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牡丹不同茶类夏秋茶香气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5 位作者
吴先寿
魏明秀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以‘金牡丹’品种夏、秋季嫩梢为原料,分别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夏、秋季的5类茶中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夏茶中鉴定出52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
以‘金牡丹’品种夏、秋季嫩梢为原料,分别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夏、秋季的5类茶中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夏茶中鉴定出52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及醇类为主;秋茶中鉴定出50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为主。香气活性值分析表明,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癸醛、苯甲酸甲酯、香叶醇等是金牡丹绿茶的关键呈香物质;β-紫罗兰酮、2-乙氧基-3-甲基吡嗪、癸醛、苯甲酸甲酯、香叶醇等是金牡丹黄茶的关键呈香物质;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E)-芳樟醇氧化物、2-乙氧基-3-甲基吡嗪等是金牡丹白茶的关键呈香物质;吲哚、苯甲酸甲酯、苯乙醛、香叶醇、(E)-芳樟醇氧化物等是金牡丹乌龙茶的关键呈香物质;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醛、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等是金牡丹红茶的关键呈香物质。秋茶中呈香物质的贡献、种类与数量均多于夏茶,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等42种关键呈香物质在秋季样品中香气活性值均高于夏季。整体而言,金牡丹茶以花香类为主要香型,秋茶香气品质显著优于夏茶,香叶醇、芳樟醇、2-乙氧基-3-甲基吡嗪、苯甲酸甲酯等14种挥发性代谢物为金牡丹茶品种的关键香气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牡丹
不同茶类
夏秋茶
香气品质
香气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小绿叶蝉危害乌龙茶茶树品种的挥发物分析
被引量:
23
2
作者
金珊
韩李伟
+3 位作者
叶乃兴
王蔚
黄伙水
刘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582,共7页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危害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后挥发物的变化,从而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小绿叶蝉危害虫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乌龙茶茶树品种肉桂和铁观音为材料,以GC-MS为研究手段,进行茶树组成型和虫害诱导型挥发物的测定...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危害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后挥发物的变化,从而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小绿叶蝉危害虫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乌龙茶茶树品种肉桂和铁观音为材料,以GC-MS为研究手段,进行茶树组成型和虫害诱导型挥发物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邻异丙基苯甲烷、?-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萜品烯和3-甲基-2-环己烯-1-酮为铁观音和肉桂的主要组成型挥发物成分。2个品种在健康茶树挥发物的成分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上都存在差异。芳樟醇只在铁观音的健康茶梢中被检测到,而十三(碳)烷、乙酸辛酯、十六烷和雪松醇只在肉桂的健康茶梢上检测到。?-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和?-法呢烯在铁观音上的含量远远大于肉桂。另一方面,茶树受小绿叶蝉危害一段时间后,铁观音和肉桂在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二者都释放大量的?-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和芳樟醇,在危害4 h和8 h的挥发物测定中,2个品种的这些成分较危害前的增加量从1.49倍到41.22倍。此外,茶小绿叶蝉的危害还诱导了新的挥发物的产生,包括(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和苯乙醇。(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苯乙醇、?-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和芳樟醇,这10种挥发性物质可能跟茶树的诱导抗性和铁观音的抗虫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茶小绿叶蝉
挥发物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茶季‘金牡丹’五大类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3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7 位作者
张文敬
魏明秀
吴先寿
徐梦婷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目的】揭示‘金牡丹’茶的主要品质特征及其春、夏、秋3季中不同茶类(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及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情况,探究不同茶季金牡丹茶主要特征代谢物间的关联特性以及可用于区分不同茶季的主要代谢物。【方法】以不同...
【目的】揭示‘金牡丹’茶的主要品质特征及其春、夏、秋3季中不同茶类(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及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情况,探究不同茶季金牡丹茶主要特征代谢物间的关联特性以及可用于区分不同茶季的主要代谢物。【方法】以不同茶季的金牡丹鲜叶制成的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及绿茶为供试材料,基于生化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AQC(6-aminoquinolyl-N-hydroxysuccinimidyl carbamate)衍生液质联用法对供试茶样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金牡丹夏茶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高于其他茶季。而春茶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夏茶最低。金牡丹茶的儿茶素组成以EGC、EGCG、ECG及GC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茶季中特征性代谢物间显著相关。基于OPLS-DA判别模型,在不同茶季的金牡丹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及绿茶中分别筛选出12、15、15、17、17种差异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可作为区分春、夏、秋茶的潜在标志。【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金牡丹茶在不同茶类和茶季中的滋味品质化学特征,揭示其不同茶季的主要特征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为提升金牡丹鲜叶原料的利用率及优化金牡丹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牡丹
茶类
茶季
滋味
品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焙火程度对武夷肉桂品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丽
官小倩
+1 位作者
余能煌
林芷青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2-286,共5页
以武夷当家品种肉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焙火程度对武夷肉桂的主要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火功(130℃,1.5 h复焙2次)烘焙的武夷肉桂感官品质较佳,花果香显,滋味醇厚回甘。焙火后武夷肉桂的水浸出物、游离...
