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阳县花生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共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俊杰 彭姗姗 +3 位作者 余辉 李硕 杨超 尚益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95-503,共9页
从河南省正阳县土壤中捕捉67株根瘤菌,根据IGS-RFLP结果分成9个基因内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IGS)类型,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并依据持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从河南省正阳县土壤中捕捉67株根瘤菌,根据IGS-RFLP结果分成9个基因内间隔区(intergenic spacer,IGS)类型,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并依据持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结果将其分成7个簇(Clusters)。其中,Clusters 1被鉴定为广东慢生根瘤菌(B.guangdongense),Clusters 2、3、4、5和6分别被鉴定为慢生根瘤菌属的疑似新种群B.genospeciesⅡ、Ⅲ、Ⅳ、Ⅴ和Ⅵ。选取11个代表菌株,结瘤基因nodA序列与广东慢生根瘤菌CCBAU 51649T和广州慢生根瘤菌(B.guangzhouense)CCBAU 51670T聚为相同分支,宿主均为花生。所有代表菌株均能与花生植株共生结瘤,且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质量和地下部干质量、株高度、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提升,其中接种ZB30的处理组的地上部干质量是对照组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根瘤菌 慢生根瘤菌属 基因内间隔区 持家基因 共生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析 共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正阳县花生安全生产发展战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清 余辉 +1 位作者 史晓芬 钟兵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
河南省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2006年全县花生总面积达到8万hm^2,产量25万t,667m^2产量208kg,初级(精选)加工率为70%,食品加工率为15%,商品率为90%,每667m^2纯收益为600~700元,高于其他粮棉油大宗作物,仅此一项,花生产区农民... 河南省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2006年全县花生总面积达到8万hm^2,产量25万t,667m^2产量208kg,初级(精选)加工率为70%,食品加工率为15%,商品率为90%,每667m^2纯收益为600~700元,高于其他粮棉油大宗作物,仅此一项,花生产区农民人均增收500~800元。1999年曾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称号,2004、2006年又先后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冠军县和全国油料生产第一大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生产 正阳县 河南省 安全生产 国家统计局 油料生产 粮棉油 生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阳县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
3
作者 王彦彬 《河南农业》 2018年第10期22-22,共1页
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是检验肥料效应的基础性工作,是获得各种农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针对近年来正阳县花生在施肥上具有加大的趋势,特别是在氮肥的施用上存在不科学的施肥方式... 田间肥料效应试验是检验肥料效应的基础性工作,是获得各种农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针对近年来正阳县花生在施肥上具有加大的趋势,特别是在氮肥的施用上存在不科学的施肥方式,2017年正阳县花生研究所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肥力水平区域安排了夏花生氮肥总量控制试验,现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案设计(一)总量控制试验处理每个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1:无氮区(空白对照);处理2:优化氮区(适宜用量),每667 m2施纯氮8.0 kg,五氧化二磷4 kg,氧化钾5 kg;处理3:70%优化氮区(适宜用量的70%);处理4:130%优化氮区(适宜用量的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研究所 控制试验 正阳县 氮肥 最佳施肥量 试验方案设计 肥料效应 五氧化二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正阳县花生产业化建设的思考
4
作者 余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3期16-17,共2页
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2006年,全县花生总面积达到8万hm^2,产量25万吨,667m^2产量208公斤,初级(精选)加工率为70%,食品加工率为15%,商品率为90%,每667m^2纯收益为600~700元,高于其它粮棉油大宗作物,仅此一项,... 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2006年,全县花生总面积达到8万hm^2,产量25万吨,667m^2产量208公斤,初级(精选)加工率为70%,食品加工率为15%,商品率为90%,每667m^2纯收益为600~700元,高于其它粮棉油大宗作物,仅此一项,花生产区农民人均增收500~800元。正阳县于1999年曾被国家统计局授予“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称号,2004、2006年又先后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冠军县和全国油料生产第一大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生产 正阳县 产业化建设 国家统计局 油料生产 加工率 商品率 粮棉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阳县花生4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5
作者 袁敬国 余辉 袁晓 《河南农业》 2004年第8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正阳县 花生 栽培技术 栽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氮钙硫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索炎炎 范瑞兆 +5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孙艳敏 毛家伟 李亮 余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48-1456,共9页
