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ERT的心血管医疗指南实体关系抽取方法 被引量:18
1
作者 武小平 张强 +1 位作者 赵芳 焦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49,共5页
实体关系抽取是医疗领域知识问答、知识图谱构建及信息抽取的重要基础环节之一。针对在心血管专病知识图谱构建的过程中尚无公开数据集可用的情况,收集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医疗指南并进行相应的实体和关系类别的专业标注,构建了心血管专... 实体关系抽取是医疗领域知识问答、知识图谱构建及信息抽取的重要基础环节之一。针对在心血管专病知识图谱构建的过程中尚无公开数据集可用的情况,收集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医疗指南并进行相应的实体和关系类别的专业标注,构建了心血管专病知识图谱实体关系抽取的专业数据集。基于该数据集,首先提出双向变形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BERT-CNN)模型以实现中文语料中的关系抽取,然后根据中文语义中主要以词而不是字为基本单位的特性,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全词掩模的双向变形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BERT(wwm)-CNN)模型用于提升在中文语料中关系抽取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BERT(wwm)-CNN在所构建的关系抽取数据集上准确率达到0.85,召回率达到0.80,F1值达到0.83,优于对比的基于双向变形编码器长短期记忆网络(BERT-LSTM)模型和BERT-CNN模型,验证了改进网络模型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关系抽取 心血管疾病 双向变形编码器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素促进颈动脉损伤小鼠体内EPCs动员及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维华 张清芬 +1 位作者 王刚 周敬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颈动脉损伤小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动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导丝损伤的方法构建C57BL/6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处理模型组(model组)...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对颈动脉损伤小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动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导丝损伤的方法构建C57BL/6小鼠颈动脉损伤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处理模型组(model组)和藏红花素低、中、高剂量(10、50和100μmol·kg^(-1)·L^(-1))处理组。在3 d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颈动脉损伤小鼠体内外周血中EPCs动员情况;7 d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颈动脉损伤小鼠外周血血清中促血管修复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含量变化;14 d时,利用依文思蓝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检测各组颈动脉损伤小鼠损伤血管再内皮化和内膜增生情况;同时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颈动脉损伤小鼠损伤段血管中促修复因子相关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4,CXCR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bFGFR)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颈动脉损伤小鼠外周血中EPCs动员量和促血管修复因子VEGF、SDF-1、bFGF、EGF、MMP-9的含量上升(P<0.05);损伤血管再内皮化面积下降而增生内膜面积和增生内膜与中层膜面积比显著升高(P<0.05);损伤段血管中促修复因子相关受体VEGFR-2、CXCR4、bFGFR和EGFR的表达水平亦上升(P<0.05)。而与model组相比,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处理组颈动脉损伤小鼠外周血中EPCs动员量和促血管修复因子VEGF、SDF-1、bFGF、EGF、MMP-9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损伤血管再内皮化面积逐渐上升而增生内膜面积和增生内膜与中层膜面积比逐渐下降(P<0.05);损伤段血管中促修复因子相关受体基因VEGFR-2、CXCR4、bFGF-R和EGFR的表达水平随之逐渐上升(P<0.05)。结论:藏红花素能够促进颈动脉损伤小鼠体内EPCs细胞动员及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从而对损伤血管发挥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内皮祖细胞 血管损伤 细胞动员 再内皮化 血管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家兔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胶原合成的影响
3
作者 匡永东 任江华 +1 位作者 王智泉 周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 (DG)对家兔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家兔复制成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 ,4周后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 (PCI)、Ⅲ型前胶原 (PCⅢ )及动脉组织胶原含量 ,并行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大、...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 (DG)对家兔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家兔复制成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 ,4周后检测血清中Ⅰ型前胶原 (PCI)、Ⅲ型前胶原 (PCⅢ )及动脉组织胶原含量 ,并行动脉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大、小剂量DG治疗组的损伤动脉组织胶原含量 ,血清PCI、PCⅢ含量 ,动脉组织新生内膜厚度和狭窄率均明显低于损伤组。结论 :DG可明显抑制家兔颈总动脉血管成形术后胶原的合成和内膜增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胶原合成 颈总动脉 PTCA 血管内皮细胞 甘草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中国患者隐私保护相关研究现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玲 熊维 +1 位作者 荣凌 樊迪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784,共7页
