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后肱前线位置的价值探讨
1
作者 胡平波 曾凡伦 +3 位作者 王腾 李俊 伍兴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后肱前线(anterior humeral line, AHL)与肱骨小头位置关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后肱前线(anterior humeral line, AHL)与肱骨小头位置关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5.8±2.2)岁, 均在超声引导下接受闭合复位经皮钢针内固定术, 术后通过超声图像和X线侧位片评估AHL与肱骨小头的位置关系。结果超声评估AHL与肱骨小头位置关系的灵敏度为94%, 特异度为81%。在5岁以下和5岁及以上患儿中灵敏度分别为96%和92%, 特异度分别为81%和92%。超声和X线评估AHL与肱骨小头的位置关系一致性较好(Kappa=0.764), 且在不同年龄组之间保持较好一致性。同一医师两次测量的超声和X线检查结果一致性高(超声:Kappa=0.984;X线:Kappa=0.920)。不同医师之间的超声测量结果一致性高(Kappa=0.861), X线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50)。结论超声与X线在测量AHL与肱骨小头的位置关系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 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用于评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后矢状位复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超声检查 手术后期间 肱前线 肱骨小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在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雄涛 孙杰 +2 位作者 王思 顾曜隆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肌骨超声检查诊断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可靠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57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完成临床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踝关... 目的初步探讨肌骨超声检查诊断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可靠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23年10月至2024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57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完成临床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踝关节MRI检查。踝关节肌骨超声主要检查外踝撕脱骨折、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的完整性。以踝关节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临床稳定性检查、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踝关节正侧位检查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踝关节稳定性检查诊断外踝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81%(17/21)、特异度为53%(19/36);踝关节肌骨超声检查诊断距腓前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95%(20/21)、特异度为94%(34/36),诊断跟腓韧带损伤的灵敏度为80%(4/5)、特异度为98%(51/52),诊断外踝撕脱骨折的灵敏度为96%(27/28)、特异度为83%(24/29);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诊断外踝骨折的灵敏度为39%(11/28)、特异度为100%(29/29)。结论踝关节肌骨超声可以准确探查到被X线片漏诊的儿童外踝撕脱的软骨骨折块,也可以准确探查到外踝韧带损伤的情况。踝关节肌骨超声作为一种可靠、准确且无辐射的影像检查方法,可用于儿童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韧带损伤 骨折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骨科3D打印技术的临床实践
3
作者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48-251,共4页
3D打印技术于三十多年前首次在国内引进,当时被视为无法获得的、昂贵的和未来的技术,临床应用很有限。近年来,3D打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其在小儿骨科的应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在小儿骨科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打印技术 小儿骨科 临床实践 儿童 临床应用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骨骺内闭合截骨治疗儿童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
4
作者 孟喜军 于立松 +2 位作者 李俊 王敏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儿童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10拇)采用超声引导下骨骺内闭合截骨治疗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患儿资料,男4例、女4例,单侧3... 目的探讨超声在儿童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8例(10拇)采用超声引导下骨骺内闭合截骨治疗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患儿资料,男4例、女4例,单侧3例、双侧5例。测量患儿术前、术后的尺偏角、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采用Tada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估(包括指间关节运动范围、稳定性、力线)。结果8例(10拇)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长(21.75±11.83)个月。术前拇指尺偏角(40.12±13.44)°,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38.90±5.34)°;术后拇指尺偏角(7.65±2.56)°,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36.20±3.36)°;对比10拇的术前及术后尺偏角、指间关节主动屈曲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ada评分标准评估疗效:良好8拇、中等2拇。结论超声引导下行儿童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截骨治疗,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定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骨骺畸形 截骨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科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 被引量:13
5
