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地区正常汉族人载脂蛋白B基因区域DNA多态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若智 刘锡民 +3 位作者 蔡转 阮旭中 杨明山 沈斌章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应用载脂蛋白B(ApoB)cDNA探针(LB1.5),检测了21名武汉地区正常汉族人血脂个体的ApoB基因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21份标本共出现2.35kb(M_... 应用载脂蛋白B(ApoB)cDNA探针(LB1.5),检测了21名武汉地区正常汉族人血脂个体的ApoB基因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21份标本共出现2.35kb(M_1)和2.60kb(M_2)2条杂交片段;突变型等位基因M_2位于ApoB基因3’端侧翼的高变区(HVR)内,其基因频率为0.024,并具有种族差异。M_2基因的检出和基因频率的获得,为进一步揭示ApoB基因区域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 RFLP 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肝硬变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丕利 梁扩寰 +3 位作者 张文英 林菊生 尹朝礼 胡文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使用离体主动脉环,研究一氧化氮(NO)在四氯化碳(CCl4)致肝硬变大鼠血管对苯肾上腺素(PE)低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肝硬变大鼠主动脉环对PE反应性较正常明显减低(最大收缩反应分别为280.0±50.0mg和... 使用离体主动脉环,研究一氧化氮(NO)在四氯化碳(CCl4)致肝硬变大鼠血管对苯肾上腺素(PE)低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肝硬变大鼠主动脉环对PE反应性较正常明显减低(最大收缩反应分别为280.0±50.0mg和338.3±35.4mg,P<0.05),主动脉环去内皮或使用NO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可使肝硬变主动脉环的收缩反应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肝硬变时血管内皮合成NO增加,参与了血管对PE低敏感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肝硬变 主动脉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致急性心肌梗塞实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傅良武 赵华月 +1 位作者 郭志凌 熊一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膜微电流刺激法进行犬冠脉血栓形成(CAT)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的实验研究。以冠脉血流量、血栓湿重和形态证实了CAT形成,病理切片显示血栓构成与人类动脉血栓相似。心外膜心电图、血清肌酸... 采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膜微电流刺激法进行犬冠脉血栓形成(CAT)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的实验研究。以冠脉血流量、血栓湿重和形态证实了CAT形成,病理切片显示血栓构成与人类动脉血栓相似。心外膜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PK)及心肌病检结果表明有心肌缺血和梗塞病灶产生,TXB_2和TXB_2/6-酮-PGF_(1α)比值增高可能促发CAT,cAMP增高诱发心律失常。AMI首先损害心脏舒张性能,继而损害收缩性能,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心肌梗塞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通和青黛治疗家兔肾小球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世澜 刘晓城 +2 位作者 汪琼玲 黄寿珍 易惠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给兔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免疫复合物肾炎后,分别给中药脉络通和青黛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蛋白尿在脉络通治疗组(M)、青黛治疗组(Q)明显减少,尽管Q组与实验对照组(C)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组... 给兔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免疫复合物肾炎后,分别给中药脉络通和青黛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蛋白尿在脉络通治疗组(M)、青黛治疗组(Q)明显减少,尽管Q组与实验对照组(C)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M组与C组相比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见IgG和C3呈颗粒状和线样沉积在肾脏毛细血管壁,M组IgG、Q组C3沉积的强度均较C组弱(P均<0.05)。光镜和电镜下3组均显示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未见微血栓、红细胞及血小板积聚和白细胞嵌顿。其系膜细胞数,在M、Q、C组中分别为66.55±7.75、92.87±17.89、99.40±18.53个,M、Q组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兔肾小球亦无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中医药疗法 动物实验 脉络通 青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摘要)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志凌 赵华月 付良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83-684,共2页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摘要)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郭志凌,赵华月,付良武穿心莲提取液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观察其层析分离纯化后的有效成分API(0134)对缺血一再...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摘要)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郭志凌,赵华月,付良武穿心莲提取液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文观察其层析分离纯化后的有效成分API(0134)对缺血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有效成分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肌醇在兔急性肾缺血及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城 唐望先 汪琼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急性肾缺血及再灌流损伤模型,观察肾组织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细胞内总钙及胞浆游离钙([Ca(2+)]i)浓度变化。结果显示,缺血组与对照组的IP3浓度(±s)分别为(430.3±46.... 用新西兰大白兔制作急性肾缺血及再灌流损伤模型,观察肾组织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细胞内总钙及胞浆游离钙([Ca(2+)]i)浓度变化。结果显示,缺血组与对照组的IP3浓度(±s)分别为(430.3±46.8)、(297.9±54.3)min(-1),[ca(2+)]i浓度分别为(212.5±43.5)、(106.1±15.5)nmol/L,前者较后者均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总钙浓度分别为(398.6±32.3)、(385.0±32.4)μmol/L,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流60min后IP3浓度为(776.0±68.0)min(-1)、[Ca(2+)]i浓度为(412.1±47.3)nmol/L、总钙浓度为(447.1±42.5)μmol/L,较对照组和缺血组均显著性增加(P<0.01)。提示,细胞内IP3对急性肾缺血及再灌流损伤中肾组织细胞内钙超负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肌醇 肾缺血 再灌流损伤 钙超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PH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热应激蛋白70和抑癌基因p53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熊一力 钱家庆 张志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观察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胺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热应激蛋白70(HSP70)及其信使核糖核酸和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胺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热应激蛋白70(HSP70)及其信使核糖核酸和抑癌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模型,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方法观察上述各指标。