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茶树新品系的武夷岩茶适制性鉴定
被引量:
8
1
作者
冯花
王飞权
+4 位作者
陈荣冰
张见明
张渤
洪雅萍
蒋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73-184,共12页
以黄旦(CK)、0331-I(A1)、0331-F(A2)、0314-C(A3)、0325-A(A4)、0318E(A5)驻芽小开面3、4叶为原料,分别将其制成武夷岩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与香气成分对比分析,探讨5个茶树新品系的武夷岩茶适制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感官品质综合得...
以黄旦(CK)、0331-I(A1)、0331-F(A2)、0314-C(A3)、0325-A(A4)、0318E(A5)驻芽小开面3、4叶为原料,分别将其制成武夷岩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与香气成分对比分析,探讨5个茶树新品系的武夷岩茶适制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表现为A2(93.70分)>CK(92.25分)>A4(92.15分)>A3(91.30分)>A1(91.25分)>A5(88.30分),且各样品间综合得分差异显著。5个新品系所制武夷岩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与组成差异显著,其中A2生化品质最优,A1、A3、A4次之,A5较差。不同茶树新品系和黄旦的武夷岩茶样本中共检测出115个香气成分,其中CK、A1、A2、A3、A4、A5中分别检出91、102、97、98、101、98个香气成分,并以酯类、醇类和碳氢类化合物为主;基于所有样本的香气成分数据建立的PLS-DA模型,可有效区分CK、A1、A2、A3、A4、A5的武夷岩茶样本,并筛选出差异香气成分26个。综上,A1、A2、A3、A4均适制武夷岩茶,以A2综合品质最优,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花果香馥郁、滋味醇厚回甘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系
武夷岩茶
生化成分
香气成分
感官品质
适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欧晓西
林宏政
+5 位作者
何吉杭
李秋明
傅瑞典
陈育财
郑玉成
孙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6-1085,共10页
【目的】深入了解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Camellia 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直接利用价值,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及福建6个代表性...
【目的】深入了解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Camellia 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直接利用价值,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及福建6个代表性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代表性的10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等组分含量。【结果】筛选出44个适用于鉴定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SNP位点,构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通过UPGMA进化树构建,发现23个样品可分为4个亚群,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与闽北地区的肉桂、奇丹亲缘关系较近。此外,进行了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分析,发现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儿茶素总量为107.55~177.47 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8.35~32.32 mg·g^(−1)。其中ST2、ST3、ST6、ST17种质具有较高的EGCG或EGCG3"Me含量,ST3种质氨基酸含量最高、儿茶素苦涩味指数最低。【结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与闽北地区茶树资源亲缘关系较为亲密。ST2、ST3、ST6和ST17具有较高的EGCG或EGCG3"Me含量,ST3适制绿茶,可进一步开展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安石亭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成分分析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冯花
王飞权
+4 位作者
陈荣冰
张渤
庄晓芸
刘梦娜
曾紫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58-2768,共11页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性状(1.82)大于质量性状(0.94),以梗粗的最大(2.15);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17.86%,以百芽重的最大(29.21%),其次是发芽密度(23.4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2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8对达显著水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份茶树种质在遗传距离为16时被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的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形态特征和进化类型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代表了27项表型性状76.04%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筛选出综合得分前5的茶树种质可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树育种等方面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茶树新品系的武夷岩茶适制性鉴定
被引量:
8
1
作者
冯花
王飞权
陈荣冰
张见明
张渤
洪雅萍
蒋松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武夷
学院
茶
业国际
研究
中心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73-184,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编号:2019N0023)
南平市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编号:2019J01)
+3 种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编号:2021L3058、2019L3012、2020L3031)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编号:2018N2004)
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编号:2017WJ002)
