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镜下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徐恩明 徐忠强 +1 位作者 王智楠 吴展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2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腺样体肥大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23例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等离子刀组98例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两组患儿术后...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2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且腺样体肥大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23例行常规腺样体刮除术,等离子刀组98例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两组患儿术后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转归情况。结果等离子刀组98例中痊愈94例,治愈率为95.92%(94/98),高于对照组88.62%(109/123)(P<0.05);等离子刀组平均痊愈时间为9.32天,较对照组(12.86天)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刀组无一例术后出血及腺样体残留;对照组3例腺样体组织残留,1例左侧咽鼓管咽口少许瘢痕组织。结论鼻内窥镜下等离子刀切除腺样体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防止腺样体残留,减轻术后水肿对咽鼓管的不良影响,从而明显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刀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郝丽丽 王智楠 +2 位作者 张振 李隽 夏忠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3-596,共4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诊治的14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中耳脓性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1146例...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诊治的146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中耳脓性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1146例患儿中,109例(74.66%)中耳脓性分泌物检出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检出例数最多(64/109,58.7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次之(19/109,17.43%);2SP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较敏感(分别为100%,100%,95.08%),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肟中度敏感(分别为35.08%,49.1%,59.65%),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性高;SA对万古霉素、四环素、阿米卡星敏感性高(分别为100%,100%,94.7%),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西丁、苯唑西林中度敏感(分别为68.4%,64.7%,68.4%),对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的耐药率100%,;3≤1岁组(61例)、〉1-3岁组(44例)、〉3岁组(41例)的SP检出例数分别为31例(50.82%)、25例(56.82%)、8例(19.51%);≤1岁组、〉1-3岁组的SP检出率显著高于〉3岁组(χ^2=14.073,P=0.001);42012(53例)、2013(45例)、2014年(48例)SP的检出例数分别为16例(30.19%)、22例(48.89%)、26例(54.17%),检出率逐年增高(χ^2=6.557,P=0.038)。不同年份SP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耐药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结论 SP是本组对象中小于3岁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的主要致病菌,近3年该菌检出率逐年增高,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耳炎 化脓性 儿童 药物敏感性 肺炎链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淑芬 徐忠强 +1 位作者 王智楠 陈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7例(698耳)OM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357例患儿中133例(37.25%)存在腺样体肥大,89例(24.93%)合并鼻窦炎,76例(21.29%)变应原检测阳...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57例(698耳)OME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357例患儿中133例(37.25%)存在腺样体肥大,89例(24.93%)合并鼻窦炎,76例(21.29%)变应原检测阳性,59例(16.53%)合并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采用鼓膜切开或置管治疗并积极对症治疗,357例(698耳)患儿治愈586耳,好转91耳,总有效率为96.99%(677/698),无效21耳(3.01%)。结论腺样体肥大、鼻窦炎、变态反应疾病及细菌、病毒、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等可能是儿童OME的相关因素,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分泌性中耳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4
作者 王淑芬 王智楠 徐忠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 256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儿童进行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及声导抗检查,对声导抗结果异常的患儿行纯音测听或ABR检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 256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儿童进行纤维鼻咽镜或鼻内镜及声导抗检查,对声导抗结果异常的患儿行纯音测听或ABR检查,统计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腺样体肥大程度及不同病程患儿SOM的发生率。结果 6 25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合并SOM者2 702例(43.19%,2 702/6 256),而病史中有明确听力减退主诉者仅654例(10.45%,654/6 256);3~5岁年龄段SOM的发生率最高,为69.76%(1 119/1 604),随年龄增长,SOM发生率逐渐下降;Ⅲ°腺样体肥大患儿中SOM发生率为61.73%(1 639/2 655),显著高于Ⅰ度(21.11%,163/772)、Ⅱ度(31.81%,900/2 829)腺样体肥大患儿(P<0.05);不同病程腺样体肥大患儿中SOM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腺样体肥大患儿SOM发生率为43.19%,低龄和腺样体肥大程度是腺样体肥大患儿并发SOM的影响因素,而病程对其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中耳炎儿童使用抗生素与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敏 胡艳玲 +4 位作者 张丰珍 王智楠 杨扬 刘世琳 张杰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76,共4页
