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1000问》出版:神经内科护理的基本要求
1
作者 王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书名:《神经内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1000问》主编:徐莲英、钱晓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78036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神经内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1000问》由徐莲英、... 书名:《神经内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1000问》主编:徐莲英、钱晓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278036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神经内科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1000问》由徐莲英、钱晓芳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一本专注于神经内科护理的参考书,为护士们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资源。本书以问题为导向,内容丰富而实用,是神经内科护理领域的一本难得的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导向 神经内科护理 知识与技能 医学科技 科学出版社 护理工作 一本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时段日督查模式在武汉方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俊辉 孙慧敏 黄文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62-1364,共3页
目的:构建有效的方舱医院护理质量督查模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联合护理部,制定方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组织每日分时段护理督查,从过程全面监控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分时段每日督查,条目未落实率从最初的46.43%下降至0.07%,出院... 目的:构建有效的方舱医院护理质量督查模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成立联合护理部,制定方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组织每日分时段护理督查,从过程全面监控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分时段每日督查,条目未落实率从最初的46.43%下降至0.07%,出院患者满意度从96.07%上升至99.4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为0。结论:分时段日督查模式能使护理工作达到同质化,及时有效解决方舱医院护理质量问题,有效提升质量与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医护患一体化护理质量日查房记录单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230-230,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护患-体化护理质量日查房(以下简称日查房单)对提高护士医嘱执行力和护理质量,降低各类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可效性.方法:2015 年1-3 月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自行设计并使用日查房记录单进行医护联合查房;2014 年1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医护患-体化护理质量日查房(以下简称日查房单)对提高护士医嘱执行力和护理质量,降低各类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可效性.方法:2015 年1-3 月实施医护患一体化模式,自行设计并使用日查房记录单进行医护联合查房;2014 年10-12 月未实施日查房模式.比较日查房记录单使用前后各类护理缺陷发生率、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使用前后各类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1.34%和2.63%、患者对治疗及护理满意度为分别为89.24%和96.08%,使用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查房提高了护士医嘱执行力,降低各类护理质量缺陷,提高了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整体提升了护士被信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医护患-体化 护理质量 日查房记录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单中心临床经验
4
作者 张磊 但毕堂 徐士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7-545,共9页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血管内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于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 目的探讨在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血管内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于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不使用导引导管及长鞘作为支撑,直接将远端通路导管超选入目标血管的技术)行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卒中史、吸烟史、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前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收集手术相关数据,包括狭窄部位(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狭窄率(70%~90%、>90%~99%)、靶病变血管直径、病变血管长度、椎-锁夹角、椎-锁距离、是否使用远端通路导管、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转全身麻醉)、是否存在孤立椎动脉(对侧椎动脉闭塞)、远端通路导管是否经过塑形、远端通路导管到达椎动脉的位置(椎动脉V2、V3、V4段)、血管内治疗方式(单纯球囊扩张、球囊扩张+自膨支架、球囊扩张支架)、术中出现脑缺血症状、术中出现严重脑缺血症状及是否转换手术入路。统计所有患者临床结局及随访情况,包括手术成功[经桡动脉入路完成手术且血管内治疗后靶病变血管残余狭窄率<30%,且术后即刻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为3级]率、术后72 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围手术期并发症(致残性卒中、非致残性卒中、穿刺点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支架内再狭窄[血管内置入支架或血管成形后,在成形的血管段或其邻近区域(支架两端5 mm范围内)再次出现管腔狭窄率≥50%]和卒中复发(首次缺血性卒中发病后再次发生新的脑血管事件)。根据远端通路导管的头端是否进行预塑形将所有患者分为塑形组和未塑形组。比较塑形组和未塑形组的基线及临床资料、椎-锁夹角和椎-锁距离。结果共纳入33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行血管内治疗的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男29例,女4例,年龄42~76岁,平均(62±9)岁。其中塑形组13例,未塑形组20例。(1)两组基线及临床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塑形组相比,塑形组患者椎-锁夹角更小[(62.80±21.57)°比(109.57±28.63)°,P<0.01]、椎-锁距离更长[(13.58±7.35)mm比(6.13±4.31)mm,P=0.002]。(2)采用局部麻醉完成手术者30例(90.9%),3例(9.1%)局部麻醉转全身麻醉者为术中出现严重的缺血不耐受的孤立椎动脉患者。经桡动脉入路行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93.9%(31/33),塑形组2例经桡动脉入路通路建立困难改为经股动脉入路后成功完成手术。术后72 h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者5例(15.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9.1%(3/33),其中致残性卒中1例(3.0%),非致残性卒中2例(6.1%),未发生穿刺点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例(6.1%),无卒中复发。结论局部麻醉下经桡动脉入路应用导管“裸撑”技术治疗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研究结果尚待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经桡动脉 “裸撑”技术 椎-基底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膜脑炎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5
