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夷山九曲溪水环境质量因子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灵 张玉 +3 位作者 谢好 江慧华 俞建安 周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89-94,共6页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几个化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空间上,上游水质优于下游、优于中游,中游水体污染相对严重;在时间上,2005年以前水质呈下降的趋势,2005年以后水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水期,枯水期水质劣于平水期和丰水期.整体上,九曲溪流域近6年来水质状况良好,水体呈中性偏弱酸性,D0含量丰富,还原性物质及TP含量不高,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污染源以沿岸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等产生的点污染源为主,其次为农业面污染源.研究成果以期为建立九曲溪水质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环境因子 动态变化 九曲溪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元联系度评价福州市主要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绍英 张江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1-134,共4页
为明确福州市主要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用集对分析法的五元联系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滨海岛屿区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级别为1级,城郊区和近郊区蔬菜地为Ⅱ级,台地丘陵区、中低山区、平原区的蔬菜地为Ⅰ级,但有... 为明确福州市主要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用集对分析法的五元联系度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滨海岛屿区蔬菜地土壤环境质量级别为1级,城郊区和近郊区蔬菜地为Ⅱ级,台地丘陵区、中低山区、平原区的蔬菜地为Ⅰ级,但有向Ⅱ级转化的趋势。结合其当前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建议今后福州市的蔬菜基地的建设布局应限制在城郊区、近郊区的发展,尽量向山区、台地丘陵等区域转移,并严格控制山区、台地丘陵区等区域的重金属污染影响,以防止其由I级向Ⅱ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五元联系度 土壤 蔬菜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区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土壤水库特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灵 张玉 +3 位作者 孔丽娜 江慧华 陈家晖 周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5,共6页
对武夷山风景区6种林地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及土壤水库容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60 cm土层土壤容重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林。(2)6种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为... 对武夷山风景区6种林地类型的土壤容重、孔隙度、持水量及土壤水库容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60 cm土层土壤容重为杉木林>马尾松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常绿阔叶林。(2)6种林地土壤总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为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为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非毛管孔隙度为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毛管持水量为竹林>常绿阔叶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3)在0—60 cm土层内,常绿阔叶林和竹林的土壤总库容最大,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马尾松林次之,杉木林的最小。竹林的储水库容最大,而通透库容最小。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常绿阔叶林的土壤特性优于其它林分,最有利于涵养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类型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 土壤水库 武夷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灵 张玉 +4 位作者 江慧华 谢妤 杜洪庆 周艳 张洪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2,共7页
为探讨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综合影响的程度,2008年以5个核心景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点土壤容重比对照点平均增加了43.0%,而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 为探讨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综合影响的程度,2008年以5个核心景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点土壤容重比对照点平均增加了43.0%,而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及毛管持水量平均下降了31.4%、27.2%、28.7%、26.6%、26.9%及30.8%;(2)旅游干扰使一些景点的pH下降,另一些景点的pH增大,景点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N及全P平均下降的比率较大,分别为46.05%、49.74%、56.71%及42.75%,全K、速效K和有效P则表现为增大或减少不定的变化趋势;(3)不同景点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表现为:大红袍(0.601)>水帘洞(0.382)>大王峰(0.327)>一线天(0.264)>天游峰(0.238)。旅游干扰对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已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土壤性状 土壤质量 武夷山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江慧华 刘瑞来 +3 位作者 李灵 杜洪庆 谢妤 陈培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029-2031,共3页
[目的]为尽快制定合理保护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提供有利的证据。[方法]以2008~2010年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土壤孔隙组成、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机质、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和pH、阳离子交换量... [目的]为尽快制定合理保护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提供有利的证据。[方法]以2008~2010年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土壤孔隙组成、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有机质、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和pH、阳离子交换量与腐殖酸组成,研究旅游业开发对武夷山景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武夷山风景区土壤各项指标呈现波动趋势,但总体上变化不大。[结论]武夷山风景区土壤质量并没有受到旅游业开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区 土壤性状 土壤质量 有机质 盐基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风景区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含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江慧华 李灵 +4 位作者 刘瑞来 杜洪庆 谢妤 陈培珍 刘俊劭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8,42,共4页
分析武夷山风景区2008-2010年3年期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植被分布格局和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 分析武夷山风景区2008-2010年3年期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植被分布格局和海拔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武夷山风景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上升的趋势,气候和植被类型的综合作用决定了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②土壤有机质、全氮在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具有空间相关性。土壤深度与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40%以上,甚至可高达66.33%。③从整体上看,3年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基本上呈现不变的趋势,表明武夷山景区在近几年开发旅游过程中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保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风景区 土壤 有机质 全氮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优先的武夷新区滨水景观规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 李灵 陈坚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根据武夷新区的区位及城市布局结构,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并对武夷新区滨水景观进行了初步规划。