为优化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案,本试验以豫花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氮肥、钙肥与硫肥配施对豫南砂姜黑土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钙肥和硫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有显... 为优化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施肥方案,本试验以豫花22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氮肥、钙肥与硫肥配施对豫南砂姜黑土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钙肥和硫肥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产量效应方程中中等偏上的氮肥和较高的钙肥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品质效应方程中中等偏上的钙肥和中等偏下的硫肥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偏回归系数发现,氮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钙肥,硫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对籽仁品质影响依次表现为氮肥>硫肥>钙肥。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的花生产量和品质与氮肥、钙肥、硫肥的用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模型模拟分析表明,花生优质高产的氮、钙、硫施用量组合为104.08~111.81、234.36~282.21、25.15~40.88 kg·hm^(-2);在经济效益最大时(36 682.82元·hm^(-2)),氮、钙、硫最佳施用量组合为107.62、243.15、22.91 kg·hm^(-2),配施比为1∶2.26∶0.21。综上,本研究构建的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氮、钙、硫肥与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关系;同时发现氮钙硫肥互作能够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但花生获得最高产量和最佳品质的氮钙硫配施组合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豫南砂姜黑土区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优质高产 氮钙硫肥 施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夏花生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司贤宗 张翔 +3 位作者 毛家伟 李亮 李国平 余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37,共4页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测土配方优化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施氮、磷、钾、锌对花生生长发育、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夏花生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测土配方优化施肥处理的花生产量以及不同器官氮、磷、钾...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在测土配方优化施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施氮、磷、钾、锌对花生生长发育、养分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夏花生稳产、高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测土配方优化施肥处理的花生产量以及不同器官氮、磷、钾、锌含量和积累量均最高。与不施肥相比,测土配方优化施肥处理以及不施氮、磷、钾、锌处理的花生荚果产量分别增加1 375.0、898.9、1 089.3、705.4、1 172.7 kg/hm^2;与测土配方优化施肥相比,不施氮、磷、钾、锌处理的花生荚果产量分别降低8.9%、5.3%、12.5%、3.8%。可见,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中钾是限制花生增产的首要因子,其次是氮,再次是磷,最后是锌。N、P2O5、K2O、Zn SO4·7H2O施用量分别为150、90、120、30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为5 357.1 kg/hm^2,且对氮、磷、钾和锌的吸收积累量均最大,分别为262.1、37.6、112.8、2.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花生 高产 养分限制因子 吸收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根和荚果对外源钙的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亮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索炎炎 程培军 徐凤丹 李倩 余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6-2055,共10页
为了明确花生根和荚果对外源钙的吸收特性,本研究选取对钙敏感性不同的豫花37和豫花23为试材,利用自主研发的花生根果分区培养装置开展试验,设置不施钙(CK)、根区施0.20 g·kg^(-1)CaO(RL)、根区施0.80 g·kg^(-1)CaO(RH)、荚... 为了明确花生根和荚果对外源钙的吸收特性,本研究选取对钙敏感性不同的豫花37和豫花23为试材,利用自主研发的花生根果分区培养装置开展试验,设置不施钙(CK)、根区施0.20 g·kg^(-1)CaO(RL)、根区施0.80 g·kg^(-1)CaO(RH)、荚果区施0.20 g·kg^(-1)CaO(PL)、荚果区施0.80 g·kg^(-1)CaO(PH)共5个处理,探究根区和荚果区不同外源钙处理对土壤钙含量、花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钙吸收积累分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饱果成熟期,同一基因型花生根区施钙土壤钙含量低于荚果区相同施钙量处理,且以酸溶态钙为主,占土壤全钙的37.97%~64.52%;与根区施钙相比,荚果区施相同量的外源钙提高了花生的饱果数、出仁率和荚果产量,降低了籽仁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油酸/亚油酸比值(O/L)和粗蛋白、粗脂肪、蛋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根区施钙花生根茎叶的吸钙量占花生植株总吸钙量的87.39%~91.11%,果壳和籽仁占8.89%~12.61%,荚果区施钙花生根茎叶占74.10%~84.85%,果壳和籽仁占15.15%~25.90%;与根区施钙相比,荚果区施钙显著提高了钙利用效率,豫花37荚果和籽仁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42.35%~49.28%和37.73%~43.89%,豫花23分别提高了32.43%~46.17%和21.05%~47.09%。总体来看,荚果区施钙较根区施钙显著提高了花生产质量和钙的利用效率。