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化学发光法测定何首乌中四羟基二苯乙烯葡萄糖甙的含量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光道 孙雅量 过健俐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报道一种新的何首乌中二苯乙烯甙含量的测定方法──酶化学发光法。该方法对二苯乙烯甙的检测限量为2.5×10-7mol/L标准偏差小于2%,标准回收率在96%~104%之间,线性范围为5.0×10-7~1.0×... 报道一种新的何首乌中二苯乙烯甙含量的测定方法──酶化学发光法。该方法对二苯乙烯甙的检测限量为2.5×10-7mol/L标准偏差小于2%,标准回收率在96%~104%之间,线性范围为5.0×10-7~1.0×10-4mol/L。测定结果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一致。本法灵敏度较高,稳定性好,可用于中草药何首乌中二苯乙烯甙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二苯乙烯甙 中药化学成分 酶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藕节中3-表白桦脂酸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军平 王爱兰 潘仁满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2-53,57,共3页
从藕节碎粉的乙醇提取物的苯样品中分离得到两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一个经波谱分析(IR、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鉴定为3-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acid)。另一个三萜类化合物... 从藕节碎粉的乙醇提取物的苯样品中分离得到两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一个经波谱分析(IR、MS、~1H-NMR、^(13)C-NMR)及化学方法鉴定为3-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acid)。另一个三萜类化合物因得量较少,待进一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节 中药 化学成分 萜类 表白桦脂酸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THB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冯清 河永言 +1 位作者 石巨恩 郑启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1-414,共4页
合成了N,N,N′,N′,N″,N″-六(苯并咪唑基甲基)三乙基四胺(TTHB)双核铜配合物,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IR)、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元素分析和电导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用核黄素-蛋氨酸光照法对配... 合成了N,N,N′,N′,N″,N″-六(苯并咪唑基甲基)三乙基四胺(TTHB)双核铜配合物,对配合物的红外光谱(IR)、电子光谱、电子自旋共振谱(ESR)、元素分析和电导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用核黄素-蛋氨酸光照法对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在10(-6)~10(-7)mol/L浓度范围内对有清除作用,是优良的仿SOD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TTHB 铜配合物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粉尘样品中痕量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光道 孙雅量 汤志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6-278,共3页
报道一种固体粉末悬浮液中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粉尘中痕量铋的新方法,研究了酸介质,悬浮液浓度等因素对铋的氢化物产生效率的影响。本法简单快速、干扰少;对铋的检出限量为1.0×10(-9)g,相对标准偏... 报道一种固体粉末悬浮液中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气粉尘中痕量铋的新方法,研究了酸介质,悬浮液浓度等因素对铋的氢化物产生效率的影响。本法简单快速、干扰少;对铋的检出限量为1.0×10(-9)g,相对标准偏差为2.2%。经GSD(水系沉积物I级标准样)系列标准样分析验证,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法 荧光 氢化物发生 大气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铂(Ⅱ)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5
作者 魏祖期 李光道 +2 位作者 曾凡波 曲燕华 周倩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1,共3页
合成了二种顺式棉酚铂(Ⅱ)配位化合物PtA_2(Gos)_(1/2)[A_2=(NH_3)_2或乙二胺(en),Gos=棉酚(Gossypol)]。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导滴定提示这类新型化合物结构式为[A_2Pt(C... 合成了二种顺式棉酚铂(Ⅱ)配位化合物PtA_2(Gos)_(1/2)[A_2=(NH_3)_2或乙二胺(en),Gos=棉酚(Gossypol)]。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电导滴定提示这类新型化合物结构式为[A_2Pt(C_(3O)H_(26)O_8PtA_2]。这二种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对小鼠EAC的抑制率分别为51.43%、5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配位化合物 棉酚 抗肿瘤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养液中微量多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6
作者 王淳本 柴锡禄 +1 位作者 雷景迈 何善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4-97,共4页
先采用C18样品预处理小柱浓缩培养液中的微量多胺,经DNS-Cl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结果可使腐胺、精脒、精胺等组份得到完全分离。精密度批内CV分别为2.49%、2.95%、4.26%;批间CV为4.... 先采用C18样品预处理小柱浓缩培养液中的微量多胺,经DNS-Cl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结果可使腐胺、精脒、精胺等组份得到完全分离。精密度批内CV分别为2.49%、2.95%、4.26%;批间CV为4.29%、4.69%、5.16%;回收率为103.6%、101.6%、99.0%。我们发现,许多常用人工合成培养基中均含有极低浓度的多胺,本法可分析培养细胞前后培养基中微量多胺的变化,为研究多胺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提供了有用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多胺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