关键词 滨水景观 生态优先 规划设计 武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屋面绿化种植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 李灵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2-36,共5页
城市、建筑、绿化的广泛整合是未来城市形态发展的必然,立体多维度绿化成为拓展空间绿化的重要方式。从屋顶花园的概念、功能出发,论述了东西方传统文化对屋顶花园产生、发展历史的影响及植物材料筛选标准和现状,提出国内外屋顶花园的... 城市、建筑、绿化的广泛整合是未来城市形态发展的必然,立体多维度绿化成为拓展空间绿化的重要方式。从屋顶花园的概念、功能出发,论述了东西方传统文化对屋顶花园产生、发展历史的影响及植物材料筛选标准和现状,提出国内外屋顶花园的形式以开敞性为主向半密集型、密集型过渡,屋顶绿化材料的选择则处于粗选向精选的过渡期。以典型城市为代表,统计华北、江南、岭南和西南通用性和地区性植物名录,指导绿色建筑和城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顶花园 植物选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俊劭 胡家朋 +2 位作者 颜志权 高梁君 陈良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2-35,共4页
分别用H3PO4、KOH和ZnCl2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能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发生了改变,改性后的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提高。其吸附等温式均与Lang... 分别用H3PO4、KOH和ZnCl2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活性炭的表面化学性能及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改性,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发生了改变,改性后的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性能提高。其吸附等温式均与Langmuir方程符合,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铬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花叶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林志銮 陈培珍 +3 位作者 王燕萍 焦龙 温玉云 陈蓓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6-988,共3页
以水为溶剂提取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叶多糖,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水料质量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设计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60∶1、提取温度90℃、提... 以水为溶剂提取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叶多糖,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水料质量比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设计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60∶1、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桂花叶多糖的提取率为1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多糖提取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湿地填料对含铅废水中铅吸附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琴 吴永贵 +4 位作者 许连煌 熊宇霏 张枢 吴寅 黄锦楼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1-645,共5页
为评价人工湿地常用填料对含铅废水中铅的吸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利用湿地处理特殊重金属废水筛选出更为适用的湿地填料,研究了沸石、砾石、磁铁矿石、陶粒、石英砂和膨胀珍珠岩六种湿地填料对废水中铅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当废水中P... 为评价人工湿地常用填料对含铅废水中铅的吸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利用湿地处理特殊重金属废水筛选出更为适用的湿地填料,研究了沸石、砾石、磁铁矿石、陶粒、石英砂和膨胀珍珠岩六种湿地填料对废水中铅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当废水中Pb2+浓度为200mg·L-1时,各填料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沸石>磁铁矿石>砾石>石英砂>膨胀珍珠岩>陶粒,其中经磁铁矿石和沸石吸附处理后出水中Pb2+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mg·L-1)。沸石、磁铁矿石和砾石对铅的等温吸附曲线表明,沸石对铅的吸附容量较砾石和磁铁矿石大。综合考虑吸附效果和经济性能,认为采用砾石作为人工湿地处理废水中Pb2+的填料,同时在砾石中掺入一定量沸石可以提高湿地填料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填料 含铅废水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表皮效应对各向异性稳态承压井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玉林 谢康和 +2 位作者 王坤 李传勋 黄大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133-2138,共6页
考虑表皮效应竖向非均匀分布,建立各向异性承压层3D稳态井流数学模型,为求得问题的解,首先将表皮效应系数视为分段连续函数,再根据该分段函数将承压层划分成N层,然后通过差分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微分方程边界值问题,最后通过矩阵理... 考虑表皮效应竖向非均匀分布,建立各向异性承压层3D稳态井流数学模型,为求得问题的解,首先将表皮效应系数视为分段连续函数,再根据该分段函数将承压层划分成N层,然后通过差分法将问题转化为求解矩阵微分方程边界值问题,最后通过矩阵理论求得相应问题的解。应用数学软件对所求得解进行编程,并应用于实例计算和分析中。结果表明,在距竖井较近处,承压层水头降和流量沿竖向分布均与表皮效应系数函数变化趋势相反,即承压层某深度处的表皮效应系数越大(小),则相应位置的水头降和流量越小(大);而距竖井较远处,仅当竖向渗透系数相对于水平渗透系数较小时,才仍具有前述变化规律;承压层不同深度处的水头降沿径向的分布曲线的幅度值,不仅取决于该处的表皮效应系数大小,而且取决于竖向渗透系数与水平渗透系数相对值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效应系数 数学模型 矩阵微分方程 有限差分法 承压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酰亚胺/Ag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简绍菊 胡晓婺 +2 位作者 邹燕 陈水亮 侯豪情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电纺及热亚胺化技术制备了聚酰亚胺/Ag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纤维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电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随着银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电... 采用电纺及热亚胺化技术制备了聚酰亚胺/Ag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纤维表面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电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显示,随着银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电导率逐渐提高.当Ag的质量分数为35%时,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导电率为2.8μs/cm,同时其拉伸强度高达2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静电纺丝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金钱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瑞来 刘俊劭 +2 位作者 林志銮 江慧华 陈培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2期7036-7037,7046,共3页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 [目的]研究水蒸气蒸馏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金钱草鲜草与干草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19和14种化合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从金钱草鲜叶和干叶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20和11种化合物。用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不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都为β-香叶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39.67%和42.80%),而用溶剂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都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鲜叶和干叶中分别达到18.05%和28.64%)。[结论]不同的提取方法所得金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不同,且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挥发油的成分也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钱草(HERBA LYSIMACHIAE)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溶剂萃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江慧华 马森 方继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8990-8993,共4页
