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灵敏度探测器的水下光通信系统
1
作者 陈姝 祁攀 +3 位作者 管朝鹏 王俊涛 沈天浩 艾勇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36,共8页
目前,水下高速无线光通信技术已成为水下无线数据通信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青睐。针对水下光通信远距离、易于对准的技术难点,基于蓝绿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设计实现了一种大接收视场角度与高灵敏度探测电路的水下光通信系统:... 目前,水下高速无线光通信技术已成为水下无线数据通信的研究热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青睐。针对水下光通信远距离、易于对准的技术难点,基于蓝绿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设计实现了一种大接收视场角度与高灵敏度探测电路的水下光通信系统:发射光功率达到1.2W,接收视场角度大于60°,探测灵敏度优于-60dBm。对原理工程样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水质衰减度为0.85dBm·m^(-1)的水域环境,系统可实现文字、图片、实时视频数据流的高速传输等功能,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s,通信距离为40m,通信误码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光通信 高灵敏度 大视场接收 大功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复用技术在LED水下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嘉驰 郭建中 +4 位作者 李燕龙 张亮 周英 艾勇 梁赫西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3-1141,共9页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发射端的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系统因器件带宽所限其传输速率较低,且受水质环境影响较大,致使通信综合性能不佳。为提高信道容量与通信质量,将信道复用技术应用在LED-UVLC系统中,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数据处... 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发射端的水下可见光通信(UVLC)系统因器件带宽所限其传输速率较低,且受水质环境影响较大,致使通信综合性能不佳。为提高信道容量与通信质量,将信道复用技术应用在LED-UVLC系统中,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数据处理核心,搭建LED蓝绿光发射阵列以及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阵列,设计出了一个4×4的多信道UVLC系统。我们将系统置于长20 m的水下环境中,以26.7 Mbit/s的通信速率,完成了误码率(BER)约为10^(−7)的双向传输。实验数据表明,当传输不同大小的数据文件时,对比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水下可见光通信(SISO-UVLC)系统,节省了约4倍的通信时间,且与仿真的信道容量增益一致。另外,在水质和通信距离相同的条件下,本系统能获得更优的B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信道容量 通信质量 信道复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源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2
3
作者 梁赫西 沈天浩 +3 位作者 王振亚 曹聪 肖云 艾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2-320,共9页
随着海洋探测研究的不断深入,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针对水下高速、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面向海洋商用的水下双向链路通信系统。系统在发射端采用激光LD及LED双发射源,提出了双发射光源的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海洋探测研究的不断深入,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针对水下高速、远距离无线通信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面向海洋商用的水下双向链路通信系统。系统在发射端采用激光LD及LED双发射源,提出了双发射光源的系统设计方案,并通过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在接收端利用5 mm大面积APD及高灵敏度PMT双接收探测器接收光信号,适用于远距离、高速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部分由FPGA完成,通过网络通讯方式与PC端进行信息交互;最后完成整个系统设计并进行了商用工程化。开展的水下模拟实验表明,系统在通信距离5 m、误码率10-7时,通信速率可达60 Mbps;在远距离通信60 m、误码率10-7时,通信速率达10 M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光通信 激光LD LED 双向链路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光斑检测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曹聪 郭建中 +2 位作者 王振亚 艾勇 梁赫西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有效解决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激光光斑检测困难的问题,针对水质衰减系数约为5.5 dB/m、发射源与采集端相距5~10 m的低可视度复杂的水下环境,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下激光光斑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去雾操作,增强图像中的目标光斑... 为了有效解决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激光光斑检测困难的问题,针对水质衰减系数约为5.5 dB/m、发射源与采集端相距5~10 m的低可视度复杂的水下环境,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水下激光光斑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图像去雾操作,增强图像中的目标光斑与背景的对比度;其次,经过高斯滤波,消除图像噪点;然后,选取合适阈值进行二值化,提取目标激光光斑;最后,通过改进的灰度重心算法计算光斑中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计算简单,且在低可视度高衰减的水质情况下能较准确地识别出目标激光光斑,并获取其中心坐标,使得水下激光通信系统能够根据光斑位置进行调整,实现正常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可视度 图像增强 光斑识别 光斑中心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 km 2.5 Gbit/s双向激光网桥视频通信
5
作者 张羽桐 赵江南 +2 位作者 艾勇 梁赫西 胡仁杰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4期32-35,55,共5页
针对远距离的激光接收对准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大面积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激光网桥系统,用作广域网的延长以及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激光网桥系统的软件需要一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进行信息处理,硬件连接是经过交换机及电光转换,通过放置在两幢楼... 针对远距离的激光接收对准问题,文章提出利用大面积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激光网桥系统,用作广域网的延长以及局域网之间的连接。激光网桥系统的软件需要一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进行信息处理,硬件连接是经过交换机及电光转换,通过放置在两幢楼的两台双向激光镜头进行发射接收。这个系统采用1550 nm的近红外光,两幢大楼之间的距离约为1 km,而激光在这个条件下的几何损耗约为26 dB/km,调节两台激光器的相对位置直到两幢大楼接收的光功率在-30 dBm以内时,成功达到了两端视频通信所需的阈值光功率,因而可以进行双向视频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网桥 广域网延长 大面积雪崩光电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APD接收电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振亚 郭建中 +4 位作者 曹聪 沈天浩 崔玉合 艾勇 孔德进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9期24-27,共4页
针对光电探测器检测微弱光信号时输出信号幅度小且易失真的问题,设计了可见光波段的大面积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电路。该电路包括大面积的APD探测器、跨阻放大器(TIA)和后续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大面积APD接收电路... 针对光电探测器检测微弱光信号时输出信号幅度小且易失真的问题,设计了可见光波段的大面积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电路。该电路包括大面积的APD探测器、跨阻放大器(TIA)和后续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大面积APD接收电路可以实现60 Mb/s的可见光信息采集,灵敏度低至-35 dBm;微弱信号处理电路具有较好的跟随和整形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雪崩光电二极管 跨阻放大 限幅放大器 光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