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1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海平 易三凤 +2 位作者 伍威 曹宏 林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17,322,共3页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5例,腮腺、右颌下腺各2例,肛门、左腭各1例。5例表现为腹痛或腹胀,6例表... 目的 探讨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胃部5例,腮腺、右颌下腺各2例,肛门、左腭各1例。5例表现为腹痛或腹胀,6例表现为病灶处包块。5例行CT检查示肿瘤均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结节影,未见囊性变和钙化,4例CT增强示肿瘤呈轻~中度均匀强化。肿瘤细胞以AntionA区为主,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栅栏状或漩涡状排列,2例见淋巴细胞套,11例均未见Verocay小体。6例行免疫组化检测,6例肿瘤细胞S-100阳性,CD34、CD117、DOG1和SMA均阴性。11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均未见神经鞘瘤相关的复发和转移。结论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和(或)免疫组化检测,S-100蛋白是诊断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重要标志物。术前CT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神经鞘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2例
2
作者 轩梦瑶 蔡宇翔 田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413,共2页
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NTRK rearranged spindle cell neoplasm)是一组新兴的以NTRK基因重排的分子特征定义的罕见软组织肿瘤,不包括婴幼儿纤维肉瘤。该类肿瘤的形态学多变,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对2例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 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NTRK rearranged spindle cell neoplasm)是一组新兴的以NTRK基因重排的分子特征定义的罕见软组织肿瘤,不包括婴幼儿纤维肉瘤。该类肿瘤的形态学多变,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现对2例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疾病的认知,从而避免诊断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NTRK重排梭形细胞肿瘤 NTRK1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腮腺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余方 陈琼荣 +1 位作者 向远航 徐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两例原发性腮腺LMS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并对该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男性患者腮腺区肿块,镜下肿瘤细胞均呈长...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两例原发性腮腺LMS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并对该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男性患者腮腺区肿块,镜下肿瘤细胞均呈长梭形平行或交织条束状排列,侵及周围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SMA、Caldesmon。两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随访两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腮腺LMS是颌面部罕见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平滑肌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蔡丽君 王代忠 +2 位作者 蔡宇翔 汪必成 田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primary meningeal melanocytoma,PM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及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13~2019年诊治的2例CNS PMM...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原发性黑色素细胞瘤(primary meningeal melanocytoma,PM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及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13~2019年诊治的2例CNS PMM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表型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MRI示右侧海绵窦旁-颞极部短T1短T2欠均匀强化肿块。例2为第2~3颈椎椎管内硬膜下肿瘤10年后复发。2例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组织与硬脑/脊膜相连,肿瘤细胞呈漩涡状、片状或乳头状排列,细胞呈梭形或圆形,其内黑色素颗粒含量不等,无明显细胞异型性,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及出血、坏死,未见周围神经组织侵犯。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HMB-45及Melan-A均阳性,EMA及PR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例1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例2第2次手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再次复发。结论CNS PMM虽为交界性病变,但复发率高,其诊断需充分结合临床、影像学及组织学特征,并需与其它黑色素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黑色素细胞瘤 脑膜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RK基因重排的子宫颈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涵瀚 胡俊波 +4 位作者 陈琼荣 唐娜 闵晓红 董玲丹 张艳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40-1243,共4页
目的探讨NTRK基因重排的子宫颈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NTRK基因重排的子宫颈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采用FISH、NGS检测NTRK基因融合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 目的探讨NTRK基因重排的子宫颈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检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NTRK基因重排的子宫颈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采用FISH、NGS检测NTRK基因融合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3岁,肿瘤位于子宫颈前唇,与阴道前壁分界较清。镜下见浸润性生长的梭形肿瘤细胞呈席纹状、人字形排列,无明显边界,肿瘤血管丰富,部分区肿瘤细胞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细胞核呈轻度异型性,易见核分裂象,未见坏死。免疫表型:梭形肿瘤细胞pan-TRK、vimentin、CD34和S-100均(+),EMA、p53、p16、ER、PR、CD10、BCOR、α-SMA、desmin、Cyclin D1、ALK、CD117、STAT6、SOX10、HMB-45和Melan-A均(-),Ki-67增殖指数为40%。FISH和NGS检测发现ETV6-NTRK3融合基因。结论NTRK基因重排的子宫颈肉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其需与PDGFB重排的子宫颈纤维肉瘤、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婴儿型纤维肉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以及黑色素瘤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NTRK基因重排 免疫组织化学 NGS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及分子特征分析
6