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N2017Y01)。
文摘
以黄旦(CK)、0331-I(A1)、0331-F(A2)、0314-C(A3)、0325-A(A4)、0318E(A5)驻芽小开面3、4叶为原料,分别将其制成武夷岩茶,通过感官审评、生化与香气成分对比分析,探讨5个茶树新品系的武夷岩茶适制性。结果表明,武夷岩茶感官品质综合得分表现为A2(93.70分)>CK(92.25分)>A4(92.15分)>A3(91.30分)>A1(91.25分)>A5(88.30分),且各样品间综合得分差异显著。5个新品系所制武夷岩茶的生化成分含量与组成差异显著,其中A2生化品质最优,A1、A3、A4次之,A5较差。不同茶树新品系和黄旦的武夷岩茶样本中共检测出115个香气成分,其中CK、A1、A2、A3、A4、A5中分别检出91、102、97、98、101、98个香气成分,并以酯类、醇类和碳氢类化合物为主;基于所有样本的香气成分数据建立的PLS-DA模型,可有效区分CK、A1、A2、A3、A4、A5的武夷岩茶样本,并筛选出差异香气成分26个。综上,A1、A2、A3、A4均适制武夷岩茶,以A2综合品质最优,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花果香馥郁、滋味醇厚回甘显。
关键词
茶树新品系
武夷岩茶
生化成分
香气成分
感官品质
适制性
分类号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成分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欧晓西
林宏政
何吉杭
李秋明
傅瑞典
陈育财
郑玉成
孙云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茶
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南安石亭绿
茶
研究
会
南安市丰州镇农业服务中心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6-1085,共10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目的】深入了解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Camellia 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直接利用价值,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及福建6个代表性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代表性的10份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等组分含量。【结果】筛选出44个适用于鉴定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SNP位点,构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SNP指纹图谱。通过UPGMA进化树构建,发现23个样品可分为4个亚群,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与闽北地区的肉桂、奇丹亲缘关系较近。此外,进行了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分析,发现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儿茶素总量为107.55~177.47 mg·g^(−1),游离氨基酸总量为8.35~32.32 mg·g^(−1)。其中ST2、ST3、ST6、ST17种质具有较高的EGCG或EGCG3"Me含量,ST3种质氨基酸含量最高、儿茶素苦涩味指数最低。【结论】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丰富,与闽北地区茶树资源亲缘关系较为亲密。ST2、ST3、ST6和ST17具有较高的EGCG或EGCG3"Me含量,ST3适制绿茶,可进一步开展选育工作。
关键词
南安石亭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成分分析
SNP
Keywords
Shiting,Nan’an
Camellia sinensis
germplasm
genetic diversity
component analysis
SNP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冯花
王飞权
陈荣冰
张渤
庄晓芸
刘梦娜
曾紫青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武夷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58-2768,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No.2019N0023)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平台项目(No.2018N2004)
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项目(No.2019I0020)。
文摘
为了对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来自福建、广东、台湾的72份茶树种质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7项表型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72份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变异性丰富,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1.30,其中数量性状(1.82)大于质量性状(0.94),以梗粗的最大(2.15);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17.86%,以百芽重的最大(29.21%),其次是发芽密度(23.46%)。相关性分析发现多个数量性状间的关系复杂,有22对性状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0.01),8对达显著水平(P﹤0.0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2份茶树种质在遗传距离为16时被划分为4个类群,各类群间的主要性状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且形态特征和进化类型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前10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代表了27项表型性状76.04%的信息;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大小,筛选出综合得分前5的茶树种质可在茶叶新产品开发、茶树育种等方面加以利用。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phenotypic character
genetic divers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茶树新品系的武夷岩茶适制性鉴定
冯花
王飞权
陈荣冰
张见明
张渤
洪雅萍
蒋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安石亭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成分分析
欧晓西
林宏政
何吉杭
李秋明
傅瑞典
陈育财
郑玉成
孙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来源地茶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冯花
王飞权
陈荣冰
张渤
庄晓芸
刘梦娜
曾紫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