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武夷山市紫云英的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海洋 梁继旺 祝金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6期236-236,共1页
紫云英是稻田冬养的重要绿肥兼牧草,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武夷山市紫云英种植产业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运用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以期为武夷山市加快紫云英生产向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紫云英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福建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市紫云英示范推广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家泓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9期301-301,305,共2页
紫云英是武夷山市冬种绿肥的主要品种,稻田冬种紫云英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作青饲料,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武夷山市冬种紫云英绿肥示范推广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紫云英是武夷山市冬种绿肥的主要品种,稻田冬种紫云英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作青饲料,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对武夷山市冬种紫云英绿肥示范推广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示范推广 现状 栽培技术 福建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浙优8号在武夷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继旺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1期67-68,共2页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T-8配组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引进武夷山市种植,表现株型挺拔、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介绍了该品种在武夷山市的种植表现及... 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复系T-8配组选育的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引进武夷山市种植,表现株型挺拔、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优。介绍了该品种在武夷山市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浙优8号 武夷山市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区蓄养再生稻的技术经验
4
作者 蔡亚港 陈辉忠 +4 位作者 谢再发 方各海 许显明 钟家魁 李凌 《福建稻麦科技》 1995年第3期48-50,共3页
武夷山区蓄养再生稻的技术经验蔡亚港,陈辉忠,谢再发,方各海,许显明,钟家魁,李凌(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354303)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地处北纬27‘39’、海拔220米。为发掘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省农科院稻麦所和市... 武夷山区蓄养再生稻的技术经验蔡亚港,陈辉忠,谢再发,方各海,许显明,钟家魁,李凌(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354303)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地处北纬27‘39’、海拔220米。为发掘自然资源生产潜力,省农科院稻麦所和市、镇农技站协作,自1990年起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栽培 武夷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 Ⅶ报、福建山区再生稻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义珍 黄育民 +1 位作者 林文 蔡亚港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2期15-21,共7页
本系列研究曾根据福建山区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初步拟出再生稻适宜发展地区。为探明安全蓄养再生稻的纬度、海拔临界线,作出再生稻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本文对5年来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对福建省山区再生稻适宜种植地区进... 本系列研究曾根据福建山区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模式,初步拟出再生稻适宜发展地区。为探明安全蓄养再生稻的纬度、海拔临界线,作出再生稻气候生态适应性区划,本文对5年来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对福建省山区再生稻适宜种植地区进行初步区划,明确适宜种植的品种(组合)和宜栽时段。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8起在福建山区的沙县西霞(26°30'N,117°35'E,海拔550米),武夷山市溪洲(27°39'N,118°08'E,海拔220米)和武夷山市黄村(27°40'N,117°58'E,海拔220米)进行。以汕优63为试验材料,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生态 分期播种试验 丰产技术 种植地区 齐穗期 播期 分布模式 临界线 抽穗开花 热量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 Ⅸ报、水稻—再生稻吨谷田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义珍 黄育民 +1 位作者 蔡亚港 许续绵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2期25-27,共3页
为揭示高产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形成规律,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本项研究。研究方法于1992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黄村试验基点对汕优63高产再生稻田进行定位追踪。记载头季与再生季的主要生育日期,于头季移... 为揭示高产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形成规律,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本项研究。研究方法于1992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黄村试验基点对汕优63高产再生稻田进行定位追踪。记载头季与再生季的主要生育日期,于头季移栽期、分蘖高峰期、孕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头季收割后,再生季孕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随机取有代表性的稻子5丛,按比重法测定绿叶面积,分茎、叶、鞘、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形成 绿叶面积 丰产技术 齐穗期 移栽期 稻茬 生产与分配 高产栽培 稻桩 再生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 Ⅷ报、水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义珍 黄育民 +1 位作者 蔡亚港 许续绵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2期22-24,共3页
福建省北部山区的武夷山市黄村(27°39'N,118°08'E,海拔220米)从1989年开始发展再生稻,历经4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技术经验不断丰富(表1)。但是,在大致相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农户间再生稻产量仍然悬殊甚大。为... 福建省北部山区的武夷山市黄村(27°39'N,118°08'E,海拔220米)从1989年开始发展再生稻,历经4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技术经验不断丰富(表1)。但是,在大致相同的土壤气候条件下,农户间再生稻产量仍然悬殊甚大。为明确再生稻高产特征,找出现实生产中限制高产的主要因素,建立水稻再生高产栽培综合技术,1992年对黄村不同产量水平的汕优63再生稻田,进行产量构成和栽培技术的追踪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产量构成 丰产技术 土壤气候条件 齐穗 福建省北部 栽培技术 追踪调查 万丛 每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再生丰产技术研究 Ⅴ报、茅肥N素水平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义珍 黄育民 +1 位作者 蔡亚港 许续绵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2期9-12,共4页
