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研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的证据
1
作者 刘德生 苏娜 +3 位作者 刘梓恒 刘世瑾 苏健蛟 周圣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提升竞赛状态焦虑的控制能力、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以及临场运动表现。方法: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匹兹堡量表和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将人口学变量纳入考虑范围,通过SPSS22.0... 目的:探讨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提升竞赛状态焦虑的控制能力、心理应激的应对能力以及临场运动表现。方法:使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匹兹堡量表和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将人口学变量纳入考虑范围,通过SPSS22.0对参加2023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72名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利用SPSSAMOS26Graphics构建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21~24岁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心理应激水平显著高于18~20岁年龄阶段运动员(P<0.05)和≥25岁年龄阶段运动员(P<0.05),健将运动员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一级运动员(P<0.05);(2)认知状态焦虑能够正向影响心理应激(β=0.341,P<0.05),躯体状态焦虑能够正向影响心理应激(β=0.401,P<0.05);(3)心理应激可以正向强化竞赛状态焦虑中的认知状态焦虑(β=0.627,P<0.001)和躯体状态焦虑(β=0.735,P<0.001)。结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应激的双向作用较为显著,双向作用会形成恶性循环。随着运动员的年龄增大和训练年限增长,心理应激水平呈倒“U”型曲线,逐渐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与竞赛状态焦虑的双向作用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运动员 竞赛状态焦虑 心理应激 双向作用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价值、机理、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家韵 王宏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机理,并提出策略。价值: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模式变革重塑,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机理:政策的持续优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数据要素对消费需求实现精准识别,数...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消费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机理,并提出策略。价值:推动结构优化升级,加速模式变革重塑,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机理:政策的持续优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数据要素对消费需求实现精准识别,数字技术提供坚实技术保障。策略:完善监管体系,营造健康消费环境;充分利用数据要素,打造消费生态体系;优化消费空间布局,推动消费细分化专业化;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引领消费业态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经济 体育消费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亚男 李成 +1 位作者 翟濮雪 赵歆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30,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各族人民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的重要桥梁,各族人民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民族精神弘扬的重要媒介。困境:文化表现单一,...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各族人民情感联结的重要纽带,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的重要桥梁,各族人民价值认同的重要途径,民族精神弘扬的重要媒介。困境:文化表现单一,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增强,价值认同浅层化,尚武精神弱化。路径:丰富文化表现增加民族情感联结,提升文化认识加强民族血脉认同,推动内化外行夯实价值认同路径,营造尚武氛围传承尚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帅 雷学会 龙行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1,71,共8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议题,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分紧要。研究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产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讨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正面临消解之势,产业化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高质...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议题,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十分紧要。研究综合运用体育学、文化学、产业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展开讨论,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正面临消解之势,产业化是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研究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路径,即保护与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分类与整合:挖掘整理激发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内在活力;科学与效益: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保障生态与产业化间和谐发展;跨界与融合:兼收并蓄拓宽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产业化发展通道;交流与品牌:共建共享推动产业化发展成果人人参与人人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新发展理念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蒙古族为例
5
作者 樊桓伯 彭鹏 包呼格吉乐图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6,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蒙古族为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经验,并提出启示。现状:明确时代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融通,凝聚情感认同;注重特色教育,构建学科体系。经验:铸牢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互...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蒙古族为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经验,并提出启示。现状:明确时代目标,推动文化传承;加强文化融通,凝聚情感认同;注重特色教育,构建学科体系。经验:铸牢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互鉴;融合多元文化,增进民族认同;突出主体地位,实现民族团结。启示:丰富文化交流,构筑精神家园;坚守民族特色,发挥多元优势;尊重文化差异,强化民族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蒙古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味”与“玩味”:中国武术身体美学的基本精神与审美品格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玉柱 李晨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味道”勾连着生存与审美的双重向度,承载着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和审美理想。从身体美学来看,中国武术是一种有“味道”的身体美,这种美作为有价值的品味对象,在身体的“体味”与“玩味”下被不断引导与塑造为有知味而体道的基本精神与审... “味道”勾连着生存与审美的双重向度,承载着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和审美理想。从身体美学来看,中国武术是一种有“味道”的身体美,这种美作为有价值的品味对象,在身体的“体味”与“玩味”下被不断引导与塑造为有知味而体道的基本精神与审美品格。作为有“味道”的身体美,武术实践以独特的在世态度、对象与方法,在点滴石穿的身体筑基中,体招式之“味”,在反复寻找的身体体认中,体劲力之“味”,在耐人深思的身体意向中,体意象之“味”,在深入其境的身体表达中,体意境之“味”。武术习练亦是一种“玩味”的过程,通过对“朴”“妙”“耍”“品”等在身之道的功夫探索与玩味,进而不断体验与感知到中国武术的自然性、贯通性、趣味性与审美性。作为一种交往方式,武术习练离不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但总指向彼此成就,是人之主体的功夫化与审美化过程。通过对“体味”与“玩味”的考察,既可以窥见习练者精神生活之丰富,敉平身心、拉近人我之间的距离,更可以领略其审美品格之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武术 体味 玩味 意象 身体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师徒制的基本特性、文化内涵与现代启示
