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武威市6月龄~12岁儿童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新荣 黄彦 +2 位作者 赵著华 徐婷 任旭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8-519,525,共3页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6月龄~12岁儿童患龋现状,以及监护人与儿童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儿童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做出一定的指导。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威市城乡768名6月龄~12岁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6月龄~12岁儿童患龋现状,以及监护人与儿童口腔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儿童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做出一定的指导。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武威市城乡768名6月龄~12岁儿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及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的龋病检验标准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受检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武威市6月龄~12岁儿童患龋率为70.3%,刷牙频率及监护人督促与否对儿童患龋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以后刷牙这患龋率城市为51.82%,农村为67.2%;监护人不督促幼儿刷牙的城市和农村患龋率分别为81.4%和89.7%;监护人是祖辈的幼儿患龋率为67.3%,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幼儿患龋率为77.8%,每天都吃零食的幼儿患龋率为78.9%;52.0%的监护人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54.0%的监护人从未带孩子去看过牙,64.5%的监护人没有接受过口腔健康宣教。结论武威市儿童患龋率较高,监护人对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应加强武威市儿童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口腔健康 影响因素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颞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
2
作者 樊建新 史雪峰 +2 位作者 韩彦明 马立山 张新定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2-294,共3页
报道1例72岁男性枕颞骨海绵状血管瘤(calvaria cavernous hemangioma,CCH)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因右枕部及耳后持续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见右侧枕部、耳后隆起,触之有压痛。头部MRI平扫显示右侧枕颞骨破坏伴混杂信号肿块,MRI增强扫描示... 报道1例72岁男性枕颞骨海绵状血管瘤(calvaria cavernous hemangioma,CCH)患者的诊治经过。患者因右枕部及耳后持续性疼痛1年余就诊,查体见右侧枕部、耳后隆起,触之有压痛。头部MRI平扫显示右侧枕颞骨破坏伴混杂信号肿块,MRI增强扫描示不均匀强化。PET/CT检查显示病变氟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摄取增高(SUVmax=5.9),倾向良性。手术完整切除肿块及受累颅骨,病理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症状完全缓解,3个月随访未见复发。本例为首次报道应用PET/CT辅助诊断枕颞骨CCH病例,对提高此类罕见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及降低误诊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 枕颞骨 诊断 手术治疗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临床指标和MR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肿瘤包绕型血管
3
作者 孟存忠 赵帆 盛玉武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 构建联合临床指标和MRI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时间顺序,... 目的 构建联合临床指标和MRI征象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包绕型血管(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VETC)。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时间顺序,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的差异。对训练集的临床指标及影像特征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确定VET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VETC的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纳入148例,验证集65例,两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训练集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400 ng/mL、肿瘤更大、肿瘤多发、肿瘤边缘不光整及出现肿瘤内动脉是预测VETC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指数分别为0.825和0.817。结论 临床指标及MRI征象构建的列线图在预测VETC时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且能直观显示VETC的发生概率,可帮助临床制订个性化治疗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肿瘤包绕型血管 临床指标 磁共振成像 影像征象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刘辉光 董跃峰 王素珍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8-1401,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疗...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疗程1个月。检测临床疗效、纯音听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内耳微循环指标(听动脉血流速度、小脑前下动脉血流速度)、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纯音听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CD8^(+)降低(P<0.05),内耳微循环指标、CD4^(+)、CD4^(+)/CD8^(+)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注射液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突发性耳聋,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_(A)磺酸钠注射液 巴曲酶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期望寿命及潜在减寿分析
5
