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和震害仿真的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建筑物震害对比
1
作者 袁小祥 林旭川 +8 位作者 陈子峰 张建龙 窦爱霞 肖本夫 杜浩国 余思汗 丁香 方杰 王书民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2-948,共17页
建筑物震害是破坏性地震人员致死的重要因素,震后快速、及时获取有效的建筑物震害评估结果对应急救灾、灾情评估及结构抗震意义重大。文中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为例,首先基于震前遥感影像进行灾区建筑物单体物理模型快速提... 建筑物震害是破坏性地震人员致死的重要因素,震后快速、及时获取有效的建筑物震害评估结果对应急救灾、灾情评估及结构抗震意义重大。文中以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6.8级地震为例,首先基于震前遥感影像进行灾区建筑物单体物理模型快速提取。然后在构建典型建筑物遥感解译特征的基础上,对灾区建筑物分别开展了基于光学遥感和震害仿真方法的震害快速识别。最后,对快速获取的建筑物震害信息进行定量评估,并将不同方法产出的结果与发布烈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空间上灾区建筑物主要沿河流和山谷呈散落带状分布,局部空间分布规模较小但相对集中,结构类型以土木和石木结构为主,此类建筑在地震中表现出显著的易损性。2种方法在Ⅷ度以上烈度区识别高震害等级建筑物时,总体评估误差在1度以内;而对于Ⅶ度及以下区域,评估结果则存在一定误差。研究表明,强烈地震发生后,借助不同方法可针对震后不同阶段的应急需求发挥作用,快速提供建筑物震害评估结果,为地震应急救灾和减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建筑物震害 遥感影像 震害仿真 快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波速的深层砂土地震液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薇 李恒 徐利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3-97,共5页
阐述了剪切波速法判别饱和砂土液化的原理,结合武汉地区某工程实例,对场地内埋深超越"规范法"适用范围的砂层进行液化判别,确定场地的临界液化深度。通过与室内动三轴试验的对比得出,2种方法的液化判别结果及确定的临界液化... 阐述了剪切波速法判别饱和砂土液化的原理,结合武汉地区某工程实例,对场地内埋深超越"规范法"适用范围的砂层进行液化判别,确定场地的临界液化深度。通过与室内动三轴试验的对比得出,2种方法的液化判别结果及确定的临界液化深度均吻合较好,验证了以剪切波速为指标的液化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深层砂土 液化评估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地基地震液化深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庆 汤勇 +1 位作者 朱萌 杨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5188-15193,共6页
为探究地下工程场地深层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特征和液化深度,通过动三轴液化试验,选取汉口某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试样液化特性,获取了试样抗液化强度曲线。分别利用动三轴液化试验和... 为探究地下工程场地深层饱和砂土的抗液化强度特征和液化深度,通过动三轴液化试验,选取汉口某轨道交通工程场地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试样液化特性,获取了试样抗液化强度曲线。分别利用动三轴液化试验和标贯试验击数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比较分析了深层饱和砂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结果显示本地区饱和砂土地基液化深度在地震烈度Ⅶ度、Ⅷ度时超过20 m。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工程实践抗液化处理深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地震液化 动三轴 液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边坡稳定性的拟动力分析及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孔宇阳 李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69-176,共8页
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地震易发地区。安全系数是评估边坡安全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影响边坡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岩石边坡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 岩石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其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地震易发地区。安全系数是评估边坡安全程度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影响边坡安全性的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岩石边坡抗震设计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考虑地震荷载、岩体放大系数、张缝内水位变化等影响因素,利用拟动力方法推导了出流缝未堵塞时不同工况下的岩石边坡抗倾覆性的安全系数。在确定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地震荷载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岩石边坡抗倾覆性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可靠度指标对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水平及竖向地震荷载、岩体放大系数、张缝内水位变化等控制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表明,岩石边坡的抗倾覆稳定性不仅与计算参数的均值有关,也与计算参数的变异性有关。因此,在抗震设计当中,同时利用安全系数及可靠度指标来评估岩石边坡的抗震稳定性,有利于岩石边坡的安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边坡 拟动力方法 可靠度指标 敏感性分析 抗倾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比例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1 位作者 胡庆 杨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3-509,共7页
