌定植与感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晨芳 王桦 +1 位作者 檀春玲 刘国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针对致病病原体的合理抗感染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及致病菌定植问题的出现,抗感染治疗面临重大挑战,新的治疗方案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研... 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针对致病病原体的合理抗感染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抗菌药物的广泛、不合理使用导致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及致病菌定植问题的出现,抗感染治疗面临重大挑战,新的治疗方案及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致病病原体在呼吸系统定植与感染密切相关,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气道局部环境、营养状况、机体免疫等多重因素影响,控制细菌的定植过程能有效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作,且临床上不能准确识别细菌定植或感染是抗菌药物滥用的重要医源性原因。因此,探讨细菌定植机制和鉴别细菌的定植与感染状态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改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呼吸系统 细菌定植 感染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军 王虹 冯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ngII组 ,Ang (1 7)组 ,AngII+Ang (1 7)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 ...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对血管紧张素II(AngII)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 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HUVECs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 ,AngII组 ,Ang (1 7)组 ,AngII+Ang (1 7)组。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的HU VECs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UVECs上清液中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1(ET 1)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ngII(0 .1μmol·L-1)显著增加HUVECsLDH漏出 (P <0 .0 1)、ET 1分泌(P <0 .0 1)和HUVECs凋亡率 (P <0 .0 1) ,显著减少NO的含量 (P <0 .0 5 ) ;Ang (1 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AngII的促LDH漏出、ET 1分泌、增加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明显促进HUVECs的NO释放 ;单用Ang (1 7)对HUVECs无明显影响。结论 :Ang (1 7)可抑制AngII所致的体外培养HUVECs损伤 ,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一氧化氮 乳酸脱氢酶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岩 姜挺 夏冰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3期69-72,共4页
目的评价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文医学科技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护理文献,以"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护理"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 目的评价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药物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文医学科技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护理文献,以"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护理"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对所得文献进行系统复习及评价,比较改良法与传统法的灌肠效果。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文献35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显示改进灌肠温度、肛管置入深度、体位、灌肠速度等的灌肠效果及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结论科学的灌肠方法能够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应用Meta分析可以更好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但需要更多有价值的、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 保留灌肠 护理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TLR4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岚 夏冰 +2 位作者 李春 周峰 王琪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基因多态性 胃癌 CD14 TLR4 胃黏膜相关淋巴瘤 流行病学调查 阳性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静脉留置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桂林 王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输液法 静脉留置针 肝素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雾化吸入法促进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排痰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菊桂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7期52-52,共1页
肺部感染为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退,咳嗽、咳痰无力,容易导致痰液阻塞,在原发疾病基础上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对治疗效果至... 肺部感染为老年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减退,咳嗽、咳痰无力,容易导致痰液阻塞,在原发疾病基础上进一步加重通气功能障碍,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有效排出呼吸道分泌物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我科改进雾化吸入方法,取得较好效果,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部感染 间歇雾化吸入 叩背 排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单只型奇静脉的变异
16
作者 胡成俊 卓儒红 +2 位作者 雷岳山 王勇 陈锡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4-754,共1页
对于所有的物种来说,他们的脉管系统可以有变异,但是,发现只有单只奇静脉的情况及其罕见。一般来说,左侧副半奇静脉注入右侧的奇静脉。在笔者所做的一次标本解剖中,发现没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只有奇静脉;奇静脉从右侧转向左... 对于所有的物种来说,他们的脉管系统可以有变异,但是,发现只有单只奇静脉的情况及其罕见。一般来说,左侧副半奇静脉注入右侧的奇静脉。在笔者所做的一次标本解剖中,发现没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只有奇静脉;奇静脉从右侧转向左侧,在其全长中,奇静脉的绝大部分是位于脊柱的左侧,这种奇静脉的变异在文献中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奇静脉 变异 脉管系统 静脉注入 右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心衰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转化生长因子及左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静 王虹 +1 位作者 哈黛文 徐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43-1247,共5页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及心衰发展过程中的改变,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和心梗他汀组,经...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肌梗死大鼠左室重构及心衰发展过程中的改变,以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心梗后心衰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67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和心梗他汀组,经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手术24 h后心梗他汀组大鼠管饲氟伐他汀4 mg·kg-1·d-1,假手术组和心梗组大鼠管饲安慰剂。术后3 d、4周、8周检测大鼠非梗死区心肌MMP-2的含量(Western-blot法)、胶原、TGF-β1的改变(免疫组化法),压力传感器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术后各时点非梗死区心肌的MMP-2含量,心梗组及心梗他汀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心梗他汀组显著低于心梗组(P<0.05);术后各组各时点非梗死区心肌TGF-β1表达的变化趋势与MMP-2相同;与心梗组比较,心梗他汀组术后4周和8周的心功能明显改善,胶原容积分数(CVF)及Ⅰ/Ⅲ型胶原比值(Ratio of type Ⅰ/Ⅲ)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通过减少非梗死区心肌MMP-2和TGF-β1的含量,而减轻心梗后非梗死区心肌胶原网络的破坏及反应性胶原的过度沉积,从而预防和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心衰 心室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 酶-2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自我管理测量工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伟梅 张军 童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3期410-414,共5页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测量工具进行综述,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干预结局等的测量提供相关参考,以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同时也对研制更合适的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测量工具提供参考。研究...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的测量工具进行综述,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干预结局等的测量提供相关参考,以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同时也对研制更合适的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测量工具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脑卒中患者的自我管理量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量表的研制有很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测量工具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晓敏 陈贵儒 +5 位作者 潘世华 黄蓉蓉 漆加兴 林洪 李洁莉 孙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及促进复苏的因素。方法基于诠释性哲学研究范式开展扎根理论研究,对28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分析及模型构建。结果护士第二受害者应激症状严重度通常在事件发生后24 h内达到高峰,随后逐步缓解并... 目的了解护士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及促进复苏的因素。方法基于诠释性哲学研究范式开展扎根理论研究,对28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资料分析及模型构建。结果护士第二受害者应激症状严重度通常在事件发生后24 h内达到高峰,随后逐步缓解并保持在一定水平;护士第二受害者复苏路径包括平台期、应激反应期、应对与成长期3个阶段。促进护士第二受害者复苏的模型包括3个层次(第二受害者现象认知正常化、基于公正认识到错误、获得学习与成长)和1个支柱(预防反复和触发)。结论医疗机构应当广泛开展第二受害者教育,提高护士第二受害者认知,并将第二受害者支持管理纳入不良事件管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第二受害者 复苏路径 平台期 应激反应期 应对与成长 综合症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相关基因和miRNA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豪杰 王杨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筛选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心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关键基因和miRNA。方法:纳入GEO数据库中2个基因表达谱芯片,消除数据之间的批次效应并进行标准化后,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 目的:筛选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心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关键基因和miRNA。方法:纳入GEO数据库中2个基因表达谱芯片,消除数据之间的批次效应并进行标准化后,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然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miRNet获得靶向DEGs的miRNA,构建miRNA-DEGs网络,并用Cytoscape分析关键基因和miRNA。结果:根据|logFC|>0.4,P<0.05筛选出DEGs共210个,主要富集在PI3K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与肿瘤相关的通路等。筛选出关键基因STAT3、MYC和CCND1等,以及关键miRNAs如miR-34a-5p、miR-17-5p和miR-20a-5p。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关键基因和miRNA进行了筛选与分析,共筛选出210个差异基因及7个功能模块,分析了3个关键miRNAs,为进一步研究IDCM心衰的发生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差异表达基因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