目的:分析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是否使用抗生素及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126例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抗生素的使用和白细胞计数,并分别于治疗后1周、1月、3月复查,比较白... 目的:分析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是否使用抗生素及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126例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其抗生素的使用和白细胞计数,并分别于治疗后1周、1月、3月复查,比较白细胞增高与否及抗生素使用与否的疗效。结果126例患儿中,59.52%(75/126)白细胞计数升高,抗生素总体使用率为73.81%(93/126)。93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儿中抗生素使用组74例,观察等待组19例,治疗后一周疗效分别为59.46%(44/74)、52.63%(10/19),治疗后1月分别为75.68%(56/74)、84.21%(16/19),治疗后3月分别为85.14%(63/74)、78.95%(15/19),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295、0.903、0.799,均为 P>0.05),治疗后1、3月的疗效高于1周( P<0.05),但治疗后1月与3月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组与观察等待组间、白细胞计数增高与不增高组间治疗后1周、1月、3月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12岁急性中耳炎患儿的预后与抗生素使用与否、白细胞计数高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中耳炎 抗生素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治疗前后DPOAE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淑芬 王智楠 徐忠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儿童治疗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结果。方法对235例(44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SOM组)于置管前及置管后第1天、置管后1周行DPOAE测试,并与123例(246耳)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SOM组患儿置管前DP...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儿童治疗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结果。方法对235例(44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SOM组)于置管前及置管后第1天、置管后1周行DPOAE测试,并与123例(246耳)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SOM组患儿置管前DPOAE引出率和幅值均较对照组低,置管后第1天即有提高,在1 560、4 416Hz处引出率升高明显,在1 105、1 560、2 211、4 416Hz处幅值显著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置管后1周DPOAE引出率和幅值进一步升高,与术前比较,引出率在783、1 560、2 211、4 416Hz及幅值在783~4 416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SOM患儿置管后一周内DPOAE引出率和幅值均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鼓膜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艳玲 王智楠 徐忠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3例(234耳)OME患儿分别行DPOAE、声导抗和纯音听阈检测,比较鼓室导抗图B、C型者DPOAE各个频率的检出率及DPOAE高频检出与未检出组的气导平均阈值。结果...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23例(234耳)OME患儿分别行DPOAE、声导抗和纯音听阈检测,比较鼓室导抗图B、C型者DPOAE各个频率的检出率及DPOAE高频检出与未检出组的气导平均阈值。结果鼓室导抗图B、C型者低、中频DPOAE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型组高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型组(P<0.05)。DPOAE高频未检出组的高、低频气导平均阈值明显高于检出组(P<0.01)。结论DPOAE高频检出率对判断儿童OME的严重程度及听力水平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声导抗 纯音测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OSAHS患者中耳功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恩明 徐忠强 +1 位作者 王智楠 吴展元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耳功能。方法对413例OSAHS患儿(OSAHS组)(3~岁144例、6~岁206例、9~16岁63例)术前进行声导抗检查,异常者行听力测试,术后3个月复查声导抗及听力,并与正常对照组279例(3~...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耳功能。方法对413例OSAHS患儿(OSAHS组)(3~岁144例、6~岁206例、9~16岁63例)术前进行声导抗检查,异常者行听力测试,术后3个月复查声导抗及听力,并与正常对照组279例(3~岁94例,5~岁104例,9~16岁81例)进行比较。结果 OSAHS组中288例328耳有不同程度的中耳功能损害,阳性率为69.73%(288/413),69例72耳(16.71%,69/413)有不同程度听力下降,中耳功能异常和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21/279)和1.43%(4/27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中中耳功能异常和听力下降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结论儿童OSAHS患者有不同程度中耳功能和听力损害的可能,但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生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儿童缺氧程度对中耳功能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邢慧珠 陈平 王智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缺氧程度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44例(288耳)OSAHS患儿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声导抗检查,分析不同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OSAHS患者声导抗异常率...