本研究结果为指导花生钙肥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根果分区 钙吸收特性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彭春喜 余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采用田间试验法,就缓控释肥对花生的增产增效作用与配方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生产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花生单株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分别比习惯施肥处理增加0.5条、2.6个7、.0 g和3.0 g。... 采用田间试验法,就缓控释肥对花生的增产增效作用与配方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生产条件下,缓控释肥处理花生单株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和百仁重分别比习惯施肥处理增加0.5条、2.6个7、.0 g和3.0 g。缓控释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增加荚果9.3%,增加籽仁25.5%,经济效益增加3 516元/hm2。同时缓控释肥是一次性施用,减轻了劳动强度,在花生生产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 花生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阳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辉 《河南农业》 2016年第22期62-63,共2页
正阳县位于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北平原,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3.2万hm2,总人口7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县种植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过去单一作物,调整优化为花生、小麦、蔬菜多业并举,... 正阳县位于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北平原,全县现有耕地面积13.2万hm2,总人口7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全县种植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由过去单一作物,调整优化为花生、小麦、蔬菜多业并举,蔬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蔬菜产业已成为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目前,全县蔬菜年种植面积在0.4khm2左右,蔬菜生产人均年经济收入达到850元,在全年人均纯收入中占有一定比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正确分析蔬菜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引导农民科学种植蔬菜,提高蔬菜品质,进而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但受种种因素影响,蔬菜产业化经营在取得明显绩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从而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正阳县蔬菜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和县内外市场需求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技术措施,为积极推动县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产业现状 正阳县 发展对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蔬菜产业 农民收入 优化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阳县小麦冬季黄、弱、死苗诱因及应对措施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有旺 罗伟 +3 位作者 余辉 赵辉 龚海龙 李东广 《农技服务》 2010年第2期222-223,共2页
根据小麦越冬期的生产实践,分析了正阳县小麦冬季黄、弱、死苗诱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小麦 冬季黄弱死苗 诱因 正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阳县黄褐土小麦种植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试验分析
12
作者 袁新丽 《河南农业》 2018年第28期15-16,共2页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19个乡镇、281个行政村,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亚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全县土壤共分为4大类型,其中黄褐土类土壤面积最大,占全县土壤面积的64%.研究、... 正阳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辖19个乡镇、281个行政村,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亚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全县土壤共分为4大类型,其中黄褐土类土壤面积最大,占全县土壤面积的64%.研究、探索该类土壤的供应能力,对搞好科学施肥,节约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面源污染,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供应能力 正阳县 土壤 小麦种植 黄褐土 试验 肥料利用率 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洋缓释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余辉 《农技服务》 2014年第1期68-69,共2页
运用四重复小区试验和新复极差统计分析方法,对赛洋缓释肥、配方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在花生的增产增效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施用赛洋缓释肥花生单株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1.6条... 运用四重复小区试验和新复极差统计分析方法,对赛洋缓释肥、配方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在花生的增产增效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生产条件下,施用赛洋缓释肥花生单株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1.6条、2.0个、2.0g和1.0g;双仁果率增加6.7个百分点;增产率为14.0%,增加经济效益4006元/hm2。同时赛洋缓释肥料一次性施用,减少了用工,节约了成本,在花生生产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洋缓释肥 花生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管理与根瘤菌接种模式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毛家伟 李亮 袁新丽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6-871,共6页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处理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时期 根瘤菌接种模式 花生 氮吸收利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毛家伟 李亮 王亚宁 余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6-102,共7页
