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框架与指标体系构建
1
作者 罗吉 王静茹 +2 位作者 谢来荣 周云琛 陶文铸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4,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构建适应时代需求且具有普适价值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框架与指标体系对于规划的科学实施监督、动态优化调整以及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传承内核方...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是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构建适应时代需求且具有普适价值的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框架与指标体系对于规划的科学实施监督、动态优化调整以及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以传承内核方法、适配评估维度、融合创新体系为研究思路,提出构建“全周期—全生命”实施评估技术框架体系与“协调性—操作性”实施评估指标体系两项研究任务。一方面,从“全周期—全生命”视角出发,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分为年度体检评估、中期成效评估和期末实施评估3个阶段,形成全链条管理的核心环节。另一方面,基于省级规划的协调性要求与评估体系的操作性特点,搭建“两类三层”指标池,遴选并构建包含“4+1”评估维度与21项评估指标的指标体系,并与“全周期—全生命”技术框架相互衔接。以此为省级层面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性文件的研制开拓思路,为类似实施评估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实施评估 全周期—全生命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发包制视角下责任规划师制度模式与机制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阳 夏海玉 +2 位作者 谢来荣 单卓然 黄亚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8,共7页
责任规划师制度旨在提高社区、乡村及乡镇等微观层面小尺度空间的治理水平,进而支撑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与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责任规划师制度是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与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引入公共管理学... 责任规划师制度旨在提高社区、乡村及乡镇等微观层面小尺度空间的治理水平,进而支撑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与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责任规划师制度是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与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引入公共管理学中的“行政发包制”理论,考察地方政府在规划事务管理体系中以“行政发包”方式引入责任规划师并优化空间治理的过程。文章认为责任规划师制度通过“上下结合”监督协调路径与“监督—维护—协调”三元作用机制实现空间治理优化,并总结归纳出3种典型的责任规划师制度模式。文章最后从“发包方—承包方—受众方”三元主体出发分析推行该制度面临的挑战,并从明确事权义务、完善激励机制、细化考核标准、搭建服务平台4个方面对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提出机制优化建议,以期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规划师 行政发包制 空间治理 制度模式 机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赋能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及响应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风雨 谢来荣 +2 位作者 张诗楠 刘合林 谢保全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格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适配的空间载体和空间治理模式,将助力国土空间的科学施策和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理清国土空间规划与新质生产...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格局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适配的空间载体和空间治理模式,将助力国土空间的科学施策和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通过理清国土空间规划与新质生产力的空间逻辑、途径逻辑和制度逻辑,剖析国土空间规划响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困境、途径困境和制度困境,基于“空间载体—途径转变—制度保障”的框架体系,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以期为新时期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新质生产力 内在逻辑 现实困境 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9年武汉市土地供应格局的演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润 钟晟 +3 位作者 任晓蕾 唐永伟 张杰 毛怡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基于2001—2019年的土地供应数据,借助地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武汉土地供应格局的演化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土地供应数量以远城为主,供应类型以居住、工业、道路与交通运输用地为主,供应来源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供应方式以划拨和出让为... 基于2001—2019年的土地供应数据,借助地理空间统计方法,探究武汉土地供应格局的演化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土地供应数量以远城为主,供应类型以居住、工业、道路与交通运输用地为主,供应来源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供应方式以划拨和出让为主;(2)土地供应规模呈先增后减态势,不断从主城向远城扩散,供应方向以东南向和西南向为主,各时段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来源的土地供应在结构和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特征;(3)城镇与乡村发展、政府与市场互动、经济发展新常态化、中心与边缘异质性分别作用于土地供应,且4个方面相互关联共同驱动武汉土地供应格局演变。最后,基于土地供应格局演变提出土地高效供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供应 格局演化 机理分析 热点分析 武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识别评价、网络构建与优化模型研究
5
