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入股份合作机制推进茶业规模经营──浙江省武义县开发农业的有益尝试
1
作者 陆德彪 汤玉平 《福建茶叶》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茶园 规模经营 股份合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中国有机茶之乡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先林 《茶叶》 2006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有机茶 武义县 中国 投入资金 龙井长叶 种植结构 采摘时间 良种茶 老茶园 乌牛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石龙头小流域红壤综合开发治理与效应初析
3
作者 汪光荣 周正威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66-268,共3页
武义县石龙头小流域于1993年开始,经5年实施以红壤综合开发治理为中心内容的技术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使小流域地区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不仅为小流域地区脱贫致富和村镇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振兴小流域的农业经济... 武义县石龙头小流域于1993年开始,经5年实施以红壤综合开发治理为中心内容的技术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使小流域地区农民收入有所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不仅为小流域地区脱贫致富和村镇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振兴小流域的农业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启示。现将该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红壤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浙优1号在武义县机插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雄彪 陈卫东 +4 位作者 陈梅英 吕雅芳 王亚梁 张玉屏 陈惠哲 《中国稻米》 2018年第4期140-142,共3页
2017年在浙江省武义县进行单季稻华浙优1号机插高产攻关示范研究,其平均产量达757.5 kg/667m2。示范研究明确了华浙优1号作单季稻机插750 kg/667 m2的产量构成和技术指标,并提出华浙优1号在武义县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武义 机插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对策调查
5
作者 李伟军 《浙江畜牧兽医》 2007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畜产品安全 武义县 安全生产 高致病性禽流感 畜产品生产 畜产品质量 “瘦肉精” 畜牧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2003年粳糯稻品种(系)试验
6
作者 汤明明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23-24,共2页
随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上粳糯米价格逐渐提升.目前我县粮食市场米价,一般糯米145~160元/50kg,粳米125~150元/50kg,籼米110~120元/50kg.粳糯米价格一般比籼米提高15~30元/50kg,以400kg/亩产量计,则每hm2可增加经济收... 随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上粳糯米价格逐渐提升.目前我县粮食市场米价,一般糯米145~160元/50kg,粳米125~150元/50kg,籼米110~120元/50kg.粳糯米价格一般比籼米提高15~30元/50kg,以400kg/亩产量计,则每hm2可增加经济收入1800~3600元.此外,在2003年我县水稻品种试验中,粳糯稻品种也有高产品种.如"广陵香糯选"产量为450.5kg/亩,比籼稻品试中产量最高的"胜泰1号"444.47kg/亩增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义县 2003年 粳稻 糯稻 品种试验 产量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县两系杂交晚籼稻新组合单季机插比较试验
7
作者 陈卫东 吕长其 +3 位作者 孙雄彪 周建霞 朱浩 钱秋平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167-1169,共3页
2015年对10个两系杂交晚籼稻品种在武义地区进行单季机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超优1000、深两优884、湘两优2号、隆两优华占、Y两优900、Y两优143、广两优矮93和Y两优5867等8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两优培九,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平均增产2.62... 2015年对10个两系杂交晚籼稻品种在武义地区进行单季机插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超优1000、深两优884、湘两优2号、隆两优华占、Y两优900、Y两优143、广两优矮93和Y两优5867等8个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两优培九,生育期均短于对照,平均增产2.626-0.885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单季晚籼稻 机插 武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柚在武义的生长结果习性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升荣 王建华 +1 位作者 周正威 汤建成 《江西果树》 1997年第3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胡柚 柑桔类果树 生长特性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组合在武义地区的种植表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吕长其 陈卫东 +4 位作者 钱秋平 陈梅英 吕雅芳 周建霞 朱浩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3期12-15,共4页
引进21个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组合在武义地区进行单季晚稻机插比较试验,对产量、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甬优12、甬优538、甬优1510、甬优8050、甬优7850、甬优15、甬优1140等组合产量高、生育期适宜,可在武义地区作单... 引进21个籼粳杂交稻甬优系列组合在武义地区进行单季晚稻机插比较试验,对产量、生育期和农艺性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甬优12、甬优538、甬优1510、甬优8050、甬优7850、甬优15、甬优1140等组合产量高、生育期适宜,可在武义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甬优系列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总颖花量、每穗粒数的增加,与有效穗、千粒重和结实率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甬优 武义 机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优989”新品系在武义试种
