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ED金属走线弯折过程裂纹扩展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博 廖敦明 +4 位作者 刘正周 滕子浩 吴棣 陈继峯 林书如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7-432,共6页
针对OLED面板COF(Chip on Film)连接过渡区在弯折过程中易发生金属走线断裂的问题,本文对金属走线中裂纹的扩展机理以及抑制裂纹扩展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复合材料界面裂纹偏转与穿透理论分析了金属走线与有机光阻界面处的裂纹扩展方... 针对OLED面板COF(Chip on Film)连接过渡区在弯折过程中易发生金属走线断裂的问题,本文对金属走线中裂纹的扩展机理以及抑制裂纹扩展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复合材料界面裂纹偏转与穿透理论分析了金属走线与有机光阻界面处的裂纹扩展方式,比较了两种金属走线结构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仿真结果表明,金属走线与有机光阻的裂纹倾向于沿垂直走线的方向扩展,裂纹沿着界面扩展的趋势很小。对比两种不同金属走线(环状与条状)的应力强度因子发现,环状金属走线内部靠近孔处的应力强度因子降低了95%,能有效抑制金属走线中的裂纹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走线 裂纹扩展 能量释放率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终端柔性显示模组的刮擦行为研究
2
作者 陈建平 吴棣 +3 位作者 范淑媛 廖敦明 王宁 贾永臻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1-67,共7页
根据ASTM和ISO标准,对柔性显示模组的单体结构即PI-OCA-PI三明治结构进行刮擦实验,探究三明治模组在一定载荷作用下的刮擦行为,并分析光学透明胶(OCA)对模组耐刮擦性能的影响。在刮擦载荷作用下,模组形变经历了光滑滑动、应力发白、周... 根据ASTM和ISO标准,对柔性显示模组的单体结构即PI-OCA-PI三明治结构进行刮擦实验,探究三明治模组在一定载荷作用下的刮擦行为,并分析光学透明胶(OCA)对模组耐刮擦性能的影响。在刮擦载荷作用下,模组形变经历了光滑滑动、应力发白、周期性损伤、剥离损伤4个阶段。此外,对模组的截面进行了剖切,通过观察模组的损伤形貌来探究损伤的形成机理。模组的损伤与OCA胶材的严重变形和黏弹性密切相关,而膜材本身的损伤较小。通过建立OCA的超弹-黏弹本构模型,对模组的刮擦实验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聚合物的弹塑性特征,研究柔性模组在刮擦载荷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力学机理。探明了模组刮擦损伤机理,并为设计耐刮擦柔性模组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擦行为 柔性模组 有限元 三明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单晶沿不同取向压缩的变形机制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钊 李亨 +2 位作者 周恒 徐圆义 石文超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2-207,共6页
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沿C轴以及<1010 >(垂直C轴)方向进行单轴压缩的模型,结合两种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镁单晶沿不同取向压缩的微观变形机制。结果表明,沿C轴压缩时模型的压缩弹性模量较大,说明该取向难变形。且该模型先... 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建立沿C轴以及<1010 >(垂直C轴)方向进行单轴压缩的模型,结合两种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镁单晶沿不同取向压缩的微观变形机制。结果表明,沿C轴压缩时模型的压缩弹性模量较大,说明该取向难变形。且该模型先发生基面不全位错滑移(柏氏矢量b1^→=1/3<1010 >)以及锥面位错滑移(柏氏矢量b2=1/6<0223 >),其次在位错畸变区形核产生{1011}孪晶。此外,在晶体内部观察到两种不同类型的{1011}孪晶变体。沿垂直C轴方向压缩过程中,首先会形成大量的紊乱点,为位错以及孪晶的产生提供形核点。进一步加载时,会出现{1012}孪生过程,且{1012}孪晶迅速吞噬基体,模型变为沿C轴方向压缩变形,最后在位错堆积的畸变区形核生成{1011}二次孪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单晶 取向 塑性变形机制 孪生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折叠OLED屏幕的弯折应力仿真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正周 廖敦明 +3 位作者 贾永臻 张博 吴棣 陈继峯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55-560,共6页