作者 张天铭 范维 +1 位作者 湛玉东 余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6-878,共3页
目的观察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分子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基因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左侧睾丸实质内见一直径7.5 cm肿块。镜检:... 目的观察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分子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运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其基因状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左侧睾丸实质内见一直径7.5 cm肿块。镜检:肿瘤边界不清,主要呈实性片状、结节状及缎带状,局部可见分化好及分化不全的小管结构;肿瘤细胞中等大小、核多形性,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5个/10 HPF);可见明显坏死、出血及脉管内瘤栓。免疫表型:肿瘤细胞SF-1、CD99弱阳性,S-100、Calretinin部分阳性,CD56、Cyclin D1、vimentin均阳性,β-catenin核阳性;CK、EMA、SALL4、OCT3/4、PLAP、CK7、CD30、HMB-45、Melan-A、CD45、Syn、CgA、Myogenin和MyoD1均阴性;多次检测α-inhibin、WT-1及D2-40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20%。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CTNNB1基因8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及ARID1A基因错义突变。结论免疫组化标记β-catenin核异常表达、Cyclin D1及CTNNB1基因检测有助于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除CTNNB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外的基因突变可能在睾丸恶性支持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恶性支持细胞瘤 高通量测序技术 CTNNB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趾纤维黏液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雨 蔡宇翔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4-836,共3页
目的探讨指趾纤维黏液瘤(digital fibromyx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DF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0~57岁,平均44岁,且病变均发生于手... 目的探讨指趾纤维黏液瘤(digital fibromyxoma,DF)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DF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DF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30~57岁,平均44岁,且病变均发生于手指。肿瘤最大径1.5~2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形和星形纤维母细胞样,束状分布于黏液样基质内;黏液样基质富含纤细的血管,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或仅轻度异型,核分裂象罕见。免疫表型:梭形和星形细胞表达CD34、CD10和CD99,灶性表达EMA,不表达MUC4、desmin和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1%~2%。3例患者手术切除后均痊愈。结论DF属少见的良性肿瘤,为防止局部复发,临床上应行肿瘤完整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趾肿瘤 纤维黏液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COX-2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卉娟 刘少扬 +2 位作者 江大琼 曾俊 龚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5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COX 2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 p5 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X 2表达阴性组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的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低于相对应阴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COX 2、p5 3、E cadherin可能起重要作用。COX 2通过使抑癌基因p5 3失活 ,降低细胞黏附分子E cadherin的水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53 E-CADHERIN 蛋白表达 环氧合酶-2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肺癌中p53、bcl-2及c-myc的表达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伟 林宜先 +2 位作者 熊永炎 刘铭球 陈福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研究伴神经内分泌 (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3、bcl 2和c myc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随机搜集 60例手术切除的NSCLC石蜡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嗜铬颗粒蛋白A(CgA)、突... 目的 研究伴神经内分泌 (neuroendocrine,NE)分化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p53、bcl 2和c myc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随机搜集 60例手术切除的NSCLC石蜡标本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嗜铬颗粒蛋白A(CgA)、突触素 (Syn)及p53、bcl 2、c myc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NSCLC中NSE、CgA、Sy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5 .0 0 % (2 7/ 60 )、1 3 .33% (8/ 60 )、31 .67% (1 9/ 60 )。结合三者的表达确定伴有NE分化的占 41 .67% (2 5/ 60 ) ;NE分化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密切关系 (P <0 .0 5)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NE)的转移率较高 ,临床分期较高。NSCLC NE中bcl 2、p53和c my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 0 % (1 7/ 2 5)、80 .0 0 % (2 0 / 2 5)和 68.0 0 % (1 7/ 2 5) ,其中bcl 2、p53的表达与NE分化有密切关系 (P <0 .0 5)。结论 NSCLC中有相当一部分伴有NE分化 ,NSCLC NE具有与其它NSCLC不同的生物学特性。NSCLC NE中可以检测到高表达的bcl 2蛋白、突变型p53蛋白 ,p53突变导致的bcl 2 /Bax的失衡在NSC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内分泌 P53蛋白 BCL-2蛋白 C-MYC蛋白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α/β-连接素的联合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龚玲玲 李红英 曾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α- 连接素(α- catenin,α- cat)和β- 连接素(β -catenin,β- ca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 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α cat和β cat在41例子宫颈癌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α- cat和β- ... 目的 探讨α- 连接素(α- catenin,α- cat)和β- 连接素(β -catenin,β- ca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 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α cat和β cat在41例子宫颈癌和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α- cat和β- cat在宫颈 癌异常表达分别为68.3%和41.5%,α -cat的异常表达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相关(P<0.01,P< 0.05,P<0.05)。