以第一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为依据,计算并分析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湖北省域宏观场地类别数据,计算得到湖北省域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场地峰值加速度... 以第一次全国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成果为依据,计算并分析湖北省域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湖北省域宏观场地类别数据,计算得到湖北省域在多遇地震、基本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场地峰值加速度比例关系:在0.05 g加速度分区中,湖北省域场地50 a超越概率63%与10%的峰值加速度比例(R_(63)/R_(10))均值为0.31,超越概率2%与10%的峰值加速度比例(R_(2)/R_(10))均值为1.81;在0.10 g加速度分区中,R_(63)/R_(10)均值为0.30,R_(2)/R_(10)均值为1.80;在0.15 g加速度分区中,R_(63)/R_(10)均值为0.17,R_(2)/R_(10)均值为1.98。在此基础上,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中要求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湖北省域采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取值对建筑物进行抗震作用计算,所考虑的地震作用是保守且安全的。同时,在湖北省高烈度区(如竹山、竹溪)开展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时,多遇地震下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宜按不低于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1/3进行调整。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湖北省地震风险普查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 超越概率 峰值加速度 比例关系 加速度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研究
6
作者 张祎 朱念 +1 位作者 王薇 乔岳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搜集并整理武汉主城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控制性钻孔SPT-N资料,配合武汉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成果,采用规范法对各场地土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以液化指数作为分区指标并结合各场地坐标,绘制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图。分区... 搜集并整理武汉主城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控制性钻孔SPT-N资料,配合武汉市地震动参数小区划成果,采用规范法对各场地土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以液化指数作为分区指标并结合各场地坐标,绘制武汉主城区液化潜能分区图。分区图初步预测了罕遇地震发生以后,可能发生液化的区域及其严重性,且表明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液化潜能,长江右岸均大于长江左岸。通过与4次历史大震液化资料的对比分析,武汉主城区可能液化场地具有地下水位埋深浅、液化土层分布范围广、埋藏深度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标准贯入试验 液化判别 液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襄阳地区土体剪切波波速与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余松 吴建超 +3 位作者 蔡永建 雷东宁 胡庆 杨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3,629,共7页
为给出湖北襄阳地区典型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统计公式,基于收集到的102个实测钻孔波速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襄阳地区常见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讨论土体... 为给出湖北襄阳地区典型粘性土、粉土、砂土及碎石土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统计公式,基于收集到的102个实测钻孔波速资料,利用多种一元回归模型对襄阳地区常见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同时,讨论土体状态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最后,利用实测钻孔数据验证统计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1)除人工填土外,襄阳地区其他常规土类剪切波波速与深度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离散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同一土类随密实度或塑性状态的增大,其平均剪切波波速也变大;3)考虑土体状态可以使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加具体、更接近真实值,但对模型拟合优度的变化具有不确定性;4)区域性对土层剪切波波速与深度的统计关系有较大影响。本文研究的襄阳地区各土类剪切波波速回归模型较全国土类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误差平稳性,可为南襄盆地及周边区域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场地土动力学性质研究和地震动参数确定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波速 深度 回归模型 拟合分析 土体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震损快速识别算法在湖北应城M 4.9级地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乙轩 姜涛 +1 位作者 吴文彬 江健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8,共10页
针对基于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Faster RCNN的砌体结构震损图片快速识别算法。基于湖北省应城M 4.9级地震现场调查获取的砌体结构震害图片,制作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和震损类型的数据... 针对基于人工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Faster RCNN的砌体结构震损图片快速识别算法。基于湖北省应城M 4.9级地震现场调查获取的砌体结构震害图片,制作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和震损类型的数据集;通过Mosaic方法对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后,构建空间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的Faster RCNN模型提取震害图片高级语义特征;使用湖北应城M 4.9级地震砌体结构震害调查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及验证并确定最终的模型超参;最后基于改进的Faster RCNN对砌体结构门窗洞口和震损类型进行快速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的算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门、窗、剥落、裂缝,其检测精确分别为:93.1%、97.6%、74.8%、62.3%。此外,单张震害照片检测时间为60 ms,为砌体结构震害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震害类型 快速检测 改进的Faster RCNN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淤泥质软土非线性动力特性