作者 王智勇 冯京昕 +2 位作者 黄亚平 杨体星 谢来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生态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信息和能量的重要用地,是促进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以6个特大(超大)城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SPA-InVEST复合模...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生态空间作为承载城市生态信息和能量的重要用地,是促进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以6个特大(超大)城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MSPA-InVEST复合模型对生态空间进行识别和评价,通过生境质量评价结果提取核心生态源地并生成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构建各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特大城市生态空间结构进化趋势的分析,提出各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并探索构建了“绿楔+绿环”的环网放射式和“绿心+绿带”的带网棋盘式2种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以期为中国特大城市都市区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也为优化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格局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特大城市都市区 生态空间网络 优化模型 生境质量评价 MSPA-InV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路径: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责任规划师制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朱雷洲 黄亚平 +2 位作者 谢来荣 王智勇 张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1-56,共6页
责任规划师制度是当前我国致力于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在解析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概念内涵及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探讨责任规划师制度在扩散和落实过程中所面临的合法性及嵌入性困境... 责任规划师制度是当前我国致力于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在解析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概念内涵及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探讨责任规划师制度在扩散和落实过程中所面临的合法性及嵌入性困境。结果发现,在合法性维度,强制性同构、规范性同构与观念—认知限定导致了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形式化和主体失位困境;在嵌入性维度,原有的制度场域限定、市场和社会机制的缺失以及职责范畴、考评机制不明等因素导致了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可持续难题及制度的负面强化效应。基于此,文章从强化制度的上下衔接、动员社会与市场多方力量、明晰各方职责范畴及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4个方面提出责任规划师制度的优化路径,为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扩散和落实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责任规划师 社区规划师 乡村规划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研究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37
7
作者 朱雷洲 谢来荣 黄亚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11,共7页
从部委体制改革到"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规划及相关学界对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度高涨。文章首先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空间性规划的形成与演变,并将其划分为计划经济下的空间"落实"、"双轨制&qu... 从部委体制改革到"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规划及相关学界对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热度高涨。文章首先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空间性规划的形成与演变,并将其划分为计划经济下的空间"落实"、"双轨制"下的空间规划体系探索、"增长主义"导向下的空间依据、"多规冲突"下的空间管制矛盾并发及"生态文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五个阶段;其次通过文献梳理及可视化表达,将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概括为内涵逻辑及范式研究、编制体系研究、编制技术方法研究、管理体制与立法研究四个方面;最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应在理论方法、规划体系、实践探索及学科发展四个方向展开深入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和发展献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研究评述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能全域空间治理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程超 牛曙晨 +1 位作者 潘悦 华翔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109,共8页
城市设计是城市空间风貌治理的公共政策,现状由于缺少法理支撑和传导衔接机制,以及存在“强设计弱管控,重局部轻全域”的价值偏离,其管控效能普遍较低。立足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全域全要素的空间治理目标,系统构建适应地方规划管... 城市设计是城市空间风貌治理的公共政策,现状由于缺少法理支撑和传导衔接机制,以及存在“强设计弱管控,重局部轻全域”的价值偏离,其管控效能普遍较低。立足于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全域全要素的空间治理目标,系统构建适应地方规划管理能力的高效能全域城市设计空间治理总体框架,并从传导路径、核心技术和衔接机制3个层面提出优化路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东莞水乡功能区为案例,对高效能全域城市设计管控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实践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的系统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全域空间治理 城市设计管控体系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AN-INHT的地下洞室爆破振动时频分析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苗 吴立 杨钧凯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共7页
