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愈伤组织状态的调控 被引量:23
1
作者 朱根发 余毓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3-219,共7页
本文研究了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及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脯氨酸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有恢复分化能力的作用。不同类型水稻的愈伤组织对总氮量和[NH+4-N]/[... 本文研究了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保持及提高植株再生能力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脯氨酸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有恢复分化能力的作用。不同类型水稻的愈伤组织对总氮量和[NH+4-N]/[NO-3-N]之比有不同要求,籼稻的[NH+4-N]/[NO-3-N]不宜高,粳稻在低[NH+4-N]培养基(N_6)中多次继代后,经高[NH+4-N]刺激,能增加植株再生能力。N_6─MS交替继代能使粳稻愈伤组织保持分化能力。利用分化—脱分化—继代(再分化)程序,可以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胚性状态,促进植株再生,有利于水稻愈伤组织的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和栽植密度对华苎2号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德谦 彭定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8-332,共5页
1993~1994年以华苎2号为材料,进行了4种施氮水平和3种栽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每hm ̄2施纯氮0~472.5kg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茎、叶生长加速,分蘖增多,各产量因素的构成比较协调,原麻产量增加,但纤... 1993~1994年以华苎2号为材料,进行了4种施氮水平和3种栽植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每hm ̄2施纯氮0~472.5kg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茎、叶生长加速,分蘖增多,各产量因素的构成比较协调,原麻产量增加,但纤维支数有所下降。每hm ̄2产原麻2250kg的最佳施氮量为375kg氮。每hm ̄2栽植密度在22500蔸至37500蔸范围内,旺长期生长速度是密植快于稀植,分蘖数、有效茎数、鲜茎重、干物重、原麻产量等是密植高于稀植,纤维品质密植优于稀植,但随着麻龄延长,密植增产效应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华苎2号 施氮量 栽植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灌浆期叶面喷施尿素溶液对水稻结实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泽敏 王维金 徐水明 《垦殖与稻作》 2001年第3期20-22,43,共4页
在水稻齐穗期 ,叶面喷施不同次数浓度为 1%的尿素溶液 ,研究对水稻结实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喷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实率 ,降低秕粒率 ,增加千粒重 ,改善稻谷碾磨品质的作用。不同处理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喷施 3次 1%尿... 在水稻齐穗期 ,叶面喷施不同次数浓度为 1%的尿素溶液 ,研究对水稻结实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喷肥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实率 ,降低秕粒率 ,增加千粒重 ,改善稻谷碾磨品质的作用。不同处理的影响程度有差异 ,喷施 3次 1%尿素溶液的效果较好。叶面喷施尿素对稻米蒸煮品质及垩白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面施肥 尿素 稻米品质 结实性状 开花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光敏核不育水稻叶绿素蛋白复合体的影响
4
作者 伍素辉 李合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6-231,共6页
在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内进行暗期光间断(R、R+FR、R+FR+R)以及暗期无间断(SD)处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58s的叶绿体内分离出6条色素带。依其迁移率分别命名为C... 在光敏核不育水稻(PGMR)农垦58s光敏感期内进行暗期光间断(R、R+FR、R+FR+R)以及暗期无间断(SD)处理后,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从58s的叶绿体内分离出6条色素带。依其迁移率分别命名为CPI、LHCp ̄1、CPa、LHCp ̄2、CPa’、FC。经R和R+FR+R间断暗期后,CPa’的吸收峰只有痕迹,而R+FR和SD处理,CPa’的吸收峰很明显。在同样条件下,农垦58无论用何种光质间断暗期都没有出现CPa’。因此,认为CPa’是与育性表达有关并受光敏色素调节的叶绿素蛋白复合体。R间断暗期后,CPa的吸收峰明显偏向短波光。LHCP ̄1、LHCP ̄2的吸收光谱在红区和蓝区均为双峰曲线,表明其叶绿素b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色素 叶绿素 蛋白复合体 光敏核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