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缺氧程度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44例(288耳)OSAHS患儿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及声导抗检查,分析不同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OSAHS患者声导抗异常率。结果 144例(288耳)OSAHS患儿中,74例轻度LSaO2患者中声导抗异常21例(28.38%),28例中度LSaO2患者中声导抗异常11例(39.29%),42例重度LSaO2患者中声导抗异常16例(38.10%),不同程度LSaO2患者的声导抗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轻度AHI的患者中声导抗异常21例(35.0%),50例中度AHI的患者中声导抗异常14例(28.0%),34例重度AHI的患者中声导抗异常13例(38.24%),不同程度AHI患儿的声导抗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不同缺氧程度的OSAHS患儿的中耳功能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声导抗 最低血氧饱和度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耳前瘘管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隽 夏忠芳 +4 位作者 姚薇 夏志杰 张艳 黄珊 汪在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63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耳前瘘管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的病例,所有患儿术前均有瘘管感染史。采用的手术路径包括耳前组织切除法和瘘管解剖法。切口分... 目的探讨儿童耳前瘘管切除术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先天性耳前瘘管切除术的病例,所有患儿术前均有瘘管感染史。采用的手术路径包括耳前组织切除法和瘘管解剖法。切口分为4型,分别为:以瘘口为中心的小梭形切口(Ⅰ型)、包含瘘口和炎性皮肤的大梭形切口(Ⅱ型)、双梭形切口(Ⅲ型)和梭形切口+皮瓣转移(Ⅳ型)。比较不同手术路径、切口类型及术中是否处理软骨等手术方式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采用斯托尼布鲁克瘢痕评估量表(StonyBrookScarEvaluationScale,SBSES)评估切口愈合美观度。结果总计完成134耳的手术,其中78耳采用耳前组织切除法,56耳采用的瘘管解剖法。Ⅰ型切口44耳、Ⅱ型39耳、Ⅲ型17耳和Ⅳ型34耳;软骨处理75耳,未处理软骨59耳。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5耳(3.7%);伤口感染延迟愈合4耳(3.0%);暂时性面瘫1例(0.7%)。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7.46%,不同手术路径并发症的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梭形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Ⅰ型6.82%、Ⅱ型15.38%)高于双梭形切口(Ⅲ型5.88%)和皮瓣转移切口(Ⅳ型0%),4种手术切口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未处理组术后复发率(8.47%)高于软骨处理组(0%),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SBSES总体评分(3.239±1.264)。瘘管解剖法(3.97±0.95)较耳前组织切除法(2.68±1.19)SBSES评分高(P<0.01);软骨未处理组SBSES评分(3.88±1.07)高于软骨处理组(2.73±1.18)(P<0.01);不同切口比较,Ⅰ型(4.16±0.83)、Ⅳ型切口(3.47±0.90)SBSES评分较Ⅱ型(2.36±1.09)、Ⅲ型切口(2.41±1.37)评分高(均P<0.05)。结论耳前组织切除法和瘘管解剖法均可较好应用于儿童耳前瘘管切除术。处理与瘘管粘连的耳廓软骨是控制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梭形切口+皮瓣转移(Ⅳ型)并发症相对较少且切口较美观,对于伴有炎性皮肤病变的病例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 儿童 切除术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死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雪波 祝晓芬 王智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87,共4页
虽然助听器使部分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缺陷得到了弥补,但部分患者配戴后其言语清晰度不佳,甚至有些患者比配戴前更差,从听力图上看,其听力损失程度和范围是助听器可助听的区域,可配戴助听装置却有阻碍言语清晰度的情况发生。
关键词 听力损失程度 言语清晰度 耳蜗 助听器 听力缺陷 助听装置 患者 听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听阈检测的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秋莲 刘艳 魏翠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听阈检测 测试方法 测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鼓室灌洗治疗小儿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长敏 祁浩 郭玉德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 5-氟尿嘧啶 灌洗治疗 疗效分析 小儿 鼓室 耳鼻喉科 手术疗法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DPOAE测试不同搜索时间的比较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翠芬 黄芳 刘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搜索时间对儿童DPOAE测试的影响。方法将50例(100耳)受试儿分为A组(30例60耳,听力正常)和B组(20例40耳,听力异常),Madsen Capella耳声发射仪搜索时间设定为10秒、100秒分别对两组进行DPOAE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搜索时间的检出... 目的探讨不同搜索时间对儿童DPOAE测试的影响。方法将50例(100耳)受试儿分为A组(30例60耳,听力正常)和B组(20例40耳,听力异常),Madsen Capella耳声发射仪搜索时间设定为10秒、100秒分别对两组进行DPOAE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搜索时间的检出率和实际检测所用时间。结果搜索时间为10秒、100秒时,A组DPOAE检出率均为100%,实际所用时间分别为48秒和53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DPOAE检出率分别为2%和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设定搜索时间为10秒时每耳平均所需时间67秒,显著短于搜索时间为100秒时平均所需时间590秒(P<0.01)。结论设定搜索时间为10秒时进行DPOAE测试对引出率无影响,但能显著缩短听力障碍儿童检测所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 搜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15