10
作者 叶维洪 刘忠伟 +1 位作者 汤明明 何子和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4期19-19,共1页
“威优989”品系是中国水稻所黄发松研究员等专家从“威优46”中选育而成。我县1997年上半年引入,分别在高寒山区单季晚稻和平原平畈双季晚稻种植,均获试种成功。单季晚稻在明山乡后汤村(海拔700m)和宣武乡三坑口村(海拔400m)试种,
关键词 水稻 威优989 试种 经济性状 武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不同地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香珍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1期157-157,共1页
生态农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最终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从不同地域特点角度专门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在总结阐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概念及可供选择的模式种类基础上,... 生态农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最终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为了更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从不同地域特点角度专门探讨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问题,在总结阐释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概念及可供选择的模式种类基础上,探索性提出选择策略与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地域 生态农业 发展模式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义早春生姜无公害连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明刚 沈小华 陈连富 《蔬菜》 2016年第2期64-66,共3页
为应对生姜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频发现象,武义县采取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经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有效控制姜瘟、姜线虫病等主要土传病害的方法。在土壤无公害处理上采用大棚高温灭菌法、石灰氨灭菌法和生物防治法,在... 为应对生姜连作导致的土传病害频发现象,武义县采取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科研单位合作的方式,经多年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有效控制姜瘟、姜线虫病等主要土传病害的方法。在土壤无公害处理上采用大棚高温灭菌法、石灰氨灭菌法和生物防治法,在设施要求上采取双膜加地膜保温法,品种选择上选用山东潍坊的优质姜种,播种时采取药土覆盖法等,为早春生姜无公害连作栽培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 生姜 无公害 连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Y两优646在武义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3
作者 顾世能 任明刚 鲍慧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455-456,共2页
Y两优646(Y58S×F646)是由湖南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1019)。2011年在武义县进行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分蘖力强、抗倒抗逆能力强... Y两优646(Y58S×F646)是由湖南长沙金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1019)。2011年在武义县进行试种、示范,表现产量高、分蘖力强、抗倒抗逆能力强、熟期适中等特点,具有较大的示范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Y两优646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武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参数的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评价 被引量:25
14
作者 董春旺 朱宏凯 +3 位作者 周小芬 袁海波 赵杰文 陈全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45,共8页
外形是针芽形绿茶的关键感官评价指标,通常依据色泽、条形、嫩度和匀整度等表象特征进行人工评审,难以做到精准、客观和量化评价。本文以自动化生产线机制的针芽形绿茶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叶品质、形成工艺和视觉形态等内外因素,构建了外... 外形是针芽形绿茶的关键感官评价指标,通常依据色泽、条形、嫩度和匀整度等表象特征进行人工评审,难以做到精准、客观和量化评价。本文以自动化生产线机制的针芽形绿茶为研究对象,基于茶叶品质、形成工艺和视觉形态等内外因素,构建了外形品质的智能感官评价方法。首先,在线采集在制品的17个机制工艺参数和成品茶的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选取9个颜色特征和6个纹理特征。进而,通过与专家感官评分进行关联分析,明确了与感官品质显著相关的特征变量。为获取高效的评价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极限学习机(ELM)和强预测器集成算法(ELM-Ada Boost)3种多元校正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工艺或图像特征的针芽形绿茶外形感官的量化评价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基于图像特征建立的ELM-Ada Boost模型(Rp=0.892,RPD大于2),其预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且具有更小的RMSEP(0.874)、Bias(-0.148)、SEP(0.226)和CV(0.018)值。同时,非线性模型的预测性能均高于PLS线性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工艺参数、图像信息与感官评分之间的解析关系,且建模速度更快(0.014~0.281 s)。而Ada Boost法作为一种混合迭代算法,能进一步提升ELM模型的精度和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评价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是可行的,为拓展茶叶感官品质评价方法和专家工艺决策支持系统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芽形绿茶 机器视觉 外形 感官品质 智能算法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春雨2号”品种白茶加工工艺初探 被引量:18
15
