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题材电影伦理叙事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昶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04-109,共6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人工智能题材的电影还有诸多改善和创新的空间。而伦理作为其亘古不变的主题,在电影的叙事符号、叙事模式、叙事话语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想要进一步升华人工智能题材电影主题的思想深度,就必须... 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人工智能题材的电影还有诸多改善和创新的空间。而伦理作为其亘古不变的主题,在电影的叙事符号、叙事模式、叙事话语等多个方面都有体现。想要进一步升华人工智能题材电影主题的思想深度,就必须不断优化伦理叙事的创新策略,结合不同伦理思想的优长,让电影成为现代主流伦理思想的载体,创造更多人工智能题材的电影精品,推进影视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题材电影 伦理主题 叙事策略 共生主义 现代伦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主流爱情电影美学特征与叙事策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密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59-63,共5页
新主流爱情电影是新主流电影的一个分支,除了具备新主流电影的特质外,它同时兼具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叙事策略。它是类型电影和主旋律电影合流的产物,这种合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而是各个元素间的有机配合。它们是时代性的纪实元素... 新主流爱情电影是新主流电影的一个分支,除了具备新主流电影的特质外,它同时兼具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叙事策略。它是类型电影和主旋律电影合流的产物,这种合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而是各个元素间的有机配合。它们是时代性的纪实元素与虚构的戏剧性元素的融合、时代特点的个性表达与人类共同理解的情感共性的融合、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的融合。这些美学特征与叙事策略无一不在展示着新主流爱情电影的时代感召力和市场号召力,让更深刻更宽广的时代强音得以个性化地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爱情电影 美学特征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意志视角下的道德运气问题--析托马斯·内格尔的道德运气论
3
作者 刘清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9,共10页
威廉斯提出了道德运气的问题后,内格尔把这个问题与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的关系结合起来考察,不仅深化了讨论的视野,而且阐述了某些与威廉斯不同的新颖立论。不过,由于他依然坚持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架构,同时对运气概念的理解也存在模... 威廉斯提出了道德运气的问题后,内格尔把这个问题与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的关系结合起来考察,不仅深化了讨论的视野,而且阐述了某些与威廉斯不同的新颖立论。不过,由于他依然坚持自由与必然的二元对立架构,同时对运气概念的理解也存在模糊泛化的缺陷,结果导致他的立论同样存在一些严重的漏洞,一方面主张运气能够改变行为在道德上的是非定性,另一方面认为道德责任如同自由意志的问题一样是无法解决的。其实,从自由意志和道德运气发挥效应的内在机制来看,任何运气无论好坏,都只能影响到行为在道德上是非定性的轻重程度,却不足以改变行为在道德上的是非定性本身,也不足以取消主体对于受到运气影响的行为后果理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运气 内格尔 威廉斯 自由意志 道德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哲学的合法性在于非认知价值中立的科学态度——与苏德超教授商榷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清平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0-116,共7页
有关中西哲学合法性的讨论,需要首先澄清哲学的性质。既然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以探究人生价值为使命的特殊求知活动,它就如同其他科学一样,只有建立在凭借非认知价值中立态度获得的正确知识的实然基础上,才有合法性。根据这条标准反... 有关中西哲学合法性的讨论,需要首先澄清哲学的性质。既然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以探究人生价值为使命的特殊求知活动,它就如同其他科学一样,只有建立在凭借非认知价值中立态度获得的正确知识的实然基础上,才有合法性。根据这条标准反思中西哲学的合法性,揭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缺陷,有助于中西哲学在实然基础上进一步从应然视角出发,为人们提供有关人生意义的各种规范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的性质 合法性 非认知价值中立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恶法亦法”的迷宫——哈特法哲学的悖论解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清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哈特指出了边沁和奥斯丁区分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原创性贡献,却未能发现这种区分的根源在于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之别,反倒将它归结为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结果在背离他们精辟见解的同时,又在奥斯丁混淆实然与应然的错谬看法影响下,走向了“... 