爆破地震波信号采集会因监测环境、测试系统等因素导致实测信号中混有噪声,噪声的存在将导致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时频分析结果失真。原因有二:其一是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EMD)处理含噪... 爆破地震波信号采集会因监测环境、测试系统等因素导致实测信号中混有噪声,噪声的存在将导致信号希尔伯特-黄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时频分析结果失真。原因有二:其一是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EMD)处理含噪爆破地震波信号会得到具有模态混淆现象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分量;其二是Hilbert变换受Bedrosian定理的约束在处理模态混淆分量时会产生负值瞬时频率,从而造成巨大的分析误差。为获得真实的爆破振动属性需对HHT进行改进,在EMD中添加自适应噪声信号得到自适应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算法;再对CEEMDAN得到的IMF进行归一化Hilbert变换,得到改进归一化Hilbert变换(Improved Normalized Hilbert Transform,INHT)。通过上述两步可建立CEEMDAN-INHT时频分析算法,为验证该算法可有效提高含噪爆破地震波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精度,进行HHT和CEEMDAN-INHT含噪仿真振动信号时频分析对比研究。最后将CEEMDAN-INHT用于某地下洞室爆破地震波信号时频分析中,发现该算法能有效克服EMD固有的模态混淆现象,同时得到反映真实爆破振动属性的时-频-能特征参数,对从频率-能量的角度进行洞室爆破开挖共振分析,实现爆破地震波危害控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波信号 经验模态分解 HILBERT变换 固有模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结合自然--恩施大峡谷聚落式度假酒店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保峰 丁建民 +2 位作者 徐昌顺 张卫宁 祝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4,共6页
介绍了恩施大峡谷聚落式度假酒店的相关设计,从土家族传统聚落营造经验中汲取养分,梳理了山地建筑规划设计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包括山地聚落布局、山地道路设计、山地建筑形态、山地聚落的景观与观景、地域材料应用,以及山地基础设施景观... 介绍了恩施大峡谷聚落式度假酒店的相关设计,从土家族传统聚落营造经验中汲取养分,梳理了山地建筑规划设计中不同层面的问题,包括山地聚落布局、山地道路设计、山地建筑形态、山地聚落的景观与观景、地域材料应用,以及山地基础设施景观化等。从方法论角度总结了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对建筑设计的启发。关于复杂地形下的建筑设计,地形学的观点对建筑师来说具有设计方法上的重要启示。地形学是联系风景园林与山地建筑的纽带,对地形学的理解决定了山地建筑的特色。自然力对于建筑而言是一种藏而不露的力量,若设计师能从地形中发现自然力场(field of natural forces)的存在,将其作为设计的前文本(pre-text),则"自然"就会成为建筑形态布局的秩序之源,从而培育出"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的特色人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地规划 山地建筑 聚落式度假酒店 地形学 地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规划学科演进逻辑、面临挑战及重构策略 被引量:14
11
作者 耿虹 徐家明 +2 位作者 乔晶 高鹏 杨龙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30,共8页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为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提供了创新动力和改革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经历了从建筑学下设城市规划专业,到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再到城乡规划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三部曲”。城乡规划学通...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为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提供了创新动力和改革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经历了从建筑学下设城市规划专业,到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再到城乡规划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三部曲”。城乡规划学通过权力、社会、知识三重逻辑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作用,从顶层指引、外生推力、内生动力三个角度推动学科的发展与演进。由于当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扰动了三重逻辑及其作用机制,文章从“响应国家治理升级、契合社会服务转型、顺应学科知识演化”三个角度,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学科建设的适应策略,明确了以空间化为核心的学科本土化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的必要性,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乡规划相关学科与专业修改设置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规划学 学科建设 演进逻辑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自贸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及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来荣 陈爽 +1 位作者 郑有旭 黄亚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7,共7页
文章通过对比辨析内陆自贸区的概念、内涵及空间特征,认为应在侧重制度设计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空间资源配置的总体规划,完善内陆自贸区的顶层规划设计体系;通过研习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创新改革的方向及国内外相关规划编制的经验,明... 文章通过对比辨析内陆自贸区的概念、内涵及空间特征,认为应在侧重制度设计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增加空间资源配置的总体规划,完善内陆自贸区的顶层规划设计体系;通过研习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创新改革的方向及国内外相关规划编制的经验,明确提出内陆自贸区总体规划编制应深入对接总体方案与城市总体规划,重点解决战略定位、功能布局及创新试点3个核心问题,总结提出融合式存量型总体规划编制的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襄阳自贸区的实践,对内陆自贸区总体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特色内容、编制组织及实施评估监督等进行探讨,为其他内陆自贸区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自贸区 总体规划 总体方案 编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综合保税区演进趋势及规划应对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来荣 梁思成 +2 位作者 刘晨阳 黄亚平 鲁仕维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4-61,共8页
