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18)F-FDG PET的帕金森病脑葡萄糖代谢特征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蓓 王蓉 +4 位作者 李玲 刘莹 王会伟 董逸远 赵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6-232,249,共8页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不同时期的脑葡萄糖代谢模式,分析目标感兴趣区(RO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时期ROI与认知或运动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帕金森进展标志物研究项目在线数据2010年6月—2022年9月42例早期PD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在...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不同时期的脑葡萄糖代谢模式,分析目标感兴趣区(ROI)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时期ROI与认知或运动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收集帕金森进展标志物研究项目在线数据2010年6月—2022年9月42例早期PD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在基线、12、24、36和48个月行FDG PET成像。从该数据库中获得8例与PD患者同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数据。评估PD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纵向变化及PD相关的脑区ROI与平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的关系。结果PD患者位于额叶和顶叶联合区的活动相对减少,小脑、壳核和扣带回的活动相对增加。PD患者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和小脑的ROI最初高于对照组,随后下降;而扣带回、黑质的ROI与之相反。壳核、苍白球和尾状核代谢活性在36个月时与平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595、0.6787、0.7167,P均<0.05),而在24个月时呈负相关(r=-0.5418、-0.8789、-0.8876,P均<0.05)。结论本研究获得了早期PD的18F-FDG成像结果的5年纵向数据,PD患者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的糖代谢活性与平均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核糖F18 统计参数映射 代谢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庆 顾洁夫 +3 位作者 蔡林 汪长银 文兵 汪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 研究99Tcm 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意义。方法 于 18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桡骨干处造成 15mm缺损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异体冻干骨的复合物 ,B组单纯植入冻干骨。于术后 2 ,4,6周行放射... 目的 研究99Tcm 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意义。方法 于 18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桡骨干处造成 15mm缺损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异体冻干骨的复合物 ,B组单纯植入冻干骨。于术后 2 ,4,6周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组织学切片和X线检查。并另选 3只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未出现并发症的移植骨均存活 ,它们的放射性浓度在术后 2周增加 ,4周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其动态变化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一致并早于X线改变。②A组的放射性浓度始终高于B组。③另有 2例术后感染 ,在 2周时放射性浓度下降 ,经治疗后 ,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骨移植 锝99-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趣区设置对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汪长银 文兵 张湘园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及本底兴趣区ROI的勾画方式对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对41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并按不同ROI勾画法计算GFR。改变本底ROI位置、大小、本底与肾脏ROI距离及肾脏ROI大小、局部偏离,观察GFR变化;将各... 目的:探讨肾脏及本底兴趣区ROI的勾画方式对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对41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并按不同ROI勾画法计算GFR。改变本底ROI位置、大小、本底与肾脏ROI距离及肾脏ROI大小、局部偏离,观察GFR变化;将各GFR与标准Gates法GFR比较,观察结果偏离程度及导致结果偏离的因素。结果:①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本底ROI位置、大小、本底与肾脏ROI间距离以及“肾脏ROI大小、局部偏离”均是影响GFR的重要因素(x^2分别为250.9,73.9,53.5,215.8,P=0.000);②本底位于肾脏正下方较大范围内或肾脏ROI在外下方局部外偏时GFR与标准Gates法十分接近;本底ROI、肾脏ROI的其它各种改变均可对GFR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结论:①Gates法GFR测定时,ROI勾画须注意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②本底ROI设置于肾脏正下方(20~160)象素大小、(0~16)象素距离范围内可减少本底大小、距离对GFR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测量术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O_4^-显像发现甲状腺滤泡性癌并全身多部位转移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汪长银 沈美娟 沈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病例女,69岁。左胸疼痛3周入院。体格检查:左胸前第2肋骨及第4胸椎处隆起,压痛;甲状腺肿大,左叶及峡部可触及一肿块,质硬,固定,表面不平,无压痛。患者30年前有甲状腺手术史,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病例女,69岁。左胸疼痛3周入院。体格检查:左胸前第2肋骨及第4胸椎处隆起,压痛;甲状腺肿大,左叶及峡部可触及一肿块,质硬,固定,表面不平,无压痛。患者30年前有甲状腺手术史,病理结果为甲状腺腺瘤。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正常。给患者静脉注射Na^99mTcO4 5mei,20min时行SPECT甲状腺静态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腺癌 滤泡性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高锝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评估骨密度 被引量:3