9
作者 胡庆 祁超 汤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7-481,493,共6页
为深入研究江汉盆地淤泥质软土层的动力特性,采用自振柱试验仪进行一系列不排水动力试验,分析该地区软土层动剪切模量比G/G_0、阻尼比λ随剪应变γ的变化特征。分别使用不同的动力本构模型拟合本地区淤泥质软土层G/G_0-γ曲线和λ-γ曲... 为深入研究江汉盆地淤泥质软土层的动力特性,采用自振柱试验仪进行一系列不排水动力试验,分析该地区软土层动剪切模量比G/G_0、阻尼比λ随剪应变γ的变化特征。分别使用不同的动力本构模型拟合本地区淤泥质软土层G/G_0-γ曲线和λ-γ曲线,并分析最优拟合曲线。结果表明,江汉盆地软土的非线性特征表现出强烈的区域性,且与全国平均值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江汉盆地淤泥质软土层的动力特性认识,可在该地区软土层土动力参数实测数据不足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软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江汉盆地 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典型土类动力非线性参数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孔宇阳 廉超 +1 位作者 李井冈 宋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2-837,共6页
利用武汉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共振柱实验获得的1 403组土动力非线性参数数据,统计出武汉地区7种不同土性不同埋深的土类在8个典型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平均值。根据2个工程场地在实验值、统计平均值、规范值输入下的土... 利用武汉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共振柱实验获得的1 403组土动力非线性参数数据,统计出武汉地区7种不同土性不同埋深的土类在8个典型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平均值。根据2个工程场地在实验值、统计平均值、规范值输入下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了3种土动力参数值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对所给出的平均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规范值相比,统计平均值与实验值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计算结果真实合理,可供武汉地区场地土动力学参数实验数据缺乏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地区 共振柱实验 动力非线性参数 地震反应分析 合理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应城4.9级地震建筑物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杰 李恒 +1 位作者 蔡永建 郑水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6-215,共10页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应城市发生4.9级地震,地震对震中区域附近村镇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6个乡镇近百个村落的建筑物震害情况调查分析,总结了实心墙砌体结构、空斗墙砌体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震害特点... 2019年12月26日湖北省应城市发生4.9级地震,地震对震中区域附近村镇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对6个乡镇近百个村落的建筑物震害情况调查分析,总结了实心墙砌体结构、空斗墙砌体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震害特点,并从结构布置、施工材料和工艺、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建筑物破坏原因。总结本次地震的震害特点,可丰富湖北省村镇房屋的震害资料,为长江中游村镇房屋震害预测提供基础依据,为后期政府落实防震减灾措施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城4.9级地震 震害调查 村镇房屋 砌体结构 空斗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活动性及地震地质涵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东宁 乔岳强 +3 位作者 胡庆 王秋良 林松 李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62-1375,共14页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 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因修建丹江水库而得到深入研究,但针对断裂进行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通过对丹江断裂东段进行1:1万大比例条带状活动断裂填图,综合采用地质地貌调查、岩样年龄测试、地质钻探、浅层地震勘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认为:1)丹江断裂东段第四纪以来累积左旋走滑量在250~500m之间,上更新统地层垂直断距为10~20m;2)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活动性质以由NE向SW的逆冲为主,兼具有左旋走滑分量;3)断裂活动性由山地向盆地迁移。丹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表明,南襄盆地西缘活动性较强。该认识可为进一步评估丹江口地区乃至南襄盆地西缘的地震构造环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襄盆地 丹江断裂 地貌陡坎 垂直断距 逆冲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方形人工标志法水库边坡变形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钢 吴建超 +1 位作者 胡庆 汤勇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6-171,共6页