作者 白德明 刘颖 +7 位作者 孟喜军 龙江涛 贾中伟 燕美琴 姜峰 吕华 李斌霞 刘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针对骨科患儿及其家长施行心理干预,对手术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学龄期(6-10岁)择期手术患儿52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实验组患儿及其父母在... 目的探讨围术期针对骨科患儿及其家长施行心理干预,对手术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学龄期(6-10岁)择期手术患儿52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术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均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实验组患儿及其父母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心理指导。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后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两组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对术前访视(T1)、入手术室(T2)、全麻插管诱导时(T3)、术后24 h(T4)四个时间点两组患儿的焦虑水平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估、同时在 T3时间点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估患儿合作程度[1,2]。结果实验组患儿父母围术期 SCL —90评分低于对照组,与 T1时间点比较,两组患儿mYPAS 在 T2及 T3两个时间点焦虑评分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儿在 T3时其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 <0.05),同时合作评分也明显降低(P <0.05);T4时间点上两组得分均高于 T1时间点,同时实验组 T4得分值低于对照组 T4得分值。结论①对学龄期患儿采用心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儿对麻醉及手术的负面心理影响,提高对围手术期的依从性;②对患儿父母采用心理干预会降低其焦虑水平,有效帮助患儿减轻围手术期心理障碍;③以上两种情况都可提高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心理护理 干预性研究 病人满意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新护士培训指南》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天红 黄玲琍 +2 位作者 谭小艳 彭娟 姚文艳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编写并应用《骨科新护士培训指南》,使骨科新护士岗位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方法由编写人员参考相关资料、医院工作制度,结合骨科护理实践及骨科新护士必备能力调查结果编写《骨科新护士培训指南》,报批审阅和修订后应用。采用... 目的通过编写并应用《骨科新护士培训指南》,使骨科新护士岗位培训科学化、规范化。方法由编写人员参考相关资料、医院工作制度,结合骨科护理实践及骨科新护士必备能力调查结果编写《骨科新护士培训指南》,报批审阅和修订后应用。采用多导师带教、分阶段性培训、多形式教学方法对18名新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18名新护士经7~24周培训,考核成绩≥85分,均按期独立上岗;独立工作5~30个月,无一人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无一例护患纠纷投诉。新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评分为90.5分。结论《骨科新护士培训指南》的编写和应用,使新护士培训规范、有序、高效,有利于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骨科 培训指南 培训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小亮 周治国 +3 位作者 伍兴 李雄涛 张平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具备手术指征的股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8个月至12...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儿童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具备手术指征的股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8个月至12岁(平均5岁7个月),均采用超声引导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并发症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并于术后6个月、1年及2年分别测量双下肢长度、下肢机械力线及股骨远端骨骺发育情况。末次随访采用Kolment评定标准评价患儿膝关节的优良率。结果 12例中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端移位、膝内外翻畸形、克氏针松动、骨髓炎及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9. 7±1. 5)周,无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情况。患儿均获1年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步态正常,双下肢等长,无旋转畸形。术后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效果基本满意。术中通过超声指导儿童的股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及克氏针穿针固定可达到治疗精确定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股骨髁上骨折 外科手术 内固定器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高位颈髓肿瘤误诊为寰枢关节旋转移位6例分析
8
作者 余希临 沈先涛 +1 位作者 童明芳 桂彤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颈髓肿瘤 误诊 寰枢关节旋转移位 儿童 病例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平 魏文琼 +2 位作者 胡苑 周蕊 夏雯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专科医院应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护理部实施跨专业、跨科室、跨片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专业培训,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行2梯队14d轮换制,保证临床抗疫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结果全院... 目的探讨专科医院应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护理部实施跨专业、跨科室、跨片区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强化专业培训,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实行2梯队14d轮换制,保证临床抗疫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结果全院499名护理人员参与抗疫一线护理工作,改造扩建1个24h发热门诊,每天接诊发热患儿150例次;开放11个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共收治住院患儿780例;全院护理人员均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加强专科医院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能有效应对疫情救治,保障患儿和医护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肺炎 人力资源 感染防控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关系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瑞琛 周治国 +2 位作者 伍兴 李雄涛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3-1028,共6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常见的儿童骨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足作为身体重力的基础支撑,通过足与脊柱之间的生物力学联系,在AI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脊柱相互作用。目前,国内外专家重点关注足...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常见的儿童骨科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足作为身体重力的基础支撑,通过足与脊柱之间的生物力学联系,在AI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与脊柱相互作用。目前,国内外专家重点关注足与AIS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索AIS患者足部的变化及足部改变对脊柱的影响,期望为AIS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对足形态、足底压力、足时空参数与AIS的关系及足部干预对AIS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多中心研究
