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8
1
作者 史震涛 辜小芳 +6 位作者 王英 郑明霞 王海江 荆丽敏 林平 李玲 侯桂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构建并实施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为推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中心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的3期培训(共培训1... 目的:构建并实施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为推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中心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的3期培训(共培训1106名在职护士)的实施情况,总结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模式的课程的设置、规范化培训的内容、管理方法、考核及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等方面的经验。结果:通过实施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培训学员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达到优良,各基地在培训规范、培训方式、培训预期目标和专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满意度超过90%。结论: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模式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心血管病专科护士 护理与技术 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异值分解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对超微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海曼 雷雨蒙 +4 位作者 余靖 王琦 雷炳松 叶华容 张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0-435,共6页
目的 观察奇异值分解(SVD)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对超微血管成像(SM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1具仿体及1例疑诊肝血管瘤患者行CEUS,分别以SVD滤波(A组)、Frangi滤波(B组)、Frangi+SVD滤波(C组)及SVD+Frangi滤波(D组)处理图像,之后比... 目的 观察奇异值分解(SVD)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对超微血管成像(SMI)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1具仿体及1例疑诊肝血管瘤患者行CEUS,分别以SVD滤波(A组)、Frangi滤波(B组)、Frangi+SVD滤波(C组)及SVD+Frangi滤波(D组)处理图像,之后比较不同图像的质量。结果 4组仿体及人体肝脏SMI对比组织比(CT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信噪比(SNR)均高于原始CEUS图像。相比原始图像,D组图像质量及分辨率提升最为显著,仿体SMI的CTR、CNR及SNR分别提升58.04、3.39及48.04 dB,人体肝脏SMI相应参数则分别提升61.85、16.80及49.67 dB,而分辨率分别为原始CEUS图像的1.42倍及1.98倍。结论 SVD滤波联合Frangi滤波可有效提高SMI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超声检查 图像质量 奇异值分解 Frang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环相关测量超声微血管图像整体分辨率的可行性
3
作者 胡海曼 雷雨蒙 +3 位作者 余靖 叶华容 鄢华 张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傅里叶环相关(FRC)测量超声微血管图像整体分辨率的可行性。方法先后对1例疑诊肝血管瘤患者的肝脏超声造影(CEUS)图像(数据集1)进行奇异值分解(SVD)滤波(数据集2)及Frangi滤波处理(数据集3);分别于其中各选3个ROI,绘制其信... 目的观察基于傅里叶环相关(FRC)测量超声微血管图像整体分辨率的可行性。方法先后对1例疑诊肝血管瘤患者的肝脏超声造影(CEUS)图像(数据集1)进行奇异值分解(SVD)滤波(数据集2)及Frangi滤波处理(数据集3);分别于其中各选3个ROI,绘制其信号-强度曲线,利用半峰全宽(FWHM)法测量其局部分辨率。将上述数据集均拆分为奇数帧与偶数帧2组子集,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为频率域并生成FRC曲线,计算图像整体分辨率。结果数据集1、2、3 CEUS图像信噪比(SNR)分别为(19.94±2.33)、(30.36±0.78)及(69.52±16.38)dB,局部分辨率分别为(4.07±9.82)、(1.53±0.04)及(1.27±0.06)mm,均依次逐渐增高(P均<0.05);其整体分辨率分别为2.07、0.91及0.51 mm。结论基于FRC测量超声微血管图像整体分辨率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超声检查 图像质量 微血管成像 傅里叶环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奇异值阈值调控下超声微血管成像及融合成像
4
作者 胡海曼 雷雨蒙 +3 位作者 余靖 鄢华 叶华容 张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2-1587,共6页
目的观察以奇异值分解滤波提取不同速度超声造影(CEUS)信号并进行融合成像对于提升可视化微血管结构的效果。方法分别对200帧小鼠皮下肿瘤及250帧人体肝脏CEUS图像数据集进行奇异值分解滤波处理,根据奇异值在其序列中的指数投影,以奇异... 目的观察以奇异值分解滤波提取不同速度超声造影(CEUS)信号并进行融合成像对于提升可视化微血管结构的效果。方法分别对200帧小鼠皮下肿瘤及250帧人体肝脏CEUS图像数据集进行奇异值分解滤波处理,根据奇异值在其序列中的指数投影,以奇异值拐点作为区分低速与高速CEUS信号的阈值并提取相应信号,对处理后图像进行双模态融合成像;观察不同流速超声微血管成像区域图像分辨率的差异。结果以高奇异值序列范围处理后的高速血流图像保留快速移动CEUS信号,主要呈现较粗大血管结构;经低奇异值序列范围处理后的低速血流图像则保留低速移动CEUS信号,反映高速血流图像中的微血管结构;二者融合成像显示微血管网络更加完整。结论适当选取奇异值范围对以奇异值分解滤波处理优化CEUS图像至关重要;融合成像有利于提升微血管结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超声检查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导联上下文编码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心律失常分类模型
5
作者 喻云虎 杨湘 陈艳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2,共11页
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通过12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的自动分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偏重两两导联之间的相关性,忽视多导联上下文及频域特征,这导致了分析的局限性,且易受噪声干扰,影响分类准确性。... 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通过12导联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的自动分类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偏重两两导联之间的相关性,忽视多导联上下文及频域特征,这导致了分析的局限性,且易受噪声干扰,影响分类准确性。该研究提出了嵌入导联上下文编码的图卷积神经网络心律失常分类模型(lead con-text encoding embedded grap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arrhythmia classification,LCEE-GCN)。该模型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获取12导联心电信号的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并运用ECG信号处理算法提取R-R间期等时域特征,通过导联上下文编码获得导联间更广泛的相关性信息,并结合PSD与时域特征构建动态图结构,利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增强模型对导联间关系的学习与表示能力。