目的梳理分析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中国患者隐私保护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患者隐私保护的期刊文献,使用Cite Space 6.2.R5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 目的梳理分析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中国患者隐私保护相关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8—202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患者隐私保护的期刊文献,使用Cite Space 6.2.R5软件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突现分析,结合文献具体内容梳理患者隐私保护研究现状。结果共纳入1590篇文献进行分析;发文量最多的核心期刊为《中国医学伦理学》(54篇,3.40%);中国患者隐私保护领域研究现状可概括为医疗护理活动相关隐私问题、医疗服务新技术引发的隐私问题以及特殊情境下的隐私问题;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个人信息”“数据共享”是当前热点研究主题。结论健康医疗数据共享背景下,患者隐私保护仍是研究热点及重点。目前研究对患者隐私保护的定义较为局限,建议未来从多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多方对于隐私保护的认识,丰富患者隐私保护内涵。此外,还需加强医务人员患者隐私保护意识和行为实践培养,不断实践患者隐私保护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完善特殊时期及健康数据共享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相关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患者隐私 隐私保护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实现潜在类别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雨嘉 李曙 +1 位作者 胡思汗 万静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6-309,315,共5页
目的使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本文将以Dayton《Latent Class Scaling Analysis》中的数据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并展示相关代码运行后的结果。结果... 目的使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方法本文将以Dayton《Latent Class Scaling Analysis》中的数据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R软件的poLCA程序包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并展示相关代码运行后的结果。结果示例数据被分为两个潜在类别,各类别的概率分别为0.839、0.161。结论与传统的SAS、STATA、Mplus等软件相比,R软件中的poLCA程序包可以在最佳潜在类别数目未知的情况下顺次进行多个潜在类别数目的循环并输出最优模型,同时还可以进行带有协变量的潜在类别分析,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快速又简单便捷的潜在类别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CA程序包 潜在类别分析 R软件 潜在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5 nm激光应用于血栓及其钙化组织消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珉澄 姚育成 +4 位作者 张奥 鲁志兵 胡玥 邓晓月 张泽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相较于308 nm准分子激光器,355 nm脉冲固体激光器在峰值功率、成本和方便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使用离体新鲜猪血凝块与新鲜鸡胫骨块作为类血栓及其钙化组织,研究355 nm脉冲固体激光的组织消融特性及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组织消融孔洞形貌良... 相较于308 nm准分子激光器,355 nm脉冲固体激光器在峰值功率、成本和方便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使用离体新鲜猪血凝块与新鲜鸡胫骨块作为类血栓及其钙化组织,研究355 nm脉冲固体激光的组织消融特性及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组织消融孔洞形貌良好,无颗粒沉积;消融后微粒直径均在10微米量级,处于人体可自然代谢的范围,且25 mJ~200 mJ范围内脉冲能量越小,消融后微粒越小;灌注条件下,热影响区组织温升小于4.5℃,不会对血管壁造成热损伤。故355 nm脉冲固体激光可有效消融血栓及其钙化组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5 nm激光 消融 血栓及其钙化组织 脉冲能量 微粒尺寸 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34a调控高糖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芳 汪瀚 +5 位作者 陈明 周斌 卫银芝 干学东 熊世熙 王扬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34a)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3mmol/L),抑制剂组(miR-34a抑制剂浓度50nmol/L+葡萄糖33mmol/L)。采用定量... 目的探讨微小RNA-34a(miR-34a)对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葡萄糖浓度5.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3mmol/L),抑制剂组(miR-34a抑制剂浓度50nmol/L+葡萄糖33mmol/L)。采用定量PCR检测miR-34a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心肌H9c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H9c2细胞miR-34a表达显著上调(P<0.05),H9c2细胞Bcl-2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高糖组比较,抑制剂组H9c2细胞凋亡明显下降(P<0.05),H9c2细胞Bcl-2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R-34a能调控高糖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直接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糖尿病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丹 吴基良 李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棕榈酸(0.1~0.4 mmol·L^(-1))刺激心肌细胞(0~48 h),CCK-8法评估细胞生长状态,免疫印迹法评估细胞内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在高脂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棕榈酸(0.1~0.4 mmol·L^(-1))刺激心肌细胞(0~48 h),CCK-8法评估细胞生长状态,免疫印迹法评估细胞内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0.1~0.4 mmol·L^(-1))刺激H9C2心肌细胞24 h,0.2、0.4 mmol·L^(-1)组细胞增殖率均出现明显下降。