根据以前几报研究,再生稻有赖地上部茎生腋芽的萌发成穗,再生腋芽在头季抽后27天左右进入一次枝梗分化,于头季抽穗后20天施用芽肥对腋芽的萌发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芽肥对于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阐明芽肥生理效应... 根据以前几报研究,再生稻有赖地上部茎生腋芽的萌发成穗,再生腋芽在头季抽后27天左右进入一次枝梗分化,于头季抽穗后20天施用芽肥对腋芽的萌发再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芽肥对于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阐明芽肥生理效应,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2年在福建省北部山区的武夷山市黄村基点进行,供试品种为汕优63。头季稻齐穗后20天施芽肥。设缺N、低N(2公斤/亩)、中N(4公斤/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穗 头季稻 丰产技术 克/平方米 枝梗 稻桩 高产栽培 再生苗 生理效应 成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Ⅻ报 再生稻生产效益调查分析
9
作者 黄育民 李义珍 蔡亚港 《福建稻麦科技》 1994年第4期9-11,共3页
Ⅻ报 再生稻生产效益调查分析黄育民,李义珍,蔡亚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水稻再生栽培历来被推崇为一种省工省本高效的稻作技术。几年来,水稻再生栽培在我国有大面积推广种植,使得这种稻作技术在市... Ⅻ报 再生稻生产效益调查分析黄育民,李义珍,蔡亚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水稻再生栽培历来被推崇为一种省工省本高效的稻作技术。几年来,水稻再生栽培在我国有大面积推广种植,使得这种稻作技术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稻 效益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产量形成过程稻桩的形态生理学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亚港 黄育民 李义珍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为揭示籼型杂交稻稻桩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形态生理学效应,探讨了稻桩优势芽位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籼型杂交稻蓄养再生稻,依赖稻桩上倒2至倒5腋芽的萌发成穗,其中倒2芽形成的穗数及产量占总穗数及总产的30%~50%,在无... 为揭示籼型杂交稻稻桩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形态生理学效应,探讨了稻桩优势芽位和干物质积累动态。结果:籼型杂交稻蓄养再生稻,依赖稻桩上倒2至倒5腋芽的萌发成穗,其中倒2芽形成的穗数及产量占总穗数及总产的30%~50%,在无N区竟占50%~80%,表现出明显的上位芽生理优势。前季收割后,稻桩中贮藏性干物质源源转运到再生分蘖,其中后10d内转运量最多,占再生稻同期干物质净积累量的80%,对再生分蘖的萌发和初期生长起了重大作用。适当高留稻桩,以保留倒2芽和较多份额的贮藏性干物质,是取得再生稻高产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稻桩 籼稻 形态生理学效应
全文增补中
天优华占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家泓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66-66,共1页
介绍了天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其作为烟后稻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期、栽植、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天优华占 烟后稻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洁灵农好复合微生物肥在茶叶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家泓 祝金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270-271,共2页
在茶叶生产中施用净洁灵农好复合微生物肥料研究其对茶叶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和根灌肥料均有增产、增收效果,以叶面喷施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净洁灵农好复合微生物肥 茶叶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再生稻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亚港 吴少宏 《福建稻麦科技》 1996年第3期34-35,共2页
播期对再生稻的影响蔡亚港,吴少宏(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354303)(武夷山市种子公司354303)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属暖地温地交接地带,具有种植双季稻的气候条件。于1990年起在这个村推广汕优63杂交稻与双季早稻同... 播期对再生稻的影响蔡亚港,吴少宏(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354303)(武夷山市种子公司354303)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属暖地温地交接地带,具有种植双季稻的气候条件。于1990年起在这个村推广汕优63杂交稻与双季早稻同期播种,留茬蓄养再生稻的耕作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播种期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二元复混肥在蔬菜上的肥效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继旺 祝金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5期79-79,81,共2页
氮钾二元复混肥在蔬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白菜施用氮钾二元复混肥1 200kg/hm2增产显著,分别比不施肥、等养分化肥、等价复合肥处理增产15.23%、5.07%、0.55%,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蔬菜 氮钾二元复混肥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吨谷田再生稻物质和产量的形成观察
15
作者 蔡亚港 李凌 +3 位作者 方各海 许续绵 甘兴旺 官祥责 《福建稻麦科技》 1994年第2期25-27,共3页
吨谷田再生稻物质和产量的形成观察蔡亚港,李凌,方各海,许续绵,甘兴旺,官祥责(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为揭示高产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形成规律,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本研究。栽培过程于199... 吨谷田再生稻物质和产量的形成观察蔡亚港,李凌,方各海,许续绵,甘兴旺,官祥责(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为揭示高产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形成规律,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本研究。栽培过程于1993年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试验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物质生产 分配 产量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不同产量水平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
16
作者 李凌 曾凌云 《福建稻麦科技》 1994年第1期11-14,共4页
再生稻不同产量水平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李凌,曾凌云(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为找出现实生产中限制再生稻高产的主要因素,建立高产综合技术,1993年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汕优53再生稻示范片选择四丘不同产量水平的田块,追踪... 再生稻不同产量水平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李凌,曾凌云(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为找出现实生产中限制再生稻高产的主要因素,建立高产综合技术,1993年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汕优53再生稻示范片选择四丘不同产量水平的田块,追踪观测产量形成特征和苗密肥措施。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高产 生育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芽肥的适宣施氮量
17
作者 蔡亚港 李凌 方各海 《福建稻麦科技》 1994年第1期9-11,共3页
再生稻芽肥的适宣施氮量蔡亚港,李凌,方各海(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材料与方法试验设0、6、14公斤/亩4个氮素水平化肥品种为尿素,按含氮46%计算,于头季稻齐穗后20日施下,三次重复,随机区排组列,计12小区,每小区... 再生稻芽肥的适宣施氮量蔡亚港,李凌,方各海(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材料与方法试验设0、6、14公斤/亩4个氮素水平化肥品种为尿素,按含氮46%计算,于头季稻齐穗后20日施下,三次重复,随机区排组列,计12小区,每小区面积40平方米。水稻品种汕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氮肥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有机肥肥效试验研究
18
作者 王家泓 祝金虹 李龙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294-294,共1页
进行闽中有机肥在空心菜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用闽中有机肥和复合肥,可有效促进空心菜生长,增产21.52%,增收12.65%,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闽中有机肥 肥效 空心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