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生芽菜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娜 李娜 +4 位作者 余秋颖 宁灿灿 王路瑶 李正邦 任红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67,79,共8页
本文以发芽花生(0~9 d)为对象,研究了花生萌芽期间基本营养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活性成分多酚、白藜芦醇、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芽菜在0~9 d内,水分含量持续增加,蛋白质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 本文以发芽花生(0~9 d)为对象,研究了花生萌芽期间基本营养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及活性成分多酚、白藜芦醇、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生芽菜在0~9 d内,水分含量持续增加,蛋白质基本维持在原有水平,脂肪含量降低44%,可溶性糖含量增加70%,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212%,多酚含量增加34%,白藜芦醇含量增加45%,原花色素含量略有下降。花生发芽过程中除水分外,其他基础营养物质多为下调,但活性成分含量多为上调。发芽后花生活性成分含量都有很大的优势,可为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芽菜 营养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生红衣绿原酸微波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娜 李小云 +4 位作者 余秋颖 宁灿灿 李正邦 李军伟 任红涛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2,56,共8页
为提高花生红衣利用率,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红衣绿原酸。以提取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60∶1(mL/g)、... 为提高花生红衣利用率,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采用微波超声提取工艺提取红衣绿原酸。以提取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和Plackett-Burman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60∶1(mL/g)、乙醇浓度59%、pH 7、微波功率500 W、微波40 s、超声功率350 W、超声10 min时绿原酸提取率最高为0.573%。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绿原酸粗提液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当粗提液为0.1 mg/mL时,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红衣 绿原酸 响应面法 微波超声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口味裹衣花生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晨旭 高恩光 +1 位作者 李正邦 王娜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对草莓口味裹衣花生加工过程中的蜡质玉米淀粉添加量(A)、预糊化淀粉添加量(B)、面粉添加量(C)、碳酸氢铵添加量(D)进行探讨。结果表明:A、C、D三个因素对裹衣花生的感官评分均有... 本文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对草莓口味裹衣花生加工过程中的蜡质玉米淀粉添加量(A)、预糊化淀粉添加量(B)、面粉添加量(C)、碳酸氢铵添加量(D)进行探讨。结果表明:A、C、D三个因素对裹衣花生的感官评分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交互项AB对裹衣花生的感官评分亦有显著性影响(p<0.05)。四个因素对裹衣花生的感官评定影响大小排序:A>C>D>B。确定蜡质玉米淀粉添加量70 g、预糊化淀粉添加量25 g、面粉添加量9.71 g、碳酸氢铵添加量3.1 g为裹衣花生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最佳制作工艺制作裹衣花生的感官评分89.31,RSD为0.5639%。此工艺条件制作的裹衣花生符合企业生产标准,可对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裹衣花生 响应曲面法 制作工艺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