棕榈酸(0.2 mmol·L^(-1))刺激H9C2心肌细胞时,24、48 h组细胞增殖率均出现明显下降。棕榈酸(0.2 mmol·L^(-1))刺激24 h,GRP78、CHOP、PERKphos、IRE1phos、ATF6等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Bcl-2表达出现明显降低(P<0.05)。预处理内质网应激抑制剂普伐他汀(pravastatin,10mol·L^(-1))的棕榈酸(0.2 mmol·L^(-1))组与不加pravastatin的棕榈酸(0.2 mmol·L^(-1))组相比,Bcl-2及Bax的表达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对高脂引起的心肌损伤的发病及治疗均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高脂 棕榈酸 心肌损伤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皮阳 魏宝柱 +4 位作者 钱成 吴慧婷 曹建雷 冯鸿 王扬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6期478-484,共7页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2015年3月以前,并在各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引文目录中寻找额外的合适的研究。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危... 目的评估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2015年3月以前,并在各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引文目录中寻找额外的合适的研究。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危险比(RR)和加权平均差(WMD)。结果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737例接受曲美他嗪或安慰剂治疗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WMD=6.98,95%CI:5.52~8.45,Z=9.35,P<0.001),6 min步行距离(WMD=83.39,95%CI:21.36~145.43,Z=2.63,P=0.008)和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WMD=4.28,95%CI:-0.95^-0.35,Z=4.28,P<0.001)。此外,曲美他嗪还显著降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WMD=-6.14,95%CI:-7.55^-4.74,Z=8.57,P<0.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WMD=-5.23,95%CI:-6.04^-4.41,Z=12.57,P<0.001),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WMD=-13.22,95%CI:-21.89^-4.56,Z=2.99,P=0.003),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WMD=-11.36,95%CI:-14.22^-8.50,Z=7.79,P<0.001),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D=-0.22,95%CI:-0.33^-0.11,Z=3.99,P<0.001),心血管事件和住院率(RR=0.35,95%CI:0.22~0.56,Z=1.74,P<0.001)。然而,在CRP水平和全因死亡率,曲美他嗪和安慰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曲美他嗪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并且可以减少心脏原因的住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缺血性心肌病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薇娜 赵良平 李冰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V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结扎美托洛尔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给予假手术。美托洛尔治疗...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VR)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结扎美托洛尔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给予假手术。美托洛尔治疗组于术后24 h灌胃给予美托洛尔10 mg.kg-1.d-1,其他两组灌胃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4周后,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各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DV)、左室质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变化,病理切片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和细胞间质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DD、LEDV、LVMI均显著增加,EF、FS等显著降低,光镜下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生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美托洛尔治疗组LVDD、LEDV、LVMI降低,EF、FS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美托洛尔对AMI大鼠左心室重构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和神经内分泌异常、降低交感神经过度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心肌梗死 急性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重复测量血压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游 於寅斌 +1 位作者 罗义波 姚述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比较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重复测量的稳定性,评价吴博士RG-BPⅡ5800型脉搏波电子血压计准确性。方法使用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与吴博士RG-BPⅡ5800型电子血压计对270名受试者同臂同步重复连续测量血压5次,比较两种血压计测量的数值... 