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径向应变率 被引量:4
1
作者 姜岚 谢明星 +3 位作者 王新房 卢晓芳 王蕾 李玉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0~18岁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R)参考值,及其与年龄、心率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64名0~18岁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 PAC软件分析并得到左心室SrR,比较各节段SrR值,对SrR与年... 目的探讨0~18岁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局部收缩期径向峰值应变率(SrR)参考值,及其与年龄、心率的相关性。方法获取164名0~18岁正常儿童胸骨旁左心室短轴二维动态图像,采用GE Echo PAC软件分析并得到左心室SrR,比较各节段SrR值,对SrR与年龄、心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二尖瓣水平前间隔基底段与下壁基底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乳头肌水平前间隔中间段与侧壁中间段S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心尖水平各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前间隔心尖段、前壁心尖段以外,其余节段SrR与年龄均相关(R^2=0.014~0.206,P〈0.05);左心室壁各节段SrR与心率均相关(R^2=0.048~0.237,P〈0.05)。二尖瓣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66~0.123,P〈0.05);乳头肌水平各节段SrR与年龄和心率相关(R2=0.088~0.268,P〈0.05);心尖水平各节段SrR与心率相关(R^2=0.048~0.127,P〈0.05)。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8.6%。结论运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儿童左心室局部心肌SrR时需考虑年龄、心率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儿童 径向应变率 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