作者 范方媛 陈萍 +4 位作者 罗文文 徐文武 谷兆骐 毛祖法 龚淑英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利用浙江省主栽茶品种"春雨2号"鲜叶为原料,依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设计不同萎凋方式(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28℃和35℃控温萎凋)及不同干燥方式(50℃、80℃和100℃烘干)进行工艺对比试验,通过对成品白茶感官评价... 利用浙江省主栽茶品种"春雨2号"鲜叶为原料,依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设计不同萎凋方式(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28℃和35℃控温萎凋)及不同干燥方式(50℃、80℃和100℃烘干)进行工艺对比试验,通过对成品白茶感官评价及滋味品质成分定量检测,探索适合浙江茶树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萎凋方式及烘干方式因环境温湿度不同导致加工时长差异;与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等萎凋方式相比,控温萎凋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产品质量较为稳定;35℃控温萎凋因高温短时而导致成茶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较低,成茶青气(味)减弱,但甘甜度提高;而高温短时的烘干方式有利于提高香气丰富度。综上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合浙江本地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2个工艺流程分别为:鲜叶→35℃控温萎凋25 h→50℃烘干2 h;鲜叶→日光萎凋40 h→100℃烘干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加工工艺 萎凋 烘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新品种(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中娜 张红志 +1 位作者 朱旭东 陶荣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5期565-567,共3页
对浙江省280份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中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较多,粳稻和籼稻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分别占粳稻和籼稻总数的59.76%和63.07%;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好,抗病... 对浙江省280份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中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较多,粳稻和籼稻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分别占粳稻和籼稻总数的59.76%和63.07%;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好,抗病品种比例占粳稻总数的72.19%,但籼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差,抗病品种比例仅占籼稻总数的18.02%;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83个,占供试水稻总数的29.64%,其中粳稻品种有75份,籼稻品种有8份;对稻瘟病表现为抗病但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感病的粳稻品种有24份,籼稻品种有62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评价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介茶园三种特殊的剪采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婺 杨美红 郑旭霞 《茶叶》 2004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永嘉乌牛早茶 安吉白茶 剪采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红壤幼龄果木园地套种印尼豆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永进 陈喜靖 赵立民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26-228,共3页
金衢盆地低丘红壤种植茶、果等经济林木,是发展该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经济果木从种植到投产一般有3~5年或更长的幼林抚育期,由于低丘红壤土瘦、易早,幼林抚育期的物质和劳力投入与垦种不相上下。以往,对低丘红壤幼龄果木园地或稀疏经... 金衢盆地低丘红壤种植茶、果等经济林木,是发展该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经济果木从种植到投产一般有3~5年或更长的幼林抚育期,由于低丘红壤土瘦、易早,幼林抚育期的物质和劳力投入与垦种不相上下。以往,对低丘红壤幼龄果木园地或稀疏经济林地套种作物的研究,时有偏重套种作物的经济效益,忽视对果木和土壤的培育;时有以开辟肥源对培育果木有利,而忽视果农在幼林抚育期的经济效益。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提供果农在果木幼林抚育期内既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又能为培育果木提供较多有机肥源的园地套种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尼豆 果木园地 套种 红壤 幼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茶园的规划与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德彪 周竹定 徐文武 《中国茶叶》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基于机械化采茶应遵循的农机农艺融合原则与机械化作业的基本要求,详细阐述了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茶园的地形选择与规划、园地规划与设计、茶树品种选择与规划等配套技术要求。
关键词 名优绿茶 机械化采摘 茶园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丘红壤栗园早期丰产技术总结
20
作者 周正威 汪光荣 +3 位作者 刘智通 王建华 汪秋兰 胡升荣 《中国南方果树》 1998年第3期48-49,共2页
低丘红壤栗园早期丰产技术总结周正威1汪光荣1刘智通2王建华1汪秋兰1胡升荣1(1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321200;2浙江省武义县林业局武义县多丘陵山地,全县板栗总面积2070hm2(幼龄园约占70%),产量300t多,... 低丘红壤栗园早期丰产技术总结周正威1汪光荣1刘智通2王建华1汪秋兰1胡升荣1(1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321200;2浙江省武义县林业局武义县多丘陵山地,全县板栗总面积2070hm2(幼龄园约占70%),产量300t多,适龄不结果或少结果现象普遍。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低丘 红壤 早期丰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