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8例干眼症之结膜囊细菌菌落 被引量:9
1
作者 胡燕华 贺乐荷 +3 位作者 何玉兰 李金瑛 向友华 李少华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204-206,共3页
连续选取我院角膜病门诊108例(216只眼)确诊为干眼症患者、216例(432只眼)正常人分别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说明结膜囊作细菌培养阳性率于眼症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且以致病力较强的绿脓杆菌及金黄色... 连续选取我院角膜病门诊108例(216只眼)确诊为干眼症患者、216例(432只眼)正常人分别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说明结膜囊作细菌培养阳性率于眼症患者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且以致病力较强的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建议干眼症患者除了给予人工泪液外还应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干眼病 抗菌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炎痛防治电光性眼炎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翁景宁 胡椿枝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9,共3页
采用放免方法测定正常家兔角膜上皮内PGE1、PGE2、PGF2α、PGI2、TXA2等前列腺素含量。并在紫外线照射前后分别采用0.25%消炎痛油型滴剂滴眼。6小时后再次测定兔角膜上皮内PGs,发现PGE、PGE2、P... 采用放免方法测定正常家兔角膜上皮内PGE1、PGE2、PGF2α、PGI2、TXA2等前列腺素含量。并在紫外线照射前后分别采用0.25%消炎痛油型滴剂滴眼。6小时后再次测定兔角膜上皮内PGs,发现PGE、PGE2、PGI2和TXA2合成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0.01),且角膜炎症反应较轻。但照射前后用药对角膜上皮内PGs合成的抑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前列腺素在电光性眼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调控介质作用,消炎痛滴剂在防治方面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痛 紫外线 电光性眼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植入性氧氟沙星缓释药栓在兔眼玻璃体腔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贺乐荷 陈建斌 +2 位作者 曾水清 吴颖南 胡立志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观察眼内可植入性聚乳酸氧氟沙星缓释药栓在兔眼玻璃体腔内的药物缓释过程。方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各为 6 120和 2 550的聚乳酸分别混载 5%,10%氧氟沙星制成药栓,并作体外药物释放。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550含15... 目的观察眼内可植入性聚乳酸氧氟沙星缓释药栓在兔眼玻璃体腔内的药物缓释过程。方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各为 6 120和 2 550的聚乳酸分别混载 5%,10%氧氟沙星制成药栓,并作体外药物释放。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550含15%氧氟沙星药栓植入兔眼玻璃体腔内,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不同时间点作药物浓度测定。结果30天内氧氟沙星释放率为 70%~90%,释药时间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呈正相关。兔眼玻璃体42天药物浓度变化范围 0.496~10. 885μg/ml,维持高于最小抑菌浓度时间平均为 30天。结论相对分子质量为12 550的聚乳酸含 15%氧氟沙星缓释药栓在兔眼内药代动力学特点符合眼内炎抗菌药物治疗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可植入性缓释药栓 药代动力学 眼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