作者 李晓春 杨峻山 +2 位作者 史福莉 沈丽丽 石福娟 《中国卫生统计》 202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了解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因构成,分析居民期望寿命及寿命损失现状,为合理地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021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 目的了解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死因构成,分析居民期望寿命及寿命损失现状,为合理地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2021年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采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利用SPSS 21.0软件及寿命统计表分析数据。结果天祝藏族自治县居民粗死亡率为642.25/10万,其中男性粗死亡率727.12/10万,女性粗死亡率553.29/10万。居民出生时期望寿命为79.07岁,其中男性为76.77岁,女性为81.47岁。死因构成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死亡率270.14/10万)、神经系统(死亡率159.57/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101.97/10万)、呼吸系统(死亡率27.81/10万)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26.48/10万)。按减寿顺位AYLL排序前5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24.81年/人)、泌尿及生殖(15.42年/人)、呼吸系统(13.06年/人)、恶性肿瘤(11.78年/人)和消化系统疾病(9.94年/人)。结论2021年天祝藏族自治县死因监测点死亡率最高的是循环系统疾病,而造成早死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及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AH患者血清神经球蛋白水平变化及其预测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瑾 马立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病后血清神经球蛋白(NGB)水平变化及其预测迟发性脑缺血(D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武威市人民医院神经科诊治的217例aSAH患者;根据aSAH后是否发生DCI分为DCI组(n=43)与...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发病后血清神经球蛋白(NGB)水平变化及其预测迟发性脑缺血(DC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武威市人民医院神经科诊治的217例aSAH患者;根据aSAH后是否发生DCI分为DCI组(n=43)与非DCI组(n=174)。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入院后1 d、3 d的血清NGB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NGB水平预测DCI发生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AH患者发生DCI的影响因素。结果217例aSAH患者中发生DCI 43例(19.8%)。DCI组患者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均高于非DCI组(P<0.05)。DCI组患者入院后1 d、3 d血清NGB水平均高于非DCI组(P<0.001);两组入院后3 d血清NGB水平均较1 d时降低(P<0.001),且DCI组下降程度低于非DCI组(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后3 d血清NGB水平预测DCI的AUC(0.838)大于入院后1 d血清NGB(0.706)(Z=2.139,P<0.05),其最佳临界值为10.19 ng/ml,敏感度为74.4%、特异度为8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改良Fisher分级Ⅲ-Ⅳ级(OR=3.790,95%CI 1.531~9.382)、Hunt-Hess分级Ⅲ-Ⅴ级(OR=2.448,95%CI 1.023~5.858)、入院后3 d血清NGB水平增高(OR=1.835,95%CI 1.496~2.251)是aSAH患者发生DC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SAH后发生DCI的患者早期血清NGB呈相对高水平。血清NGB水平、改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均与aSAH后DCI的发生有关,且入院后3 d血清NGB水平对DCI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迟发性脑缺血 神经球蛋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抗体与EBV DNA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陆海英 魏秀琴 +3 位作者 徐小元 于岩岩 吴赤红 刘丹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66-770,共5页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多个独立样本间比较使用 Kruskal -Wallis H 检验,独立样本间两两比较使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结果血清 EBV DNA(r =0.169~0.693,P <0.05)、EBV -VCA -IgM(r =0.153~0.434,P <0.05)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ALT、AST、ALP、GGT、白细胞(WBC)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并且两者也呈正相关(r =0.434,P =0.00);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与血清EBV DNA、EBV -VCA -IgM、AST、ALP、WBC 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 =0.207~0.693,P <0.05)。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率70.6%(101/143),血清 EBV DNA 阳性率32.2%(46/143)。EBV -VCA -IgM阳性率22.4%(32/143),22.5%(25/111)的 EBV-VCA -IgM阴性患者血清 EBV DNA 阳性。血清 EBV DNA 阳性患者 EBV -VCA -IgM阳性率(21/46,45.7%)明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者(29/10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0.01)。结论血清 EBV DNA 和 EBV -VCA -IgM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前者的阳性率高于后者,更有助于 EBV 感染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 EBV 现症感染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EBV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廖侠 鲜瑶 +4 位作者 宋戈 于志鹏 魏玲玲 靳菊英 李卫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9-823,共5页
目的探讨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孕周≤12周)4 532例,剔除已诊断的贫血孕妇,对观察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并随访5次至孕妇分娩。采用巢式病例... 目的探讨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贫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到2016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孕周≤12周)4 532例,剔除已诊断的贫血孕妇,对观察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并随访5次至孕妇分娩。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本次随访期间新发贫血的383例作为病例组,按照1∶2频数匹配,随机抽取年龄(±2岁)、孕期居住地基本相同的766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孕妇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贫血的相关性。结果在383例新发贫血孕妇中,71.5%的孕妇血清25(OH)D浓度低于50.0nmol/L,而对照组为60.1%,两组维生素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50~75nmol/L血清25(OH)D组孕妇相比,<30、30~50nmol/L组妊娠期贫血的发生风险均增加。通过校正混杂因素后,孕妇血清25(OH)D浓度<50nmol/L时,较50~75nmol/L组孕妇发生贫血风险增加74%(OR:1.74,95%CI:1.27~2.38)。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期贫血显著相关,应该重视妊娠期妇女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25羟维生素D 妊娠期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肾功能、肾血流改变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三萍 雷晓燕 +1 位作者 王景萍 董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46,共3页