国家提出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要求,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已成当前之势与时代之需。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演变历程,从外贸特征及空间模式剖析综合保税区的形成背景。基于自贸区视角,研究认... 国家提出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要求,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已成当前之势与时代之需。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演变历程,从外贸特征及空间模式剖析综合保税区的形成背景。基于自贸区视角,研究认为综合保税区应构建"政策—产业—空间"三位一体互促共进的运行机制,进行目标定位、产业功能及空间模式等全面升级,演进成为发展国际经贸的重要平台及城市创新空间的新型单元,更好地协同自贸区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国际先进案例研究,文章提出我国新时代综合保税区政策契合、产城耦合、功能综合和空间融合"四合"对策,并以襄阳综合保税区为例,对综合保税区的政策试点、规模预测、范围界定、空间模式和布局规划"五点"展开探索,以期为城市空间创新研究及其他综合保税区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保税区 自贸区 海关特殊监管区 转型趋势 创新空间 规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及战略理论溯源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雷洲 黄亚平 +2 位作者 谢来荣 杨文龙 唐永伟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0-87,共8页
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性质、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是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工作,但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仍存在三者的概念缺项、混淆和套用等现象。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划编制指南... 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性质、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是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重要工作,但当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仍存在三者的概念缺项、混淆和套用等现象。文章通过梳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划编制指南,发现城市性质源于城乡规划,体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依旧需延续对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引领;目标在当前语境下特指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其来源可追溯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三者在目标层面的有机融合;战略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必要性内容,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更是对三者的延伸和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在“阶段特征—关联网络—区域战略影响”综合评判基础上的“性质—目标—战略”主线传导分析框架,认为对于城市性质,应厘清概念,明确维度;对于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应在城市性质的框架下聚焦空间,对应时间;对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应在城市性质和国土空间发展目标的引领下,从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两个维度提出战略措施。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湖北省随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践,探索随州的城市性质、国土空间发展目标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以期为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指导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 国土空间发展目标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城市区域碳排放研究热点与展望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乙宸 谢来荣 +3 位作者 黄亚平 朱雷洲 鲁仕维 杨文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2-229,共8页
城市区域碳排放研究对城市区域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具有基础性作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及热点演进分析结果,并梳理出与国土空间规划领... 城市区域碳排放研究对城市区域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具有基础性作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及热点演进分析结果,并梳理出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密切相关的五项主要研究内容:城市区域碳排放效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城市区域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城市区域交通与碳排放;城市区域碳排放的协同研究。此外,还对城市区域碳排放的测度方法及相关性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基于此提出对国内研究的展望:在研究内容上,加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区域碳排放的比较研究,推进低碳融入城市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建构及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城市区域低碳发展模拟仿真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碳排放 CiteSpace软件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结构 区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花齐放”还是“同质竞争”?--不同政策导向下的乡村产业载体概念辨析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雷洲 谢来荣 黄亚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9-44,共6页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不同部委分别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推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庄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等乡村产业载体概念,并开展试点工作。由于词义相近以及缺乏深入研究,在学界...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不同部委分别发布相关政策文件推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农业庄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田园综合体”等乡村产业载体概念,并开展试点工作。由于词义相近以及缺乏深入研究,在学界引发了是“百花齐放”还是相互之间“同质竞争”的讨论。文章在相关概念解析及梳理基础上,总结了四者在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和目标愿景方面的共性,以及建设内容、发展阶段和范围划定方面的差异性,总结认为各地乡村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应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和产业载体。最后提出,在相关政策制定方面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管控办法;地方申报方面应认真研究四者之间的差异性,寻求正确的突破口﹔规划过程中应根据具体要求确定项目定位和产业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现代农业庄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 田园综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整社区理念的城市社区体检评估方法——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春洪 刘思杰 +2 位作者 鲁仕维 谢来荣 谢夏天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70,共8页