作者 韩芳 褚汉启 +4 位作者 熊浩 王燕 周良强 陈金 崔永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5-678,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新生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边缘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模型。方法用机械分离和化学消化结合的方法制成细胞悬液,将其接种于3.5 cm培养皿中贴壁生长,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氢化可的松、... 目的建立稳定的新生小鼠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为研究边缘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模型。方法用机械分离和化学消化结合的方法制成细胞悬液,将其接种于3.5 cm培养皿中贴壁生长,加入含有10%胎牛血清、氢化可的松、表皮生长因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胰岛素、转铁蛋白等促进生长成分的完全培养液,于37℃、5%CO2/95%空气的恒温培养箱内培养,每日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每周换液2次。使用细胞角蛋白18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细胞的中间丝类型。制作透射电镜标本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培养24 h至第4天可见培养皿内细胞贴壁,未见明显增长。第5天,多角形细胞开始增多。第7天,在成片的梭形细胞区域内,多角形细胞呈单层极性排列,形成细胞岛,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外观。第10天,可见"dome"形成。第14天后,两种细胞混杂生长,部分多角形细胞胞体增大,胞质内空泡增多,呈"泡沫样"外观。细胞最长生长21 d。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多角形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18。透射电镜下见多角形细胞为1个或2个卵圆形核,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分泌小泡,可见微绒毛等上皮细胞特征。结论采用机械分离和化学消化结合的边缘细胞培养方法,成功建立了小鼠血管纹边缘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型,经过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证实,这一培养体系是稳定、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纹 边缘细胞 原代培养 细胞角蛋白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徐巍 彭友俭 +2 位作者 徐篪 邢慧珠 陈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评价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45例OSAS患儿,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戴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前后多项指标变化如: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最低sao2和睡眠效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 目的:评价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45例OSAS患儿,采用多导睡眠仪监测戴用可调式口腔矫治器前后多项指标变化如:呼吸紊乱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最低sao2和睡眠效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45例OSAS患儿AHI有效率(P<0.01):10例轻度患儿为66.7%,23例中度患儿为62.1%,12例重度患儿67.9%。AI有效率(P<0.01):10例轻度患儿为61.5%,23例中度患儿有效率为69.6%,12例重度68.4%。最低sao2显著升高(P<0.01):10例轻度患儿升高2.6%,23例中度患儿升高8.5%,12例重度患儿16.5%。睡眠效率升高(P<0.01):10例轻度患儿升高19.4%,23例中度患儿升高19.9%,12例重度患儿45.6%。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改善,鼾声消失或明显减轻。结论:可调式口腔矫治器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可调式口腔矫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硬性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隽 夏忠芳 +3 位作者 魏幼华 张黎明 郝丽丽 黄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7-692,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异物二次及以上手术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硬性支气管镜下儿童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二次手术的高危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因呼吸道异物行二次手术儿童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异物种类...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异物二次及以上手术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硬性支气管镜下儿童呼吸道异物取出术二次手术的高危因素及应对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因呼吸道异物行二次手术儿童的临床特征,包括:临床表现、异物种类、异物停留部位,及诊治和手术过程。结果共收集气管支气管异物二次手术患儿41例,其中异物部位在左肺(23例,56.10%)、多发异物(5例,12.20%)、金属类等特殊异物(7例,17.07%)、异物伴发炎性肉芽(11例,26.83%)构成比较总体偏高;异物深度以二级及以下支气管为主(29例,70.73%)。所有患儿均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首次手术中53.66%(22例)患儿发生血氧耐受不良,发生剧烈气道反应的患儿术中血氧耐受不良发生率较高。二次手术术前抗感染治疗1周,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或联合表面麻醉,9.76%(4例)术中出现血氧耐受不良;95.12%(39例)经再次硬性支气管镜成功取出异物,术中辅以潜窥镜导航系统及肾上腺素盐水支气管肺泡灌洗术;2例未能经硬性支气管镜取出,转入胸外科开胸取出异物。