5
作者 涂宁 文之 +4 位作者 朱凌 刘博 冯晓波 汪长银 吴光耀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1-1394,共4页
目的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 目的评价利用双能CT(DECT)测量容积CT值评估骨密度(BMD)的可行性。方法对11名志愿者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腰椎(L1-L4)及股骨(股骨颈)BMD值;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DECT检查,获得钙值图,测量容积CT值,分析容积CT值与BMD值的相关性。结果腰椎容积CT值与BMD值呈显著正相关(r=0.82,P〈0.001;相关函数为Y=0.004 X-0.879,其中Y为BMD值,X为容积CT值);股骨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DECT所测腰椎容积CT值与DXA所测BMD值密切相关,可定量反映腰椎BMD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兔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状态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汪长银 杨奇盛 +4 位作者 高纯 买买提 李顺 江凌龙 涂小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83-2287,共5页
目的:观察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肾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3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6只和梗阻组24只。采用套管法制作右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据梗阻时间均分为4组,即梗阻7、14、28和56 d组。以肾动态显像测量各组肾小球滤过率... 目的:观察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肾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3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6只和梗阻组24只。采用套管法制作右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据梗阻时间均分为4组,即梗阻7、14、28和56 d组。以肾动态显像测量各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其肾功能与梗阻时间的关系,并观察健侧肾脏功能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双肾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P=0.894);梗阻组右肾GFR均低于左肾(P<0.05)。(2)右肾GFR比较,梗阻7 d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66,P=0.001),梗阻7、14、28、56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左肾GFR比较,对照组、梗阻7、14、28、56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梗阻肾脏的功能呈现先期大幅度下降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健侧肾脏的基础肾功能未见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骨移植后颌骨缺损愈合早期骨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毅 施斌 +1 位作者 张湘圆 程祥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对颌骨缺损愈合早期骨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 :拔除 5只狗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后扩大牙槽窝 ,形成骨缺损模型。实验侧植入Osteoset和富血小板血浆 ,对照侧植入Osteoset。术后 2、4、6周对缺损区进行99m锝骨显像定量...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对颌骨缺损愈合早期骨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 :拔除 5只狗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后扩大牙槽窝 ,形成骨缺损模型。实验侧植入Osteoset和富血小板血浆 ,对照侧植入Osteoset。术后 2、4、6周对缺损区进行99m锝骨显像定量测定缺损区新骨生成代谢活性。结果 :各缺损区均呈现放射性核素浓集区 ,并在第 4周达到高峰。实验组与对照组仅在第 2周放射性计数有显著性差异 ,而在第 4、6周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可促进骨移植后颌骨缺损愈合骨代谢活性 ,其效应在术后早期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再生 骨显像 ^99m锝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表面NK细胞配体的表达及其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慧芬 黄宏 +4 位作者 符明鹏 郭子龙 雷萍 沈关心 何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细胞表面NK细胞配体的表达及其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以期获得对不同肿瘤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8种肿瘤细胞(K562、Raji、U937、Molt-4、Jurkat、HepG2、Hela、PC3)的9种NK配体(MICA、MICB、ULBP1、... 目的分析肿瘤细胞表面NK细胞配体的表达及其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以期获得对不同肿瘤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8种肿瘤细胞(K562、Raji、U937、Molt-4、Jurkat、HepG2、Hela、PC3)的9种NK配体(MICA、MICB、ULBP1、ULBP2、CD58、Nectin-2、CD155、LLT-1、HLA-E)。