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瑞山 张晓莉 《临床荟萃》 CAS 2018年第7期579-582,586,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9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因子水平进行分析,根据30天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在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9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因子水平进行分析,根据30天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65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序贯脓毒血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介素6(Interleukin,IL-6)、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等外周血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在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效能。结果死亡组APACHEⅡ、SOFA以及血清PCT、IL-6、IL-18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分析显示,IL-6、IL-18与APACHEⅡ评分(r=0.679,0.651)、SOFA评分(r=0.643,0.630)和PCT(r=0.711,0.678)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OC曲线显示,应用IL-6和IL-18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较高(AUC=0.841,0.802),其次为PCT和APACHE-Ⅱ评分(AUC=0.710,0.685),SOFA评分较低(AUC=0.648);应用IL-6和IL-18联合诊断后诊断效能得到明显提高(AUC=0.909)。应用IL-6联合IL-18预测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和98.04%,均明显高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和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免疫因子的表达存在明显异常,外周血IL-和IL-18水平可预测重症脓毒症的死亡风险,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患者56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建英 梁元才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420-1423,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重点探讨其对患者肠屏障功能、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于武威市人民医院的脓毒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6例。对...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重点探讨其对患者肠屏障功能、炎症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于武威市人民医院的脓毒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1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脓毒症患者的有效率7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P<0.05);治疗后观察组脓毒症患者血清D-乳酸、内毒素及二胺氧化酶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35、IL-1β、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改善更为明显,PLT显著高于对照组,TT、PT、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大承气汤加味灌肠治疗脓毒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利于改善肠屏障功能,减轻凝血功能紊乱状态,抑制炎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电针 大承气汤 肠屏障功能 炎症反应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