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邓阿黎 周忠明 +5 位作者 向楠 姜惠中 张亚兵 金晶 余念 陈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T、FSH、LH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药、西药(罗格列酮)、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清性激素T、FSH、LH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药、西药(罗格列酮)、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观察治疗后大鼠体重、血清性激素及Leptin水平的变化,并进行Leptin水平与FSH、LH、LH/FSH、T、WEIGHT的相关分析。结果:复方中药能降低血清T、LH、Leptin水平及LH/FSH比值,且血清Leptin水平与LH、T呈正相关。结论:复方中药能改善PCOS模型大鼠的生殖内分泌功能,降低血清Lept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T FSH LH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2
作者 邓阿黎 向楠 +2 位作者 周忠明 姜惠中 张亚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西药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后大鼠...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复方中药对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Poresky法进行造模,并分别以中、西药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后大鼠体重、血糖的变化以及对血清INS、IGF-1的影响。结果:复方中药能降低大鼠体重,降低血清INS、IGF-1水平,但降低血糖的作用不明显。结论:复方中药能改善PCOS模型大鼠糖代谢异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多囊卵巢综合征 空腹血糖 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P1在胃癌中的致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颜洪竹 孙燕玲 +8 位作者 吴喆 孙元鹏 刘于思 韦先明 马梓 刘尚勤 肖武汉 宁志丰 刘复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6-544,共9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roline-,glutamic acid-,and leucine-rich protein 1,PELP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ELP1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在胃癌细胞系和胃癌临床样本中予以验证,Kapla... 目的探讨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proline-,glutamic acid-,and leucine-rich protein 1,PELP1)在胃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ELP1在胃癌中的表达,并在胃癌细胞系和胃癌临床样本中予以验证,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PELP1表达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以siRNA敲降胃癌细胞AGS中的PELP1表达,以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敲降PELP1表达的AGS细胞中Src-Erk通路信号分子表达情况。结果PEL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相对较高,生存分析显示PELP1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短;敲降PELP1表达后的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均受到抑制;敲降PELP1表达的AGS细胞,其Src-Erk通路关键信号分子c-Src、PI3K和Erk的表达均降低。结论PELP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致瘤作用,可能是胃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 原癌基因 胃癌 Src-Er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家兔直肠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黎烈荣 谭异伦 郑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家兔直肠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对保留灌肠和口服给药进行比较 ,为直肠给药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双黄连注射液中主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作为血药浓度定量分析的检测指标 ,根据药物由... 目的 :研究双黄连注射液家兔直肠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对保留灌肠和口服给药进行比较 ,为直肠给药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双黄连注射液中主药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作为血药浓度定量分析的检测指标 ,根据药物由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速度 (即吸收速率Ka)和药物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即吸收程度 ,通常用血药浓度时间 (CT)曲线下面积作指标 ,观察直肠给药的吸收动力学变化。结果 :药代动力学数据说明保留灌肠组与口服组间的AUC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灌肠剂的生物利用度为 10 0 % ,口服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则为 80 .78% ;保留灌肠剂和口服剂的达峰时间 (Tp 值 )分别是 0 .75和 2 .4 8h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说明保留灌肠在吸收速度方面优于口服 ;Cmax受吸收量和吸收时间的影响 ,保留灌肠剂的血清浓度峰值与口服剂的峰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保留灌肠剂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口服剂。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有效成分的吸收 ,直肠比口服给药快 ,血药浓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中医药疗法 药代动力学 直肠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彭艳芳 张莹雯 +2 位作者 张亚兵 叶太生 王秀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690-2695,共6页
目的:观察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进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紫檀芪组及泼尼松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内注射博... 目的:观察紫檀芪(Pterostilbene,PTE)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进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紫檀芪组及泼尼松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溶液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紫檀芪组给予30 mg/(kg·d)紫檀芪溶液灌胃,泼尼松组给予3 mg/(kg·d)泼尼松溶液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DMSO溶剂灌胃,连续21 d。取肺组织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的分布情况;免疫组化和PCR检测大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上皮细胞钙连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Ⅰ、Col-Ⅲ的分布均增多,Vimentin、α-SMA蛋白和mRNA的表达升高,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Ⅰ、Ⅲ型胶原的分布均减少,同时上调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α-SMA、Viment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紫檀芪能有效缓解肺纤维化大鼠的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形成以及调控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Ⅰ、Ⅲ型胶原 肺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莹雯教授诊治肿瘤的学术思想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彭艳芳 张莹雯 +3 位作者 叶太生 张亚兵 吴朝妍 夏玉坤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720-2723,共4页
