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洁莉 潘世华 +3 位作者 陈贵儒 沈霞 丁晓敏 孙慧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干预对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近6个月内经历不良事件的护士46人进行正念冥想干预,包括4个课程模块,即正念冥想介绍、正念冥想框架、纵向引导冥想计划、正念冥想询问和反思,持续8周。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第二受害者经验及支持量表和希望水平量表评估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希望水平。结果干预后护士第二受害者体验及支持总分、各维度(除非工作相关支持外)得分显著降低,希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正念冥想干预适用于护士第二受害者人群,能有效降低其经历不良事件后的痛苦体验,提高其支持及希望水平,促进护士心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第二受害者 护理不良事件 正念冥想 痛苦体验 组织支持 希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鼻咽淋巴瘤与鼻咽癌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俊旗 单菲菲 +3 位作者 吴光耀 杨昊 程英 孟志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65-66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鉴别诊断鼻咽淋巴瘤和鼻咽癌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和病理证实的34例鼻咽淋巴瘤和40例鼻咽癌临床资料、MRI图像及DWI图像和ADC值。MRI图像特征包括病变的信号...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鉴别诊断鼻咽淋巴瘤和鼻咽癌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和病理证实的34例鼻咽淋巴瘤和40例鼻咽癌临床资料、MRI图像及DWI图像和ADC值。MRI图像特征包括病变的信号特征,强化方式,DWI图信号特点和ADC值,病变生长方式,累及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结果鼻咽淋巴瘤和鼻咽癌在信号特征、增强方式、生长方式、累及范围和淋巴结侵犯有不同特征。鼻咽淋巴瘤组患者ADC值高于鼻咽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结合ADC值鉴别诊断鼻咽淋巴瘤和鼻咽癌具有较大价值,有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淋巴瘤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浆膜型肝结核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丁勋 徐佳 +2 位作者 鲁植艳 龙清云 周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浆膜型肝结核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总结浆膜型肝结核的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穿刺活检、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浆膜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 CT平扫: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 目的通过分析浆膜型肝结核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总结浆膜型肝结核的CT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穿刺活检、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的浆膜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CT影像学特点。结果 CT平扫:10例患者共12个病灶,肝包膜均不同程度增厚,可表现为结节状;病灶呈类圆形、梭形及不规则形的囊性(n=6)、实性(n=3)及囊实性(n=3),可伴有钙化(n=2);病灶边缘可见环形壁(n=7),其中4个病灶内部可见分隔使病灶呈现多房状改变;12个病灶均不同程度压迫临近肝组织;病灶可累及周围结构(n=9),形成哑铃状或束腰状改变(n=2),并可形成窦道与体表相通(n=1)。CT增强扫描:8例患者共显示10个病灶,其中1例行动脉期、门脉期及延迟期三期扫描,7例行门脉期扫描。其中单环状强化(n=3),多房状强化(n=3),囊性改变(n=1);1例三期扫描为多房状强化病灶,环壁及分隔呈渐进性强化。结论浆膜型肝结核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仔细分析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可以提高对此病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型 肝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癌并破裂出血介入治疗近期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国斌 达军 易广新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9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患者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治疗资料,评价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93.8%,1... 目的探讨介入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栓塞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患者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治疗资料,评价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结果 15例患者治疗后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93.8%,1例因持续出血及肝功能严重损害于1周内死亡,未发生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转氨酶治疗后2~3天升高(P〈0.01),7~10天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总胆红素变化不明显(P〉0.05)。12例接受后续介入治疗,随访期内肝动脉化疗栓塞1-4(平均2.5)次。3个月时14例存活,患者肿瘤客观有效率85.7%。3、6、12个月生存率为87.5%、75%、56.3%。结论介入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合并破裂出血安全性较高,可以有效止血、短期内延缓肿瘤进展并改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破裂 出血 化疗栓塞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辅助宫腔镜治疗妊娠物残留 被引量:6
5