柔性OLED屏幕在弯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器件损伤、胶层剥离等现象。调整显示层的应力中性层位置和光学透明胶(OCA)胶层的应变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建立柔性OLED屏幕的弯折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堆叠结构、保护盖板刚度、OCA胶... 柔性OLED屏幕在弯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器件损伤、胶层剥离等现象。调整显示层的应力中性层位置和光学透明胶(OCA)胶层的应变是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建立柔性OLED屏幕的弯折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堆叠结构、保护盖板刚度、OCA胶层厚度、背板厚度和弯折半径对弯折后显示层应力中性层位置和OCA胶层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堆叠结构对显示层的应力中性层位置有很大影响,保护盖板刚度与OCA胶层厚度均对显示层的应力中性层位置无影响,背板厚度的增大使显示层应力中性层位置向下移动,弯折半径增大使结构应力下降,保护盖板刚度降低、OCA胶层厚度增大、背板厚度减小均对OCA胶层应变降低有利。仿真结果为柔性OLED的屏幕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解决弯折过程中出现的力学问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OLED 折叠 应力中性层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重光学特征的SiO2/CNC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迟聪聪 线佳荣 +6 位作者 屈盼盼 许馨 张丹洁 白飞飞 任蒋雪 周雨楠 徐星根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282,共10页
共混纤维素纳米晶和粒径呈多分散分布的二氧化硅,采用浇注自组装法制备复合薄膜,探究了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成膜剂聚乙烯醇对复合薄膜结构色的影响。研究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均使纤维素纳米晶结构色红移,使二氧化硅虹彩色... 共混纤维素纳米晶和粒径呈多分散分布的二氧化硅,采用浇注自组装法制备复合薄膜,探究了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成膜剂聚乙烯醇对复合薄膜结构色的影响。研究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均使纤维素纳米晶结构色红移,使二氧化硅虹彩色更加绚丽,且聚乙烯醇用量的增加有助于改进成膜性,但薄膜柔韧性随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的增加而变差。当0.3%(w/w)二氧化硅分散液与2%(w/w)纤维素纳米晶分散液二者质量比为1∶4,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为1.2%,聚乙烯醇用量为20%时,薄膜成膜性能较好且呈现双重光学特性。本文制备的薄膜同时具备纤维素纳米晶手性向列相结构和二氧化硅光子晶体结构,实现结构色相互叠加,拓宽了其在光学防伪、光学加密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纤维素 自组装 光子晶体 结构色 双重光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基虹彩膜的设计与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迟聪聪 线佳荣 +6 位作者 白飞飞 屈盼盼 许馨 张丹洁 徐星根 侯潇雨 任蒋雪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3,共6页
SiO_(2)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常被用于组装光子晶体,当前单分散二氧化硅光子晶体结构色的研究比较成熟,但宽粒径分布的SiO_(2)基光子晶体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改进的St9ber法制备出粒径呈正态分布的SiO_(2)(450~650 nm),通过共混浇... SiO_(2)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常被用于组装光子晶体,当前单分散二氧化硅光子晶体结构色的研究比较成熟,但宽粒径分布的SiO_(2)基光子晶体方面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改进的St9ber法制备出粒径呈正态分布的SiO_(2)(450~650 nm),通过共混浇注自组装法,在SiO_(2)微球间隙引入具有柔性大分子链的聚乙烯醇(PVA),在微球表面引入具有强极性基团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别增强薄膜的柔韧性和微球组装的有序性.研究发现,0.3%SiO_(2)水分散液与8%PVA水溶液以溶液质量比为2∶1混合时,薄膜完整性和微球自组装有序性最佳.当PVP用量为1.75%时,薄膜的虹彩效果最佳.本研究所制备的光变薄膜表面平整、力学性能较好,大小微球非紧密交替排列,形成不同的光子禁带,在点光源激发下呈高饱和度虹彩色,在自然光下无结构色,透明度高,拓宽了其在光学防伪、光学加密和装饰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 纳米二氧化硅 虹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