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盒装农药智能分拣储存单元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王红娥 朱逢春 +1 位作者 李皓 向亮 《南方农机》 2025年第9期37-40,72,共5页
针对传统盒装农药分拣储存方式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分拣储存单元控制系统。系统以西门子S7-1200系列PLC为核心,依靠传感器获取设备及环境信息,控制变频器调节传送带运输盒装农药,通过传送带末端放置的扫码器... 针对传统盒装农药分拣储存方式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PLC的智能分拣储存单元控制系统。系统以西门子S7-1200系列PLC为核心,依靠传感器获取设备及环境信息,控制变频器调节传送带运输盒装农药,通过传送带末端放置的扫码器获取农药信息,下达指令给ABB机器人使其夹取并存放盒装农药,从而实现了对盒装农药分拣储存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调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农药类别并将其分拣至指定仓位,分拣效率与可靠性优于人工操作。该设计为农业领域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可扩展的技术方案,兼具高效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对推动农药仓储自动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控制系统 分拣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自适应容错抑振控制
2
作者 王伟 朱岩松 吉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5,共6页
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由多个关节和执行器组成,通常情况下其为非线性动力系统,易出现混沌现象。因此,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从而影响了机械臂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在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抑振控制能力是该... 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由多个关节和执行器组成,通常情况下其为非线性动力系统,易出现混沌现象。因此,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故障,从而影响了机械臂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在故障条件下的容错抑振控制能力是该机械臂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该背景下,提出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自适应容错抑振控制。基于拉格朗日方程,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的动能和势能计算,得到的整体动能表达式。然后,结合动能计算结果确定机械臂的未知项和不确定性故障,设计容错控制器来监测机械臂的状态信息。根据动能计算结果和容错控制器获取的机械臂状态信息,设计容错抑振控制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在故障状态下的自适应容错抑振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控制精度更高、振动抑制效果更好,可以显著减小永磁同步电机-2R机械臂的振动,提高运动平滑性、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2R 机械臂 执行器 抑振控制 动能计算 容错控制 不确定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弹-黏塑性本构的POM材料齿轮副啮合特性分析
3
作者 刘明勇 韩新光 +2 位作者 欧阳周寰 胡俊 闫春爱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为揭示负载、修形和温度对聚甲醛(POM-POM)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建立热弹-黏塑性材料本构的POM-POM齿轮副3维有限元接触模型;结合POM材料的温度-模量效应,开展温度-应力顺序耦合的稳态热分析,并与POM-POM齿轮副温度服役测试结果对比;... 为揭示负载、修形和温度对聚甲醛(POM-POM)齿轮副啮合特性的影响,建立热弹-黏塑性材料本构的POM-POM齿轮副3维有限元接触模型;结合POM材料的温度-模量效应,开展温度-应力顺序耦合的稳态热分析,并与POM-POM齿轮副温度服役测试结果对比;在稳态热分析基础上,进行完全耦合瞬态热接触分析,并将瞬态温升与Blok温度结果对比;通过齿根应变试验,验证不同负载工况下齿根应变计算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齿轮副的稳态温升呈现齿根高、齿顶与端面较低的分布规律,并随负载增大而上升;通过试验对比得到,有限元计算齿轮稳态温升与试验结果一致,且瞬态温升与Blok公式结果一致;POM-POM齿轮副仿真齿根应变位于试验测试应变误差带内,表明考虑温度-模量效应的热弹-黏塑性材料本构能够表征POM塑料齿轮的热学特性和力学特性。此外,POM-POM齿轮副传动过程中出现啮合线延长且偏离理论位置,且温度对啮合线影响较小。齿面修形可降低其啮合线长度,但不能改善其偏转程度;啮合角在啮入和啮出时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温度使其啮合角在双齿啮合区域上升约1℃。啮合刚度与负载相关,随着负载增加,啮合刚度下降且重合度上升。同等条件下,POM-POM齿轮副的传递误差幅值约是金属齿轮副的10倍,且温度使传递误差幅值上升约39%,齿面修形可降低24%左右的传递误差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塑性 POM齿轮 啮合刚度 传递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烧蚀对PI表面质量和能量吸收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颂 陈诺言 +2 位作者 余凡 吉毅 邱旋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139,共8页