作者 吴双 张宸睿 +2 位作者 毕莹 徐艳 何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本文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头痛及记忆力减退,查体可见精神紧张,言语稍含糊,认知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改... 本文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头痛及记忆力减退,查体可见精神紧张,言语稍含糊,认知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认知功能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回顾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资料及诊疗经过,探讨以脑膜脑炎为表现形式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鉴别,借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脑膜脑炎的认识,为此类疾病提供临床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脑膜脑炎 认知功能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现状及与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贵儒 孙慧敏 +3 位作者 黄蓉蓉 丁晓敏 李洁莉 潘世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共5页
目的探索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现状及与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关系,为实施第二受害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国中西部3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执业护士2897人,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第二受害者经... 目的探索护士第二受害者支持现状及与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关系,为实施第二受害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国中西部3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经历患者安全事件的执业护士2897人,采用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第二受害者支持总分为30.91±6.75,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机构支持2.57±0.68、同事支持2.41±0.62、非工作相关支持2.29±0.92、上级支持2.25±0.71;第二受害者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同科室内团队合作、事件报告频率是影响第二受害者支持的重要因素(均P<0.01)。结论护士作为患者安全事件的第二受害者得到的支持水平较低,并且与其对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有一定关系。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科室团队合作建设,鼓励不良事件上报,逐步构建基于同事-上级-机构的多层次、正式的组织支持体系,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患者安全文化 护理不良事件 患者安全 组织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孟曙庆 张洪 黎黎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br〉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edtrial,RCT),同时追... 目的系统评价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br〉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edtrial,RCT),同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12月。根据卫生系统中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ingof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evaluation,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和GRADEprofiler4.0.3软件。〈br〉结果共纳入11个RCT。Meta分析主要结局结果显示,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个月内的临床疗效、病死率、发生感染、发生再出血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优势比(odds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分别为3.34(2.13~5.22)、0.42(0.29~0.60)、0.42(0.27~0.64)、0.47(0.28~0.77)。每个结局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均为低等级。〈br〉结论现有研究显示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3个月病死率、发生感染及再出血并发症较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更低,临床医师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时,可以把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作为一般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疗效 感染 再出血 病死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被引量:2
8
作者 康志明 聂创 +1 位作者 吴祥波 梅斌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1期1175-1182,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之后出现并造成大流行的冠状病毒,主要侵犯呼吸系统,但由于其受体分布广泛,也会可以感染其他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直接侵犯、激活炎症反应、诱...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之后出现并造成大流行的冠状病毒,主要侵犯呼吸系统,但由于其受体分布广泛,也会可以感染其他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直接侵犯、激活炎症反应、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等机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脑炎、急性脊髓炎、脑病、脑血管疾病、癫痫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上述并发症进行综合阐述,以供临床同道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中枢神经系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易 梅菁 +4 位作者 谢斐 孙慧敏 刘乾浩 毛晓岚 颜希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对英文版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进行汉化,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为调查患者对护理存在的感受提供可靠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对英文版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进行翻译及回译,并进行文化调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30... 目的:对英文版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进行汉化,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为调查患者对护理存在的感受提供可靠有效的测评工具。方法:对英文版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进行翻译及回译,并进行文化调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530例住院患者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结果:中文版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共33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量表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31,各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738~0.852之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自由度(χ2/df)为1.897,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812、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869、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871、Tucker-Lewis指数(TLI)为0.859、均方根残差(RMR)为0.02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62,均达到拟合标准。结论:中文版住院患者护理存在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适合用于评价我国住院患者对护理存在的感受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护理存在 量表 信度 效度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康志明 梅斌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机械取栓是发病24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出血转化是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会导致预后不良,抵消机械取栓带来的获益。