作者 乐芳舒 邓明 +5 位作者 程静 吴旺 常亚男 牟芬 刘梦薇 陈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宫腔镜治疗妊娠物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行盆腔MRI检查及宫腔镜手术的妊娠物残留46例,按照前瞻性非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27)和3D模型组(n=19)。3D模型组利用Mimics Research 20.0软件对...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宫腔镜治疗妊娠物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0月行盆腔MRI检查及宫腔镜手术的妊娠物残留46例,按照前瞻性非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n=27)和3D模型组(n=19)。3D模型组利用Mimics Research 20.0软件对MRI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建立虚拟模型,导入3D打印机制造子宫实物模型用于术前病情沟通、制定手术方案及术中指导。比较2组手术时间、一次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宫腔镜电切术,3D模型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6(21~95)min vs.55(27~118)min,Z=-3.249,P=0.001]。3D模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37%(10/27)(P=0.003)。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一次手术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3D模型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的三维结构,可进行妊娠物残留手术难易度预判和精确定位,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模型 宫腔镜 妊娠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导致儿童隐源性脑梗死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莉 王美瑶 白姣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26-326,331,共2页
患儿 男,13岁。因右侧肢体偏瘫2天入院。2天前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含糊,余无其它临床症状。查体:心率 :62 次/min,血压:105/63 mmHg,语言含糊,右侧眼球外展受限,左侧肢体肌力4 +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 低,右侧腱反射低,右下肢... 患儿 男,13岁。因右侧肢体偏瘫2天入院。2天前突发右侧肢体偏瘫,伴言语含糊,余无其它临床症状。查体:心率 :62 次/min,血压:105/63 mmHg,语言含糊,右侧眼球外展受限,左侧肢体肌力4 +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 低,右侧腱反射低,右下肢病理征(+),共济感觉检查不能配合。实验室检查:血糖 3.93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1.58 mmol/L;凝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 13.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8.3 s,凝血酶时间 15.0 s,纤维蛋白原 含量 284 mg/dl ,D-二聚体原液 815 ng/ml。急诊CT及CTA显示患儿左侧基底节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图1 )。MRI提示患儿左侧基底节区脑梗塞并出血,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中度狭窄,伴腔内血栓(图2)。超声心动图及颈 部血管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颅脑多普勒超声发泡实验(TCD),Valsalva动作后20 s可见微泡信号大于20个(图3)。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显示Valsalva动作后三个心动周期内,患儿左心房、左心室内可见大量 造影剂反射(图4)。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发现卵圆孔处可见长约 6 mm,宽约 2 mm缝隙(图5),食道下右 心造影Valsalva动作后可见造影剂从右心房通过卵圆孔缝隙进入左心房(图6),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考虑为卵圆孔未 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为防止脑血管事件再次发生,该患儿及其家属决定择期行卵圆孔封堵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778-3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
7
作者 吴菁 蒋志勇 +4 位作者 李奎生 刘芳 吕志武 黄明沂 肖瑶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951-955,共5页
目的分析微小RNA(microRNA,miRNA)-4778-3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RT-PCR检测38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4778-3p的表达。采用miR-4778-3p类似物(mimic)和对照miR-NC分... 目的分析微小RNA(microRNA,miRNA)-4778-3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胃癌MGC803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RT-PCR检测38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iR-4778-3p的表达。采用miR-4778-3p类似物(mimic)和对照miR-NC分别转染胃癌MGC803细胞,分别命名为miR-4778-3p组和control组。qRT-PCR检测瞬时转染的效率。CCK-8法检测MGC80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MGC803细胞周期。miRecords和miRGator数据库预测miR-4778-3p可能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778-3p与靶基因的结合。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GC803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结果miR-4778-3p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分别为2.03±0.65和6.8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4778-3p组MGC803细胞中miR-4778-3p的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1)。与control组相比,miR-4778-3p组MGC803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5),G0-G1期细胞增多(P<0.01),S期细胞降低(P<0.01)。miR-4778-3p的靶基因是SMC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4778-3p可靶向结合SMC4 mRNA(P<0.01)。