为了探究CO_(2)连续激光对聚酰亚胺(PI)薄膜加工工艺质量和能量吸收的影响规律,用连续激光器的不同功率和速率在PI薄膜上划出线段凹槽,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且用超景深测量仪对凹槽表面进行测量,得到了扫描速率... 为了探究CO_(2)连续激光对聚酰亚胺(PI)薄膜加工工艺质量和能量吸收的影响规律,用连续激光器的不同功率和速率在PI薄膜上划出线段凹槽,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且用超景深测量仪对凹槽表面进行测量,得到了扫描速率、激光功率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PI薄膜进行了图案烧蚀试验。结果表明,PI薄膜在激光功率为16W和扫描速率为25mm/s时发生穿透,且随着扫描速率的降低以及激光功率的增加,PI薄膜吸收能量增多导致图案完全穿透;设定扫描速度为50mm/s,功率在4~16W范围内变化时,PI薄膜表面颜色逐渐出现了黑色或者棕色条纹,此时表面产生了碳化,残留物较多;分别测量线段的宽度与深度,发现在激光功率为12W、扫描速率为50mm/s时,PI薄膜表面残留物最少,并且划线宽度数值为300.6μm,划线深度数值为44.65μm,加工效果最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聚酰亚胺薄膜 扫描速率 激光功率 加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轴承的行星齿轮箱点蚀故障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范志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获得点蚀故障状态下计及轴承的行星齿轮箱的动态特性,开展仿真实验研究。基于Solidworks、ANSYS与ADAMS建立计及轴承的行星齿轮箱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太阳轮点蚀、轴承外圈点蚀、太阳轮和轴承外圈... 为获得点蚀故障状态下计及轴承的行星齿轮箱的动态特性,开展仿真实验研究。基于Solidworks、ANSYS与ADAMS建立计及轴承的行星齿轮箱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在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进行了太阳轮点蚀、轴承外圈点蚀、太阳轮和轴承外圈同时点蚀3种故障状态的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单纯利用行星齿轮箱箱体振动信号的时域图或包络谱图,能够区分轴承外圈点蚀与太阳轮点蚀或太阳轮和轴承外圈同时点蚀这两种故障状态,但无法区分太阳轮点蚀与太阳轮和轴承外圈同时点蚀这两种故障状态,综合利用箱体振动信号的时域图、包络谱图和频域图,能够有效识别行星齿轮箱发生的太阳轮点蚀、轴承外圈点蚀、太阳轮和轴承外圈同时点蚀这3种故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箱 轴承 点蚀 刚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故障诊断的机器视觉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范志锋 闫春爱 李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齿轮是机器设备中常见的旋转机械部件,对其开展故障诊断是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齿轮故障诊断必然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而机器视觉技术为开展齿轮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析了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梳理了基于机器视... 齿轮是机器设备中常见的旋转机械部件,对其开展故障诊断是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齿轮故障诊断必然成为学者研究的焦点,而机器视觉技术为开展齿轮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分析了机器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梳理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齿轮图像采集、齿轮图像处理和齿轮图像识别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齿轮故障诊断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开展动态齿轮图像采集工程化研究与应用、三维齿轮图像采集、图像增强与迁移学习技术应用、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融合等方面的建议,为从事齿轮故障诊断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机器视觉 故障诊断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脉冲激光雕刻CFRP表面形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蔡颂 余凡 +1 位作者 杨奇 胡沙沙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共7页
为了探究CO_(2)脉冲激光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加工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激光功率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CFRP进行了圆形图案雕刻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激光功率为50 W和... 为了探究CO_(2)脉冲激光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加工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激光功率对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CFRP进行了圆形图案雕刻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激光功率为50 W和扫描速率为60 mm/s时发生穿透,且随着扫描速率降低,材料吸收能量增多而导致图案完全穿透;设定扫描速率为100 mm/s、功率在10 W~5 W范围内变化时,材料表面颜色逐渐出现了白色条纹;采用横向与纵向法测量雕刻后的材料表面粗糙度,两种测量方法均表明其粗糙度的数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规律,并在激光功率为7 W时粗糙度达到最小值(约为7.030μm);雕刻完成的材料经超声波清洗后,当激光功率为9 W、扫描速率为20 mm/s时,粗糙度达到最大值且表面残留物较少,此时雕刻效果较好。此研究结果可为脉冲激光加工碳纤维复合材料工艺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表面处理 测量方式 表面粗糙度 超声波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驱动型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改革 被引量:1
8