11
作者 黄琦 徐江龙 +7 位作者 宿玉玺 叶卫华 唐欣 陈顺有 周治国 赵占波 付桂兵 唐盛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案,评价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参与单位包括深圳市儿童医院等6个医疗中心。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6个医疗中心共采用手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椎体... 目的采用多中心研究方案,评价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参与单位包括深圳市儿童医院等6个医疗中心。2016年5月至2021年3月6个医疗中心共采用手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患儿35例,随访时间均在2年以上,均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主弯Cobb角、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冠状面平衡和矢状面节段性后凸角度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5例患儿中,男18例,女17例,其中半椎体位于第2至第10胸椎者10例,位于第11胸椎至第2腰椎者17例,位于第3至第5腰椎者8例。平均固定融合2.4个脊柱节段,手术年龄(4.5±2.6)岁,随访时间(42.6±17.6)个月;冠状面主弯Cobb角:术前为(37.6±9.0)°,术后为(9.0±6.4)°,末次随访时为(13.3±11.1)°。术后畸形矫正率为76.1%,末次随访时畸形矫正率为64.6%。头、尾侧代偿弯自行矫正率分别为44.4%和57.1%,节段性后凸矫正率为37.2%。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主弯、头侧代偿弯、尾侧代偿弯及节段性后凸角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椎弓根切割4例(11.4%,4/35),畸形进展3例(8.6%,3/35),感染1例(2.9%,1/35),无一例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术治疗单个胸椎或腰椎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安全有效,能直接去除致畸原因,保留脊柱生长与活动功能,但需重点关注和积极预防椎弓根切割、畸形进展等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先天性 椎板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治疗结果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骨盆截骨时机与指征的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12
作者 李敬春 刘雁寒 +12 位作者 黎艺强 朱光辉 郭跃明 李明 康晓鹏 唐盛平 沈先涛 邵景范 陈顺有 蒋飞 李进 徐宏文 中国儿童骨科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4,共8页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全身麻醉下闭合复位加髋人位石膏固定是治疗24月龄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的通用方法,但闭合复位后仍有约1/3的患儿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尽管骨盆截骨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但其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仍不明晰。本研究拟通过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探讨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研究设计拟纳入283例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患儿,包括观察组183例,手术组(采用骨盆截骨术)100例。手术组根据患儿年龄采用Salter、Pemberton、骨盆三联或髋臼周围截骨术。所有患儿随访10年,拟在DDH闭合复位后8个时间点(闭合复位术后1、2、3、4、5~6、7~8、9~10年以及10年以上)拍摄髋关节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中心边缘角(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和Reimer指数(Reimer's index,RI),根据末次随访时正位X线片上髋关节Severin分级分为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Ⅰ、Ⅱ级)和不满意组(Severin分级为Ⅲ、Ⅳ级),利用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风险因素,比较两组患儿AI、CEA、RI及Severin分级情况。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可以为DDH闭合复位后残余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指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先天性 闭合复位 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截骨术 骨盆 临床方案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股骨头微循环的超微血管成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林立军 伍兴 +4 位作者 夏敬冬 王思 王腾 胡平波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3-658,共6页
目的探索超微血管成像评估婴幼儿股骨头血运的可行性及其图像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取2023年4月在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行健康筛查的18例婴儿(男11例、女7例)作为研究对象, 日龄(51.1±38.7)d, 均在安静状态下行髋关节超声... 目的探索超微血管成像评估婴幼儿股骨头血运的可行性及其图像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选取2023年4月在武汉儿童医院骨科行健康筛查的18例婴儿(男11例、女7例)作为研究对象, 日龄(51.1±38.7)d, 均在安静状态下行髋关节超声检查。从髋关节外侧横切面与纵切面两个方向上进行检查, 先使用灰度超声观察股骨头的解剖特点, 然后采用超微血管成像显示股骨头内血流情况, 测量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 18例婴儿股骨头横切面灰度超声图像均可见明显交替低回声与条纹回声, 条纹向股骨头中心汇聚, 纵切面灰度超声图像上可见股骨头与大转子中的点状或条纹回声。在股骨头的超微血管成像图中, 均可显示股骨头内血流, 横切面上观察到血流向骨化中心汇聚;在纵切面上观察到股骨头血供主要有两个来源:一处来自股骨干骺端, 穿越骺板, 垂直于骺板走行在股骨头内;另一处来自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 其分支略平行于骺板走行在股骨头内。除1例婴儿检查时受到杂波干扰外, 余17例婴儿均可测得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为(10.9±4.3)cm/s。比较男性、女性之间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3±4.56)cm/s比(11.21±4.17)cm/s, P=0.791]。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r=0.531, P=0.028)、与日龄呈显著正相关(r=0.775, P<0.001)。