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兔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状态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汪长银 杨奇盛 +4 位作者 高纯 买买提 李顺 江凌龙 涂小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83-2287,共5页
目的:观察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肾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3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6只和梗阻组24只。采用套管法制作右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据梗阻时间均分为4组,即梗阻7、14、28和56 d组。以肾动态显像测量各组肾小球滤过率... 目的:观察兔输尿管部分梗阻后基础肾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30只成年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6只和梗阻组24只。采用套管法制作右输尿管部分梗阻模型,据梗阻时间均分为4组,即梗阻7、14、28和56 d组。以肾动态显像测量各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其肾功能与梗阻时间的关系,并观察健侧肾脏功能的变化。结果:(1)对照组双肾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5,P=0.894);梗阻组右肾GFR均低于左肾(P<0.05)。(2)右肾GFR比较,梗阻7 d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66,P=0.001),梗阻7、14、28、56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左肾GFR比较,对照组、梗阻7、14、28、56 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后,梗阻肾脏的功能呈现先期大幅度下降之后趋于稳定的变化特征,健侧肾脏的基础肾功能未见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