水库库岸边坡是否稳定,关系到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监测水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能够简便高效监测水库边坡变形特征的方法。通过架设相机拍摄得到三个正方形人工标志图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拍摄图像经灰度化... 水库库岸边坡是否稳定,关系到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监测水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能够简便高效监测水库边坡变形特征的方法。通过架设相机拍摄得到三个正方形人工标志图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拍摄图像经灰度化、二值化、噪声去除、区域分割标记和像素标定、坐标系建立及人工标志坐标点获得等处理过程,计算得到图像中被观测人工标志点坐标值及水平向、垂直位移变形值,进而分析水库边坡变形图像特征。通过与被观测人工标志点坐标值及水平向、垂直向位移变形值进行比较可知,本方法获得的人工标志点位移轨迹与实际变形轨迹相吻合,位移变形监测精度为96.21%。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水库边坡变形监测方法是可行的,可为水库边坡安全稳定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边坡 MATLAB 人工标志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剪切波速对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庆 朱萌 +1 位作者 杨钢 雷东宁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4-139,共6页
现行有关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大多使用标贯试验方法,最大判别深度不超过20 m,而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调查显示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深层液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基于Kayne场地液化数据库和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临界剪切波速液化判... 现行有关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大多使用标贯试验方法,最大判别深度不超过20 m,而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调查显示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深层液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基于Kayne场地液化数据库和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临界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公式,其判别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以西藏某水利枢纽为例,结合现行规范中的判别方法,对比分析并评价了本文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对于埋深20 m以内的饱和砂层,《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16)中规定的标贯判别方法得到的液化判别结果最为安全;(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规定的剪切波速液化临界曲线,对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层液化判别过于保守,在高地震烈度时可导致极其密实的砂土被判别为液化,但在Ⅶ度时,该法对埋深10 m以内的浅层砂土的液化判别结果偏不安全;(3)对于高地震烈度区或者埋深超过20 m的深层液化判别来说,本文剪切波速方法既能克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别方法过于保守的弊端,又能得到相对合理的液化判别结果.当场地缺少标贯数据或者需要对埋深超过20 m的砂土进行液化判别时,本剪切波速判别液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饱和砂土 液化判别 深层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区土体剪切波速与深度的经验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宇阳 雷东宁 +1 位作者 廉超 陈新强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6-342,共7页
通过对武汉市区3个主要地质单元共8 305个剪切波速数据的分析整理,分别运用线性函数、一元二次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武汉市区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土类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回归,得到其经验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区土体剪切波... 通过对武汉市区3个主要地质单元共8 305个剪切波速数据的分析整理,分别运用线性函数、一元二次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武汉市区不同地貌单元不同土类的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回归,得到其经验关系。结果表明,武汉市区土体剪切波速与埋深相关性比较明显;一元二次多项式函数的拟合效果最好。将实测数据与利用经验关系得到的预测值进行对比检验,两者基本吻合,可供武汉市区场地剪切波速数据缺乏时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区 剪切波速 埋深 统计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后湖地区土层剪切波速与深度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亚洲 王秋良 +2 位作者 李井冈 廖武林 张丽芬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94,共4页