与control组相比,miR-4778-3p组SMC4 mRNA表达降低(P<0.01)。与control组相比,miR-4778-3p组SMC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TGF-β/Smad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4778-3p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过表达miR-4778-3p可以有效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SMC4基因表达干扰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4778-3p 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4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143对胃癌HS-746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吴菁 吕志武 +4 位作者 蒋志勇 李奎生 刘芳 黄明沂 肖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miR-3143对胃癌HS-746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iR-3143 mimics和miR-NC瞬时转染胃癌HS-746T细胞,将转染后的细胞分别设为miR-3143组和Control组。采用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HS-746T细胞增殖的情况... 目的:探讨miR-3143对胃癌HS-746T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iR-3143 mimics和miR-NC瞬时转染胃癌HS-746T细胞,将转染后的细胞分别设为miR-3143组和Control组。采用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两组HS-746T细胞增殖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HS-746T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3143可能的靶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HS-746T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iR-3143组HS-746T细胞中miR-3143的表达水平更高(P<0.01),HS-746T细胞的克隆形成数更少(P<0.01),G0-G1期的HS-746T细胞更多(P<0.01),S期的HS-746T细胞更少(P<0.01),HS-746T细胞的凋亡率更高(P<0.05),HS-746T细胞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mRNA的表达水平更低(P<0.01)。miR-3143的靶基因可能是TOP2A。结论:上调miR-3143的表达能有效地抑制胃癌HS-746T细胞的增殖活力,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的凋亡,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miR-3143能够抑制TOP2A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143 胃癌 HS-746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拓扑异构酶Ⅱ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circ-CO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9
作者 吴菁 蒋志勇 +4 位作者 李奎生 刘芳 吕志武 黄明沂 肖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5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circ-CO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阿片样物质结合蛋白/细胞黏附分子样蛋白(OPCM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和...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circ-COP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阿片样物质结合蛋白/细胞黏附分子样蛋白(OPCML)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的5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这些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rc-COPA的表达量,并分析其癌组织中circ-COPA的表达量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将对照序列和circ-COPA序列转染到细胞中(将转染后的细胞分别作为Control组和circ-COPA组)。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circ-COPA的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q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52例患者胃癌组织中circ-COPA的表达量较低,P<0.05。2)在52例患者中,年龄≥60岁患者与年龄<60岁患者中存在癌组织中circ-COPA低表达情况患者的占比相比,P>0.05;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中存在癌组织中circ-COPA低表达情况患者的占比相比,P>0.05;与病灶直径<5 cm的患者相比,病灶直径≥5 cm患者中存在癌组织中circ-COPA低表达情况患者的占比较高,P<0.05;与肿瘤TNM分期为Ⅰ期或Ⅱ期的患者相比,肿瘤TNM分期为Ⅲ期患者中存在癌组织中circ-COPA低表达情况患者的占比较高,P<0.05;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相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存在癌组织中circ-COPA低表达情况患者的占比较高,P<0.05。3)circ-COPA组细胞中circ-COPA的表达量高于Control组细胞,P<0.05。4)在培养2 d、3 d、4 d、5 d后,circ-COPA组细胞的吸光度均低于Control组细胞,P<0.05。5)进行Transwell小室实验的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细胞相比,circ-COPA组细胞的侵袭数较低,P<0.05。6)与Control组细胞相比,circ-COPA组细胞中OPCML mRNA和OPCML的表达量均较高,P<0.05。结论:与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circ-COPA的表达水平较低。上调胃癌SGC7901细胞中circ-COPA的表达水平能够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能力。circ-COPA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可能与其能够促进OPCML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irc-COPA 阿片样物质结合蛋白/细胞黏附分子样蛋白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