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日龄、体重的线性拟合程度均较高[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m/s)=6.279+0.100×日龄(d), R^(2)=0.600, P<0.01];旋股内侧动脉后上支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m/s)=5.215+1.704×体重(kg), R^(2)=0.282, 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婴儿股骨头的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血运 超微血管成像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培训手册实施儿科新护士培训的实践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天红 潘敏 +1 位作者 姚文艳 李艳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培训手册进行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及其在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50名儿科新护士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按照《儿科新护士培训手册》实施多导师带教、分阶段培训、多形式教学和阶段考核,... 目的:探讨应用培训手册进行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及其在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便利选取50名儿科新护士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按照《儿科新护士培训手册》实施多导师带教、分阶段培训、多形式教学和阶段考核,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前、后护理部考核成绩,培训后患者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团队满意度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结果:护理部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医生和护士团队满意度及新护士自我满意度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培训手册实施儿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角色转变,使其快速胜任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新护士 培训手册 角色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并移位行骨牵引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耀红 李天红 +2 位作者 韩秋梅 郑轶南 李艳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2期20-21,共2页
对89例股骨干骨折并移位惠儿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协助家长保持有效牵引体位及功能锻炼。结果89例患儿经过3周左右的骨牵引治疗,均行拔钉加患肢髋人字石膏固定,骨折断端对... 对89例股骨干骨折并移位惠儿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指导、协助家长保持有效牵引体位及功能锻炼。结果89例患儿经过3周左右的骨牵引治疗,均行拔钉加患肢髋人字石膏固定,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均达到临床愈合。经随访患儿下肢均等长,无畸形愈合、关节僵硬。提示护理干预可避免牵引过程中的并发症,为患儿骨折断端的复位创造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干骨折 骨牵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颈前倾角与髋关节腔内压力变化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桂彤 余希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大小与髋关节腔内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2 2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 ,患侧髋关节共 2 9髋 ,作为髋脱组 ;其中男 9髋 ,女 2 0髋。健侧髋关节共 15髋 ,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CT扫描测量髋脱组及正常组... 目的 探讨先天性髋脱位股骨颈前倾角的大小与髋关节腔内压力变化的关系。方法  2 2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 ,患侧髋关节共 2 9髋 ,作为髋脱组 ;其中男 9髋 ,女 2 0髋。健侧髋关节共 15髋 ,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CT扫描测量髋脱组及正常组股骨颈前倾角 ,同时在麻醉下行髋关节穿刺 ,并试行手法复位 ,用液相介质介导的有创测压仪测量不同体位下关节腔内压力。结果 髋脱组股骨颈前倾角大于正常组股骨颈前倾角 (P <0 0 5 ) ,所测蛙式位下压力均为正压 [(9 93± 7 8)kPa],且随前倾角增大而明显增加 (r =0 5 5 83) ,正常组蛙式位下压力亦随前倾角增大而明显增加 (r =0 72 14 )。中立位下关节内压力与前倾角值无相关关系 (r =0 0 6 2 4 )。结论 前倾角增大是导致蛙式位下关节内压力明显增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 CT扫描 患儿 髋关节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前臂悬吊牵引带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天红 尧小玲 +1 位作者 李艳红 刘锐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2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骨折 前臂悬吊牵引带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先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897-901,共5页
孟氏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容易因漏诊而成为陈旧性孟氏骨折。目前对于陈旧性孟氏骨折的诊治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陈旧性孟氏骨折诊治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及发生机制,并对陈旧性... 孟氏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容易因漏诊而成为陈旧性孟氏骨折。目前对于陈旧性孟氏骨折的诊治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基于国内外有关陈旧性孟氏骨折诊治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及发生机制,并对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式的确定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生物力学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护理
19
作者 董耀红 韩秋梅 +2 位作者 刘锐 龚娟 尧小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29-30,共2页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 对3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采用患侧髂动脉药物灌注,术前、术后配合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结果患儿行皮牵引均未出现水泡、破溃等反应。经过1~3年门诊随访,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显示患侧股骨头不同程度的修复。提出术前心理护理、皮牵引的护理,术后患肢血液循环及穿刺局部观察是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介入治疗 患儿 动脉药物灌注 术前心理护理 髋关节疼痛 牵引治疗 术后配合 门诊随访 不同程度 X线平片 局部观察 血液循环 皮牵引 患侧 患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疤痕性马蹄足行带蒂皮瓣转移植皮术的护理
20
作者 朱桃秀 尧小玲 +1 位作者 段君玉 李天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5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疤痕性马蹄足 带蒂皮瓣转移 植皮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