[目的]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并观察研究微生物产生菌的外观形貌,并确定微生物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若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 [目的]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产生菌,并观察研究微生物产生菌的外观形貌,并确定微生物产生菌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分别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若干,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筛选出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菌种。在显微镜下观察菌种的形貌。最后考察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从土壤、活性污泥、食品厂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8株,然后在不同的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富集培养、平板分离、纯化培养和复筛等,筛选出絮凝活性超过90%菌种2株,在显微镜下初步鉴定为杆菌。以絮凝活性最高的F-4为例,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56 h、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150 r/min。[结论]在该条件下,F-4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达到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菌种筛选 絮凝率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曲溪生态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灵 张玉 +3 位作者 江慧华 周艳 俞建安 吴淑芸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1-45,66,共5页
对九曲溪生态保护区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人工林、经济林、茶园、稻田)0—20 cm表层土壤性状进行分析,并选取与土壤肥力质量关系密切的土壤容重、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运... 对九曲溪生态保护区5种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次生林、人工林、经济林、茶园、稻田)0—20 cm表层土壤性状进行分析,并选取与土壤肥力质量关系密切的土壤容重、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运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各评价指标均表现出差异显著(P<0.05);与次生林相比,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状况、持水性能及大部分土壤养分呈下降的趋势,人为施肥使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5种土地利用方式按土壤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为次生林(4.046)>竹林经济林(2.944)>稻田(2.632)>马尾松人工林(2.478)>茶园(0.569)。因此,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采取封山育林和种植阔叶林的植被恢复措施更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性状 土壤质量 九曲溪生态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配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家国 谷艳玲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94,123,共3页
建立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提出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应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节省综合考虑的观念,分析了粉煤灰配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通过试验表明: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 建立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提出了混凝土材料的发展应与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资源节省综合考虑的观念,分析了粉煤灰配制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通过试验表明: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确定粉煤灰在普通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提出混凝土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重点开发粉煤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粉煤灰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微孔膜荷负电表面的构建与阻抗蛋白质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细鸣 万灵书 +1 位作者 仰云峰 徐志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3-1640,共8页
报道一种有效构建聚丙烯微孔膜(PPMM)荷负电表面的新方法。组合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预处理和界面交联技术,制得表面荷正电的PPMM;通过动态静电自组装技术将阴离子聚电解质固定到膜表面,从而获得荷负电的PPMM。ATR-FTIR、XPS和FE... 报道一种有效构建聚丙烯微孔膜(PPMM)荷负电表面的新方法。组合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预处理和界面交联技术,制得表面荷正电的PPMM;通过动态静电自组装技术将阴离子聚电解质固定到膜表面,从而获得荷负电的PPMM。ATR-FTIR、XPS和FESEM分析确证了修饰过程中膜表面化学组成与形貌的变化。静态水接触角和纯水通量实验结果显示,荷负电PPMM表面亲水性显著改善,水通量增大。当组装密度为53.0μg.cm-2时,水通量达(2445±95)L.(m2.h)-1,为未修饰PPMM的2.9倍。蛋白质溶液过滤实验表明,表面荷负电PPMM能有效阻抗带负电蛋白质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微孔膜 表面修饰 界面交联 静电自组装 蛋白质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eath Figure法制备聚碳酸酯(PC)蜂窝状多孔膜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瑞来 刘俊劭 刘海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以单组分聚碳酸酯(PC)为膜材质,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利用Breath Figure法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蜂窝状孔结构的聚碳酸酯多孔膜。研究了溶剂、溶液浓度和湿度对所成多孔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所制得的孔... 以单组分聚碳酸酯(PC)为膜材质,在一定的湿度环境下,利用Breath Figure法在玻璃基板上成功制备了蜂窝状孔结构的聚碳酸酯多孔膜。研究了溶剂、溶液浓度和湿度对所成多孔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氯甲烷为溶剂所制得的孔结构规整,排列均匀紧密,孔径大小为(3.30±0.19)μm,而以三氯甲烷为溶剂只能得到孔径大小不均且无紧密排列的孔。环境湿度从43%增加到91%,孔径大小由(2.28±0.63)μm增加到(9.07±1.42)μm,且湿度与孔大小基本上呈现一阶线性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得出直线斜率为0.15μm/%,即在此体系中湿度每增加1%,所形成的孔大小增加0.1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BREATH Figure法 蜂窝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慧华 刘俊劭 +3 位作者 陈培珍 马森 陈良壁 刘瑞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57-5459,共3页
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竹叶黄酮,并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反应测定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30%,粗提物中黄酮的含量为13.90%。0.2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竹叶黄酮,并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反应测定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30%,粗提物中黄酮的含量为13.90%。0.2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17.39%;0.7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58.20%,表明竹叶黄酮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 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