通过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和碘化丙啶(PI)双标记测定NK-92细胞对这些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根据肿瘤细胞对NK-92的敏感性将肿瘤细胞分为两组(敏感组和中度敏感组),K562、Raji、U937、Molt-4对NK-92细胞敏感性高,Jurkat、HepG2、Hela、PC3对NK-92细胞中度敏感。CD58和HLA-E的转录水平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06),CD58的表达在敏感组高于中度敏感组,而HLA-E的表达在敏感组低于中度敏感组。结论 CD58hi或HLAElow的肿瘤细胞对NK-92的杀伤作用更敏感,因此,肿瘤细胞CD58和HLA-E的表达测定可以作为临床NK细胞治疗的肿瘤检测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92细胞 肿瘤细胞系 NK激活性受体 NK抑制性受体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算法及参数对SPECT颞颌关节显像髁突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宇 沈美娟 +3 位作者 江凌龙 徐超 文兵 汪长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目的观察滤波反投影法(FBP)、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2D-OSEM)及其参数对SPECT颞颌关节显像髁突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因单侧髁突异常增生致偏颌畸形患者,分别以2D-OSEM及FBP算法对SPECT重建图像,前者子集数为2、4、8... 目的观察滤波反投影法(FBP)、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2D-OSEM)及其参数对SPECT颞颌关节显像髁突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因单侧髁突异常增生致偏颌畸形患者,分别以2D-OSEM及FBP算法对SPECT重建图像,前者子集数为2、4、8,迭代次数为4、8、16,后者应用巴特沃斯滤波器,设定截止频率为0.32,阶数为9。基于重建图像分别计算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评估髁突代谢活性;观察FBP和2D-OSEM算法子集数及迭代次数对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及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影响。结果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在子集数为2、迭代次数为4的2D-OSEM重建图像中[9.00%(4.20%,16.90%)]与FBP重建图像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P=0.06),而在其余2D-OSEM图像中均高于FBP图像(P均<0.01)。子集数(F=16.85,P<0.01)及迭代次数(F=34.29,P<0.01)对2D-OSEM重建图像中的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存在显著主效应,且其间存在交互效应(F=13.14,P<0.01),双侧髁突摄取百分率差值随子集数或迭代次数增加而增高。2D-OSEM(142/197,72.08%)与FBP(88/197,44.67%)重建图像的髁突代谢活性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1,P<0.01)。2D-OSEM重建图像中,子集数为4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平均值为53.80%,与子集数为2(50.93%)及8时(57.8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98、1.98,P=0.32、0.16);子集数为8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平均值高于子集数为2时(χ^(2)=5.74,P=0.02);迭代次数为8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平均值为53.81%,与迭代次数为4(51.10%)及16(57.70%)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7、1.82,P=0.35、0.18);迭代次数为16时,髁突代谢活性阳性率的平均值高于迭代次数为4时(χ^(2)=5.19,P=0.02)。结论采用FBP或2D-OSEM算法及不同参数行SPECT颞颌关节显像重建,髁突代谢活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滤波反投影法 二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七甲川菁构建并初步评估双模态PET/近红外荧光探针
10
作者 朱家序 蒋亚群 +3 位作者 潘芯 李崇佼 雷萍 何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6-650,共5页
目的 基于七甲川菁染料MHI148构建新型PET/近红外荧光(NIRF)双模态探针,并初步评估其用于肿瘤模型小鼠成像的能力。方法 采用双功能螯合剂DOTA修饰MHI148构建MHI148-DOTA,对其光物理、光热性能进行表征;以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MHI148-D... 目的 基于七甲川菁染料MHI148构建新型PET/近红外荧光(NIRF)双模态探针,并初步评估其用于肿瘤模型小鼠成像的能力。方法 采用双功能螯合剂DOTA修饰MHI148构建MHI148-DOTA,对其光物理、光热性能进行表征;以放射性核素^(68)Ga标记MHI148-DOTA,合成探针^(68)Ga-MHI148,测定其放射化学纯度及稳定性。建立小鼠乳腺癌4T1及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皮下瘤模型,以^(68)Ga-MHI148探针对其进行小动物PET显像,观察成像效果及该探针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 MHI148-DOTA光物理及光热性能优异。以之构建的探针^(68)Ga-MHI148放射化学纯度>99%,稳定性良好;小动物PET成像可清晰显示肿瘤,肿瘤摄取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6 h时U-87MG及4T1肿瘤/肌肉摄取比值分别为4.55±0.20及8.08±2.26;^(68)Ga-MHI148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液、肺、肝及肾脏。结论 成功构建的双模态^(68)Ga-MHI148探针标记简单、稳定性良好,肿瘤靶向潜力较好,并可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抑制小鼠肿瘤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探针技术 七甲川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谱学 近红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