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远华 顾玮 +3 位作者 倪德江 杨江帆 郑芳 石玉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 对茶树中叶绿素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绿素酶活性从7:00~16:00之间逐渐下降,之后从16:00~19:00又开始有升高的趋势;各季茶树新梢中,春茶新梢叶绿素酶活性最高,夏茶新梢次之,秋茶新梢的酶活性最低;在茶树不同部位,叶绿素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芽>第1叶>第2叶>第3叶>老叶>嫩茎;在鲜叶摊放的过程中(摊放时间6 h),叶绿素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之后大幅度升高;8个适制绿茶品种的酶活性,以福云6号的酶活性最高,其次是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鄂茶1号、平阳特早茶、乌牛早,迎霜和龙井43的酶活性最低;茶园中60%和80%的遮光率都能使叶绿素酶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接种VA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远华 郑芳 +2 位作者 倪德江 杨江帆 石玉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4-512,共9页
茶树接种VA菌根(丛枝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茶树叶片接种VA菌根50 d后,其叶绿素含量都高于未接种的。在光合有效辐射0~1200μmol/m2.s,接种VA菌根的茶树,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均有提高;而水分利用率前期快速增加,达... 茶树接种VA菌根(丛枝菌根)的生理特性研究表明,茶树叶片接种VA菌根50 d后,其叶绿素含量都高于未接种的。在光合有效辐射0~1200μmol/m2.s,接种VA菌根的茶树,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均有提高;而水分利用率前期快速增加,达到高峰然后下降;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先上升后下降,叶片的自然饱和亏逐渐降低。接种VA菌根后,随着侵染率的增加,茶树叶片的丙二醛含量越少,脯氨酸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VA菌根能够提高茶树保护酶的活性,在生长到90 d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到最高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再降低,但增加幅度均比较小;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一直高于未接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VA菌根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