目的观察小于胎龄儿(SGA)肾功能、肾血流等相关指标,为早期诊治和随访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SGA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肾功能、肾血流变化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足月新生儿比较,足月SGA的彩超肾动脉血流参数中收缩期峰值流速(P... 目的观察小于胎龄儿(SGA)肾功能、肾血流等相关指标,为早期诊治和随访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SGA及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肾功能、肾血流变化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足月新生儿比较,足月SGA的彩超肾动脉血流参数中收缩期峰值流速(PSF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FV)在日龄第1天显著减低(P<0.05),而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则显著升高(P<0.05)。与早产SGA相比,足月SGA的PSFV、EDFV在日龄第1天显著减低(P<0.05),而RI则显著增高(P<0.01);第7天各项指标基本恢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足月SGA尿素氮、肌酐虽在正常范围,但第1天与早产SGA和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GA早期存在肾血流和肾功能等改变和并发症,临床应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于胎龄儿 肾血流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希平 李盈禄 闫瑞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离断 超声诊断 COA 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临潭县孕妇及婴儿母亲母婴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谈笑 王燕琴 +3 位作者 陆一鸣 范文英 杨媛媛 蔡清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1-714,718,共5页
目的评价临潭县孕妇及婴儿母亲母婴健康素养干预效果,为农村地区母婴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CTs)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对照组常规管理;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 目的评价临潭县孕妇及婴儿母亲母婴健康素养干预效果,为农村地区母婴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取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CTs)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对照组常规管理;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得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资料,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母婴健康素养得分(48.5±14.8)高于对照组(12.7±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基本技能3方面素养水平(2.3%、3.0%、1.5%)均高于对照组(0、0、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基本技能3方面答对率(51.3%、43.6%、37.7%)高于对照组(14.4%、11.3%、6.3%),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有利于农村地区孕妇及婴儿母亲掌握正确的母婴健康知识和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其母婴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健康素养 干预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血清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1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姚向荣 吕云利 +2 位作者 尤红 赵波 徐瑞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6期3184-3190,共7页
背景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仍存在较强的炎性反应及残留神经功能缺损,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作为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介导了出血灶病理生理改变。微创术后早期结合高压氧(HBO)的综合康复治疗对NO、ET-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尚... 背景高血压脑出血(HICH)微创术后仍存在较强的炎性反应及残留神经功能缺损,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作为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介导了出血灶病理生理改变。微创术后早期结合高压氧(HBO)的综合康复治疗对NO、ET-1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探讨HBO对HICH微创术后患者血清NO、血浆ET-1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7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住院治疗并于发病后6~24 h内行HICH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64例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HBO治疗。对照组和研究组于0(术前)、1(术后次日)、7、14、21、30、37 d以及正常组测定NO、ET-1,并计算NO/ET-1,对照组和研究组于0、7、14、21、30、37、90、180 d采用功能障碍评分(D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评分进行评定。结果处理方法与时间对NO、ET-1、NO/ET-1均有交互作用(P<0.05);处理方法、时间对NO、ET-1、NO/ET-1的影响,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对照组0、1、7 d,研究组0、1、7、14、21、30 d的NO均高于正常组,研究组14、21、30 d的NO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0、1、7、14 d的ET-1均高于正常组,14、21、30 d的ET-1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7 d的NO/ET-1均低于正常组,21 d的NO/ET-1高于正常组,14、21、30 d的NO/ET-1均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方法与时间对DRS、NIHS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均有交互作用(P<0.05);处理方法、时间对DRS、NIHSS评分、MMSE评分、BI评分的影响,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21、30、37、90 d的DRS均低于对照组,21、30、37、90、180 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4、21、30、37、90 d的MMSE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治疗可调节HICH微创术后NO、ET-1水平,可改善意识状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明显脑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高压氧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治疗结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征象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晋艳 刘静妮 +4 位作者 张学凌 王丹 刘显旺 赵建洪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讨CT征象鉴别肾脏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ES/PNET)及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RES/PNET与15例PRCC的术前临床及CT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肉眼血尿及CT征象... 