协调磷-锌配比是作物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的保障。采用大田试验,在豫南花生主产区高磷低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了不同磷、锌配比对花生抗氧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同磷用量下,施锌比不... 协调磷-锌配比是作物达到最佳产量和质量的保障。采用大田试验,在豫南花生主产区高磷低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了不同磷、锌配比对花生抗氧化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锌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同磷用量下,施锌比不施锌显著提高了花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生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花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相同锌用量下,随磷用量的增加,花生叶片的SOD和POD活性先增高后降低,MDA含量先降低后增加,生长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表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处理间差异呈显著或不显著。对花生产量和品质来讲,与不施肥相比,磷锌单独或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花生产量、粗脂肪及脂肪酸组分,且磷锌配施效果优于二者单独施用,其中90 kg/hm^2磷肥与60 kg/hm^2锌肥配施处理的产量最高,增产率达24.1%,增产原因可能是提高了花生的抗氧化能力,增加了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磷对花生株高、侧枝长、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产量影响显著;锌仅对单株饱果数和饱果重及产量影响显著;磷-锌交互作用对花生株高影响显著,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影响不显著。综上,磷锌配施可以改善花生的生理特性,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但高量磷与锌肥配施却不利于花生抗氧化能力、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在豫南花生主产区,建议多补充锌肥,少用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锌配施 花生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磷对花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5 位作者 司贤宗 李亮 余琼 程培军 邱岭军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4-672,共9页
为明确花生高产高效适宜的磷-锌配施模式及其可能机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磷对花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磷促进了花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产量及产... 为明确花生高产高效适宜的磷-锌配施模式及其可能机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锌方式下外源磷对花生根系形态、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磷促进了花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P45、P90、P135和P180处理的产量分别比不施磷(P0)平均增加36.8%、60.7%、48.3%和39.2%。不同施锌方式对花生根系形态特征和地上部营养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对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叶面喷锌(Znf)和土壤施锌(Zns)处理的花生产量分别比不施锌平均增加6.4%和10.1%,表明土壤施锌方式增产效果较好。施锌方式与施磷量交互效应对花生根系和地上部生长、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各指标在ZnsP90处理达到最大。综上,在砂姜黑土区花生生产上,土壤施用90kg P_(2)O_(5)/hm^(2)配合30 kg ZnSO_(4)·7H_(2)O/hm^(2)改善了花生根系形态特征,提高了光合特性,是利于花生生长发育和高产的适宜磷肥和锌肥施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锌方式 花生 根系形态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花生田种植前后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索炎炎 张翔 +3 位作者 司贤宗 余琼 李亮 余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3-941,共9页
为明确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前和成熟期土壤肥力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技术,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河南省正阳县砂姜黑土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种植前相比,花生成熟期... 为明确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前和成熟期土壤肥力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技术,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河南省正阳县砂姜黑土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种植前相比,花生成熟期土壤有效硫含量明显下降,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土壤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增幅较大,分别增加10.17%和16.37%,但有机质和有效锌含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花生种植前和成熟期土壤pH值变异系数分别为6.18%和6.36%,属弱变异,其余土壤养分指标变异系数介于12.58%~44.94%之间,属中等变异。