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为山兴 山以茶显——武夷山岩茶文化璀灿夺目 被引量:2
1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2年第2期10-13,共4页
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赞道:“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岩茶,首创于一千六百多年前唐代山中古刹名观的和尚道士之手,初为药用,后作居家待客、迎亲款友之饮料,没有人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 范仲淹在《斗茶歌》中赞道:“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武夷岩茶,首创于一千六百多年前唐代山中古刹名观的和尚道士之手,初为药用,后作居家待客、迎亲款友之饮料,没有人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纯属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征为贡品以后,特别是“御茶园”的诞生,更使岩茶声誉与日俱增,从此山人开始争相求利,漳泉两地茶商也接踵而至,利用廉价劳力,炸石砌堤,圈地为园,培土种茶,买山办厂,开创“采制运销”一条龙经营活动,于是武夷岩茶变成茶商盈利追逐的目标,鼎盛时期,星村赤石两地,官道船埠,车水马龙,茶船穿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茶文化 武夷山 范仲淹 茶园 山岩 茶叶 经营活动 茶树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赴台献艺 归来载誉──武夷山市艺术团茶艺队赴台湾演出盛况
2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92-192,共1页
赴台献艺归来载誉──武夷山市艺术团茶艺队赴台湾演出盛况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台湾观光协会于8月25日至9月2日,在台北市隆重举办第八届“台北中华美食展”。美食展新闻发布会当日,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三四十名电台、电视台、报... 赴台献艺归来载誉──武夷山市艺术团茶艺队赴台湾演出盛况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台湾观光协会于8月25日至9月2日,在台北市隆重举办第八届“台北中华美食展”。美食展新闻发布会当日,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三四十名电台、电视台、报刊记者、摄影师们,蜂拥一侧,对焦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市 团茶 台湾 武夷茶 茶艺 新闻发布 表演场 音乐节奏 工艺特色 小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茶在武夷山的重要地位不容低估 被引量:2
3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2001年第2期328-330,333,共3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名茶 茶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奇茗冠天下──武夷山红、绿、青茶特色品种调查
4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272-275,共4页
关键词 武夷山 特色品种 水仙茶 成品茶 武夷岩茶 东南亚 青茶 水帘洞 制作工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岩茶奇闻(续)
5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5年第4期253-254,共2页
武夷山岩茶奇闻(续)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七)白瑞香名丛白瑞香,山人俗称其为百岁茶,生长在慧苑岩岩底峡谷的一处石壁上,味香、韵长,足武夷山著名的单株品种,享誉天下。相传清朝末年,武夷山久旱无雨,岩溜干涸,沟水断流,山... 武夷山岩茶奇闻(续)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七)白瑞香名丛白瑞香,山人俗称其为百岁茶,生长在慧苑岩岩底峡谷的一处石壁上,味香、韵长,足武夷山著名的单株品种,享誉天下。相传清朝末年,武夷山久旱无雨,岩溜干涸,沟水断流,山人设坛祭神,拜人拜地在求雨,可是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水仙茶 王母娘娘 武夷岩茶 茶树根 武夷山市 水帘洞 岩茶生产 樵夫 岩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使新加坡 宣传武夷山——“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赴新加坡演出胜利归来
6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7年第2期118-118,共1页
出使新加坡宣传武夷山——“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赴新加坡演出胜利归来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由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继武为团长的“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一行12人,已结束在新加坡唐城商场的12场茶艺、茶... 出使新加坡宣传武夷山——“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赴新加坡演出胜利归来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由中共武夷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继武为团长的“武夷茶艺、茶歌舞旅游艺术团”一行12人,已结束在新加坡唐城商场的12场茶艺、茶歌舞演出,于最近戴誉归来。这次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武夷茶 武夷山市 艺术团 茶歌 地方特色 咨询服务 旅游机构 表演风格 文化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则浓长清则幽远──话说武夷岩茶之“岩韵” 被引量:2
7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6年第2期31-34,共4页
锐则浓长清则幽远──话说武夷岩茶之“岩韵”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武夷岩茶,之所以能闻名天下,成为中极品,究其原因,与它品具岩骨茶香之胜的“岩韵”密切相关。为了说明问题,我想先叙述一个武夷山茶农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话题,那... 锐则浓长清则幽远──话说武夷岩茶之“岩韵”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武夷岩茶,之所以能闻名天下,成为中极品,究其原因,与它品具岩骨茶香之胜的“岩韵”密切相关。为了说明问题,我想先叙述一个武夷山茶农茶余饭后喜欢谈论的话题,那就是清代有个台湾籍青年名叫林凤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武夷山 岩韵 凤池 免毫盏 圆形排列 武夷山市 乌金釉 品饮 茶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茶文化价值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15-18,11,共5页