目的比较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重复测量的稳定性,评价吴博士RG-BPⅡ5800型脉搏波电子血压计准确性。方法使用标准台式水银血压计与吴博士RG-BPⅡ5800型电子血压计对270名受试者同臂同步重复连续测量血压5次,比较两种血压计测量的数值的差异以及合适测量次数。结果以水银血压计测量值为参照,电子血压计偏差为0.8 mm Hg/0.2 mm Hg(收缩压/舒张压),电子血压计测量值偏差的标准差为4.5 mm Hg/6.2 mm Hg(收缩压/舒张压)。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舒张压值低于水银血压计1.0 mm Hg(P=0.036)。在测量收缩压时,电子血压计测得前三次的数值呈递减趋势,从第三次开始数值趋于稳定,水银血压计测得第一次数值高于后四次测量数值,后四次数值变化趋势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测量舒张压时,电子血压计第一次数值高于后四次测量数值,水银血压计五次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吴博士RG-BPⅡ5800型脉搏波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在临床应用中可代替水银汞柱血压计使用,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脉搏波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收缩压读数相差1 mm Hg以内,电子血压计重复测量收缩压稳定性较水银血压计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计 血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诊疗现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欣 干学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应激性心肌病,从1991年第一次被提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室壁运动异常,行心室造影时,显示像日本人用来捕章鱼的瓶子,故也称Takotsubo心肌病。因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类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故常被误诊。本文... 应激性心肌病,从1991年第一次被提出,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心肌室壁运动异常,行心室造影时,显示像日本人用来捕章鱼的瓶子,故也称Takotsubo心肌病。因其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类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故常被误诊。本文从应激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该病的全面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tsubo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室壁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下的CBCT图像重建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蓉珍 赵芳 +1 位作者 李波 田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57-464,共8页
如何在复杂噪声条件下提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重建质量,对于CBCT系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下的CB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研究了适宜于描述混合高斯... 如何在复杂噪声条件下提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重建质量,对于CBCT系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下的CBCT图像重建方法。首先研究了适宜于描述混合高斯/泊松噪声环境下的CBCT图像重建模型,它包含一个基于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的保真项和一个基于三维全变分正则化方法的约束项。保真项用于约束在混合噪声模型下重建结果与观测值尽可能的相近,约束项用于噪声去除并要求尽可能较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与细节信息。进一步通过可分离近似方法和扩展拉格朗日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相对于其他方法而言,PSNR最高可以提升2.1 dB;从主观视觉而言,本文方法在噪声环境下具有较好的图像重建质量。因此,本文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低剂量条件下的CBCT图像重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混合高斯/泊松最大似然函数 全变分正则化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相关基因和miRNA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豪杰 王杨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筛选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心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关键基因和miRNA。方法:纳入GEO数据库中2个基因表达谱芯片,消除数据之间的批次效应并进行标准化后,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 目的:筛选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iopathic dilated cardiomyopathy,IDCM)心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关键基因和miRNA。方法:纳入GEO数据库中2个基因表达谱芯片,消除数据之间的批次效应并进行标准化后,筛选出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然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利用miRNet获得靶向DEGs的miRNA,构建miRNA-DEGs网络,并用Cytoscape分析关键基因和miRNA。结果:根据|logFC|>0.4,P<0.05筛选出DEGs共210个,主要富集在PI3K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与肿瘤相关的通路等。筛选出关键基因STAT3、MYC和CCND1等,以及关键miRNAs如miR-34a-5p、miR-17-5p和miR-20a-5p。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关键基因和miRNA进行了筛选与分析,共筛选出210个差异基因及7个功能模块,分析了3个关键miRNAs,为进一步研究IDCM心衰的发生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心衰 差异表达基因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