不同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标(IFI)的贡献存在差异,其中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肥力的贡献最大。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种植前IFI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变异函数以球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花生成熟期IFI的空间相关性中等,变异函数以高斯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空间分布特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正阳县IFI多集中在0.58~0.72之间,表明土壤肥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另外,花生种植前IFI低于花生成熟期,且IFI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的特征。综合分析,在正阳县砂姜黑土区花生生产上,应适当减少氮磷用量,增加有机肥和锌肥的施用,尤其是其南部地区。本研究结果可为砂姜黑土区花生优质高产的合理施肥和培肥地力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田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空间变异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锌肥和遮阴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司贤宗 张翔 +6 位作者 索炎炎 毛家伟 李亮 余琼 王亚宁 李国平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9-404,共6页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 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锌肥和不同遮阴程度互作对花生生长发育、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锌肥相比,施用锌肥能提高花生不同部位锌含量、增加叶片SPAD值,提高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减少花生病害的发生,平均发病率降低7.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增加19.4%。相同施锌水平下,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花生不同部位锌的含量和不同生育期叶片SPAD值以及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花生的发病率比不遮阴对照增加4.8、10.2个百分点,花生产量平均降低16.5%、10.0%。在30%、70%的遮阴条件下,施用锌肥的花生产量比不施锌的分别提高21.1%、25.0%。本试验条件下,施用七水硫酸锌30 kg/hm2,使花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寡照能力及抗病性能,增产显著,可在花生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锌肥 遮阴 生长发育 抗病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姜黑土区不同花生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 被引量:8
19
作者 司贤宗 张翔 +4 位作者 索炎炎 毛家伟 李亮 李国平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0-385,共6页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为豫南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上花生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豫花22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花生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差异,为豫南花生主产区砂姜黑土上花生高效施肥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花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豫花22对氮、磷、钾的吸收量最高,为283.6、32.8、105.9kg/hm^2,远杂6吸收量最小,为274.9、28.4、87.3kg/hm^2;花生吸收的氮主要分配在果仁和叶中,分别占吸收总量的66.7%~71.3%、11.1%~13.3%;磷主要分配在果仁和茎中,分别占总吸磷量的67.4%~75.6%、12.2%~18.3%;钾主要分配在茎和果仁中,分别占吸收总量的41.2%~49.4%、18.3%~26.5%。不同基因型品种对氮、磷、钾在花生叶、茎、根、仁和果壳中分配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远杂9102的氮磷钾的养分利用率最高,为27.7%;其次是豫花22,为25.6%;远杂6最低,为21.6%。在N150kg/hm^2、P_2O_590kg/hm^2、K_2O 150kg/hm^2的施用量下,远杂9102是氮钾利用高效的花生品种,远杂6是磷、钾利用低效型的花生品种,豫花22是磷利用高效、氮利用低效型的花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区 花生 品种 吸收 分配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司贤宗 张翔 +3 位作者 毛家伟 李亮 李国平 余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0-354,共5页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免耕不覆盖小麦秸秆(T1)、起垄覆盖小麦秸秆(T2)和免耕覆盖小麦秸秆(T3)3种方式对两个花生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盖小麦秸秆(T2)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免耕不覆盖小麦秸秆(T1)的和免耕覆... 采用大田裂区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免耕不覆盖小麦秸秆(T1)、起垄覆盖小麦秸秆(T2)和免耕覆盖小麦秸秆(T3)3种方式对两个花生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覆盖小麦秸秆(T2)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免耕不覆盖小麦秸秆(T1)的和免耕覆盖小麦秸秆(T3)分别增产664.7和818.1kg/hm^2,增产率分别为19.4%和25.0%。在3种方式下,远杂9307分别比远杂6产量增加13.8%、9.9%和15.8%。起垄覆盖小麦秸秆的耕作方式下,花生饱果数、百果重、出仁率等经济性状和株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等农艺性状最好,且远杂9307的农艺性状优于远杂6。耕作方式与秸秆覆盖对花生籽粒中氮磷钾含量影响显著。起垄覆盖小麦秸秆的花生蛋白质、粗脂肪产量最高,且远杂9307的高于远杂6的。花生起垄种植,小麦秸秆覆盖量为4 500kg/hm^2,远杂9307的花生产量、蛋白质产量和粗脂肪产量均最高,分别为4 290.0kg/hm^2、1 294.3kg/hm^2、1 881.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秸秆覆盖 花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