以武夷当家品种肉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焙火程度对武夷肉桂的主要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火功(130℃,1.5 h复焙2次)烘焙的武夷肉桂感官品质较佳,花果香显,滋味醇厚回甘。焙火后武夷肉桂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等的含量随着焙火程度增加而减少,与毛茶样相比差异显著。肉桂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着焙火程度的增加而减弱,依次为毛茶样>轻焙火>中轻火>中焙火>高焙火。综合感官评价和保健功效,中火功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的烘焙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乌龙茶的烘焙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肉桂
焙火程度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林立
王涵
+2 位作者
洪永聪
石玉涛
郑淑琳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以大红袍等10个茶树品种的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品种间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以期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间N、P、K全量和有机质含量差别较小,但碱解...
以大红袍等10个茶树品种的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品种间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以期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间N、P、K全量和有机质含量差别较小,但碱解N、速效P与速效K含量差异较大,大红袍土壤中速效K和碱解N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品种土壤,水仙和白鸡冠土壤的pH值明显低于其他茶树品种的种植土壤。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茶树种植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间10种土壤酶的活性变化较大,均达到中等程度变异水平。10个品种茶树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水金龟>奇兰>肉桂>矮脚乌龙=大红袍>半天妖>黄旦>水仙>白鸡冠>佛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茶树品种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幼儿茶艺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被引量:
3
6
作者
郑慕蓉
霍达
+1 位作者
叶国盛
吴清梅
《农业考古》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是茶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内涵丰富,涵盖了茶礼、茶道、茶史等内容,茶艺表现方式动静结合,易于被幼儿接受。本文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探究适合幼儿的茶艺教学方法,以...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是茶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内涵丰富,涵盖了茶礼、茶道、茶史等内容,茶艺表现方式动静结合,易于被幼儿接受。本文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探究适合幼儿的茶艺教学方法,以培养幼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建构其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茶艺
茶文化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地方志茶俗资料探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叶国盛
华杭萍
何长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343,共2页
本文以建国前福建地方志为文献材料,整理与归纳其中茶俗部分,分析与总结了婚俗用茶、祭祀供茶、岁时饮茶、斗茶之俗等内容,以此梳理与观察福建地方茶文化、茶俗情况。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议加强茶俗文化的保护与...
本文以建国前福建地方志为文献材料,整理与归纳其中茶俗部分,分析与总结了婚俗用茶、祭祀供茶、岁时饮茶、斗茶之俗等内容,以此梳理与观察福建地方茶文化、茶俗情况。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议加强茶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方志
茶俗
茶文化
朱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丽
黄秀红
+3 位作者
李卓毅
官晓倩
余能煌
林芷青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182,共5页
以武夷山较具代表性的高香品种黄观音岩茶为研究对象,将茶汤生化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相结合,分析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黄观音岩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
以武夷山较具代表性的高香品种黄观音岩茶为研究对象,将茶汤生化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相结合,分析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黄观音岩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黄酮含量相比毛茶样均有所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得出,130℃下烘焙1.5 h(中火)的黄观音岩茶综合得分最高;不同焙火程度的黄观音岩茶清除羟自由基(·OH)和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焙火程度升高而减弱,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焙火茶>中焙火茶>高焙火茶;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P<0.05),与·OH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水浸出物、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O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观音
焙火程度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牡丹不同茶类夏秋茶香气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吴先寿
魏明秀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福建谦谦一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寿宁县茶
产业
发展
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基金
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4W01)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FJZTF01)。
文摘
以‘金牡丹’品种夏、秋季嫩梢为原料,分别加工成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红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夏、秋季的5类茶中的挥发性代谢物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夏茶中鉴定出52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及醇类为主;秋茶中鉴定出502种挥发性代谢物,以萜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为主。香气活性值分析表明,β-紫罗兰酮、α-紫罗兰酮、癸醛、苯甲酸甲酯、香叶醇等是金牡丹绿茶的关键呈香物质;β-紫罗兰酮、2-乙氧基-3-甲基吡嗪、癸醛、苯甲酸甲酯、香叶醇等是金牡丹黄茶的关键呈香物质;香叶醇、苯乙醛、水杨酸甲酯、(E)-芳樟醇氧化物、2-乙氧基-3-甲基吡嗪等是金牡丹白茶的关键呈香物质;吲哚、苯甲酸甲酯、苯乙醛、香叶醇、(E)-芳樟醇氧化物等是金牡丹乌龙茶的关键呈香物质;香叶醇、芳樟醇、苯乙醛、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等是金牡丹红茶的关键呈香物质。秋茶中呈香物质的贡献、种类与数量均多于夏茶,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等42种关键呈香物质在秋季样品中香气活性值均高于夏季。整体而言,金牡丹茶以花香类为主要香型,秋茶香气品质显著优于夏茶,香叶醇、芳樟醇、2-乙氧基-3-甲基吡嗪、苯甲酸甲酯等14种挥发性代谢物为金牡丹茶品种的关键香气物质。