因此,有必要科学地认识这一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 机械取栓是发病24 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标准治疗,出血转化是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会导致预后不良,抵消机械取栓带来的获益。因此,有必要科学地认识这一并发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机械取栓术后出血转化开展了广泛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出血转化的定义、分型、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机械取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厚朴酚调控SIRT3抑制慢性缺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淼 高兴红 胡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7,共7页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慢性缺氧条件下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探索氯化钴诱导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慢性缺氧(48 h)以及和厚朴酚处理的最佳浓度。BV2细胞分为对照、慢性缺氧、慢性缺氧+和厚朴酚、慢性缺... 目的:探讨和厚朴酚对慢性缺氧条件下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探索氯化钴诱导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慢性缺氧(48 h)以及和厚朴酚处理的最佳浓度。BV2细胞分为对照、慢性缺氧、慢性缺氧+和厚朴酚、慢性缺氧+和厚朴酚+3-TYP(沉默调节蛋白3,SIRT3抑制剂)4组,ELISA检测上清TNFα及IL-1β蛋白浓度,qPCR检测细胞M1和M2极化标志物表达,生化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3和炎症上游分子NLRP3和caspase1蛋白水平。结果:慢性氯化钴刺激BV2细胞最佳浓度为100μmol/L,刺激后其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释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缺氧组细胞SIRT3蛋白表达下调,ROS水平、NLRP3和caspase1蛋白水平,M1极化标志物CD86、iNOS的mRNA水平和CD16/32比值上调。和厚朴酚(10μmol/L)能显著上调慢性缺氧细胞SIRT3蛋白和M2标志物Arg-1及CD206的mRNA水平(P<0.05),下调其ROS、NLRP3/caspase1蛋白和M1标志物转录水平(P<0.05),且这种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能够被SIRT3抑制剂所逆转。结论:和厚朴酚可抑制慢性缺氧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1极化和炎症通路激活,其抗炎作用为SIRT3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星形胶质细胞极化 沉默调节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他卡朋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华钢 肖劲松 朱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69,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E)与单独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治疗对剂末效应帕金森病(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原发性PD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入试验组(LCE组)与对照组(C...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估恩他卡朋联合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E)与单独左旋多巴/卡比多巴(LC)治疗对剂末效应帕金森病(PD)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120例原发性PD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入试验组(LCE组)与对照组(C组),2组均持续治疗12周,在基线期(0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焦虑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PD生活质量量表(PDQ-39)]、统一PD评定量表评分(UPDRS问卷),清醒状态下"开"的时间、"关"的时间。结果治疗12周后,LCE组HAMA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LC组(3.6±1.3,95%CI:3.3~3.9和1.3±0.7,95%CI:1.1~1.5,P <0.001),HAMD评分改善也显著优于LC组(5.2±1.9,95%CI:4.7~5.7和1.2±0.7,95%CI:1.0~1.4,P <0.001)。与LC组比较LCE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6.9±4.2,95%CI:5.8~8.0和14.1±7.8,95%CI:12.1~16.1,P <0.001)。LCE组UPDRS问卷评分,试验组清醒状态下"开"的时间、"关"的时间相对于基线期的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LC组(均P <0.05)。结论恩他卡朋与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剂末效应P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他卡朋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 帕金森病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CaMKⅡ在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虹 章军建 +2 位作者 熊丽 刘晖 张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99-501,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per-man... 目的观察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慢性脑缺血认知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per-manent occlusion of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2-VO)制作慢性脑缺血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周组,缺血8周组,缺血12周组(n=10),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PKC、CaMKⅡ、谷氨酸受体NMDAR1、NMDAR2B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缺血3周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假手术组显著下降(P<0.05),缺血8周和12周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缺血3周组海马区PKC、CaMKⅡ与谷氨酸受体NMDAR 1、NMDAR 2B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高(P<0.01),缺血8周和12周组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PKC、CaMKⅡ与谷氨酸受体NMDAR 1、NMDAR2B变化规律相同,在缺血后期PKC、CaMKⅡ表达减低可能与学习记忆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PKC CaMKⅡ NMDAR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洁莉 潘世华 +3 位作者 陈贵儒 沈霞 丁晓敏 孙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和希望水平量表评估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总分、各维度(除非工作相关支持外)得分显著降低,希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正念冥想干预适用于护士第二受害者人群,能有效降低其经历不良事件后的痛苦体验,提高其支持及希望水平,促进护士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护理不良事件 正念冥想 痛苦体验 组织支持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对照顾者负担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梅菁 孙慧敏 +1 位作者 何易 张秀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87-89,97,共4页