哈特指出了边沁和奥斯丁区分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原创性贡献,却未能发现这种区分的根源在于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之别,反倒将它归结为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结果在背离他们精辟见解的同时,又在奥斯丁混淆实然与应然的错谬看法影响下,走向了“实然即应然”的歧途,以主张“恶法也有正当约束力”的方式扭曲了正义感,没有看到“恶法亦法”的意思只是要求在实然维度上忽略恶法之恶而承认它是实证法,并不包含在应然维度上肯定其正当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特 法律实证主义 实然法与应然法 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 法与道德 恶法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影片对于底层叙事的修辞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哲芬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9-61,共3页
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方言是一种特殊的口语符号,是主流汉语的地方变体,又叫"地方话"。方言传递着细腻丰富的乡土韵味,标志着特定的地域文化,真实地再现特定区域、特别是... 正如明代音韵学家陈第所言:"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方言是一种特殊的口语符号,是主流汉语的地方变体,又叫"地方话"。方言传递着细腻丰富的乡土韵味,标志着特定的地域文化,真实地再现特定区域、特别是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因此,方言往往会在表现下层民众生活的底层叙事文本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叙事 地方经济 修辞意义 传媒方式 音韵学 修辞效果 现代大众 势所必至 受众 陈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运气的深层追问——析伯纳德·威廉斯的道德运气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清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45,共8页
威廉斯指出了运气通过改变行为后果对于道德评判和证成的影响作用,揭露了康德主义只重行为动机的片面性缺陷,做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不过,由于他泛化了“道德”和“运气”的概念,往往把非道德的运气或道德的非运气也说成是道德运气,结... 威廉斯指出了运气通过改变行为后果对于道德评判和证成的影响作用,揭露了康德主义只重行为动机的片面性缺陷,做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不过,由于他泛化了“道德”和“运气”的概念,往往把非道德的运气或道德的非运气也说成是道德运气,结果不仅很少讨论严格意思上的道德运气事例,而且也未能如实揭示道德运气发挥效应的有限范围:无法改变行为在道德上的是非定性及其证成,只能改变行为在道德上是非定性的轻重程度及其评判。同时,只有深入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的层面,我们才可能真正解开道德运气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斯 道德 非道德 运气 正当性 自由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深度悖论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清平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36,共10页
卢梭的契约民主理念植根于有关“一致同意”的浪漫幻想中,而且还把“好”与“正当”、“效益”与“正义”混为一谈,结果将“公意”的目的归结为所有人一致意欲的对于所有人的最大之好,陷入了凭借“公共福祉”压倒“权益平等”的泥潭,以... 卢梭的契约民主理念植根于有关“一致同意”的浪漫幻想中,而且还把“好”与“正当”、“效益”与“正义”混为一谈,结果将“公意”的目的归结为所有人一致意欲的对于所有人的最大之好,陷入了凭借“公共福祉”压倒“权益平等”的泥潭,以自败的方式展示了一个深度悖论:他努力通过契约民主找到一条打破“枷锁”、实现“自由”的途径,却由于未能坚持“不可害人”的正义底线,反倒让人们的“自由”落入了契约民主的“枷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梭 契约民主 公意 共同之好 正义底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概念的语义辨析--从两类不同需要的视角看
9
作者 刘清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3-99,共7页
“真”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重要哲学概念。从辨析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的视角看,它的核心语义在于“符合事实的正确知识”,其中既包括符合客观事实的真理知识,也包括符合主观事实的正确知识亦即如实描述了人们内心体验、意欲情感等等... “真”是一个经常引起争议的重要哲学概念。从辨析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的视角看,它的核心语义在于“符合事实的正确知识”,其中既包括符合客观事实的真理知识,也包括符合主观事实的正确知识亦即如实描述了人们内心体验、意欲情感等等的真诚命题。同时,涉及非认知需要的“应然之真”与纯粹基于求知欲的“实然之真”也存在微妙的区别,倘若将两者混为一谈,用“应然之真”压倒“实然之真”,就会扭曲主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客观事实 主观事实 真诚 实然之真 应然之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