目的探讨CT征象鉴别肾脏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ES/PNET)及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RES/PNET与15例PRCC的术前临床及CT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出现肉眼血尿及CT征象的差异。结果 RES/PNET组患者年龄小于PRCC组[(29.5±11.9)岁比(59.6±12.8)岁;t=-6.274,P<0.001];两组性别及是否出现肉眼血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性指标中,肿瘤形态、边界、坏死囊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病灶部位、出血及钙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定量指标中,RES/PNET组肿瘤最大直径大于PRCC组[(7.98±4.54)cm比(4.07±1.81)cm;t=3.063,P<0.05];此外,RES/PNET组肿瘤平扫CT值小于PRCC组[(39.00±4.75)Hu比(45.87±8.04)Hu;t=-2.610,P<0.05],而髓质期强化值(ΔCT_V)大于PRCC组[(32.25±11.41)Hu比(24.20±8.86)Hu;t=2.323,P<0.05];但两组肿瘤皮质期CT值、髓质期CT值及皮质期强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征象可用于鉴别诊断RES/PNET与PRCC;与PRCC相比,RES/PNET发病年龄小,病灶体积大,形态多不规则、边界多较模糊,且更容易发生坏死囊变,平扫CT值相对较低,但ΔCT_V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尤文肉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壳聚糖骨形成蛋白水凝胶修复下颌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玉阳 谢富强 +2 位作者 张赟 王新 孙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24-628,共5页
目的:观察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成蛋白水凝胶修复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以纳米壳聚糖为载体,加入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制备成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成蛋白水凝胶(NCS/BMP-2 Gel)。取9只SD大鼠,在双侧背部皮下分别注射200μl(100μg/ml)... 目的:观察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成蛋白水凝胶修复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以纳米壳聚糖为载体,加入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制备成可注射性纳米壳聚糖骨形成蛋白水凝胶(NCS/BMP-2 Gel)。取9只SD大鼠,在双侧背部皮下分别注射200μl(100μg/ml)NCS/BMP-2 Gel及单纯纳米壳聚糖水凝胶(NCS Gel)。于术后10、20、30 d分别处死3只,取材进行大体及常规病理学观察;选取5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n=18)制备下颌骨缺损模型,实验组骨缺损中注入NCS/BMP-2Gel、对照组注入NCS Gel、空白组不注射。术后3、6、9周各组处死6只大鼠。分离下颌骨,用钼靶扫描图像,Image Pro-Plus软件比较其颌骨缺损面积;常规病理观察颌骨成骨情况。结果:实验侧、对照侧均形成皮下结节,实验侧30 d结节内可见类骨样结构;钼靶扫描检查:植入后3、6、9周时,实验组剩余骨缺损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及空白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下颌骨成骨情况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结论:NCS/BMP-2水凝胶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促进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纳米壳聚糖 水凝胶 骨形成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iR-146a、miR-223水平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晓燕 尹姣姣 +3 位作者 晁荣 朱生东 邓伟 潘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7-1732,共6页
目的:观察血浆微小RNA(miR)-146a、miR-22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儿童ALL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ALL患儿100例,患儿均根据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2008方... 目的:观察血浆微小RNA(miR)-146a、miR-22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儿童ALL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ALL患儿100例,患儿均根据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2008方案中的标准依据不同危险度在本院进行规范化治疗,并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36个月,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3月,以患儿复发及死亡作为预后观察指标;入院时调查员询问并记录患儿基线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浆miR-146a、miR-223水平,并分析二者与儿童ALL预后的关系。结果:随访期间,4例患儿死亡,18例患儿复发,即预后不良组患儿22例(22.00%);预后不良组患儿入院时血浆miR-146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浆miR-22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浆miR-146a过表达、miR-223低表达可能与儿童ALL患儿预后不良有关,可能作为患儿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ROC曲线,入院时血浆miR-146a、miR-223单独及联合预测儿童ALL患儿预后不良风险的AUC>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浆miR-146a、miR-223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0.239,P=0.016)。结论:血浆miR-146a在儿童ALL中过表达,miR-223在儿童ALL中低表达,二者异常表达与儿童ALL患儿预后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微小RNA-146a 微小RNA-223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中药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兴文 陈晓峰 +1 位作者 董钰明 陈兴国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4,共3页