作者 严育才 张向阳 +2 位作者 侯加文 张融 陈爱平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6期178-180,共3页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考就蒙、一动手就不会”现象,课题组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和企业运行管理经验,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形式、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分析,提出了...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考就蒙、一动手就不会”现象,课题组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生产实践和企业运行管理经验,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形式、教学设计、教学效果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实例展示企业产品洽谈订单全流程。教改实践证明,课题组提出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技术 加工工艺驱动 教学改革 提高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铧式犁结构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明勇 向雪 +3 位作者 闫春爱 胡成龙 韩新光 欧阳周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60,共8页
基于LS-DYNA法建立犁体与土壤的耦合接触有限元模型,讨论不同犁体导曲线、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耕作速度对耕作过程翻垡效果和犁体应力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椭圆曲面比抛物线曲面耕作时阻力更小、土壤翻垡效果更好,阻力降... 基于LS-DYNA法建立犁体与土壤的耦合接触有限元模型,讨论不同犁体导曲线、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耕作速度对耕作过程翻垡效果和犁体应力影响,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椭圆曲面比抛物线曲面耕作时阻力更小、土壤翻垡效果更好,阻力降低5.6%,翻垡距离提升14.8%;对犁体前进速度、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翻垡距离随着速度增加而增加,而随着铧刃角、安装角、端点角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因此,通过选取合适的速度与结构参数可以提升铧式犁的翻垡性能,减低犁体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铧式犁 有限元法 导曲线 翻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黄鳝剖切机仿真及试验
10
作者 刘明勇 朱林 +3 位作者 欧阳周寰 向雪 李平 闫春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3-71,共9页
针对目前黄鳝人工剖切费时、费力且安全性差等难点,该研究以体表黏滑的鲜活黄鳝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小型黄鳝自动剖切机。首先,测定了黄鳝基本物理参数以及相关力学参数。其次,基于刚柔耦合原理,将黄鳝鱼体与夹持轮、滑道的接触等效... 针对目前黄鳝人工剖切费时、费力且安全性差等难点,该研究以体表黏滑的鲜活黄鳝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款小型黄鳝自动剖切机。首先,测定了黄鳝基本物理参数以及相关力学参数。其次,基于刚柔耦合原理,将黄鳝鱼体与夹持轮、滑道的接触等效为刚度—阻尼模型,运用Abaqus与Adams仿真软件建立其刚柔耦合模型。以鱼体输送时间、输出速度、夹持力、整机振动为试验指标,探究弹簧刚度、滑道倾角、夹持轮转速等单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弹簧刚度增大,夹持力先增大后降低,整机振动幅度降低,而输送时间和输出速度影响不大。随着滑道倾角增大,鱼体输出时间减少,而输出速度、夹持力、整机振动增大。随着夹持轮转速的增大,鱼体输送时间、输出速度、夹持力、整机振动均增大。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分析,获得优化工况为夹持轮转速600 r/min、弹簧刚度1.2×10^(3) N/m、滑道倾角16°。最后,开展黄鳝自动剖切机加工试验,测得的振动参数以及鱼体输出速度与仿真结果接近,且鲜活黄鳝在优化工况下剖切效果良好。研究结果为小型黄鳝剖切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刚柔耦合 多因素分析 试验 剖切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去雄
11
作者 刘洋 孟林 +4 位作者 李芳环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董云成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3期5-7,34,共4页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进行5~6次抽雄。机械去雄采用直接抽雄或者先切顶然后抽雄两种方法,抽净率为80%~95%,机械去雄对叶片的损伤较大,机械去雄后需要人工检查并对未去雄玉米母本再次抽雄。为了全面推广应用机械去雄技术,应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机械抽雄技术以及去雄机的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去雄 抽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烧蚀CFRP材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颂 宋金潮 +4 位作者 王遥遥 陈达 邓凯 汤迎红 李琦 《激光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1,共9页