目的 研制手机App用于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并探讨对照顾者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干预。干预前及干... 目的 研制手机App用于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并探讨对照顾者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进行线上线下联合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采用Zarit护理者负担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焦虑、抑郁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基于手机App的痴呆照顾健康管理可降低照顾者负担,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升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认知功能障碍 照顾者 App 健康管理 照顾负担 自我效能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损害与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8
16
作者 文志华 魏佳军 +1 位作者 袁先厚 章军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与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的关系。方法①分组:将67例VCI患者分为轻度VCI组,25例;中度VCI组,23例;重度VCI组,19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30名。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的S100β蛋白和MB... 目的探讨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与血管性认知损害(VCI)的关系。方法①分组:将67例VCI患者分为轻度VCI组,25例;中度VCI组,23例;重度VCI组,19例;对照组为正常健康者30名。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的S100β蛋白和MBP含量。③认知功能评价:运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估认知功能。结果轻、中、重度VCI组的血清S100β浓度分别为(0.42±0.08)、(0.59±0.06)及(0.64±0.06)μg/L,对照组为(0.39±0.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重度VCI组血清S100β含量与MMSE总分及记忆商值皆呈显著性负相关(r=-0.55,r=-0.57;r=-0.63,r=-0.65,),而轻度VCI组血清S100β含量与MMSE总分及记忆商值无显著相关性。轻、中、重度VCI组的血清MBP浓度为(3.94±0.68)、(3.44±0.76)及(5.21±0.96)μg/L,对照组为(1.75±0.4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重度VCI组血清MBP含量与MMSE总分及记忆商值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67,r=-0.61),轻、中度VCI组血清MBP含量与MMSE评分和记忆商值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62,r=-0.58;r=-0.63,r=-0.57)。结论血清S100β和MBP浓度有可能作为观察中、重度血管性认知(包括记忆和脱髓鞘变化)损害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脑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死 被引量:23
17
作者 常飞 章军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脑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发生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例入院诊断TIA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磁共振(MRI)检查,根据DSA结果分为脑... 目的探讨合并脑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与发生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1例入院诊断TIA的患者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磁共振(MRI)检查,根据DSA结果分为脑动脉狭窄组(脑动脉狭窄比≥50%,31例)和脑动脉正常组(DSA未见明显异常,30例),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脑动脉狭窄组脑梗死的发生率为58.06%(18/31),明显高于脑动脉正常组的16.67%(5/30)(P<0.01)。结论合并中重度脑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较脑动脉无明显狭窄的TIA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狭窄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梅菁 孙慧敏 陈贵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将10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出院后通过...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对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住院时间将108例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出院后通过微信随访指导。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采用中文版益处发现评定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益处发现总分及接受、家庭关系、世界观、个人成长、健康行为5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疗法能有效改善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益处发现水平,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脑卒中 渐进性肌肉放松 益处发现 积极心理学 正性情绪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开通慢性闭塞颈动脉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磊 鲍丽 +4 位作者 吴祥波 梅斌 孙冬 李华钢 么冬爱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慢性闭塞颈动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搜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接受介入开通慢性闭塞颈动脉患者组成研究队列,分析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其有无新的缺血性事件发生,... 目的:探讨介入开通慢性闭塞颈动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搜集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接受介入开通慢性闭塞颈动脉患者组成研究队列,分析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其有无新的缺血性事件发生,比较基线MoCA评分和术后3个月左右的MoCA评分。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58岁。10例患者成功开通闭塞血管,2例患者开通失败。术后3个月左右的MoC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主要体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P=0.008)、延迟回忆(P=0.004)方面有明显改善。结论:介入开通慢性闭塞颈动脉是有效和安全的,其对改善认知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颈动脉闭塞 血管内治疗 认知功能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血管征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血运重建策略选择一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阳 王涛 梅斌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 I 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其中血流再通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分级标准(共5个级别,其中0级代表无灌注,3级代表... 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 I 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其中血流再通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试验分级标准(共5个级别,其中0级代表无灌注,3级代表完全恢复血流灌注),2b级和3级提示再通成功[1]。血管内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得到广泛认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指导[2]。但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尚无法明确血管闭塞病因。近来国外报道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提示SVS是诊断心源性栓塞可靠的预测因子,SVS阴性可作为预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的敏感指标[3]。现结合1例典型临床病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闭塞 磁敏感血管征 最佳治疗 血管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