关键词
金牡丹
不同茶类
夏秋茶
香气品质
香气活性值
Keywords
Jinmudan
different types of tea
summer and autumn tea
aroma quality
odor activity value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小绿叶蝉危害乌龙茶茶树品种的挥发物分析
被引量:
23
2
作者
金珊
韩李伟
叶乃兴
王蔚
黄伙水
刘伟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茶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
中心
宁德师范
学院
生命科学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58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6J01107)
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后经费(No.132300118)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No.2016N5010)
文摘
为明确茶小绿叶蝉危害不同抗性茶树品种后挥发物的变化,从而为抗虫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小绿叶蝉危害虫口密度最大和最小的乌龙茶茶树品种肉桂和铁观音为材料,以GC-MS为研究手段,进行茶树组成型和虫害诱导型挥发物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邻异丙基苯甲烷、?-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萜品烯和3-甲基-2-环己烯-1-酮为铁观音和肉桂的主要组成型挥发物成分。2个品种在健康茶树挥发物的成分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上都存在差异。芳樟醇只在铁观音的健康茶梢中被检测到,而十三(碳)烷、乙酸辛酯、十六烷和雪松醇只在肉桂的健康茶梢上检测到。?-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和?-法呢烯在铁观音上的含量远远大于肉桂。另一方面,茶树受小绿叶蝉危害一段时间后,铁观音和肉桂在挥发物组成和含量上产生了较大的变化。二者都释放大量的?-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和芳樟醇,在危害4 h和8 h的挥发物测定中,2个品种的这些成分较危害前的增加量从1.49倍到41.22倍。此外,茶小绿叶蝉的危害还诱导了新的挥发物的产生,包括(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和苯乙醇。(Z)-丁酸-3-己烯酯、癸醛、吲哚、己酸-3-己烯酯、苯乙醇、?-月桂烯、?-罗勒烯、反式-?-罗勒烯、?-法呢烯和芳樟醇,这10种挥发性物质可能跟茶树的诱导抗性和铁观音的抗虫性有关。
关键词
茶树
茶小绿叶蝉
挥发物
抗性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L.)O.Ktze.
Empoasca sp.
volatile components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茶季‘金牡丹’五大类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3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张文敬
魏明秀
吴先寿
徐梦婷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寿宁县茶
产业
发展
中心
福建谦谦一叶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70,共13页
基金
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放研究基金(2024W01)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CXZX 2025 KFB24102A)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目的】揭示‘金牡丹’茶的主要品质特征及其春、夏、秋3季中不同茶类(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及绿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情况,探究不同茶季金牡丹茶主要特征代谢物间的关联特性以及可用于区分不同茶季的主要代谢物。【方法】以不同茶季的金牡丹鲜叶制成的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及绿茶为供试材料,基于生化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AQC(6-aminoquinolyl-N-hydroxysuccinimidyl carbamate)衍生液质联用法对供试茶样的生化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金牡丹夏茶的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高于其他茶季。而春茶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夏茶最低。金牡丹茶的儿茶素组成以EGC、EGCG、ECG及GC为主。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茶季中特征性代谢物间显著相关。基于OPLS-DA判别模型,在不同茶季的金牡丹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及绿茶中分别筛选出12、15、15、17、17种差异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可作为区分春、夏、秋茶的潜在标志。【结论】本研究明确了金牡丹茶在不同茶类和茶季中的滋味品质化学特征,揭示其不同茶季的主要特征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为提升金牡丹鲜叶原料的利用率及优化金牡丹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金牡丹
茶类
茶季
滋味
品质成分
Keywords
Jinmudan tea
types of tea
tea plucking season
sensory quality
chemistry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焙火程度对武夷肉桂品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丽
官小倩
余能煌
林芷青
机构
武夷
学院
茶与食品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2-286,共5页
基金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J2015-75)
大武夷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2018N200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0397007)。
文摘
以武夷当家品种肉桂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焙火程度对武夷肉桂的主要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火功(130℃,1.5 h复焙2次)烘焙的武夷肉桂感官品质较佳,花果香显,滋味醇厚回甘。焙火后武夷肉桂的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黄酮等的含量随着焙火程度增加而减少,与毛茶样相比差异显著。肉桂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着焙火程度的增加而减弱,依次为毛茶样>轻焙火>中轻火>中焙火>高焙火。综合感官评价和保健功效,中火功可以作为实际生产中的烘焙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乌龙茶的烘焙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武夷肉桂
焙火程度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Wuyi Rougui Oolong tea
Baking degree
Biochemical components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林立