β- cat异常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α- cat和β -cat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 细胞增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宫颈癌广泛存在α- cat和β -cat异常表达。α- cat,β- cat与宫 颈癌的分化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检测α- cat和β- cat联合表达可以更精确而灵敏地预测宫颈癌的浸润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异常表达 Β-连接素 联合表达 淋巴结转移 S—P法 Α-连接素 结论 灵敏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斌 龚玲玲 +2 位作者 张峰 胡名柏 袁宏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研究TGFβ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以及与VEGF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大肠癌中TGFβ1、VEGF的表达及MVD值,分析TGFβ1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98例大肠癌中,TGFβ1阳性37例(37.8%),VEGF... 目的:研究TGFβ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以及与VEGF表达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8例大肠癌中TGFβ1、VEGF的表达及MVD值,分析TGFβ1与VEGF表达及MVD的关系。结果:98例大肠癌中,TGFβ1阳性37例(37.8%),VEGF阳性36例(36.7%),MVD为19~139.8,平均值为48.7±21.8。TGFβ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有关,与VEGF表达、MVD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TGFβ1是大肠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可直接或通过VEGF间接促进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MVD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LC中DNA-PKcs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相关蛋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余少平 熊永炎 田素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DNA PKcs)的表达 ,探讨其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DNA PKcs、p5 3和bcl 2的表达。 结果 NSCLC中DNA PKcs、p5 ...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DNA PKcs)的表达 ,探讨其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113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DNA PKcs、p5 3和bcl 2的表达。 结果 NSCLC中DNA PKcs、p5 3和bcl 2的检出率分别为 89.3 8%、61.95 %及5 9.2 9% ;DNA PKcs的表达顺序依次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腺癌 >腺鳞癌 >鳞癌 ,而且DNA PKcs表达水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亦逐渐增高 ,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5 ) ,但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p5 3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NSCLC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别 ;bcl 2在不同组织学类型NSCLC中的表达顺序依次为鳞癌 >腺鳞癌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但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DNA PKcs与 p5 3 (P <0 .0 1)、p5 3和bcl 2 (P <0 .0 5 )的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结论 DNA PKcs高表达导致的DNA损伤修复系统活性增高以及突变型p5 3和bcl 2过表达导致的凋亡抑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DNA-PKCS 非小细胞肺癌 DNA依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hm_1R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及乙酰胆碱对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少平 熊永炎 +5 位作者 王琼 贺艳丽 伍仕敏 高月 高沛永 刘永学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 获得表达人毒蕈碱样乙酰胆碱Ⅰ型受体(hm1 R)的工程细胞株 (CHO hm1 R)并鉴定表达受体是否具有相应的功能活性。方法 以健康人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hm1 R之cDNA ,并构建pcDNA3 .1 (+) hm1 R表达载体 ,转染CHO K1 细胞获得CH... 目的 获得表达人毒蕈碱样乙酰胆碱Ⅰ型受体(hm1 R)的工程细胞株 (CHO hm1 R)并鉴定表达受体是否具有相应的功能活性。方法 以健康人基因组DNA为模板 ,PCR扩增hm1 R之cDNA ,并构建pcDNA3 .1 (+) hm1 R表达载体 ,转染CHO K1 细胞获得CHO hm1 R工程细胞株 ,将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作用于细胞 ,以Fura 2为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 ;同时 ,观察阿托品预处理对乙酰胆碱作用的影响。结果 成功得到CHO hm1 R工程细胞株 ;乙酰胆碱 1 0 ,1 0 0 μmol·L-1 均可增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此反应可被阿托品 50 0 μmol·L-1 完全阻断。结论 CHO hm1 R工程细胞株可以用于hm1 R配基的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毒草碱样 乙酰胆碱 阿托品 钙离子浓度 细胞 CHO—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肾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燕舞 熊永炎 +1 位作者 陈智龙 李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2K1CRH)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高血压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术后4周末,开始以辛伐他... 目的探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2K1CRH)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高血压组、辛伐他汀治疗组。术后4周末,开始以辛伐他汀(5mg·kg-1·d-1)灌胃,共8周。测量大鼠收缩压(SBP)、心肌总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胶原浓度以及CT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高血压组的收缩压、心肌总胶原容积分数、心肌胶原浓度显著增加(P<0.01),CTGF表达上调(P<0.01),辛伐他汀抑制2K1CRH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和心肌组织中CTGF的表达(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可能与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肾血管性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作为新药靶点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永学 余少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1-604,共4页
