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对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俞敦义 彭芳明 +1 位作者 刘小武 郑家燊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共2页
结合油田污水情况,研究矿化度、温度、压力和pH值对硫酸盐还原因(SR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7℃左右最利于SRB生长,50℃,矿化度在(1~5)×104mg/L时,对SRB生长有利,压力对SRB影响不大,pH... 结合油田污水情况,研究矿化度、温度、压力和pH值对硫酸盐还原因(SRB)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7℃左右最利于SRB生长,50℃,矿化度在(1~5)×104mg/L时,对SRB生长有利,压力对SRB影响不大,pH=7时,菌量高,pH=3时,SRB也能生长,并会加速金属管路的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环境条件 硫酸盐还原菌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4)稳定剂对膨胀土的力学性质及其有效稳定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罗逸 郑家 +3 位作者 郭稚弧 李国华 聂良佐 张慧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5年第3期82-88,共7页
研究了天然膨胀土经H24稳定剂—一种以含N有机阳离子化合物为主要成份的溶液—处理后其土力学性质的改变及有效稳定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H24处理后,可使土的膨胀性和压缩性降低而内聚力、内摩擦角和渗透性增大。流动水对... 研究了天然膨胀土经H24稳定剂—一种以含N有机阳离子化合物为主要成份的溶液—处理后其土力学性质的改变及有效稳定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H24处理后,可使土的膨胀性和压缩性降低而内聚力、内摩擦角和渗透性增大。流动水对土壤中的H24有脱附作用,但对其长期稳定膨胀土的能力不产生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有机化合物 力学性质 长效性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噻吩乙炔的合成及其导电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承美 谢洪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40,共5页
对在水和甲醇-水混合介质中合成的聚噻吩乙炔(PTV)前聚物(precursorpolymer)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不同聚合介质条件对单体转化率及前聚物的产率有一定影响。不同取代侧基影响PTV前聚物的溶解性和热处理... 对在水和甲醇-水混合介质中合成的聚噻吩乙炔(PTV)前聚物(precursorpolymer)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不同聚合介质条件对单体转化率及前聚物的产率有一定影响。不同取代侧基影响PTV前聚物的溶解性和热处理性能。并对PTV膜碘掺杂后的导电率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吩 聚噻吩乙炔 前聚物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和磷酸盐在盐水泥浆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家燊 赵景茂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3-56,共4页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磷酸酯和磷酸盐在盐水泥浆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应用滚轮失重法研究表明,当缓蚀剂使用浓度为1000ppm 时,缓蚀效率均在80%以上。发现 W-201磷酸酯能提高低固相泥浆的常温流变性能。电化学研究说明 NH_4H_2PO_4和 W-20...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磷酸酯和磷酸盐在盐水泥浆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应用滚轮失重法研究表明,当缓蚀剂使用浓度为1000ppm 时,缓蚀效率均在80%以上。发现 W-201磷酸酯能提高低固相泥浆的常温流变性能。电化学研究说明 NH_4H_2PO_4和 W-201属于混合型沉积膜型缓蚀剂。介质中的二价阳离子是影响缓蚀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作用 磷酸酯 缓蚀效果 缓蚀效率 失重法 盐水泥浆 电化学研究 二价阳离子 极化曲线 缓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液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生长的研究(Ⅱ)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和清 郭稚弧 +2 位作者 段宏伟 罗逸 张华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用不同的溶剂以不同的方法获得了桔皮和广柑的提取液,并测定了提取液对油田污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杀菌性能。结果表明,选择恰当的提取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提取液的杀菌效力。这些植物提取液有可能成为新的一代杀菌剂。
关键词 植物 提取液 硫酸盐还原菌 S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集输管线中沟槽腐蚀成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平 罗逸 许立铭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10,共5页
油水集输管线中因沟槽腐蚀所造成的破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作者从介质的组成、相组成、流动特性和材质等方面,对沟槽腐蚀的成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 腐蚀 输油管道 沟槽腐蚀
全文增补中
三碘化亚甲基蓝法测定硫酸盐还原菌菌量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婉义 向望清 郭稚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2-75,71,共5页
三碘化亚甲基蓝(TIMB)在培养液中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亚甲基蓝氧化型,溶液呈蓝色,再遇S^(2-)则生成亚甲基蓝还原型,溶液变为无色。本文利用这一特征性变色反应,在经典绝迹稀释法(FeS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SRB菌量的新方法——TIMB法。此法... 三碘化亚甲基蓝(TIMB)在培养液中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亚甲基蓝氧化型,溶液呈蓝色,再遇S^(2-)则生成亚甲基蓝还原型,溶液变为无色。本文利用这一特征性变色反应,在经典绝迹稀释法(FeS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检测SRB菌量的新方法——TIMB法。此法较FeS法快速,且测定时无H_2S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定量分析 三碘化亚甲基蓝法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