王涵
洪永聪
石玉涛
郑淑琳
机构
武夷
学院
生态与资源工程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武夷
学院
茶与食品
学院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闽科教[2015]75号)
大武夷茶产业技术研究院(No.2018N2004)
+1 种基金
武夷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No.YJ201504)
闽北钩藤仿生态栽培技术研究(No.WYKF2016-12)
文摘
以大红袍等10个茶树品种的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品种间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以期探讨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间N、P、K全量和有机质含量差别较小,但碱解N、速效P与速效K含量差异较大,大红袍土壤中速效K和碱解N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品种土壤,水仙和白鸡冠土壤的pH值明显低于其他茶树品种的种植土壤。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茶树种植提高了土壤酶活性,不同品种茶树土壤间10种土壤酶的活性变化较大,均达到中等程度变异水平。10个品种茶树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水金龟>奇兰>肉桂>矮脚乌龙=大红袍>半天妖>黄旦>水仙>白鸡冠>佛手。
关键词
武夷岩茶
茶树品种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Keywords
Wuyi rock tea
Tea variety
Soil fertility
Soil enzyme activity
分类号
S571.1.S154.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幼儿茶艺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被引量:
3
6
作者
郑慕蓉
霍达
叶国盛
吴清梅
机构
武夷
学院
茶与食品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农业考古》
201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中小学茶文化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AS160559)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朱子茶道思想与文化研究"(项目编号:JAS 160554)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项目编号:闽教科[2015]75)
文摘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是茶文化的直观表现形式,内涵丰富,涵盖了茶礼、茶道、茶史等内容,茶艺表现方式动静结合,易于被幼儿接受。本文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探究适合幼儿的茶艺教学方法,以培养幼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建构其一生端正屹立的磐基。
关键词
幼儿茶艺
茶文化
教学方法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地方志茶俗资料探析
被引量:
2
7
作者
叶国盛
华杭萍
何长辉
机构
武夷
学院
茶与食品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武夷
学院
武夷
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
中心
武夷
学院
宣传部
出处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42-343,共2页
基金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朱子茶道思想与文化研究"(JAS160554)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中国乌龙茶‘一带一路’贸易与文化研究"(J2015-75)
文摘
本文以建国前福建地方志为文献材料,整理与归纳其中茶俗部分,分析与总结了婚俗用茶、祭祀供茶、岁时饮茶、斗茶之俗等内容,以此梳理与观察福建地方茶文化、茶俗情况。同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建议加强茶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福建地方志
茶俗
茶文化
朱子文化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丽
黄秀红
李卓毅
官晓倩
余能煌
林芷青
机构
武夷
学院
茶与食品
学院
武夷学院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8-182,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技项目(JAT160508)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810397007)
+1 种基金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项目(J2015-75)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2018N2004)。
文摘
以武夷山较具代表性的高香品种黄观音岩茶为研究对象,将茶汤生化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相结合,分析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黄观音岩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黄酮含量相比毛茶样均有所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得出,130℃下烘焙1.5 h(中火)的黄观音岩茶综合得分最高;不同焙火程度的黄观音岩茶清除羟自由基(·OH)和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焙火程度升高而减弱,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焙火茶>中焙火茶>高焙火茶;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P<0.05),与·OH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水浸出物、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O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
关键词
黄观音
焙火程度
生化成分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Huangguanyin tea
baking degree
biochemical compon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牡丹不同茶类夏秋茶香气品质差异分析
唐梦婷
廖献盛
吴先寿
魏明秀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茶小绿叶蝉危害乌龙茶茶树品种的挥发物分析
金珊
韩李伟
叶乃兴
王蔚
黄伙水
刘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茶季‘金牡丹’五大类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唐梦婷
廖献盛
张文敬
魏明秀
吴先寿
徐梦婷
郑玉成
金珊
张见明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焙火程度对武夷肉桂品质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丽
官小倩
余能煌
林芷青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树品种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林立
王涵
洪永聪
石玉涛
郑淑琳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幼儿茶艺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郑慕蓉
霍达
叶国盛
吴清梅
《农业考古》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福建地方志茶俗资料探析
叶国盛
华杭萍
何长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生化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丽
黄秀红
李卓毅
官晓倩
余能煌
林芷青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