结果:DDPH在降低高血压模型组血压的同时能减少其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减少肾动脉中膜组织氚-胸腺嘧啶核苷参入量,并能逆转高血压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时HSP70及其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增强,抑癌基因p53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减弱。结论:DDPH能抑制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HSP70及抑癌基因p53的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 热应激蛋白 丙烷盐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爱国 张珍祥 +3 位作者 牛汝楫 徐永健 李东 段生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以Northern印迹杂交法观察了3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即脑NOS(bNOS)、内皮NOS(eNOS)和巨噬细胞NOS(macNOS)在大鼠肺和脑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肺组织存有eNOS和macN... 以Northern印迹杂交法观察了3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即脑NOS(bNOS)、内皮NOS(eNOS)和巨噬细胞NOS(macNOS)在大鼠肺和脑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肺组织存有eNOS和macNOSmRNA表达,其mRNA杂交带分子大小分别为4.8kb和4.5kb;脑组织只有bNOSmRNA表达,其杂交带分子大小为10.5kb。提示3种NOS基因结构各异,且其在大鼠肺和脑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亦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合成酶 基因表达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促进猪内皮细胞c-sis mRNA/PDGF-B链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伟 赵华月 向世勤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8-340,共3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自由基(FR)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EC)的c-sismRNA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链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R促进c-sismRNA和PDGF-B链蛋白的表达。EC暴...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自由基(FR)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EC)的c-sismRNA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链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FR促进c-sismRNA和PDGF-B链蛋白的表达。EC暴露于FR20min,c-sismRNA和PDGF-B链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0和2.2倍。提示,FR损伤EC所诱导的PDGF合成增多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自由基 血小板源 生长因子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力农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环核苷酸和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国生 胡昭明 +1 位作者 赵华月 官淑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81-683,共3页
国产氨力农使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环腺苷酸含量和胞浆游离钙浓度显著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普萘洛尔不能阻止氨力农所致的环腺苷酸含量上升。
关键词 氨力农 药理学 心肌细胞 环核苷酸 胞浆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抗大鼠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与心肌代谢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世勤 赵华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根据3种不同Mg ̄(2+)浓度的灌流液将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离体心脏模型,研究不同浓度Mg ̄(2+)灌流时,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的情况,同时检测再灌注前、后冠脉流出液中环... 根据3种不同Mg ̄(2+)浓度的灌流液将36只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离体心脏模型,研究不同浓度Mg ̄(2+)灌流时,再灌注心律失常(RA)发生的情况,同时检测再灌注前、后冠脉流出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PGF_(1α))浓度变化,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镁可有效地降低RA发生率,同时减少再灌注时cAMP、TXB_2和6-K-PGF_(1α)的合成及释放。当镁分别为0.4、1.2或4.8mmol/L时,再灌注心室颤动分别为100%、33.4%和16.7%(均为P<0.01)。而且再灌注后3种代谢产物增加百分率也显著下降,其中cAMP分别为118%、67%和32%(均为P<0.01);TXB_2为161%、106%(P<0.05)和28%(P<0.01);6-K-PGF_(1α)为57%、44%(P<0.05)和19%(P<0.01)。结果提示,镁可以显著降低再灌注心肌细胞合成及释放cAMP、TXA_2和PGI_2,因而降低RA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 心律失常 环磷酸腺苷 TXB2 心肌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运田 陆再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9-191,共3页
介绍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的产生机制、病理生理因素和药物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 心室肌 异质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麻醉大鼠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冉丕鑫 段生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14,共3页
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麻醉SD大鼠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EGF能使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平均体动脉压(MAP)上升,心输出量(CO)、肺循环总阻力(TPR)及体循环总阻力(TBR)增加。它们增... 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麻醉SD大鼠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EGF能使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平均体动脉压(MAP)上升,心输出量(CO)、肺循环总阻力(TPR)及体循环总阻力(TBR)增加。它们增加的最大幅度:MPAP为44.63%,MAP21.38%,CO11.10%,TPR25.82%,TBR11.28%。心率不受EGF影响。抗EGF受体单抗能完全阻断EGF的作用。提示EGF可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而参与了某些生理或病理生理状态下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血液动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极射频消融猪心室肌的对比实验研究