7
作者 熊霞 雷斌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传统武术师徒制是在武术技艺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传承文化和制度,是传统武术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与文化特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与历史考据法对教化传承中武术师徒制的基本特性与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探析。对师... 传统武术师徒制是在武术技艺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传承文化和制度,是传统武术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与文化特质。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与历史考据法对教化传承中武术师徒制的基本特性与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和探析。对师徒所遵循的传本性、持续性、体悟性、本源性、契约制、尊卑性等武术基本特性进行阐释研讨,提出其中所暗含的躬身传教、德技兼修等武德要求,同心同行凝聚一心等文化内涵,为新时代体育人才教化传承的武术技法创新、冷门项目传承、打造全方位教育提供新观点,为深化现代教育立德树人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思路,为现代体育教化、人才培养和传承武术技艺,乃至教育体制发展和改革等提供理论支撑与价值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师徒制 基本特性 文化内涵 教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套路运动审美的属性特征、问题透视与教育策略
8
作者 郑薇娜 刘家韵 王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0-67,共8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和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套路运动的审美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审美的属性特征、问题透视与教育策略。研究认为,武术套路运动通过武型、武彩、武势、武韵和武... 在文化强国战略和全球化背景下,武术套路运动的审美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审美的属性特征、问题透视与教育策略。研究认为,武术套路运动通过武型、武彩、武势、武韵和武意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线条、色彩、留白、程式和意境的审美属性。然而,当前武术套路运动的审美面临线条意识不强、色彩意识不济、留白意识缺乏、程式意识不足和意境意识薄弱的现实困境。因此,提出以下教育策略:重视线条训练,以夯实武型的表达能力;强化色彩意识,以培养武彩的创新能力;加强留白修为,以提升武势的表达能力;提高程式素质,以增强武韵的表达能力;注重意境涵养,以强化武意的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运动审美 武术美学 中式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产业振兴背景下武术散打赛事的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春木 段斌 王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69,共7页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散打赛事发展现状与困境,寻求武术产业化背景下散打赛事现实发展策略。搏击赛事市场项目同质化竞争激烈,散打项目比较优势不足;赛事运营体系不健全,缺乏持久性赛事品牌;市场培育不...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散打赛事发展现状与困境,寻求武术产业化背景下散打赛事现实发展策略。搏击赛事市场项目同质化竞争激烈,散打项目比较优势不足;赛事运营体系不健全,缺乏持久性赛事品牌;市场培育不足,群众社会基础薄弱;运动员职业化程度不高,上升渠道不通畅;传统文化表现力不足,项目特色不明显。提出以下对策以武术散打项目+产品的双向思维引领散打赛事的发展;引入赛事运营人才,打造赛事竞争品牌;建立散打职业化发展体系,引导优秀运动员转型;发挥中国武术协会的作用,整合项目发展资源;推广武术散打段位制,提高项目普及水平;挖掘传统武术文化;重视新媒体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 散打 赛事运营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伟 付志华 贾海如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16,共4页
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开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开展的项目种类及该项目的习练人数与指导教师人数,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的... 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开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开展的项目种类及该项目的习练人数与指导教师人数,剖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武汉高校的普及程度与推广标准及该项目习练者的动作规范与演练水平。在分析影响武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该项目在武汉高校更好地发展的若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普及程度 推广标准 演练水平 武汉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戴小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90,共4页
从武术短兵运动自身的特点、作用和社会价值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项目试验法,就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的价值进行研究。认为,在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对学生具有素质教育的价值,有拓展学生... 从武术短兵运动自身的特点、作用和社会价值方面,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项目试验法,就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的价值进行研究。认为,在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对学生具有素质教育的价值,有拓展学生的武术知识面的价值,有闲暇教育的价值,有促进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课程建设的价值,还有扩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价值。就高等体育院校推广武术短兵运动所具备的条件,即生源、师资、教材、场地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短兵运动 特性 作用 高等体育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院校武术普修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被引量:7
12
作者 喻德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8-100,共3页
对北京体育大学等8所体育院校的40名教师和1500名普修课学生的调查显示,现行体育院校武术普修课的教学内容已不符合客观要求。分析认为,教学时数应从72学时改为144学时,增加武术套路和太极拳、散打等内容,同时开设武术选修课。
关键词 体育院校 武术 普修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融合的视阈新解武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龙行年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22,共4页
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与世界接轨后,武术的文化内涵逐渐剥离,一度被视同为体育。鉴于此,理论界争辩之声升级,有坚持将武术界定为体育范畴的,有将武术厘定为民族传统技击术的,有持广狭二分说的,统合争论... 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与世界接轨后,武术的文化内涵逐渐剥离,一度被视同为体育。鉴于此,理论界争辩之声升级,有坚持将武术界定为体育范畴的,有将武术厘定为民族传统技击术的,有持广狭二分说的,统合争论焦点在于是以功能或以内涵来厘定武术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体育 技击 武术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困境与出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萍 王军将 +1 位作者 朱晞阅 王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9,共8页