为了研究20 W纳秒激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烧蚀的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及光切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峰值功率、离焦量对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0.5 mm CFRP材料板进行了烧蚀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20 W纳秒激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烧蚀的工艺质量,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及光切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扫描速率、峰值功率、离焦量对材料表面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并对0.5 mm CFRP材料板进行了烧蚀实验。结果表明,调整激光器的离焦量,让激光的焦点与材料平面在同一高度,可使扫描线宽最小,减少了材料烧蚀的热影响区,提高了激光能量利用率;设定激光扫描速率为220 mm/s和峰值功率为10 W,可得到大小为3.50μm的CFRP最小表面粗糙度平均值,其中粗糙度数据稳定性样本方差最佳,约为0.133μm 2,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良好的加工表现。此研究为脉冲激光加工CFRP材料工艺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脉冲激光加工复合材料工艺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 脉冲激光 激光烧蚀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课程嵌入激励元素的教学设计改革创新——以螺纹连接课堂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育才 张胜利 +1 位作者 刘仁兵 张融 《现代农机》 2024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机械设计”是机械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在校学习和将来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很多学生在机械设计课堂积极性不高、找不到学习切入点的现象,文章提出在机械设计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点内容特色嵌入对应激励元素的改革创新方法,... “机械设计”是机械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学生在校学习和将来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很多学生在机械设计课堂积极性不高、找不到学习切入点的现象,文章提出在机械设计课堂教学中根据知识点内容特色嵌入对应激励元素的改革创新方法,呈现课程内容嵌入激励元素、激励元素体现课程内容、嵌入式穿梭教学的课堂形式,达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提高学习激情、凝聚力、注意力,又能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切入点,提高教学效果。该教学设计改革实施5年来,教学效果与以往教学方式相比优势明显,学生在激励元素激励下学习激情和积极主动性得到提高,推动了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元素 机械设计课程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的激光熔覆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鲁芬 郁伯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4-258,共5页
为了分析激光熔覆层特征状态,提高激光熔覆质量,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激光熔覆层特征分析方法进行设计。首先制备激光熔覆样本;将样本制作工艺参数输入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建立激光熔覆层特征变化规律预测模型,分析几何特征与激光工艺参... 为了分析激光熔覆层特征状态,提高激光熔覆质量,对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激光熔覆层特征分析方法进行设计。首先制备激光熔覆样本;将样本制作工艺参数输入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建立激光熔覆层特征变化规律预测模型,分析几何特征与激光工艺参数间关联,依据关联分析熔覆层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预测激光熔覆层特征变化征规律,宽度最大误差仅为0.003 mm,高度最大误差仅为0.002 mm,稀释率最大误差仅为0.002;不同的扫描速度下,熔覆层的稀释度特征呈现出明显差异,并且在激光功率、送粉速度的变化下,熔覆层特征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激光熔覆层 特征分析 变化规律 特征分析模型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STM32的数控裁床喷墨笔绘切割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婷 李欢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89,共4页
针对数控裁床在裁剪形状类似以及面积较小制品时,生产者无法用肉眼快速区分制品的问题,研究了一套集喷墨、笔绘和切割于一体的控制系统。基于MFC开发了一套上位机控制系统应用程序,并结合基于STM32的下位机运动控制系统,最终实现将产品... 针对数控裁床在裁剪形状类似以及面积较小制品时,生产者无法用肉眼快速区分制品的问题,研究了一套集喷墨、笔绘和切割于一体的控制系统。基于MFC开发了一套上位机控制系统应用程序,并结合基于STM32的下位机运动控制系统,最终实现将产品信息喷涂以及笔绘在制品上,方便生产者快速识别制品。并通过服装样片应用实例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满足了生产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裁床 MFC STM32 喷墨 笔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GL的数控裁床加工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婷 李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00-104,共5页
为提高数控裁床自动化生产水平,设计一种数控裁床加工系统方案。围绕数控裁床运动速度控制和轨迹插补算法等关键技术点,根据HPGL协议的数据特性,提出数控裁床CNC加工数据生成方法,设计一种基于线段分段的速度控制方法来生成速度列表,并... 为提高数控裁床自动化生产水平,设计一种数控裁床加工系统方案。围绕数控裁床运动速度控制和轨迹插补算法等关键技术点,根据HPGL协议的数据特性,提出数控裁床CNC加工数据生成方法,设计一种基于线段分段的速度控制方法来生成速度列表,并基于微软基础类库MFC开发上位机,实现处理曲线中各线段的运动速度控制的功能。设计将加工插补算法与数据栈相结合的应用方法,并运用STM32F103开发下位机,实现计算各线段的插补步进量并进行轨迹控制的功能。通过样片测试,验证了所设计的数控裁床系统具有用于实际加工的可行性和高效准确性,能有效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裁床 加工系统 HPGL协议 速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学生成图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伟 毕思 蒋慧琼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6期178-180,共3页