14
作者 王扬淦 陆再英 +2 位作者 赵华月 宋玉娥 李仁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本研究用单电极和不同间距双极消融猪心室内膜。各种方法所用射频能量均分为8组。结果:双极消融的组织学损伤分布于两电极与组织的交界面以及两电极之间。各组能量下单极、5mm及10mm双极3种方法消融深度无统计学差异,而5m... 本研究用单电极和不同间距双极消融猪心室内膜。各种方法所用射频能量均分为8组。结果:双极消融的组织学损伤分布于两电极与组织的交界面以及两电极之间。各组能量下单极、5mm及10mm双极3种方法消融深度无统计学差异,而5mm及10mm双极消融面积均大于单极消融(P<0.05)。当能量≤500J时,5mm双极消融面积大于10mm双极消融面积(P<0.05),>500J时,二者消融面积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融 WPW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和去纤酶的溶栓作用及溶栓后对兔血管再闭塞的比较
15
作者 熊一力 赵华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采用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比较了静脉输注尿激酶或去纤酶后,两药的溶栓作用及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情况、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尿激酶静滴≥1h,造影见血管再通率为73%,去纤酶静滴≤1h,再通率为53%。用药后6h,尿激酶组血... 采用兔股动脉血栓形成模型,比较了静脉输注尿激酶或去纤酶后,两药的溶栓作用及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情况、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尿激酶静滴≥1h,造影见血管再通率为73%,去纤酶静滴≤1h,再通率为53%。用药后6h,尿激酶组血管再闭塞率55%,去纤酶组仅25%。两药均使纤维蛋白原(Fg·Ag)含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降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缩短,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但两者作用程度、时间不同。两药对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聚集率(PAgR)影响不明显,均未发现明显的出血副作用。结果表明:两组相比,尿激酶血管再通率高,去纤酶组血管再闭塞率低。两药均有激活纤溶系统及抗凝作用,但作用的侧重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去纤酶 溶栓疗法 血管闭聚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关系
16
作者 杨渝珍 姜汉英 +5 位作者 韩玲 杨萍 廖永芳 吴衡生 刘文利 祝爱霞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对176例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156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清sIL-2R水平的改变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与肿瘤、肾病综合征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 对176例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156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清sIL-2R水平的改变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与肿瘤、肾病综合征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相关性。血清sIL-2R可以作为衡量机体免疫状态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 SIL-2R 移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丽玲 刘晓晴 +3 位作者 张珍祥 徐永健 倪望 万喜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10例接受右心漂浮导管检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一次性舌下含服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粉剂15mg,5min后肺动脉平均压由(3.15±0.42)kPa下降到(2.75±0.37)kPa,肺血管阻力由(... 10例接受右心漂浮导管检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一次性舌下含服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粉剂15mg,5min后肺动脉平均压由(3.15±0.42)kPa下降到(2.75±0.37)kPa,肺血管阻力由(56.94±8.90)kPa·s/L降至(44.65±6.39)kPa·s/L下降幅度分别为(12.69±1.86)%和(19.66±3.16)%,30min后仍维持在此水平。心输出量用药前为(3.50±0.28)L/min,用药后为(3.95±0.27)L/min,增加(17.60±4.88)%。体动脉血压和体循环阻力无显著变化。用药后血氧饱和度和氧运输值增加,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尼可地尔能降低慢阻肺患者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且有一定选择性,可改善慢阻肺患者心功能,并增强氧运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肺疾病.阻塞性 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钟宁 胡昭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01-304,T329,共5页
以大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鱼油的作用,并与舒降之、诺衡比较。鱼油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LDL-C/TC显著低于高脂组(均为P<0.01);生化与病理检查... 以大鼠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鱼油的作用,并与舒降之、诺衡比较。鱼油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LDL-C/TC显著低于高脂组(均为P<0.01);生化与病理检查提示鱼油能防止肝内脂质沉积,减少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鱼油能明显抑制高脂饮食造成的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鱼油降TG的作用与舒降之及诺衡无明显差异,降TC的效果优于诺衡(P<0.05),改变脂蛋白成分的作用不及舒降之与诺衡。研究表明鱼油能延缓大鼠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动脉粥样硬化 过氧化脂质 高血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肽与心肌细胞间耦联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立博 汪培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抗心律失常肽自从被发现以来,陆续有报道对其结构与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它是一个含有六个氨基酸的多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心肌细胞间的耦联,从而促进心肌细胞间电活动的同步性.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活性 耦联 缝隙连接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肝损伤鼠的花生四烯酸代谢 被引量:1
20
作者 蒙学军 王家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使用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2h后血清酶及肝血栓素A_2(TXA_2)显著升高,肝白三烯C_4(LTC_4)和前列腺素(PGI_2)变化不明显。脂氧酶抑制剂能降低血清酶,显著增加肝TXA_2生成,对LT... 使用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2h后血清酶及肝血栓素A_2(TXA_2)显著升高,肝白三烯C_4(LTC_4)和前列腺素(PGI_2)变化不明显。脂氧酶抑制剂能降低血清酶,显著增加肝TXA_2生成,对LTC_4和PGI_2影响不显著。环氧酶抑制剂不能降低血清酶,但使肝LTC_4显著升高,TXA_2显著降低,对PGI_2影响不明显。提示在急性肝损伤时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其代谢产物白三烯和血栓素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炎症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半乳糖 内毒素 白三烯 前列腺素类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