在查普曼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模型达到了99.38%的准确率,超过了现有先进方法。这一创新有望提高心律失常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分类 12导联心电图 图卷积神经网络 功率谱密度 导联上下文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静脉穿刺致47例气胸原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余志华 韩宏伟 +4 位作者 程光辉 李振 张劲林 邓成钢 苏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5-977,共3页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术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引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或起搏器植入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4 35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气胸患者性...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术中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引发气胸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或起搏器植入术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4 35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气胸患者性别、年龄、是否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锁骨形态变化等临床特征,评估是否与气胸发生相关。结果 4 351例患者中共发生气胸47例(1.08%),年龄12~72(47.1±18.4)岁;其中女性37例(78.7%),锁骨与胸骨夹角<60°者27例,伴有COPD者2例。女性气胸发生率较男性明显增加(OR=2.7,95%CI=1.4~5.2);斜形锁骨即锁骨与胸骨夹角<60°患者气胸风险明显增加(OR=3.5,95%CI=1.6~7.9),伴有COPD患者气胸概率增加(OR=2.3,95%CI=1.2~4.7)。47例中5例气胸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19例经胸腔穿刺抽气缓解,23例经胸腔闭式引流缓解;均完全康复出院。结论气胸仍是介入治疗中重要临床问题。女性、有斜形锁骨特征或伴发COPD患者接受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更易发生气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锁骨下静脉穿刺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
7
作者 余志华 韩宏伟 +4 位作者 程光辉 李振 张劲林 邓成钢 苏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柬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柬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 目的探讨源于His束旁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征,分析经右侧His柬旁与左侧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行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普通电生理检查及激动标测明确为源于His柬旁局灶性AT患者12例,年龄12—64(47.4±14.6)岁。于右侧His束旁标测并行RFA,若消融失败或出现交界区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则改为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12例患者AT,AT平均周长(327±76)ms。10例患者均于AT发作时消融10s内AT终止,2例患者消融不成功。经右侧His束旁成功消融2例,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成功消融8例。术后平均随访1—6年,无AT复发。结论源于His束旁AT具特征性,导管RFA治疗安全有效.经主动脉无冠状窦途径RFA可作为优先考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His束 房性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混和样品池法检测ACE基因多态性
8
作者 张岩 朱国英 霍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混和样品池法 检测 ACE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混合神经网络的房颤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柯博文 杨湘 陈艳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93-301,共9页
心房颤动是一种具有隐秘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具有较高的致命性,因此,对其进行预判和早筛尤为重要。电子健康病历(EHR)作为常规的检查结果记录方式,相较于心电图(ECG)数据,能使房颤的预测和筛查更具普遍性。现有的基于EHR的房颤风险预... 心房颤动是一种具有隐秘性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时具有较高的致命性,因此,对其进行预判和早筛尤为重要。电子健康病历(EHR)作为常规的检查结果记录方式,相较于心电图(ECG)数据,能使房颤的预测和筛查更具普遍性。现有的基于EHR的房颤风险预测方法缺乏对房颤重要指标的关注,同时传统的基于卷积的模型无法提取到医疗诊断之间的依赖关系。提出一种双通道混合神经网络学习模型FR-ANN。该模型分两个通道进行特征提取,一个通道利用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取医疗事件之间的潜在关系,另一个通道对房颤的部分重要指标进行特征提取,这些与房颤相关的重要指标在医生的协助下筛选得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私有数据集上的AUC值为80.1%,F1值为68.1%,在MIT的公共数据集MIMIC-Ⅲ上的AUC值为71.4%,F1值为62.8%,相比基于EHR数据的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在房颤风险预测任务上的表现更好。此外,注意力机制的引入提供了事后可解释性,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疾病分类 电子健康病历 注意力机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年预激性心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运海 李佳 +4 位作者 易宏伟 鄢华 徐承义 王黎 王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3期274-27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胸闷、呼吸困难半年,加重2周”于2021年1月28日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劳力性胸闷、呼吸困难,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当地医院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胸闷、呼吸困难半年,加重2周”于2021年1月28日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劳力性胸闷、呼吸困难,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当地医院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减低,考虑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疗效不佳。2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耐量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遂急诊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