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调研,课题组分析了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成图能力的要求,建立成图能力培养的课程群体系,提出了预期成果要求,并围绕预期成果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该课程群体系采用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教学,注重过程化考核,可... 通过对企业和学生的调研,课题组分析了企业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成图能力的要求,建立成图能力培养的课程群体系,提出了预期成果要求,并围绕预期成果整合课程群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该课程群体系采用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教学,注重过程化考核,可操作性强,为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群 成图能力 OBE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芳环 闫春爱 向亮 《南方农机》 2023年第7期187-189,198,共4页
【目的】“新工科”建设对传统工科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原理”作为传统机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适应人才培育的要求,必须进行课程建设。【方法】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课题组提出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学习理... 【目的】“新工科”建设对传统工科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原理”作为传统机械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为了适应人才培育的要求,必须进行课程建设。【方法】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课题组提出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学习理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教师要树立“新工科”的教学理念,要以人才培育为主线,搞清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让学生把安全、法律、规范放在心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优化考核评价方式。考核评价方式优化后,平时成绩占30%,实验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50%。【结果】“机械原理”课程从教学内容整合和取舍、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改变学习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系进行课程的建设,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习者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更好地内化,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原理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夹形件冲压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巍 鄢勇 赵小娟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9期121-123,136,共4页
课题组以某工程项目汽车夹形件零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用于制造汽车夹形件的模具设计过程。首先,针对零件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其次,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并设计正装复合模结构;最后,对模具工作过程作了简单阐述。仿真结果表明... 课题组以某工程项目汽车夹形件零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用于制造汽车夹形件的模具设计过程。首先,针对零件进行了冲压工艺分析;其次,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并设计正装复合模结构;最后,对模具工作过程作了简单阐述。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具经过试验并投入生产,模具结构可靠,精度和生产效率高,对实际的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形件 模具设计 复合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绿色模具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巍 朱建康 王婷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1期34-35,41,共3页
课题组结合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分析了国内现有绿色模具设计的理念,探讨了利用CAE技术进行绿色模具设计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AE技术的绿色模具设计,可缩短模具开发周期,提高模具寿命和零件的质量,提高可回收性,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 课题组结合现代产品设计方法,分析了国内现有绿色模具设计的理念,探讨了利用CAE技术进行绿色模具设计的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AE技术的绿色模具设计,可缩短模具开发周期,提高模具寿命和零件的质量,提高可回收性,降低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产品竞争力,是模具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模具 绿色设计 CA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