结论有剧烈气道反应病史的患儿在硬性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中易出现血氧耐受不良;多发部位、左侧肺及二级以下支气管的呼吸道异物、特殊属性异物及伴发炎性肉芽组织异物的取出手术难度较高,是二次手术的高危因素。二次手术前控制感染,术中麻醉加强气道管理,选择合适器械辅以潜窥镜显像导航系统、盐酸肾上腺素盐水支气管肺灌洗技术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管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镜检术 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婴幼儿1000Hz和226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淑芬 陈平 +1 位作者 王智楠 黄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评价1000Hz和226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在检测0~36月龄正常婴幼儿中耳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听力正常的648例(1296耳)0~36月龄的婴幼儿分为四组,一组:0~月龄110例(220耳);二组:3~月龄109例(218耳);三组:6~月龄105例(210耳);四组:9... 目的评价1000Hz和226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在检测0~36月龄正常婴幼儿中耳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将听力正常的648例(1296耳)0~36月龄的婴幼儿分为四组,一组:0~月龄110例(220耳);二组:3~月龄109例(218耳);三组:6~月龄105例(210耳);四组:9~36月龄324例(648耳)。使用丹麦MADSEN公司OTOFLE100多频声导抗检测仪对各组分别进行1000Hz和226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6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一组中有66.82%(147/220)异常,二组中有33.49%(33/218)异常,三组中34.76%(73/210)异常,四组中有1.85%(12/648)异常。1000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一组中有4.09%(9/220)异常,二组中有11.01%(24/218)异常,三组中有32.86%(69/210)异常,四组中有57.10%(370/648)异常。结论 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不能准确反映0~6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1000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评估0~6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最佳;1000Hz和226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的联合应用可客观评估6~9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226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能客观反映9~36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Hz鼓室声导抗 226 Hz鼓室声导抗 婴幼儿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听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镇静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芳 魏翠芬 刘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行听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及睡眠剥夺法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对象为720例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或听性稳态反应(ASSR)检查的患儿,检查前对3岁以内患儿按照体重计算水合氯醛用量后给予口服,对3岁以... 目的探讨小儿行听诱发电位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及睡眠剥夺法配合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对象为720例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或听性稳态反应(ASSR)检查的患儿,检查前对3岁以内患儿按照体重计算水合氯醛用量后给予口服,对3岁以上患儿则采用睡眠剥夺法配合水合氯醛口服镇静。均于检查前半小时顿服10%水合氯醛0.5~0.8ml/kg,然后进入测听室诱导睡眠。待患儿安睡后进行ABR或ASSR检测。结果707例患儿能在30分钟内入睡,镇静成功率达98.2%,有13例(1.8%)患儿出现呕吐及活动过度并发症。结论水合氯醛能使患儿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保证了ABR或ASSR检查的顺利进行及精确地判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水合氯醛 听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月龄婴儿226Hz和1000Hz探测音声导抗的适用月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平 王智楠 +1 位作者 胡艳玲 乐玮琼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婴儿226 Hz和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的适用月龄。方法应用Oto100 Flex中耳分析仪对291例(529耳)3~7月龄婴儿分别进行226 Hz及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同时行ABR检测。将声导抗结果与ABR的波I潜伏期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 ... 目的探讨婴儿226 Hz和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的适用月龄。方法应用Oto100 Flex中耳分析仪对291例(529耳)3~7月龄婴儿分别进行226 Hz及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同时行ABR检测。将声导抗结果与ABR的波I潜伏期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 3、4、5月龄婴儿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与ABR波I潜伏期的kappa值均大于0.7,提示两者吻合度较高,而其226 Hz声导抗与ABR波I潜伏期的kappa值均小于0.7,提示两者吻合度较低。6、7月龄婴儿226 Hz和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结果与ABR波I潜伏期kappa值均小于0.7,但均>0.4,提示吻合度一般。结论与ABR的波I潜伏期相比,1 000 Hz声导抗适用于5月龄以下的婴儿,准确度较高,6、7月龄婴儿226 Hz和1 000 Hz探测音声导抗准确度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导抗 婴儿 月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