对几种中药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和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包和率为指标,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包合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包和物制备最佳方法是饱和水溶液法,工艺为:V(挥发油):m(β-环糊精)=1:10,40℃搅拌1 h,... 对几种中药混合挥发油β-环糊精包和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包和率为指标,研究饱和水溶液法和超声法包合混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包和物制备最佳方法是饱和水溶液法,工艺为:V(挥发油):m(β-环糊精)=1:10,40℃搅拌1 h,干燥温度为50℃,包合率可达到78.02%.饱和水溶液法比超声法更易控制温度,具有快速、简便等特点.本研究为几种中药混合挥发油与β-环糊精饱和物的制备提供了最佳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和物 包和率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尖部脂肪瘤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世锋 李建锋 谢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9-709,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主因“间断性心悸1年,晕厥1次”。患者于1年前因情绪异常或活动后出现间断心悸,伴胸闷、胸痛,未行任何诊治。3天前感心悸、胸闷,之后突发晕厥,伴抽搐,约数十秒自行恢复,门诊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既往无高血...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0岁。主因“间断性心悸1年,晕厥1次”。患者于1年前因情绪异常或活动后出现间断心悸,伴胸闷、胸痛,未行任何诊治。3天前感心悸、胸闷,之后突发晕厥,伴抽搐,约数十秒自行恢复,门诊以晕厥待查收住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其他疾病病史。入院后查体:体温36.2℃,脉搏6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1/78 mmHg(1 mm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尖部 胸痛 疾病病史 精神疾病 脑血管疾病 短阵室速 室早 瓣膜听诊区 心脏电生理检查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抗人肺癌SPC-A-1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杨晶源 王立宏 王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肺癌SPC-A-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分为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组(10、20、40μmol/L)及溶剂对照组,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检测黄芪甲苷对SPC-A-1细胞活力的影响,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肺癌SPC-A-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分为不同浓度黄芪甲苷组(10、20、40μmol/L)及溶剂对照组,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法检测黄芪甲苷对SPC-A-1细胞活力的影响,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细胞淋巴瘤2因子(BCL2)、凋亡相关基因(BAX)蛋白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作用24、48、72 h后能显著抑制SPC-A-1细胞活力;同时黄芪甲苷能够增加SPC-A-1细胞的凋亡率;10~40μmol/L的黄芪甲苷能明显增加SOD及GSH-Px的活性,同时能使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率降低。结论黄芪甲苷能抑制SPC-A-1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SOD及GSH-Px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SPC-A-1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在肿瘤心脏病中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锋 张展 +5 位作者 张福 李燕玲 龚煜伟 李星辉 何勤利 谢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69-771,共3页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患者肿瘤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医学交叉学科。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杀伤作用,这是导致心脏损伤与心脏毒性的主要根源。肿瘤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RNA)参与调控肿瘤发生和心血... 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患者肿瘤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医学交叉学科。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杀伤作用,这是导致心脏损伤与心脏毒性的主要根源。肿瘤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微小RNA(miRNA)参与调控肿瘤发生和心血管疾病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在肿瘤心脏病发生发展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miRNA对肿瘤心脏病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血管疾病 肿瘤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外侧头附属肌束致腘血管陷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长秀 仲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腓肠肌外侧头附属肌束致腘血管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vascular entrapment syndrome,PVES)中的诊断价值,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由腓肠肌外侧头附属肌束致腘血管陷迫综合征患者...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腓肠肌外侧头附属肌束致腘血管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vascular entrapment syndrome,PVES)中的诊断价值,增加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由腓肠肌外侧头附属肌束致腘血管陷迫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包括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血管检查(DSA)、CT血管成像(CTA)及磁共振检查(MRI)。结果 4例患者中,2例患者腘动脉受累闭塞;1例患者双侧腘静脉内移,左侧腘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左侧腘动静脉均受累,造成左侧腘动脉闭塞,左侧腘静脉及股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后造成肺动脉栓塞,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4例患者中,超声及DSA检查均能够发现腘动脉及腘静脉的形态变化,术前未明确PVES诊断。CTA及MRI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腘窝内腘血管与异常肌束间的关系,明确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结论腓肠肌外侧头附属肌束致腘血管陷迫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影像学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血管陷迫综合征 腓肠肌外侧头 附属肌束 影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