基于对武汉后湖地区78个地震安全性评价钻孔地层资料及实测剪切波速数据的分析,根据岩土类型和物理状态将岩土体分为11个组别,并运用线性关系、二次多项式关系、幂函数关系等3种经验公式,分别对各土层的剪切波速(Vs)与深度(H)的关... 基于对武汉后湖地区78个地震安全性评价钻孔地层资料及实测剪切波速数据的分析,根据岩土类型和物理状态将岩土体分为11个组别,并运用线性关系、二次多项式关系、幂函数关系等3种经验公式,分别对各土层的剪切波速(Vs)与深度(H)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武汉后湖地区各土层的回归关系式和相关系数,并分析了导致土层拟合优度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黏土层(可塑-硬塑)、粉砂质黏土层(稍密、中密-密实)、粉细砂层(稍密、中密-密实)等土层拟合优度较高,相关系数范围为0.71-0.95,可供该地区无波速测试的场地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速 土层深度 回归分析 最小二乘法 武汉后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库区堆积层滑坡失稳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祎 李恒 +2 位作者 徐利军 王林峰 曾韬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82-1988,共7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库区堆积层滑坡失稳机制,以雅鹊湾滑坡为例,基于Geo-Studio中Quake/W和Slope/W耦合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和动力响应。在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系数在1.199~0.859波动,随着库水位由175 m降低到145 m...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库区堆积层滑坡失稳机制,以雅鹊湾滑坡为例,基于Geo-Studio中Quake/W和Slope/W耦合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变化和动力响应。在地震作用下滑坡稳定系数在1.199~0.859波动,随着库水位由175 m降低到145 m,滑坡稳定性由欠稳定降为不稳定;堆积层越厚的部位,受到地震作用后位移越大,滑带和后缘基岩发生的位移较为一致;监测点峰值加速度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加,且加速度峰值的出现时间也随高程增加而滞后;坡面峰值加速度受到坡度的影响,监测点坡度发生较大改变时,峰值加速度会相应的减小。分析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机制,得出堆积层滑坡后缘剪切破坏,表层岩土体沿平行于滑带的滑面滑动,剪出口为库水位淹没的区域,滑坡由表层向深部滑动,最终基岩上覆土体全部滑动破坏,同时滑坡滑移会导致后缘基岩产生临空面,极易发展成为崩塌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水库库区 堆积层滑坡 失稳机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震剖面揭露南秦岭隐伏断裂特征——以丹江断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松 王薇 +2 位作者 李媛 周欣 廖武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1-225,230,共6页
采用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对南秦岭构造带内丹江断裂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包括断裂在隐伏区的几何展布形态、上断点埋深及断层性质在内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对部分测线的地震剖面成果与钻孔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解译... 采用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方法对南秦岭构造带内丹江断裂进行地球物理勘探,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包括断裂在隐伏区的几何展布形态、上断点埋深及断层性质在内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对部分测线的地震剖面成果与钻孔资料进行对比验证解译。研究表明,浅地震反射对该区域隐伏探测行之有效,该方法可为隐伏活动断层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构造带 隐伏断裂 浅地震反射 丹江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波CT揭露重大工程岩溶发育特征——以某地铁岩溶勘察为例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薇 邓小虎 +2 位作者 金聪 周红伟 林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13977-13982,共6页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严重影响重大工程建设,以钻探为主的城市岩溶勘察,很难充分查明地下岩溶发育特征及规模,而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等其余地球物理方法因场地条件限制和干扰因素较多,在城市岩溶探测中很难实施。鉴于此,采用井间... 灰岩地区岩溶发育程度严重影响重大工程建设,以钻探为主的城市岩溶勘察,很难充分查明地下岩溶发育特征及规模,而高密度电法、浅层地震反射等其余地球物理方法因场地条件限制和干扰因素较多,在城市岩溶探测中很难实施。鉴于此,采用井间电磁波CT层析技术对某地铁进行岩溶探测,应用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multaneo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IRT)进行反演,获取电磁波CT吸收系数等值线图,并通过吸收系数判断岩溶发育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CT层析技术可较好揭露地下岩溶发育规模和特征,探测结果与钻孔资料揭露岩溶信息高度吻合。该方法的成功引入为重大工程岩溶探测提供了新思路,其探测成果结合钻孔信息可作为重大工程建设可靠的地质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科学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CT 岩溶探测 地铁 联合迭代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现场房屋裂缝宽度快速检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钢 吴建超 +3 位作者 蔡永建 乔岳强 胡庆 汤勇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为快速对地震现场损坏房屋裂缝宽度进行测量,本文提出运用图像处理技术与单个人工正方形标志的方法对裂缝宽度进行测量。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拍摄的真实房屋裂缝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图像去噪... 为快速对地震现场损坏房屋裂缝宽度进行测量,本文提出运用图像处理技术与单个人工正方形标志的方法对裂缝宽度进行测量。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拍摄的真实房屋裂缝图像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图像去噪、目标区域分割标记和像素标定等处理,计算得到图像中裂缝宽度的最大值。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利用本方法获得房屋裂缝检测数据的识别精度为98.11%。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房屋裂缝宽度,且获取图像的分辨率越高,裂缝宽度识别的误差越小。本方法可为地震灾害现场调查中的房屋破坏等级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 房屋裂缝 图像处理 裂缝宽度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