针对当前城市体检要求以社区为基本单元进行评估,但缺少城市社区体检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的问题,从完整社区理念出发,在总结完整社区的概念内涵、建设核心内容及评估需求的基础上,尝试从逻辑思路、技术框架及指标体系3个方面构建完整社... 针对当前城市体检要求以社区为基本单元进行评估,但缺少城市社区体检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的问题,从完整社区理念出发,在总结完整社区的概念内涵、建设核心内容及评估需求的基础上,尝试从逻辑思路、技术框架及指标体系3个方面构建完整社区“三次评估”方法:通过初评获悉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再评厘清社区建设与完整社区的差距,通过终评获悉社区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关系,并将评估结果用于指导完整社区建设治理和支撑城市体检评估内容体系的构建。同时,结合湖北省大冶市实践对“三次评估”方法进行印证,以期为我国中小城市完整社区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社区 城市社区体检 评估方法 大冶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市级人口的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引导策略-基于317个地级市“五普”、“六普”和“七普”人口数据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智勇 胡纯广 +1 位作者 严慧慧 邱岚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0,共7页
基于我国317个地级市(不含港澳台)的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从历史进程演化视角分析了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的时空格局,以及市级人口的空间分布范围、市级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形态、市级人口空间分布方向和市级... 基于我国317个地级市(不含港澳台)的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数据,从历史进程演化视角分析了我国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的时空格局,以及市级人口的空间分布范围、市级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形态、市级人口空间分布方向和市级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重心迁移轨迹,并通过全局自相关、空间热点和时空规律分析,基于现实时空格局研究我国市级人口的时空集聚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人口发展规律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引导策略,以期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作用,为完善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治理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分布 人口迁移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时空格局 空间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欠发达地区乡村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开发路径探究——以普洱市振太镇秀山村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耿虹 武丹 +2 位作者 王小莉 徐家明 李佳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2年第5期17-23,共7页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国策共同推进了滇西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隐性旅游资源开发既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也成为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之一。从旅游资源的显像层次与开发难易度视角进行分...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乡村振兴国策共同推进了滇西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乡村隐性旅游资源开发既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也成为巩固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途径之一。从旅游资源的显像层次与开发难易度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滇西地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许多属于具有层次隐藏性、空间隐蔽性、内涵隐秘性、结构隐形化特征的隐性资源。欲充分利用乡村隐性旅游资源,需系统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显性化”开发路径框架,即“突破层次隐藏:识别多层次资源价值,赋予隐性资源表达载体”“打破空间隐蔽:借力区域化发展政策,打开镇村联动发展格局”“呈现隐秘内涵:推动互联网旅游模式,促进隐性旅游资源形象可视”“优化隐形结构:构建乡村旅游综合体,加强规划先导赋能作用”的综合策略。文章以秀山村为实践案例,探究与印证规划策略的适应性问题,以期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提供探索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隐性旅游资源 显性化 开发路径 滇西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适应性与空间品质提升 被引量:4
20
作者 冷红 陈天 +6 位作者 何宝杰 华翔 唐燕 吴婕 颜文涛 袁敬诚 杨晓春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6-50,共5页
以气候适应性规划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居民对安全、健康、宜居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通过气候适应性规划提升空间品质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途径。2022年我国多部委联合颁布《国家适应气候变... 以气候适应性规划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居民对安全、健康、宜居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通过气候适应性规划提升空间品质是建设人民城市的重要途径。2022年我国多部委联合颁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计划,其中专门提出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要素,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品质 气候适应性 城市居民 气候要素 宜居环境 品质提升 适应气候变化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