作为膜受体最大的一个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参与了广泛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因而一直是新药发现及研究的最重要靶点。孤儿GPCRs(oGPCRs)是一类内源性配基未定、功能未知的GPCRs,作为创新药物的靶点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 配基 新药靶点 反向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针吸细胞学假阴性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慧琴 杨桂芳 罗峻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 :提高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72 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744例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 93 6 7% ,特异性 96 43% ,假阳性率 3 5 7% ,假阴性率 6 33% ,... 目的 :提高乳腺癌针吸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72 31例乳腺肿块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获取病理组织学对照有744例 ,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针吸细胞学诊断敏感性 93 6 7% ,特异性 96 43% ,假阳性率 3 5 7% ,假阴性率 6 33% ,符合率 94 0 9%。结论 :针吸细胞学是乳腺肿块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肿瘤实质细胞较少或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是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诊断学 活组织检查 针吸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余露 颜梦然 +4 位作者 罗文婷 蔡宇翔 刘欢 李志强 田素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检测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P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 目的检测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PA)/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pilomyxoid astrocytom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的表达,并比较在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PA/PMA及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52例PA,9例PMA及205例室管膜肿瘤中SOX10的表达。结果PA/PMA中,SOX10的阳性率为100%,且均为强阳性,在不同年龄组及解剖部位SOX10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室管膜肿瘤中,仅6%(12/205)SOX10呈阳性,不同WHO分级、年龄组及解剖部位的室管膜肿瘤中SOX10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SOX10在PA/PMA与室管膜肿瘤中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OX10选择性高表达于PA/PMA,对其诊断及与室管膜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黏液样星形细胞瘤 室管膜肿瘤 SOX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BS诱发大鼠结肠炎P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TNF-α、IL-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红 夏冰 +4 位作者 刘君炎 曾宪昌 郭广松 张克俭 龚玲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 :研究P 选择素在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循环血中血小板膜表面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组织TNF α和血清IL 8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血栓并发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TNBS 乙醇灌... 目的 :研究P 选择素在三硝基苯磺酸 (TNBS)诱发的大鼠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循环血中血小板膜表面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组织TNF α和血清IL 8表达的相关性 ,探讨其在结肠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血栓并发症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TNBS 乙醇灌肠制作大鼠结肠炎模型 ,分别在制模后 2 4小时、1周和 2周取心脏血 ,放射免疫法测定P 选择素的含量 ,ELISA夹心法检测IL 8的含量 ,免疫组化法分析P 选择素及TNFα在病变部位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 选择素在结肠组织炎症的各个时间点均有表达 ,阳性表达率大于 5 0 %。血小板膜表面P 选择素在灌肠后 2 4小时未见升高 ,第 1、2周明显升高(P <0 0 1)。血清IL 8含量及TNFα表达曲线变化情况相似 ,在 2 4小时升高最为明显 ,随着病程延长而下降。P 选择素与IL 8在同期炎症中呈正相关 ,而与TNF α无线性相关。结论 :P 选择素在结肠炎症早期介导局部的炎症反应 ,晚期仍然是维持炎症、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P 选择素含量升高和表达增强与IL 8呈正相关 ,与TNF α无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BS 诱发 大鼠 结肠炎 P选择素 表达 TNF-Α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琳 熊永炎 陈桃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44-546,共3页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对113例NSCLC组织中MDR1和MRP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DR1和MRP基因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 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对113例NSCLC组织中MDR1和MRP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MDR1和MRP基因mRNA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58/113)、80.5%(91/113),二者与NSCLC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无关(P>0.05)。MDR1和MRP的协同阳性(MDR1+/MRP+)表达率为48.7%(55/113),二者在NSCLC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1)。结论:MDR1和MRP是NSCLC原发性多药耐药的重要参与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临床NSCLC的化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多药耐药 MDRI、MRP基因 原位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郎雁 熊永炎 陈惠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另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凋亡相关基...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6例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另取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的表达;设计高危型HPV(HPV16,18,31,33,58等)通用引物,以touch-downPCR法检测各组宫颈组织中高危型HPV的感染率。结果(1)从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survivin表达逐渐增强(P<0.05);(2)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3)从正常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高危型HPV阳性率逐渐升高(P<0.05);(4)高危型HPV感染率在不同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组织学分型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survivin与高危型HPV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及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SURVIVIN 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