运用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进行概念辨析和文献梳理;厘清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的驱动要素和生成逻辑,并据此提出纾解策略,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 运用文献考证、学理思辨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进行概念辨析和文献梳理;厘清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的驱动要素和生成逻辑,并据此提出纾解策略,为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在宏观上存在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性不足、中观上存在用“硬约束”手段引导教师的理念转轨、微观上存在底层逻辑的解释力不足等问题,使得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实践的平台、方式、层次、类别、环境等“场域”不足以支撑“惯习”的形成。针对此,提出纾解路径:补齐理论短板,构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课程化闭环式理论体系;加强教师培养,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抓住“少数关键”,设计贴近学生体育认知发展的课程实践方案;构建实践共同体,引导学生实现跨学科能力的角色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学科 核心素养 课程化 一体化模式 实践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基于GIS空间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红娣 吴志恒 +1 位作者 吕福祥 苏健蛟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133,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对新发展阶段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优势的现实审视。研究发现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对新发展阶段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优势的现实审视。研究发现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一个高度核心密度圈和三个次级核心密度圈,属于聚合型分布特征;韩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一个高度核心密度圈和一个次级核心密度圈,属于分散型分布特征。综合来看,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受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较为显著。研究认为新发展阶段是中韩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实践与探索、回归与变迁的过程,需要破解人口密度、区域经济和地理环境等重要因素带来的不利条件,方能适应其在新发展阶段的发展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专业目录调整视野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思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春木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
文章运用实地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4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就人才培养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有差距... 文章运用实地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4所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就人才培养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有差距;专业方向设置"偏武术轻民体";课程设置"重技术轻人文";学生就业面较窄等问题突出。据此,文章提出了新时期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专业目录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人才培养 现状思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对心理疲劳的影响研究——以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杰 庞研 +1 位作者 刘世瑾 苏健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在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状态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各维度的焦虑水平会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出现下降;(4)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疲劳,状态自信心可以负向影响心理疲劳,但均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因素是影响青年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主要变量,不同性别之间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认知状态焦虑上.青年散打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2个维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散打 运动员 竞赛状态焦虑 心理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中华武术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实镜鉴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飞 罗应景 +2 位作者 许佳慧 张朋 乔凤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2,共7页
为了厘清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在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自民国时期以来的中华武术发展展开历史回顾,得到三个重要时期:(1)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的“同等贡献”时期;(2)政府保障的“单一贡献”时期;(3... 为了厘清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在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自民国时期以来的中华武术发展展开历史回顾,得到三个重要时期:(1)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的“同等贡献”时期;(2)政府保障的“单一贡献”时期;(3)政府保障为主、市场引资为辅的“差别贡献”时期。在此基础上对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进行角色审视,发现:(1)市场引资在武术发展中发挥协调供需、适配市场的作用;(2)政府保障在武术发展中发挥保障传承、提升地位的功能。以市场引资与政府保障两者的作用、功能为现实镜鉴,提出当今中华武术发展的路径:(1)扩充引资渠道,开拓市场需求;(2)适配政府保障,激发行业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武术 市场引资 政府保障 历史回顾 角色审视 现实镜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及促进策略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树粤 李贵艳 王岗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中国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及促进策略。中国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瞄准健康,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对接奥运,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定位经济,助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立足文化,大力弘扬中...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中国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及促进策略。中国武术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瞄准健康,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对接奥运,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定位经济,助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立足文化,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强化传播,提高对外国际交往能力。促进策略:探索中国武术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机制;夯实竞技武术进军奥运、为国增光的基石;培育中国武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能;搭建中国武术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互通的桥梁;促进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话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强国 武术 价值 促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成 龙行年 +1 位作者 赵歆 吴雪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解析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为全程智能再造:技术赋能中国武术文化;全员参与互动:跨界融...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传播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解析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现实问题与推进方略。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价值表征为全程智能再造:技术赋能中国武术文化;全员参与互动:跨界融合中国武术文化;全息内容供给:多元呈现中国武术文化;全效精准传播:聚类深描中国武术文化。同时,出现了主体模糊、信息失真、过程碎片、内容浅显等问题。全媒体时代中国武术文化传播推进方略体现为共治共享:加强舆论引导力;监督护航:提高传播公信力;媒介融合:树立叙事整体观;规范审美:强化传播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中国武术 文化 传播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