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漆昌柱 徐培 杨跃青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采用UPI对232名体育学院大学生追踪研究表明:(1)体院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专业、性别、家庭出身和来源地差异。(2)在大学4年里,体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变化不一样。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体院大学生 U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漆昌柱 刘继平 +3 位作者 徐培 邱爱华 薛新轩 陈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6-159,167,共5页
根据心理唤醒的概念模型,在对以往有关运动员心理唤醒测量工具的广泛研究和预备测试的基础上,编制出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1版)。采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对240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在对229份有效测验的项目分析基础上,剔除... 根据心理唤醒的概念模型,在对以往有关运动员心理唤醒测量工具的广泛研究和预备测试的基础上,编制出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1版)。采用"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对240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在对229份有效测验的项目分析基础上,剔除了第1版量表中的11个项目,形成了包括31个测验项目的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2版)。进一步的项目分析表明,运动员心理唤醒量表第2版各项目的区分度高,各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唤醒 运动员 唤醒量表 心理测量 项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15
3
作者 漆昌柱 徐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7-119,共3页
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锻炼的类型、强度、频率与持续时间等的不同而有区别。今后应不断改进研究方法,更加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影响学... 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因锻炼的类型、强度、频率与持续时间等的不同而有区别。今后应不断改进研究方法,更加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精神动力理论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
作者 段艳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1-73,共3页
通过对精神动力理论相关概念的分析,讨论了它们在运动心理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 精神动力 实证主义 无意识 精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象训练的概念、理论及主要研究领域: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138
5
作者 漆昌柱 徐培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0,共5页
研究对表象训练及相关概念、表象训练的理论进行了评述 ;对表象训练的功能与作用研究及影响因素研究这两个表象训练研究的主要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 ;讨论了表象训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了表象训练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研究领域 运动心理学 表象训练 影响因素 心理训练 心理暗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西方锻炼行为阶段理论 被引量:18
6
作者 段艳平 Walter Brehm Petra Wagner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7-490,共4页
关键词 锻炼行为 西方 当代 身心健康 身体锻炼 锻炼项目 身体活动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影响锻炼行为改变的调节变量——一项促进大学生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段艳平 蔺志华 崔德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2-25,共4页
目的:从两方面考察一项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干预效果:1)干预是否改变了假想的调节变量;2)调节变量的改变是否与行为变化有关。方法:准实验设计。大学一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及干预后第8周... 目的:从两方面考察一项大学生身体活动促进研究的干预效果:1)干预是否改变了假想的调节变量;2)调节变量的改变是否与行为变化有关。方法:准实验设计。大学一年级学生被随机分为旨在促进身体活动的干预组和控制组。在学期初及干预后第8周,测量所有学生的身体活动结果和5个相关调节变量。结果:干预在女生的2个调节变量(自我效能创造时间锻炼方面,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上有显著性影响;而在男生的调节变量上无显著性影响。女生的3个调节变量变化得分(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来自家人的社会支持以及自我效能消极情感方面)是解释身体活动变化的回归分析中的显著性贡献因子,男生的身体活动变化中的2个显著性贡献因子分别是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变化得分,自我效能坚持不懈方面的变化得分。结论:干预引起的女生的调节变量的显著改变与身体活动变化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关联。干预研究的有效性没有得到验证。今后要在变量选择的多样性、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干预内容及相关理论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活动 调节变量 阶段理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