张莹雯教授是湖北省中青年中医名师,对中医肿瘤学理论体系的发掘和系统认识有一定建树。创导了综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抗瘤解毒扶正平衡疗法",主张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指导中医特色疗法及与西医手术、放疗、化... 张莹雯教授是湖北省中青年中医名师,对中医肿瘤学理论体系的发掘和系统认识有一定建树。创导了综合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方法——"抗瘤解毒扶正平衡疗法",主张用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指导中医特色疗法及与西医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等具体手段等综合应用,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中医药防治肿瘤理论体系,对中医药防治肿瘤传承与创新研究亦有较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肿瘤治疗 抗瘤解毒扶正平衡疗法 名医经验 张莹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周珍 艾望 张莹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95-2798,I0017-I0019,共7页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当归补血汤对照组(DG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T2DM组)、2型糖尿病+当归补血汤组(T2DM+DG组)、2...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大鼠肝脏、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当归补血汤对照组(DG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T2DM组)、2型糖尿病+当归补血汤组(T2DM+DG组)、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组(T2DM+BG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高糖饮食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T2DM),造模成功后,药物干预4周后,取血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表达。结果:与NC组比,T2DM组FPG、FINS显著升高。而T2DM+DG组和T2DM+BG组较T2DM组,FPG、FINS下降。光镜下观察到T2DM+DG组和T2DM+BG组肝脏组织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免疫组化发现,T2DM组肝脏和骨骼肌细胞膜上GLUT4的表达下降,而T2DM+DG组和T2DM+BG组较T2DM组表达升高,T2DM+DG组与T2DM+BG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当归补血汤降糖作用显著,其作用与吡格列酮相当;其降糖作用可能与增强GLUT4蛋白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转运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Akt1/mTOR自噬通路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4
8
作者 姚琼 叶太生 +3 位作者 张莹雯 王秀萍 彭艳芳 柯浩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99-2710,共12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及相关的动物实验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DN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平台筛选出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P的疾病...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及相关的动物实验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DN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平台筛选出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P的疾病相关靶标,取疾病和药物相同靶标交集,再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效应成分-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点蛋白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再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推断黄芪减少DNP的机制是否和Akt1/mTOR自噬通路相关,再利用黄芪干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和预测的一致。结果黄芪中20种核心化合物有作用靶点174个,DNP相关靶标有1862个,交集靶标有98个,关键效应分子有10个。PPI图显示黄芪发挥效应的目标蛋白主要是AKT1、VEGFA、IL6、CASP3、MAPK1、JUN等。GO分析黄芪药效主要与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及其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等有关,KEGG分析表明黄芪药效基础主要作用与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关。动物实验显示黄芪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大鼠的肾功能,尤其改善蛋白尿指标,通过上调足细胞Nephrin蛋白保护了肾小球滤过屏障,减少了蛋白尿的产生(P<0.05),同时下调了Akt1、总mTOR及其mRNA表达(P<0.05),从而增强了肾足细胞的自噬活性,也起到减少DNP的作用。结论网络药理分析显示黄芪可能通过多靶点效应发挥减少DNP作用,潜在的分子机制和Akt1/mTOR自噬通路有关,再经过实验研究说明Akt1/mTOR自噬通路是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网络药理学 Akt1/mTOR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 被引量:569
9
作者 靳英辉 蔡林 +45 位作者 程真顺 程虹 邓通 范逸品 方程 黄笛 黄璐琦 黄桥 韩勇 胡波 胡芬 李柄辉 李一荣 梁科 林丽开 罗丽莎 马晶 马琳璐 彭志勇 潘运宝 潘振宇 任学群 孙慧敏 王莹 王云云 翁鸿 韦超洁 吴东方 夏剑 熊勇 徐海波 姚晓梅 叶太生 袁玉峰 张笑春 张莹雯 张银高 张华敏 赵剡 赵明娟 訾豪 曾宪涛 王永炎 王行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课题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共20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因2019年12月发生在中国武汉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并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命名。在之后的1个月内,2019-nCoV在湖北省内、...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因2019年12月发生在中国武汉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并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命名。在之后的1个月内,2019-nCoV在湖北省内、中国甚至其他国家传播,造成了数以千计病例的出现,同时也引起了民众一定程度的恐慌。本指南的制订希望能够从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治疗、护理、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给临床医师、社区居民等提供医疗护理及居家照护的相关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呼吸疾病 肺炎 感染性疾病 快速建议指南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阳方对更年期肾阳虚证大鼠的影响
10
作者 司卉良 陈友香 +1 位作者 侯安继 谢丹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研究补肾壮阳方对更年期肾阳虚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11~15个月龄自然更年期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10只3~5个月龄雌性SD大鼠设为青年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肾阳虚证模型制作成功后,治疗组给予补肾... 目的研究补肾壮阳方对更年期肾阳虚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11~15个月龄自然更年期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10只3~5个月龄雌性SD大鼠设为青年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肾阳虚证模型制作成功后,治疗组给予补肾壮阳方煎剂灌胃,共14d。实验第29天,测定各组大鼠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脱毛较少,食欲增强,多尿、畏寒状况改善,体重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大鼠血中E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H、FSH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壮阳方对更年期肾阳虚证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阳方 更年期综合征 肾阳虚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