东南第一名山武夷山,连接闽赣两省,位于北纬二十七度零四十五分,东经一一八度零一分,全山外围一百二十余华里,平均拔海七百公尺左右,山之四面皆有水,人称“山环水转,水绕山行”。武夷山,丹山峰崖座座奇秀,而且不与外山连接,外山却对它... 东南第一名山武夷山,连接闽赣两省,位于北纬二十七度零四十五分,东经一一八度零一分,全山外围一百二十余华里,平均拔海七百公尺左右,山之四面皆有水,人称“山环水转,水绕山行”。武夷山,丹山峰崖座座奇秀,而且不与外山连接,外山却对它拱卫衬托,为此这里形成了一个特别明显的“小气候”,极宣植茶,植岩茶……于是这块宝地先后被黎民百性、朝廷皇家相中,在此建立了闻名天下的皇家“御茶园”,更由于岩茶具有突出的饮用、药用、经济价值,因而身价倍增……从“御茶园”看饮用价值周亮工在《闽小纪》中写道:“先是建州贡茶,首称北苑龙团,而武夷石乳未著,至元设场于武夷,遂与北苑并称,今则但知有武夷,不知有北苑矣。吴越间人颇不足闽茶,而甚艳北苑之名,不知北苑实在闽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市 武夷岩茶 茶园 经济价值 茶叶 小气候 周亮工 饮用 明代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真求源 起死回生──茶人与“金佛茶”文化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96-300,共5页
关键词 佛茶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武夷茶 武夷岩茶 名优茶 金佛 寺庙 福建省 武夷山市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林亭窑兔毫盏 武夷岩茶原产地 释疑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200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关键词 历史故事 茶文化 遇林亭窑 兔毫盏 武夷岩茶 原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臻山川秀气之所钟 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岩茶兴盛寻根究源
11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8年第4期232-238,275,共8页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武夷山 岩茶生产 制作工艺 “大红袍” 乌龙茶 茶农 武夷茶 创名牌 成品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红袍的传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290-291,共2页
大红袍是武夷山岩茶之王,它生长在九龙窠底部的石座上,旁边崖壁上刻有"大红袍"三字,是山中的无价之宝。相传唐代初年,有个闽南籍的秀才,大比之年赴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感到十分疲乏,就走进天心庙借宿。半夜醒来,觉得腹痛难忍,... 大红袍是武夷山岩茶之王,它生长在九龙窠底部的石座上,旁边崖壁上刻有"大红袍"三字,是山中的无价之宝。相传唐代初年,有个闽南籍的秀才,大比之年赴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感到十分疲乏,就走进天心庙借宿。半夜醒来,觉得腹痛难忍,便唉哟唉哟大喊起来,书僮见主人如此这般,就赶紧跑去告诉知客僧,知客僧闻报,立即前往客房探视,看见秀才头上冒着冷汗,痛得在榻上翻滚,顿时动了侧隐之心,用手摸过秀才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 武夷山 秀才 腹痛 方丈 岩茶 唐代 菩萨 闽南 赶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如仙山一啜好 冷然便欲乘风飞
13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7年第4期152-154,共3页
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宋代理学家朱熹十四岁时就遵照其父朱松的遗愿,奉母前来五夫里,投奔刘子羽,接着受教于刘子、刘勉之等一批当时闻名的理学家。后来朱熹学业有成,即择地武秀山隐屏峰前亲手创办了“... 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宋代理学家朱熹十四岁时就遵照其父朱松的遗愿,奉母前来五夫里,投奔刘子羽,接着受教于刘子、刘勉之等一批当时闻名的理学家。后来朱熹学业有成,即择地武秀山隐屏峰前亲手创办了“武夷精舍”,然后广收弟子,亲自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武夷茶 武夷山市 乘风 仙山 保健作用 查慎行 范仲淹 《随园食单》 欧梅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观音和水金龟的传说
14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4年第2期286-287,共2页
铁观音和水金龟的传说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铁观音铁观音是武夷山著名的岩茶品种。相传古代武夷茶乡,有个非常迷信观音的茶农,名字叫魏兴,他每日清晨必在观音座前插上神香三柱,逢年过节,还得外加红烛一对,果子和素菜若干碟,以及... 铁观音和水金龟的传说武夷山市文化局曾震中铁观音铁观音是武夷山著名的岩茶品种。相传古代武夷茶乡,有个非常迷信观音的茶农,名字叫魏兴,他每日清晨必在观音座前插上神香三柱,逢年过节,还得外加红烛一对,果子和素菜若干碟,以及一大碗清香四溢的武夷茶,所以山上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武夷山市 金龟 观音菩萨 茶树 武夷茶 叶片 一次开采 泥塑木雕 清朝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人赞名茶
15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1993年第2期135-137,142,共4页
闻名天下的武夷山,既有奇峰秀水可赏,更有香茗甘泉可饮,算得上是祖国东南的一块宝地。对武夷岩浆的鉴赏,远不自今日始。翻开武夷岩茶有关文献,发现其足证者,是依哀干氏之考据,以孙樵送茶焦刑部书为最古,内云:“甘晚侯十五人,遣待斋阁,... 闻名天下的武夷山,既有奇峰秀水可赏,更有香茗甘泉可饮,算得上是祖国东南的一块宝地。对武夷岩浆的鉴赏,远不自今日始。翻开武夷岩茶有关文献,发现其足证者,是依哀干氏之考据,以孙樵送茶焦刑部书为最古,内云:“甘晚侯十五人,遣待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用涧云龛之品,填勿贱用之。”这碧水丹山为历代武夷之特称,可见佳茗出于武夷山已属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 武夷岩茶 名茶 茶园 内云 宋代 贡茶 鉴赏 考据 孙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茶线旅游奇趣调查释疑
16
作者 曾震中 《农业考古》 2003年第4期79-83,共5页
关键词 旅游 武夷山 水帘洞 九曲溪 下云窝 景点 朱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